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审查、笔试和面试

天策大明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审查、笔试和面试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统十五年,九月初,玉山镇。

刘君韬在和新兵司司丞胡德兴、装备司司丞张白圭商议了一番之后,又到玉山镇训练营和玉山镇兵仗局视察了一番,眼见新兵操练和兵备生产两项都是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便放下心来。

没过两天,刘子安也将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的背景资料整理齐全送到了玉山镇衙署。

刘君韬拿着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的各种资料仔细看了起来。

“蓝思齐,济南府长清县人,现年三十有四,县上教书先生,常与人抨击朝政,特别对国朝的军政、边防之事颇有心得。”

“张玉清,济南府长清县人,现年三十有一,在长清县靠卖字画为生,常与县学学子为伍,为人足智多谋、工于心计,在学子之中颇有声望。”

“赵凌,济南府长清县人,现年二十八岁,熟读汉书《御寇论》,常年在济南府各地游历,将自己对国朝边防、对属国的策论的想法进行宣扬,不被各地官吏所齿,常常受人排挤。”

看完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的的资料之后,刘君韬不禁对三人十分感兴趣,对刘子安说道:“这三个人颇有两汉文人游历天下博取声望的风范啊!”

刘子安也是笑着说道:“将军,我觉得这三个人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而且三人无一例外的都没参加科举考试,对外说是不屑于研究八股文,而是主张让实用之学大行其道。”

“那你是怎么看的?”

刘子安微微一愣,而后说道:“我觉得这三个人是在自寻死路!就算是有一些学子、文人与之为伍,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

刘君韬好奇的问道:“为何?”

“将军,此三人虽然有才学,但却主张要用实用之学取代如今的四书五经,这不是要断了孔孟之学的传承吗?这可是在和曲阜衍圣公为敌,是在和全天下的文人为敌!”

说到这里,刘子安也是劝道:“将军,我看三个人迟早都会被人整死,就算是将军爱惜他们三个的才学,最好也不要将他们收入麾下,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刘君韬却是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子安,不管你信与不信,千百年后,华夏的莘莘学子所学必将会是那些医学、算学、物理之学、政论之学等等实用之学,而四书五经也将会彻底变成修身养性的学问,而不是考试的教材!”

刘君韬一字一顿的说道:“现在看来,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他们的审核关已经过了,派人将他们接到玉山镇吧,我将亲自对他们三人进行笔试和面试的考核!”

听了刘君韬的一番话,刘子安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不过对于刘君韬描述的学问前景,刘子安还是不敢相信,毕竟孔孟之学、四书五经已经传承了两千年,怎么可能会丧失教书育人的作用?

两天之后,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被刘子安派人接到了玉山镇。

三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传说之中”的玉山镇,面对高大的城墙、宽阔的街道、整齐规划的房屋,和清一色水泥修筑的房屋建筑,三人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已经不够用了一般,走在街道上四处观望着。

刘子安已经在城门口等候三人多时了,此时亲自领着三人前往衙署,刘君韬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一路上,刘子安不断向三人介绍着玉山镇的种种景象。

“那边是玉山镇新兵训练营,我玉山镇护卫队各营、兖州府各营的所有新兵操练、老兵轮训都会在那边完成。”

“街道两边的商铺有很多都是商部下设商铺的总店,比如那边的醉中仙酒楼就是,那可是所有醉中仙酒楼之中最高的,足足有九层之高!”

“我玉山镇上的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以上,甚至还有不少殷实人家修建了三层、四层的房子,放眼整个大明,也只有我玉山镇的百姓可以这样的富足!”

听着刘子安“喋喋不休”的介绍,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已经是心动不已,三人心中都是暗道:“看来这玉山镇还真不是一般的地方,参将刘君韬也是一位雄主!”

这一路上的见闻,更是坚定了三人投靠刘君韬的决心,同时也对刘君韬的笔试、面试考核有些担心,不知道刘君韬会考众人什么。

没过多久,刘子安便领着三人来到了衙署,进入衙署之后,便径直带着三人来到了厢房的一间屋子里。

此时,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见到屋子里已经摆放好了三套桌椅,这三套桌椅彼此之间相距甚远,就如同是一处微型的科举考场一般。

此外,还有两名文人模样的人等候在一旁,看样子这两个人便是“监考先生”了。

刘子安笑着说道:“三位,我家将军已经亲自出好了试卷,还请三位在此答题,时间为一个时辰,三位答好试卷之后交给这两位先生便好。”

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虽然都不知道刘君韬会如何考核自己,但是也相信自己的才学,准备好好答题,将自己的能耐显露一番。

刘子安接着说道:“三位准备一下,一会儿便要开始考试了,等到考试结束之后,三位之中通过者,将会由我家将军亲自宣布。”

刘子安离开之后,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便开始了笔试考核。

当卷子发下来之后,三人见到卷子上只有一个题目:论瓦剌、鞑靼之祸与大明边防之要!

三人一看这正好是自己擅长的实用之学,而不是那些四书五经、摘词寻句的题目。

于是,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都是开始奋笔疾书,洋洋洒洒数千言转眼之间便跃然纸上。

“夫瓦剌、鞑靼皆大漠之胡,水火不容之仇敌,国朝应分化而治,不可使之合二为一,攻其强者、扶其弱者,方可稳固北地边防之形势……”

“如今卫所兵马已不堪战,朝廷应大力整编营兵,于九边各地广设总兵、军镇据守,裁撤卫所兵马以节省军资……”

“朝中文武之争愈演愈烈,大有党争之势,朝廷切不可任其发展,而应使之相互制衡,切不可以文御武重演两宋之积弱,也不可以武统文再现五代之乱世……”

一个时辰之后,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的试卷便被呈送到了刘君韬的面前。

三人在试卷上将自己对大明弊政、边防形势、周边势力的分析十分实际,提出的各项解决办法也是切实可行,从朝局、军制、形势等各方面入手,分析了瓦剌、鞑靼势力发展与大明边防之间的关系,让刘君韬看了大呼过瘾!

刘子安眼见刘君韬不住的点头称赞,心中也是有了计较,便说道:“将军,是不是将他们三人请过来,进行面试考核?”

刘君韬看完了三人的试卷,笑着说道:“好!将他们三人请过来!”

没过一会儿,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便来到了刘君韬的面前,刘君韬笑着让三人落座,刘子安陪坐一旁。

接着,刘君韬便和三人聊起了天,渐渐的让三人放松了下来。

紧接着,刘君韬便话锋一转,和三人聊起了当前北方的局势,这一聊众人便忘记了时间,一直聊到了入夜时分!

次日一早,刘君韬便将尚在玉山镇的唐宇、郭永忠、刘子安召集了起来,当众宣布成立玉山镇赞画部,部长便由考核成绩第一的蓝思齐出任。

新设的赞画部下设战略司和参谋司。

其中战略司具体负责玉山镇大体发展战略的谋划,以及制定玉山镇对待各方势力的方向性政策,司丞由赵凌担任;

而参谋司则是具体负责玉山镇各营将士出征的临场谋划,以及为刘君韬提供各种计策参考,司丞由张玉清担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