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边防破碎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七十六章 边防破碎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玉山镇赞画部成立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刘君韬一直以来盼望建立起来的权力格局也终于是彻底完成了,如此整个玉山镇的框架已经完全搭建完毕,开始高速运转了起来,刘君韬也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布局了。

接到刘君韬的任命之后,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欣喜不已,认为自己终于的遇到了明主。

而且,三人心中都是充满了干劲,想要在蒸蒸日上的玉山镇大展宏图。

第二天一大早,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便穿戴整齐早早的来到了衙署,向刘君韬报到,准备开始赞画部的起步工作。

此时,衙署二层东侧的一排房间已经提前被收拾了出来,赞画部、战略司、参谋司的牌子也已经挂了出来,这里便是赞画部的办公地点了。

早早来到衙署的刘君韬和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聊了一会儿天,便亲自带着三人来到赞画部的主厅之中,这里已经有十几个文人模样的人员等候在这里了。

“这些人都是我为你们挑选出来的好手,具体分工你们三人自行商议一下吧。今后要是还需要什么人手,便需要你们三人自己提拔了。”

听了刘君韬的话,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急忙拱手致谢。

“好了!今天是赞画部成立的第一天,我便在你们这里办公好了。”

蓝思齐说道:“将军,今日我赞画部的议题是什么?”

“瓦剌南下!”

很快,十几个赞画部属员便被分成了三队人,刘君韬让赵凌带着一队属员研究朝廷可能会采取的应对之策,让张玉清带着一队属员结合九边地形、城池,制定大军北上勤王可能会用得上的计谋。

之后,刘君韬便和蓝思齐那一队属员一起商议眼下的整体时局。

“将军,你的意思是,我玉山镇的人马将会北上勤王?也就是说,将军认为九边的十几万边军精锐抵挡不住瓦剌铁骑?”

看着蓝思齐忧心忡忡的样子,刘君韬叹了一口气,说道:“的确!所以咱们这次推演必须要从最坏的情况进行打算!”

蓝思齐的脸色很是难看,同时心中也是有些跃跃欲试,毕竟自己和两个兄弟刚刚投靠过来,便遇到了这样大的事情,正好一展自己胸中所学!

半天之后,赵凌便将战略部拟定的对敌战略抱了过来,刘君韬打开一看,便微微点头。

“……瓦剌铁骑长于野战、短于攻坚,九边精锐应必得锋芒、固守城池,为朝廷争取时间;同时各地精兵强将应尽快北上集结,在大同镇、宣府镇一带合围鞑虏,将入寇的瓦剌大军聚歼于此……”

“嗯,很好!”

其实刘君韬知道,赵凌带人拟定的这份战略书与兵部侍郎于谦的主张不谋而合,也是十分正确的。

不过可惜的是,此时的正统帝最终还是不会采取这个战略设想,而是选择了御驾亲征。

接着,张玉清也将参谋司的计划报了过来,刘君韬也是打开看了起来。

“……大军应以精锐兵马坚守井陉关、雁门关、喜峰口、居庸关,将瓦剌铁骑分割堵截在各处,继而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切不可孤军深入大同、山西各地山岭、荒漠之中,以步兵迎战数十万鞑虏铁骑……”

对于参谋司的这份计划,刘君韬也是十分认可的,这也是以步兵为主的明军最应该采取的策略和作战方式。

“唉!真是悲哀啊,这样的作战方略稍有水平的人都能想到,为何朝中的那些人中翘楚却想不到?”

想到这里,刘君韬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就好像土木堡之变的经过,后世学者研究之后也发现了诸多的谜团,例如正统帝为何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仓促出兵?为什么几十万明军不去依托坚城步步为营,而非要前往土木堡这个死地?

在后世,这些疑惑最为流行的解释,便是此时朝中的文臣蛊惑正统帝御驾亲征,并且将秉笔太监王振当成了替死鬼,在土木堡葬送了几十万明军将士,也断送了大明武勋集团和开国功勋集团绝大部分的精英!

大明一朝也正是从土木堡之变起,开始逐渐形成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文官集团彻底控制了朝堂,甚至控制了大明的军权!

“也难怪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土木堡之变是一场政治阴谋了!”

刘君韬微微叹了一口气,而后便和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商议了好一会儿,将战略司、参谋司的这两份计划重新整理了一番,准备作为玉山镇应对土木堡之变的总纲领。

当然,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是不知道大明将会经历一场大惨败的,只是震惊于刘君韬心中格局之大、胸中学问之深而已。

当天,刘君韬在离开赞画部之前,对蓝思齐说道:“赞画部要及时和探查部保持联系,毕竟赞画部制定的所有方案、计划都要以准确、及时的情报为依据,切不可将一些假、大、空的计划、方案给我!”

蓝思齐也是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当即说道;“请将军放心!”

与此同时,就在刘君韬紧锣密鼓做着大战准备的时候,瓦剌太师也先已经率领十二万铁骑一路南下,推进到了大同镇境内。

大同镇守兵眼见瓦剌铁骑在各地横行无忌,便调集数万精兵主动出击,由大同参将吴浩率领,准备在大同府城以北依托各地堡垒进行坚守,意图层层据守之下消耗瓦剌铁骑的兵力。

但是事与愿违,也先所部十二万铁骑声势浩大,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沿途明军兵力分散,互相之间无法支援,以至于节节败退,根本无法阻挡瓦剌大军的推进。

十几天后,兵部收到了大同镇的告急:“鞑虏兵锋甚锐,大同兵马屡屡失利,以至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各处兵马尽皆畏战!“

当这份大同镇飞马送来的告急文书呈到正统帝面前的时候,正统帝不禁暴跳如雷,急令兵部拟定迎敌计划,命内阁在三天之内议定方略。

但是,正统帝的这些旨意很快就被淹没在朝臣那无尽的争吵之中了。

没过几天,正统帝便收到大同参将吴浩兵败死于大同镇猫儿庄,大同镇损兵三万余,也先所部瓦剌大军兵锋直指大同府城。

而面对瓦剌其余三路大军的进攻,九边各地的明军也是接连失利,一时之间北地各处求援不断,兵部接到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来。

在三十万瓦剌铁骑大军的猛攻之下,大明北地边防土崩瓦解、形同虚设。

此时,秉笔太监王振也是焦急不已,自己主张集结大军主动出击,如果不能被正统帝采纳的话,那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便会被政敌比下去。

几天之内,朝中文官不断前往王振府上,不断怂恿王振力荐正统帝,一定要主动出击,才能抵挡瓦剌大军,重振大明国威。

不过,正统帝虽然也倾向于主动出击,但却无法说服其余两派朝臣,一时之间也难以下定决断。

就在这时,支持王振主张的一些文官忽然开始鼓噪御驾亲征之说,王振听闻之后也是眼前一亮,脑海之中便开始谋划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