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438章 按兵不动下

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438章 按兵不动下

作者:青弋渔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也许是觉得自己说的有些深奥了,高衡话锋一转道:“说简单一些,我所讲的封建制度,就是一种以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说白了,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不是有句话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这句话已经充分解释了皇帝就是地主的本质,而那些个龙子龙孙、士绅豪强们,又是大地主下面的小地主。”

高衡一拍桌子道:“哼,在这种社会中,地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底层百姓,形成封建等级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往往是世袭的,也就是所谓的阶级固化。简单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在不出现巨大变故的情况下,权力和财富竟然可以世袭罔替,这简直是笑话。那底层民众怎么办,他们的权利谁来保证?”

堵胤锡刚要说话,高衡止住了他的话头道:“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知道孟子吧。”

张同敞脱口而出道:“大帅可是要说亚圣提出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正是。”高衡点点头。“可是张大人,你扪心自问,哪一朝哪一代做到了?哪一个皇帝不是把这句话当放屁,说来说去就是为了自己屁股下面的那张龙椅,为了自己的龙子龙孙。而达官贵人、士绅豪强跟皇帝的本质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家族的私利罢了。因为这就是人性,如果没有更好的制度去约束人性,就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般,最终一个朝代就会粉身碎骨。”

震撼,太震撼了,这是全新的理念,堵胤锡他们自认为饱读圣贤书,但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层,或者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高衡毕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有多出他们几百年的见识,能说出这番话不奇怪,但若是放在明末,能说出这番话的人除了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以外,在统治者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

高衡又道:“所以我刚才问,复兴华夏的绊脚石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以大顺朝、大西朝、大清朝、大明朝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如果不能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各路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将民众给解救出来,为华夏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创造条件,那么就不可能实现复兴华夏的目标。也就是所谓不破不立,不打破这种旧的社会结构,我们怎么建立新的社会?而我刚才提到的满清,那更是垃圾中的垃圾,它们连封建都不是,完全的部落奴隶制度,难道,你们想让华夏倒退回原始社会吗?”

堵胤锡起身道:“可是,可是。”

成子龙接话道:“堵大人,可是什么,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是兴华军的军师,有些话,我来说,如果按照最初兴华军的方案,我可以给你交个底,假如未来有一天,兴华军到了足够强大的地步,那么明廷绝无存在的可能。”

堵胤锡瞪大了眼睛,宋应升也是呼吸急促,瞿罕更是额头见汗,只听宋应升起身道:“军师,你的意思是,如果这次不是孙可望,那么下一次,也许会是我们兴华军推翻明廷,推翻永历帝?”

“正是如此,如果没人做,那就我们来做,现在有人做,那兴华军就按兵不动,让他们把活干完,当然,孙可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兴华军不沾明廷的血,在道义上更是占领了制高点。现在,我可以这么说,前方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兴华军前进的脚步了。”高衡猛地一拍桌子道。

众人吓了一跳,纷纷看向高衡。高衡道:“你们可能以为,上次兴华军出兵昆仑关,是为了保护永历皇帝,那诸位就错了,永历皇帝和明廷,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如果非要把我刚才说的绊脚石具象化,那就是清廷、明廷、流贼,还有一切敢于反对兴华军的势力,因为目前,在华夏这片土地上,我兴华军就代表了先进的制度和生产力,代表了大多数百姓的想法,我们才是正义的化身,我们才是华夏复兴的希望。”

高衡平静了一下,然后道:“至于,兴华军未来将这些势力全部消灭之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想,到时候会有答案的,只要我们尊重大多数人的想法,那么就可以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但现在,放在我们眼前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敌对势力全部消灭。你们是朝廷旧臣,也许对明朝还有感情,但是你们已经在兴华军效力,难道你们的感情可以对皇帝,却不能对百姓吗?”

“不!大帅,我等不是这样的。”堵胤锡拱手道,众人也是纷纷附和。

高衡点点头,“也许你们会觉得我冷血,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便我不冷血也不行,因为接下来,我们要面临更加残酷的战斗。”

高衡将另一封文书扔在众人面前,“这是江南的最新情况,郑成功的南京之战失败了,多尔衮来了,清军大获全胜,并且这次作战,清军拥有了一支全新的军队,这支部队的具体情况我们还没有搞清楚,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他们的战斗力非常强悍,可能是清廷倾全力打造的新式军队,也许战斗力跟我们不相上下。你们觉得,下一步,多尔衮会怎么办。”

成子龙分析道:“根据统帅部目前的推演,下一步,多尔衮肯定会挟大胜之威,继续南下,首先就会跟多铎等人汇合,一旦汇合,军队人数就会暴增到三十万,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接到陆涛的情报之后,我跟大帅的判断一致,恐怕,这一次孙可望突然反水,就跟这件事情有关。”

堵胤锡道:“军师的意思是,孙可望已经知道了多尔衮南下的事实,然后起了投靠多尔衮的心思,所以才会突袭明廷,算是增加一个筹码。”

