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扩军扩军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四百三十四章 扩军扩军

作者:幸福来敲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6:50:19 来源:蚂蚁文学

第四百三十四章扩军扩军

李晓与李旦所说的渤海国,就是由粟末靺鞨出身的大祚荣,所开创的。

在当时日本因为白江村海战失败后,国内对唐,新罗联手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故而采用外交手段有意接近渤海国,形成同盟,以形成对新罗的战略包围。

在历史上日本多次派遣遣渤海使,双方完成朝贡贸易。

渤海国出发日本的使者,一般开始选择最近点九州一地登陆,但由于频遭风暴袭击,船毁人亡,所以改走能登越中登陆。

当时渤海国选择的起锚点在东京龙原府(大抵今吉林珲春市)或南京南海府(朝鲜咸兴市)出发,之后在晚秋初冬季节,利用大陆吹来的西北风抵达能登越前。

对于这条航路,李旦,王坦之皆是几乎没有听说,但是在李晓详细解释后,明白这确实是一条向朝鲜贸易的绝佳海路,只是路途稍远一点而已。

对于日本与当时李氏朝鲜的贸易,一开始是双方都算比较便利的,当时朝鲜将日本来贸的商船,称兴利倭船。

一般是由日本向朝鲜运输胡椒,丹木,朱红,铜,金等物质,而朝鲜向日本返送盐,鱼,米,朝鲜人参以及当时日本急缺的棉。

双方都从这条商路上获得不少的油水,是日本当时仅此于日明贸易的重要海贸。

可是自三浦之乱后,朝鲜与日本关系恶化,当时对马国的宗盛茂居然率领四千五百军势渡海攻击朝鲜。

导致朝鲜朝廷对日本极端仇视,两边贸易停止,但最后双方又无奈于彼此贸易巨额利益,最后只能重新坐回谈判桌,双边签订壬申条约,重开朝日贸易。

不过朝鲜朝廷将对日本来贸易倭船身份,做了严苛之限制。

原先日本九州,中国地方大名皆可以参与对朝贸易,之后朝日贸易只剩下有两大势力把持,一是对马的宗氏,二正是当时手眼通天的明国海商。

而李晓现在正有利用李旦这些明国海商,为对朝鲜贸易,在能登再新开一条海贸通道。

这跨海贸易,虽比不上明日贸易那么油水丰厚,但对于李晓目前各处要钱的局面而言,已是足够了。

为了应对一年半以后的长筱合战,以及织田家如日中天般席卷天下的大势,李晓必须为自己积攒足够的本钱,在这次当前的危机之中,求得生存。

目前佐渡金山,还在第一遍的勘探之中,以大藏长安的估计,最快也要等今年十一月才能投入产出,如此按照正常速度三至五年后才能达到最大产值。

但是面对织田家席卷天下的大势,三至五年时间一过,那时就算佐渡金山开采量达成何种数量,皆是无济于事。

所以眼下有任何生财的渠道,李晓都必须去开拓。

李晓用钱的地方一大堆,首要当务之急是,常备的扩建。

他已听到风声,信长以皈依天主教为条件,正是与葡萄牙人结成了良好的关系。

他向葡萄牙人打听出李晓西国方阵的战法,已经引进大筒,铁炮装备织田军。

这一消息,令李晓感到自己这小翅膀,终于扇动了历史的局面。

不过对于西国方阵的战法,李晓是一点也不担心,实际上他采用是古斯塔夫二世的改进版西国方阵,而并非这个时代的西国方阵,所以亦不用担心识破。

但是信长肯定会对自己的战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绝非当初柴田胜家与自己初次交手时,那样一无所知。

