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四十章 大兴土木

天策大明 第四十章 大兴土木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刘君韬从滑口镇回来之后,便派陈子平带着护卫队青壮前往各处,和那六个已经答应并入鱼山集的村子取得了联系。

现在官府那边的文书已经办齐,剩下的就是迁移人口和扩建鱼山集了。眼看天气越来越凉,刘君韬心中有些焦急,扩建工程要是在入冬之前不能完成的话,合并村子的事情就要拖到明年了。

“五天时间,将这六个村子的所有村民全部迁到鱼山集!”

刘君韬给陈子平下达了命令,陈子平虽然心中压力不小,但也知道此事时间紧迫,当即带着几十号青壮出发了。

与此同时,刘君韬也并未闲着,而是和高冉一起带着驻守鱼山集的所有青壮开始大兴土木。

此时,唐宇已经从滑口镇以及周边的城镇高价招募了一百多名泥瓦匠、木匠和石匠,并且采购了数量不少的木材、石材,以及各种建房材料。

刘君韬当即对这一百多名工匠进行交代,将自己对鱼山集的规划付诸纸面。

在刘君韬的全盘规划中,准备将鱼山集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原有的房屋,专供鱼山集原有老人居住,要对这些原有的房屋进行修葺;在这部分房屋的东面,刘君韬将新建一批房屋专供迁移来的六个村子百姓居住,届时鱼山集的规模将扩大数倍;最后,刘君韬在整个村子的西面划出了一大片空场,准备修建一个拥有数十间房子的巨大院落,作为护卫队的驻地使用。

按照刘君韬的全盘规划,鱼山集将成为滑口镇一带最大的村子。鱼山集原有的一百多户百姓,加上迁移来的六个村子的百姓,到时候鱼山集的户数将达到上千户,再加上迁移过来的灶户,鱼山集的人口将达到一千多户!

到时候,这些人口可以再为刘君韬提供至少六百到八百青壮,鱼山集护卫队的实力将得到极大的扩充。

随着刘君韬一声令下,整个鱼山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搬运土木的青壮,以及建造房屋、平整地面的工匠。

开工半月之后,陈子平已经将那六个村子的人口、财货全部迁到了鱼山集,刘君韬立刻将这些新迁来的百姓暂时安置下来,全部安置在村子东面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等到新房子建好后再行分配居住。

这天,高冉陪着刘君韬在村子里四处查看着,说道:“大哥,现在村子原有房屋已经基本上修葺完毕,工匠正在全力修建村子东面的新房子。”

刘君韬点了点头,看着已经焕然一新的房屋,问道:“东面的新房子还有多久可以完工?”

“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高冉想了想,说道:“按说像是咱们村子这么大规模的建房工程,这么短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不过咱们鱼山集雇佣的工匠人数多,准备的物资数量充足,再加上咱们修建的房屋不讲究什么,只要住得牢靠就行,所以修建速度才会这么快。”

“快?”

刘君韬摇了摇头,说道:“按照现在的速度,等到全部完工之后,估计早就已经进入寒冬了!这么多的乡亲难道要在地窝子里面过冬?”

高冉闻言一愣,说道:“可是现在咱们的修建速度已经很快了!”

“还不够快!”

刘君韬四下看了看,发现青壮往修建了一半的房子上面搬运土方、木料都是用人力往上扛,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于是刘君韬沉吟了一下,便让高冉叫来了几个木工,自己当着这几个木工的面,在纸上画了几个滑轮组的简图。

“这个东西叫做滑轮组,你们按照我画的图样做几个,用绳子按照图上面的方法绕在其中,用这个东西往房子上面拽东西,可以省去很大的力气。”

那几个木工见状都是将信将疑的样子,众人都不认为光凭这样的几个零件可以节省人力。

“这位少爷,这个叫什么滑轮组的东西真的行吗?现在我们都已经忙不开了,要不然就别弄这些东西了,这能行吗?”

刘君韬笑着说道:“你们只管去办吧,一定行的!”

说完,刘君韬便让几个木工立刻着手赶制,让高冉准备在村子里面推广。而后,刘君韬便到那些迁来的村民那边查看去了。

“高管事,这真的行吗?”

