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策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氏二锅头(三)

天策大明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氏二锅头(三)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7: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君韬说完之后,众人都是凛然,没有人会怀疑刘君韬所说的真实性。

这时,唐宇笑着说道:“练总,这刘氏二锅头的名字虽然平常,但是却包含这练总的姓氏,别人一听就知道是咱们鱼山集的产业,这无形当中可是增加了咱们酒坊的竞争力啊!”

刘君韬看了唐宇一眼,明白这是唐宇怕自己吓着那些酿酒师傅,故意转开话题。

于是,刘君韬仔细看了看唐宇,见其已经浑身湿透,却依旧不肯赤膊上身,看着滑稽的很。

刘君韬便笑着说道:“现在酒坊的事情已经布置完毕了,你也赶快换身衣服凉快下,看你热的,都湿身了。”

众人闻言都是轰然大笑起来,唐宇低头看看自己,也是跟着笑了起来,答应后转身出门,那边马立军也是自去忙碌了。

刘君韬从旁边拽过来个空酒坛坐在上面,自嘲的低声说道:“其实我就是想叫二锅头的,只不过这山东没有牛栏山罢了!”

其实,刘君韬的这套做酒的工艺的确就是二锅头的工艺,而且还是山寨了后世北京牛栏山二锅头的技术。之所以加上了刘氏的名字,倒不是为了避嫌,纯粹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姓氏而已。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二锅头酒要再过百年才会出现,没什么可避讳的。

就算是有什么人比较聪明,从这二锅头的名字上悟出了酿酒的工艺,到时候刘氏二锅头也已经打开了局面,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别家的仿制二锅头白酒也没有什么生路可言。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别人仿制的二锅头酒能够和刘君韬的刘氏二锅头相抗衡,刘君韬也有把握,凭借商部的雄厚实力将其彻底打垮!

毕竟,刘君韬有着后世几百年的见识,什么样的商战、促销手段没见过?真要像挤垮几家酒坊,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其实刘君韬从前所学的知识和做酒并没有丝毫关系,但自己却比较喜好喝酒,只有这种醉酗酗的感觉,才会让刘君韬感觉不到没有亲人的孤独感。

就这样,经历的酒场太多,喝的酒太多,很多酒上的知识和典故刘君韬也就知道不少。

说来也是有趣,这二锅头酒的做法就是刘君韬从前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部分,原因无他,听得太多,被动记忆的很清楚。

二锅头的典故刘君韬听过许多次,说是从前做酒的时候,第一锅的所谓酒头中杂质太多,喝下去烈性太大,又对人体有害,而最后一锅的酒尾则是太淡,已经没有酒味了。

后来,有京城的赵家三兄弟改进了烧酒的工艺,创造性的采用“掐头去尾”的工艺做出了二锅头,然后行销天下,这就是牛栏山二锅头的前身。

二锅头并不是什么顶级的名酒,其酿造工艺也并不那么复杂,而且在这个价位上足够清冽醇厚,远胜过同等档次的烧酒,另外一点,二锅头是用高粱酿造的,高粱的价钱比米麦豆不知道要便宜多少,成本已经低了很多。

这也正是刘君韬看重的一点:可以用最少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

刘君韬记得很清楚:在北方,二锅头的确是很大众的白酒,而且大家喝它并不是单纯的因为便宜,是因为二锅头的味道的确不错。

尽管对历史进程的记忆比较模糊,但赵家三兄弟改进工艺制造二锅头的时间,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是满清康熙年间,和现在大明正统年间相隔了一百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刘君韬大体上能够肯定,现在肯定没有这种类似的“掐头去尾”酿酒方法,自己的刘氏二锅头只要是一出货,肯定能够大卖!

此时,刘君韬已经在心中开始盘算一笔账了。

刘氏二锅头以高粱为原料,此时的高粱的价钱十分低廉,一石高粱差不多卖二百文多一点,但一斤好酒卖上几十文钱总是可以的!

鱼山酒坊如果按照刘君韬这种“掐头去尾”的酿造法子,一百斤高粱差不多能出五十多斤酒,一石官制一百二十斤,那一石高粱能出差不多接近七十斤酒的样子!也就是说,十倍的利润很轻松就可以拿到,更多也不是不能,关键就要看唐宇的本事了。

刘君韬看着酒坊内忙忙碌碌的人群,鼻尖缭绕着似曾相识的酒香,恍惚间有种神游天外的感觉,心中忽然想到,二锅头这样简单的酿造法子,这些做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酒的老工匠居然没有发现?

不过想通也很容易,这些酿酒师傅和学徒工为了生计在酒坊忙忙碌碌,赚的只是一点辛苦钱,能够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什么过上富裕的日子,他们那还有什么劲头搞创新发明、开动脑筋?

而且,在酒坊里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体系里,师傅所传授的东西都是真理,那些学徒工们唯恐改动后出了什么岔子,于是传统的工艺就这么一代代传承下去,直到某一时刻某一个人灵光一现,或者有心人总结发明,才能找出这个法子来。

从前酿酒不分几锅,所有的酒就混在一个坛子里,最后再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没有丝毫的浪费,实际上比较差的味道和杂质全部掺杂在酒里。想要好喝,只能用好水、好曲、好粮食,通过提升成本来来提升味道,没人会想到得到好酒的办法竟然这么简单。

当舍弃第一锅和最后一锅的法子提出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刘君韬就提不便出太多意见了,马立军和那些酿酒师傅、学徒工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能力,他们逐渐调整天锅里凉水更换的时间和次数,让第二锅出的酒味道更加甘洌醇厚,让每一锅酒母酒粮能蒸出更多的好酒来。

甚至连废弃不用的第一锅酒头和最后一锅的酒尾,那些酿酒师傅都找出了应用的法子,只见他们直接把酒头酒尾掺入新的酒粮之中,然后进行蒸酒,结果蒸出来的烧酒竟然也别有风味,变得有些醇香浓厚,让刘君韬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时多么的无穷。

一直到夜幕降临,鱼山上天色暗淡了下来,酒坊内酿酒师傅和学徒工们才停下了工作,每个人脸上都有些恋恋不舍。

而马立军和唐宇虽然是满脸疲惫的神情,但二人双眼却闪闪发光,仿佛发现了一座金山一般亢奋。

一坛坛已经封坛的刘氏二锅头酒摆在酒坊中,上面贴着唐宇写好的标示,竟也如同一锭一锭元宝一般诱人。

晚风轻轻吹过,酒坊中的热气飘散不少,所有在酒坊里做工的人都被叫了过来,刘君韬笑着扫视一圈,身后唐宇低声说道:“练总,酒坊里的工匠和学徒工全都过来了。”

“今日咱们酒坊出了好酒,你们都有大功!管事马立军奖两个月的工钱,所有酿酒师傅奖励一个月的工钱,所有学徒工奖励半个月的工钱。”刘君韬朗声说道。

话音未落,一片惊呼声响起!

马立军和那些酿酒工匠、学徒工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所有人笑得眼睛都睁不开,这么大的赏格,足以让众人干劲十足,给刘君韬死心塌地的卖命了。

众人在惊喜之后,马立军急忙招呼众人跪下感谢,刘君韬笑着上前把马立军搀扶起来,又让其余的酿酒师傅和学徒工也都起来,然后说道:“今天晚上我便在咱们酒坊用饭, 开上几坛子好酒,咱们不醉不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