所以常备军的扩建,已是不容置疑。

李晓新一轮的军备计划,已经与家臣们讨论了过了。

李晓的五大常备将扩建。

其中神冈备,蛇尾备将再增加一个西国方阵的编制,而旗本备则增加两个。

一个西国方阵是两百四十人的标准序列,三个就是九百六十人。

如此神冈,蛇尾备皆有三个西国方阵,旗本备则为五个。

之前神冈,蛇尾备,加上后备弓足轻,枪足轻以及专门的小荷驮队,一共是各是八百人。

扩编之后,两备队由八百人增加为一千一百人,这相当于新式军队一个团编制。

并且李晓还给两备队配置了附属大筒队,统一装备大筒备中的六磅炮。

备队附属的大筒队在一百人,拥有六门六磅炮。

如此神冈,蛇尾备总计各一千两百人。

而旗本备作为李晓直属军势,所以兵力加强的最多,拥有五个西国方阵的旗本备,兵力达到一千九百人,同样也是一个附属大筒队。

这编制超过了日本普遍备队,三百人至一千五百人的上限容量。

而神冈备大将依旧由藤堂高虎担当,蛇尾备则是有山虎定。

旗本备不设总大将,师冈一羽以侍大将级作为李晓侧近头目,一般以本阵阵代之职务暂管旗本备。

至于狩野秀治,一柳直末,山本勘藏三人皆是旗本备足轻大将级大将。

而土屋昌恒的日月备,也就是李晓的骑马备。

日月备是这次整顿的最厉害的备队,土屋昌恒从原先五百骑大将,这次一举提升为七百骑大将。

新增加两百骑,李晓效仿欧洲的标准,设立龙骑兵队。

没错,龙骑兵队就是下马火枪队。

虽说李晓拥有飞驒木曾马的马场,但以这个时代日本马而言,真正符合战场征战,冲锋厮杀,武士骑射的战马,占有合适马匹比例实在太小。

在战国时代,每供给一名骑马武士,知行最少是在两百至三百石之间。

故而李晓维持五百骑马队,差不多已是现有牧场的极限。

而龙骑兵队对马匹的选择性则不那么高,甚至驮马都可以拿来坐骑,未交锋时火枪手可与战场上机动,而战时则下马作战,以凶猛的铁炮火力压制敌军,若敌军接近则再乘马撤退。

龙骑兵队一人配备一支铁炮之外,还配有一柄肋差。

至于马上射击骑兵,李晓想来还是太坑爹,尽管信长之野望里骑铁威力无双,但实战中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战国历史上,据说也只有伊达政宗组建过类似的骑铁军团,尽管看起来威风帅气,结果他骑铁队却在大坂之阵中被真田幸村大破。

倒是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骑兵,是装备马上火绳枪队先马上射击,再进行近距离格斗,但这种作战方式对战术素养要求太高,李晓不认为目前短时间可以达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装备龙骑兵队。

如此成本不仅相对低廉,还是容易操作,可以很快形成战力。

而鲁伊科斯塔的大筒备,变化上倒是不大,人员上没有变化。

中小型的六磅炮都配给各备队的附属大筒队,而大筒备自然也鸟炮换更大口径的炮。

清一色的十二门九磅炮,以及两门十二磅炮。如此李晓大筒备的势力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相信凡作战时,若是大筒备加上各备队附属大筒队一起开火,那会是如何何况壮观的场面,即便是天下第一坚城小田原城,也会在李晓的炮击下,划为灰飞。

但是李晓的计划十分美好,但一切扩编行动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原因很简单,没钱。

这扩建需要马匹,铁炮,向葡萄牙人购买大筒,以及各式武器装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钱。

尽管日后佐渡金山绝非可以维持,这备队的规模,但是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

李晓眼下一穷二白,不可能天下调馅饼,就算山西煤老板也不可能一夜暴富。

而今后几十年佐渡金山的开采马上化作金钱砸在李晓头上,所以李晓再次只能打在向葡萄牙,明国海商一伙赊账的主意上。

不过赊账一事,李晓亦不能空口无凭,白口借钱,所以让对方看见自己将来的产出,选择作为抵押物,就是一个方法。

“我想将将来数年对朝鲜贸易,轮岛凑的收益这两项作为抵押,向李兄,王兄暂借十万贯,不知可否?”

李晓向李旦,王坦之开出的筹码。

李晓不担心这二人不答应,一来自己信用不错,上次自己欠葡萄牙人,以及明国海商的借款,攻略能登之后,从三宝寺,长家,畠山家这三家之中获益了一部分。

加上今年秋天,李晓麾下领地新一年的年贡收入,也令李晓手头上有钱还债。

第二就是轮岛凑的位置了,这次可打通与朝鲜的贸易,对渴望在外国获得定居点的,明国海商而言,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停泊地。

就是出于这点李旦亦不会开罪李晓。

李旦与王坦之交换了个眼色,他想了下,言道:“李大人,我们商人做事,讲究义利二字,第一次借款给阁下,是出于义,亦是打下交情,但若是大人您再度向我们商会借款,这一次却必须公事公办。”

“怎么说?”

李旦笑了笑,言道:“这十万贯并非小数目,就是我亦一口气拿不出来,需说服各当家才行,如此必须有个合适理由,如此就按一年一分五的利息,借款给阁下如何?”

李晓双眼一眯,一分五的利息并不算太高,将来以佐渡金山的产出,绝对可以还得起这笔钱。

想到这里,李晓笑了笑,言道:“很好,那么就一言为定了。”

!#(

ysxiaoshu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