高冉看着刘君韬的背影,忽然感到刘君韬有些深不可测,总是能够在一定时候弄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

“你们尽管去办吧,我大哥说行,就一定行!最多两个时辰的时间,要准备出数量足够的滑轮组。做好了告诉我一声,我派人送到工地上去。”

当天下午,三十组滑轮组被赶制出来,高冉立刻带着手下青壮将这些滑轮组分发下去,并且按照刘君韬教授的使用方法,指导搬运土方等物资的青壮使用。

最开始,众人都不相信小小的滑轮组能够起什么作用,最多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但是,当众人见到原先需要三、五个青壮合力抬到房子上的土方,在使用滑轮组之后只要两个人拽绳子就能拉上去,都是瞠目结舌,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

“大哥,还真的可行啊!”

高冉震惊的说道,看向刘君韬的眼神中满是崇拜。

“这就叫科技的力量!”

刘君韬笑了笑,看着速度大大提升的工地,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正统七年,十月中,鱼山集。

此时已经相当于后世的十一月中下旬,山东各地已经陆续进入了寒冬。

鱼山集这边也是寒风料峭、滴水成冰,整个村子周边都是一片萧条的景象,仿佛世间万物都已经蛰伏下来,静静的等待着下一次春暖花开。

刘君韬走在村子里,看着刚刚修建完毕的村中房屋,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暗道:“好悬啊,幸好在入冬的时候将所有房屋建造完毕了,虽然有些房屋的院墙还没有修建完毕,需要等到开春再继续修建,至少这些房子都能够住人了。”

刘君韬不敢相像让这些乡亲在地窝子中过冬的场景,估计那样的话迁移过来的村民和灶户都会一哄而散的。好在现在所有新并入鱼山集的村民,以及那些灶户都已经分到了自己的房子,护卫队也已经进驻村子西面的驻地,所有人都有了自己的过冬之地。

当然,郭永忠也劝过刘君韬,不用这么着急的将那些村子迁移过来,等到房子全部修建完毕再迁移过来便好。

但是刘君韬也有自己的担心,俗话说夜长梦多啊!等到所有房屋全部修建完毕的话,至少也要等到入冬时节了,再陆续将这些村子迁移过来,前前后后怎么也要等到明年开春了。

到时候,要是哪个村子临时反悔,或是突生差池的话,刘君韬可就真的欲哭无泪了。

“接下来,就是在这些迁移过来的乡亲中征召青壮编入护卫队了!”

刘君韬已经盘算好了,准备再征召至少五百人左右,将护卫队的兵力扩充到一千人左右。

“到时候,就算是刘家来攻,我鱼山集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当刘君韬一路走来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唐宇早已等候多时了。

“唐宇?什么时候回来的,有事吗?”

唐宇随同刘君韬进屋之后,便将手中的一摞纸张递了过去,说道:“大哥,这是这几个月咱们鱼山集的收支情况。”

刘君韬接过来仔细看着,而唐宇却依旧在说着:“大哥,这几个月一来,虽然有滑口镇的三间产业作为支撑,有从王家缴获的财货作为底子,但是咱们鱼山集的家底也散去了大半!”

刘君韬边听边看,心中也是猛地一沉。

“现在咱们鱼山集的规模几乎是扩大了四倍有余,这么大的修建量,所花费的钱粮不在少数。再加上这一千多户的人口,现在他们的口粮和开销,全部都是村中支取,这样咱们维持不了多久的。大哥,要早作打算啊!”

刘君韬沉默了一会儿,说道:“现在咱们手中的钱粮还能支撑多久?”

“算上滑口镇那边每月的进项,最多支撑到明年春耕时节。”

“够用了!”

唐宇闻言不由一愣,说道:“够用了?那明年开春之后怎么办?咱们总不能拿春耕的种子来填饱肚子吧?大哥,咱们不能总养着这么多的人口,要让他们自食其力,咱们还要从中有所收获才行!”

“我当然明白!”

刘君韬知道唐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少在财货方面绝对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对其十分看重。

“我估计,最多到了明年春耕时节,南面刘家和陈家的争端就会有结果。到时候不管是刘家杀过来,还是咱们双方和解,都会有个结果。”

刘君韬看着若有所思的唐宇,继续说道:“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到时候鱼山盐池的私盐就可以分销出去,这可是金山银海啊,不但可以解决咱们的钱粮问题,还能积攒下海量的钱粮,到时候咱们可以用这些钱粮做许多事情!”

唐宇皱着眉头,问道:“大哥,要是到了明年春耕时节,那刘家和陈家依旧僵持着,又当如何?”

刘君韬当即豪气冲天的说道:“那我就带着咱们护卫队杀过去,直接灭了刘家,将刘家的财货全部抢回来!再和陈家议和,直接在兖州府分销咱们的私盐!”

唐宇闻言骇然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