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479章 再见故人中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479章 再见故人中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毕竟那里还有些根基,而且天高皇帝远,他若是把这么多人口运过去,未必不能开创新局面,但是这么干,郑成功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反攻华夏了。

正在郑成功一筹莫展之际,高衡的讯息到了,这就像是即将溺死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要知道,高衡不仅仅是郑成功的故交,而且兴华军战斗力强大,如果能得到兴华军的帮助,那么再伐建虏倒不是不可能。

所以为了迎接高衡到来,郑成功这次也算是下血本了,在平安城码头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可以说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来了,国姓爷,你看。”码头上,冯锡范指着海平面上出现的几个黑点对郑成功喊道。郑成功端起千里镜查看,果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数艘大型海船,这正是高衡的队伍。旗舰上,高衡也看到了码头的人山人海,他倒是有些惊讶,对成子龙道:“军师,这安平城很热闹啊。”

成子龙道:“郑成功控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集结这么多人,搞出这么打排场,足以显示他对这次见面的重视啊。”

高衡道:“说起安平城,其实就是当年的热兰遮,兴华军还很弱小的时候,本帅就跟郑成功一起在热兰遮城跟荷兰人打过仗,郭俊良你知道吧,就是从那一次作战中脱颖而出的。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一个小小的兴华军连长,现在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长了。”

高衡的感慨确实是发自肺腑,郭俊良这种有出色能力的大将,再往后发展肯定会发展成独当一面的将领,如果华夏一统,兴华军势必要成立政务府,那么华夏各地都需要进行驻军,也就是建立各大军政区,郭俊良这种很有可能会成为某一个军政区的首长。

船只缓缓靠岸,郑成功已经能很清楚地看见旗舰上高高飘扬的兴华军战旗,轰的一声,宽大的舷梯放下,搭在了码头上。高衡一马当先迈出了一步,走上了舷梯,成子龙、景昭等人紧随其后。

一行人下到地面,郑成功立刻领头迎了上来,拱手朗声道:“大帅,好久不见了。”

高衡看见了郑成功,并没有立刻答话,而是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想当年郑成功是一个多么意气风发的青年,举手投足之间除了有一种贵气之外,还有着强烈的自信。想想也是,高衡第一次见到郑成功的时候,他还是福建水师的少帅,当时南明政权还有很强大的势力,福建水师兵力充足,朝廷上下都认为建虏人少,北伐是迟早的事情。

加上热兰遮一战,福建水师成功收复台岛,郑成功更是信心满满,建虏的短板是水师,明军反攻一定能获胜。

结果,一连串的打击让郑成功郁闷至极,先是清军顺利过江,又击败了隆武帝政权,老爹分兵投降,自己领兵退守台岛,除了一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之外,其他人都背叛了大明。

本来积蓄力量,准备一波反攻南京,还联系了张煌言等仁人志士,可是没想到等待他的结局是如此悲剧,明军差点在南京城下全军覆没。这让郑成功身心都遭受了重创,实际上郑成功现在才三十不到的年纪,但是在高衡看来,郑成功仿佛老了十岁,看起来像是四十岁一般。

高衡缓缓拱手还礼道:“国姓爷,你辛苦了。”

郑成功一愣,随即虎目一红,这个世界上,能真正理解郑成功的,恐怕还就是高衡了,首先两人的年纪相仿,其次二人的地位差不多,都是一军主将。最后是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驱逐建虏,恢复中华。两人有这么多相似点,高衡可是太明白郑成功的心思了,但两人唯一的不同点就是,高衡连战连胜,郑成功连战连败,心态自然是不一样的。

郑成功的嘴唇蠕动了一下,小声道:“大帅,在下,在下。”这后面的话终究是没有说出口,高衡上前一步道:“国姓爷,胜败乃兵家常事,跟你说个好消息,多尔衮在桂林吃了大亏,清军集结七十万大军在桂林与我军会战,被歼灭了一半人,损失惨重,剩下的军队开始撤退,我们大反攻的时机就要来临了,这次前来,正是要跟你商议此事。”

“什么!”郑成功大惊失色,不仅仅是他大惊失色,身后跟着的所有人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冯锡范是认识郑成功的,上次南京战役结束之后,郑成功麾下周全斌等大将战死,现在冯锡范虽然年轻,却也不得不成为郑家军的顶梁柱了。

他上前一步问道:“末将冯锡范,见过大帅。”在来平安码头迎接之前,郑成功给下面所有人都打了招呼,高衡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他现在是兴华军的老大,也是华夏土地上最大抗清力量的领头人,如果从实力上说,高衡现在的地位应该比郑成功还要高,只不过郑成功占了一个国姓爷的名头罢了。但现在明廷已经实际上灭亡了,永历帝等人也全部被抓走了,估计多尔衮已经手起刀落把这些人秘密除掉了。

那么他这个国姓爷还有什么存在的法理,不过就是个名头罢了。但高衡可是麾下雄兵十数万,这样的人,由不得郑成功等人不尊敬。

高衡点点头,示意冯锡范不用这么客气,冯锡范紧接着道:“大帅的意思是说,清军在桂林遭到了惨重打击?”

