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巨龙蜿蜒

天策大明 第三百五十六章 巨龙蜿蜒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几天之后,刘君韬率领大军行进到了太原府地界,此时八万三千多名兖州镇将士沿着官道一路向北,顶着初夏的烈日行进着,全军披挂整齐、队形严整,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军阵之中无人说话,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和铁甲甲叶的碰撞声。

沿途的过往百姓见状纷纷闪到了官道两旁,甚至还有不少百姓扶老携幼的跪倒了两旁,不断的向大军磕头,一些书生、青壮见到刘君韬所部大军,纷纷振臂高呼,场面异常喧嚣。

刘君韬策马军中,回头看了看一望无尽的铁甲大军,心中也是十分自豪。

不管是单兵素质还是装备水平,刘君韬麾下的这支铁血大军都可以称得上是虎狼之师,在大明之中,就算不是最强军队,那也肯定是前三名之一!

就在刘君韬感叹一番的时候,忽然看到前方官道上有一队骑兵赶了过来,那队骑兵之中还举着一面内官号旗!

刘君韬知道,那些骑兵一定是将朝廷派下的监军送来了,之前兵部尚书于谦已经派人通报过了。

朝廷给一方大将派出监军是惯例,起到对领军大将的监督作用。

不过刘君韬可以放心的是,此时大明还没有到武官地位异常地下的时候,朝廷派来的监军也无权左右战事进城,刘君韬也无需向监军禀报、请示什么,所以刘君韬心中对监军并不十分抵触。

而且,于谦也在通报中提到,这个监军并不是司设监曹吉祥的党羽,而是于谦指派的一个内官,名叫王祖和。

此番监军,王祖和只是和刘君韬一同走到太原城,之后便留在太原城内为刘君韬所部大军转运粮草,并不会跟着刘君韬所部前往大同镇。

对此刘君韬也是非常赞同的,有监军王祖和坐镇太原城,朝廷在此转运的钱粮补给也可以保证顺畅。

此时,那队骑兵已经来到近前,王祖和策马看到了刘君韬,老远就笑着高呼:“刘总兵!一路辛苦了!”

说完,那王祖和便翻身下马,朝着刘君韬大步走了过来。

刘君韬也是早就下马,笑着迎了上去:“王监军一路辛苦。”

刘君韬也是大概打量了一下那王祖和,只见其中等身材,长得白胖白胖的,面容细嫩,看上去很是和气。

刘君韬看他满脸汗水,身后的一队骑兵也是个个汗流浃背,大热的天气,全身甲胄,又是急行军,不累才怪。

眼见如此,刘君韬便摸出腰间的椰瓢,笑着递给了王祖和,和其寒暄了两句,王祖和也是渴坏了,接过椰瓢咕隆咕隆的,连喝了半壶水。

之后,王祖和便笑着说道:“刘总兵辛苦,不知此次出征,刘总兵具体出动了多少兵马?”

刘君韬说道:“八万三千人,骑兵一万左右(铁骑军六千,各营马队共计四千),步军七万三千!”

王祖和闻言顿时高喝一声:“好!”

原本兵部公文写道刘君韬出兵将近十万,但王祖和估计这也是“号称”而已,刘君韬麾下的兵马充其量也就是五、六万而已,而且大部分还是临时筹措的。

此时听到刘君韬麾下兵马竟然有八万多人,心中也是惊喜不已。

这时,王祖和看到了军中刘君韬的帅旗,不由眼神一亮,赞道:“刘总兵这旗,气势逼人,真好啊!”

刘君韬的帅旗,是一杆巨大的大纛旗,杆高二丈,精木钢铁为之,旗大一丈,红绸缎为之,金绫为边,缨头饰以珠络,极其华丽。旗中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旗的中间,则是大明金黄浪涛日月纹饰。

风浪一吹,旗帜翻腾,就给人以激情似火,热血沸腾的感觉。

原本这种旗,一般称为坐纛旗,扎营时才用,后世戚继光也曾说过:“此不可用于行阵,重大也!”

