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文御武之策

天策大明 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文御武之策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景泰元年七月中。

随着朝中文武大臣之间的冲突越发激烈,便有不少文官开始将争斗的焦点转移到了权柄之上。

一时间,朝中文武大臣每逢上朝,便开始在朝堂上争论文武之重,争夺各种权柄,甚至一些言官开始争抢武官的军权!

面对文官咄咄逼人的态势,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也是忧心忡忡,此时大明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败,刚刚打完北京保卫战,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可就在这个时候朝中的文官却借题发挥,将朝政搅得混乱不堪。

于谦也是气急,于是便开始和朝中武官一同展开的反击,不断上书景泰帝,痛斥朝中文官兴风作浪,并且弹劾了十余名带头扰乱政局的御史言官。

不过对于朝中文武官员的争斗,以及双方不断上奏的弹劾折子,景泰帝始终未予评论,而是专心和正统帝暗中较劲,并且极力打压正统帝的剩余势力。

眼见景泰帝不作为,于谦无奈之下便在这天的朝议上公开痛斥朝中文官,将众人的种种作为一一批驳。

“朝廷自有法度,我大明自有政体!朝中文武官员理应各司其职,文官掌控政务、民生、辅佐帝王;武将征伐天下、镇守四方、保境安民!如此,我大明才能政通人和、四海宾服。”

于谦愤怒的指着大殿上的众多文官,大声呵斥道:“而今,你们却越俎代庖,不但处处打压朝中武官同僚,而且还伸手所要镇守、调防、钱粮、兵备等权限,真是岂有此理!这些本是武将之权,与你们有何干系?诸位这是在夺权,是在党同伐异!”

面对于谦的愤怒,朝中的众多文官都是不以为意,甚至纷纷出言反驳。

“于大人此话差矣!太上皇御驾亲征之时,五十万大明将士埋骨土木堡,是何原因?皆是朝中武官之罪!如果是我等饱读圣贤文章的文官主持此战,当然不会有此大败!”

“没错!自古祸国着多是武将,于大人岂不看五代十国时候,皆是武将纷争,天下尸横遍野!”

“我大明理应由文官主政、掌军权,如此才能尽快恢复国力、军力,才能彻底解决瓦剌之祸!”

于谦闻言心中气急,大声斥责道:“你们要夺武官军权,你们可懂得军伍之事?你们可曾带兵打仗!你们只知道夸夸其谈,只懂得纸上谈兵,有何资格掌控我大明兵马!”

一个御史昂首说道:“于大人,汉唐时候也有许多文官领军,不都是立下了不朽战功?这领军打仗也不见得是什么难事,只是现在朝中武官太过无能罢了!”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众多武官都是愤怒不已,顿时纷纷出言反驳。

“汉唐时候的文臣都是出将入相之辈,你们何德何能与先贤相提并论!”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有什么资格评判我等!”

而众多文官也是寸步不让:“大明就应该实行以文御武之策,这样才能让大明恢复国力!”

“武官就该交权,大明绝不能重蹈土木堡之败的覆辙!”

于谦眼见大殿之上数十名文武大臣纷纷赤膊上阵,整个朝堂如同街巷群架一般,声音震天、叫嚷不断,心中不禁悲从中来。

此时,于谦再看向龙椅上的景泰帝,只见景泰帝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乱象,根本没有出手阻拦的打算,不禁长叹一声,心中的一股气也是泄了大半。

当天下朝之后,于谦心情沉重的回到府中,将自己关在书房内沉思了许久。

对于于谦来说,如今朝中文武大臣之间的争斗已经势同水火,而景泰帝又趁着众大臣被权力争斗转移视线的时候,开始全面打压太上皇正统帝的势力,可以说现在大明朝堂的各方势力全部都在争权夺利,已经没有人关心政务和民生了!