高衡回头示意了一下成子龙,成子龙上前一步将一封战报交到了冯锡范的手里,高衡顺势介绍道:“这位就是兴华军军师成子龙,这位是后勤部主官景昭,他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兴华军的主心骨,此次一起过来,也显示了本帅的诚意。”

郑成功等人连忙见礼:“见过军师,见过景昭先生。”

冯锡范打开战报一看,立刻瞪大了眼睛,郑成功等人接过去看了看,也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愣在当场。军师冯澄世更是喃喃道:“这,这,这,惊世骇俗,惊世骇俗啊。”

郑成功合上战报,对高衡深施一礼道:“大帅,请受此一拜。”

高衡连忙托起郑成功道:“国姓爷何须如此,我哪里受得起国姓爷一拜。”

郑成功道:“不,大帅受得起,这一拜不是为了我郑成功个人,而是为了战死的将士和死难的百姓,以及千千万万期盼王师归来的百姓而拜。若是没有大帅,华夏沉沦,落于野蛮人之手,就像是乌云遮蔽了太阳,亿万民众将永远看不到曙光。但是这一次,他们有希望了,兴华军来了,他们有机会摆脱建虏的统治了。”

高衡摆摆手道:“国姓爷此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还请大帅赐教。”郑成功拱手道。

高衡道:“想要获取最终的胜利,军事上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从政治上对华夏进行改造,那么未来,当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华夏依然会面临这样的结局。国姓爷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华夏会有这么多朝代更替?”

冯澄世捋须道:“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代灭亡,正是因为不得人心。”

高衡道:“那么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得人心发展到不得人心呢,为什么几百年就要灭亡,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呢,军师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

“这。”冯澄世一时间语塞,朝代灭亡在冯澄世这种古代人眼里,实际上就是气数将尽,归咎于虚无缥缈的玄学,朝代灭亡是因为这个朝代的气数没了,所以就会灭亡,但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高衡道:“实际上不得人心只是表象,内里的问题就是因为施政纲领出现了大问题,如果不为人民着想,只是服务于权贵,不把馒头做大,而只知道从民众嘴里夺食,那么当有限的食物被上层全部吞噬的时候,下层民众就要起来造反了。”

郑成功道:“那大帅的意思是?”

高衡斩钉截铁道:“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个局面,要让华夏换一种模式延续,将千百年来的施政模式给颠覆。”

郑成功虽然不是完全明白,但也知道事关重大,看来这一次高衡前来不是无的放矢,郑成功毕竟是郑家军的最高领导人,头脑还是有的,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高衡的兴华军反攻清军,肯定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而要争取更多人支持,首先在施政纲领上就要一致,也就是大家必须要站在一条战线上,不能思想不同,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南辕北辙。

而自己毕竟担着国姓爷这个称号,如果自己站在兴华军这一边,对于下一步施政肯定有巨大帮助,高衡这是来争取自己的支持来了。

郑成功严肃道:“这样吧,大帅,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进城详谈。”

高衡点点头道:“也好,安平城我可是很多年没来过了,我真想看看。”

郑成功笑道:“哈哈哈,好,今日大帅故地重游,我已经在府衙摆下宴席,欢迎大帅到来。”

众人一起簇拥着两人进城参观,并且在府衙用了盛大的晚宴,大家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宴会结束之后,郑成功道:“菜色简陋,还请大帅不要见怪。”

高衡道:“哪里,现在是战时,能吃到这样的台岛特色美味,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要知道,华夏大地还有千万百姓在忍饥挨饿呢。”

郑成功长叹一声道:“只可惜我无能,没能击败建虏,否则拿下南京,局势何至于此。”

高衡道:“不用灰心,机会还会有的。”

郑成功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帅,我们去书房详谈,请。”

众人一起进入书房,分宾主落座之后,郑成功吩咐人给大家上了茶,亲兵反手将门关上,房间里就剩下了高衡和郑成功以及各自麾下的一帮人。

高衡起身道:“国姓爷,古往今来,做任何一样事情,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纲领,一个明确的大政方针,做事不能像无头苍蝇一般,得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边,让更多的人朝着一个目标迈进,才能将事情做成。其实兴华军统帅部早就经过了多轮商议,只不过一直没有公开,现在桂林战役结束了,未来我们肯定要彻底驱逐建虏,但整个华夏需要一套可行的施政纲领。不论是军还是政,都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高衡话还没说完,郑成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只能听他继续说下去。

高衡扫视郑成功和冯锡范等人一眼,缓缓道:“凡是兴华军治下,以后都要实行三权纲领,所谓三权,乃是民安之权,民富之权和民智之权。”

仿佛平地一声惊雷,高衡抛出的这个三权纲领的概念让众人一阵哗然,很显然,除了冯澄世这种谋士对这三个词有模糊的想法之外,剩下的人对于这三权纲领完全不理解,更是不明白所谓民生、民富、民智意味着什么。

高衡笑了笑,他当然明白现在抛出的这个概念肯定会让众人发蒙,这已经将如此先进的概念提前了数百年,本应于晚清才觉醒的华夏,现在将在高衡的手上提前觉醒,而三权纲领就是开启觉醒之门的一把钥匙,高衡一定要将三权纲领推行下去。

郑成功放下茶杯,缓缓起身问道:“高大帅,这三权纲领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我还不太理解,若是从表象上来看,好像是说到了教化、商业和农业方面的问题,毕竟这些也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但是我想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一定有更加深层的意思。”

高衡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接下来我会和成子龙军师一起,跟大家具体说明三权纲领的含义,请大家静听。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出意见,帮助改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