这种旗,就算是再强壮的旗手也抗不动,所以装备司专门在商部下属的车辆工坊为刘君韬打造了一辆帅旗车,将大纛旗竖立其上,以两匹健马拉动。

不但如此,此番出征中军营还有多辆的大鼓车,鼓的直径达三米,这些巨大的战鼓都放在鼓车上,以马匹拉动,鼓手一敲,声势四野。

而且,刘君韬还对自己登高使用的元戎车与哨兵使用的望杆车进行了改进,此时一样出动。

如今的元戎车,打造得更为结实,甚至可以防止炮火,当然更为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拖拉。

望杆车,杆高更达二十米,军士站在刁斗上眺望,可以看到周边十数里动静。

看着眼前巨大的兖州镇大军帅旗,还有一面面金黄浪涛日月旗,不说监军王祖和,便是各营将士的目光也是不断在各旗上打转,当中展示出来的激情与朝气,便是他们都觉得热血沸腾。

此时,刘君韬微笑说道:“王监军,让你看看我练的兵。”

监军王祖和望去,只见远处,数万大军将士整齐的踏步前进着,蜿蜒的官道上,那些军士密密匝匝,正以一伍一列之势,整齐列队而来。

远远可以看到,军阵之中的鸟铳兵数不胜数,铁甲外面皆着红色棉甲,长刀兵皆着红色齐腰甲,双臂中,鸳鸯战袄青色那面露出,青红交替,色感上极为动人。

刘君韬此时心中一动,为了让监军王祖和看得清楚一些,便掏出千里镜递了过去。

早在一年之前,玉山镇琉璃坊便已经研制出合格的光学玻璃,刘君韬便将自己设计出来的千里镜图纸交给了张白圭让玉山镇兵仗局开始打造。

此番大军出征,,刘君韬便将玉山镇兵仗局打造出来的一百数十个千里镜分发下去,各营千总以上将官人手一个!

这千里镜做工精致,监军王祖和见了也是爱不释手,连忙用了起来,只见大军的军士一色青壮,军容整肃,面色坚定,大热的天气,却无人喧哗,行列甚整。

眼见如此,监军王祖和真心实意赞道:“确是好兵!”

虽然监军王祖和的称赞的真心实意的,但刘君韬明白自己麾下的大军还有不足之处。

如士兵的文化水准普遍不高,所以各营士兵在大军条例、军规遵守与理解上不足。而且大军的条例、制度、战术、战阵等等,都需要文化支撑。

要让士兵们明白自己是为何而战,作战意志提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专业程度,军队管理,一系列制度的完善,这些都需要文化啊。

此时,后方的那些兵马越来越近,监军王祖和见到大军之中还有密密麻麻的四轮战车,皆是马车样式,以两匹战马牵着,每车前方,还有右边辕条,都有孔位,显然有可以拆卸的硬木挨牌,战时插上。

此时这些四轮战车上载满了各色的辎重,有帐篷粮草,还有兵器弹药等。

眼见如此,监军王祖和心中也是暗暗感叹刘君韬的财大气粗,大军粮饷由朝廷拨付,自己还带了这么多的钱粮,而且听说还有大批的钱粮辎重、兵备已经提前送到了太原府城了,这需要多少银子啊!

随后,刘君韬便和监军王祖和并辔前行,二人不断商议着大战的事宜,监军王祖和也是表示,自己在太原城会全力配合刘君韬的。

刘君韬对于监军王祖和的表态也是十分满意。

这时,王祖和看到身边正在行进的大军,心中也是豪情万丈。

那些铁盔下面,都是热血男儿,此情此景,谁不豪情众生?

刘君韬见状,也是拔刀在手,对着大军将士挥舞致意,八万三千名将士纷纷怒吼回应,“万胜”的吼声更如惊涛怒海。

此时,大军之中行军的鼓点响起,数万将士迈动自己脚步,策动自己战马,如不绝的钢铁洪流,往太原府城的方向而去。

看着行进的大军,监军王祖和感叹道:“这才叫王师,才叫军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