直到深夜时分,于谦才回过神来,想了一下之后,便提笔展纸,给刘君韬写了一封信,将此时朝中的情况描述了一番。

对于于谦来说,刘君韬虽然只是一镇总兵,但是其骁勇善战、刚正不阿的形象已经深入于谦心中。

况且,此番朝中纷争的起因也是由于刘君韬和南直隶诸多大佬之间的争斗,所以于谦便想听一听刘君韬对于朝中争斗的看法,也许自己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数日之后,兖州府城,总兵府。

刘君韬手中拿着两份书信,一份是于谦派人送来的亲笔信,而另一份则是探查部朝堂司搜集到的关于朝中争斗的情报。

此时,刘君韬已经将这两份书信做了对比,两份书信也是相互印证了彼此的真实性。

“现在朝中可以说是已经吵成了一锅粥,而且形势正在朝着对咱们不利的情况发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刘子安带着朝堂司司丞刘忠,蓝思齐带着战略司司丞赵凌、参谋司司丞张玉清围坐在刘君韬身边。

此时,众人的脸色都是十分凝重,如果朝中争议真的最后定下基调,形成了以文御武之策,那对于身为兖州镇总兵官的刘君韬来说,可谓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到时候,不但兖州府城内的知府顾全会对总兵府指手画脚,就连甚至济南府的山东布政使谷义、山东巡抚李成明、山东按察使祝桥佐三人也会开始咄咄逼人起来。

而且,到了那时,玉山镇的各处工坊、票号,以及玉山镇兵仗局、徐州兵仗局、东平州军械所都会称为巨大的隐患,兖州府和山东布政使司的诸多文官都会像是苍蝇一般,冲上来找玉山镇和刘君韬的麻烦!

众人都是纷纷出言献策,刘子安和司丞刘忠都是建议效仿对付南直隶大佬的办法,派出人手前往京城,将那些文官之中的骨干全部暗杀!

对此,虽然刘君韬也是颇为意动,但最终还是保持了理智,毕竟朝中大臣不比那些南直隶的商贾、大佬,暗杀朝廷命官可是风险极大、后果很严重的事情,于是刘君韬便将这个建议否决了。

而蓝思齐和司丞张玉清、司丞赵凌则是小声商议了一下,而后三人提出了办法,建议由商部调集大笔的银子,派人前往北京城。

“总镇!既然那些文官杀不得,那咱们就用银子砸晕他们!只要他们肯偃旗息鼓,或者临阵倒戈,咱们就由得他们开价,用不了多长时间朝中局势便可以彻底扭转!”

刘君韬思考了一下,便摇了摇头,说道:“不可!现在朝中的那些文官都是要争夺权柄,如今朝中武官集团、勋贵集团都是受到了重创,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些文官几乎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咱们花钱买人,弄不好还会白白送给那些文官把柄!”

众人从上午一直商议到了傍晚时分,但是始终都没商议出什么可行的办法。

毕竟现在刘君韬只是地方上的一镇总兵,根本介入不到朝中事务,也就无法左右朝政走向。

当天晚上,刘君韬独自一人走在院子里,脑海里不断想着朝中的情况,再联想起后世大明重文轻武的种种悲剧,心中顿时气愤难平,恨不得将朝中那些争权夺利的文官全部杀光!

“不行!纵然我人微言轻,也要争辩一番,否则我难平我心中怒气!”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返回书房内,开始奋笔疾书。

次日一早,刘君韬找来探查部部长刘子安,让其派出快马,将自己写好的亲笔信送给兵部尚书于谦。

而后,刘君韬又找来了商部部长唐宇,询问了一下对南直隶的于家、田家、曹家“围剿”的情况。

唐宇笑着说道:“总镇放心,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估计用不了三个月,便能将于家、田家、曹家彻底打垮!现在咱们玉山镇和山东三十多家商贾、士绅的货物已经在南直隶遍地开花了,就是周边江南各省也是开始倾销了!”

“好!”

刘君韬狠狠的说道:“对这些杂碎不用手下留情,给我狠狠的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