“正是这样,以我们对孙可望的了解,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主儿。估计拿永历皇帝给多尔衮邀功呢,至于他会提出什么条件,统帅部预测,可能是想要封地封王。”成子龙说道。

“这么说多尔衮会答应他吗?”张同敞问道。

“估计不会,清廷统一华夏,怎么会允许孙可望在这里裂土封王。给个名号没什么,但是实权和封地,绝不可能给。”高衡道。

宋应升沉思了一下道:“若是这样的话,孙可望此人的下场可能好不了。”高衡点了点头,他知道,历史上孙可望的下场可不好,投降清廷之后,清廷虽然给他封王,但那都是名义上的,跟吴三桂这种封疆大吏不一样,孙可望可是直接去了北京,然后在北京住了下来,被解除了兵权,等于是事实上的软禁。

之后清廷又找各种借口削弱他的权力,最终找了个机会,在出城围猎的时候安排弓箭手,将孙可望给射死。当然,清廷对外宣称他是狩猎的时候感染风寒病死的,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高衡道:“不管他好得了好不了,我们目前最大的对手都是多尔衮和他麾下的几十万大军,最重要的是,孙可望一旦投降,那么不管怎样,他的军队都会成为建虏的马前卒,我们要面临的可能是更多的敌军,这对兴华军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我们的扩军还没有最终完成,这段时间我们要集中精力拼命发展,决不能节外生枝。”

高衡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次按兵不动跟上次不一样,兴华军并不是为了保护明廷。上一次昆仑关战役的根本原因是谅山府东面没有缓冲地带,所以兴华军不得不出兵,只不过算是间接给南明小朝廷续了命,但这一回,兴华军已经有了缓冲带,所以说句很直白的话,明廷留着对兴华军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次除了借孙可望之手灭了明廷之外,兴华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如果这次还出兵,那么很可能跟孙可望形成纠缠的状态。虽然孙可望的士兵不堪一击,但是架不住人多,如果从各个方向上打响战争,兴华军的兵力无疑会被分散,高衡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成子龙补充道:“兴华军现在要做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到八月份,兴华军的扩军计划就会全部完成,现在外围的各方势力都是多尔衮的眼中钉,多尔衮在没有拔掉这些钉子之前,不会对兴华军动手,兴华军也不主动出击,就在这里闷头发展,等到跟多尔衮对决的那一天,让他感受到兴华军整合所有力量的雷霆万钧之力。”

其实这个方案就跟后世打策略类游戏差不多,高衡毕竟是从后世而来,对这一套熟悉得很。他很喜欢玩一款叫做红色警戒的游戏,他在里面的套路就是采矿爆兵,采矿爆兵,一直到自己的兵力集聚到超大规模,然后发起总攻。而不是像电脑那样,哪怕是最难级别的冷酷的敌人,也是一波一波送人头。

兴华军现在首要任务就是苟住,多尔衮在跟他对决之前,至少还有三件事情要办,第一件是要想办法把孙可望给搞定,南明没了,孙可望必然会去跟多尔衮接触。第二就是要消灭盘踞在湖广和四川边境一带的反清势力,比如夔东十三家、秦良玉、李定国等等,这些人兵马虽然不多,但如果清军主力在跟兴华军的作战中他们出来捣乱,也足以让多尔衮头疼的。第三就是整合兵马,一旦多尔衮将这么多势力收编的收编,消灭的消灭,那么后面就是要把这些力量全部消化。

三件事情加起来多尔衮如果不花费小半年的时间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路途遥远,一线平推湖广和两广,即便是对于身经百战的清军主力来说,也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兴华军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人争取的宝贵时间疯狂扩军备战,等多尔衮来的时候,给他迎头痛击。

高衡有信心,一旦兴华军扩军完成,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自己就有实力将多尔衮打得一败涂地。

高衡对众人道:“虽然我们不参与跟孙可望的战事,但是我已经发令,让广西几府做好准备,接受来自南宁方向的难民,可以想到,孙可望进入广西之后,必然不干人事,难民数量会激增,但是没关系,我们已经具备了大量接受难民的能力,这些人是宝贵的人力资源。”

“大哥,大哥,我们抓住皇帝了!”南宁城的战役结束得很快,因为是突袭的缘故,孙可望的军队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强有力的抵抗。焦琏带着能指挥的数千兵马在街道上跟冲进城的大西军进行巷战,死的死降的降,焦琏自己也壮烈殉国。

城中的百姓逃出去不少,倒不是因为百姓们跑得快的原因,而是大西军各部都急着找皇帝,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老百姓罢了。自然,达官贵人们是一个都没跑掉,永历帝在王坤的当街指认下,直接被艾能奇抓住了。

艾能奇兴奋至极,抓住了永历帝,他就是首功,所以控制全城之后,艾能奇迫不及待将永历帝和一干大臣带到了孙可望的面前。

到了城外本阵内,刘文秀已经在孙可望身边了,艾能奇只见到刘文秀脚下踩着一个人,那人正拼命磕头求饶。刘文秀拎着他的发髻,给了他一个大嘴巴,打飞了几颗牙齿,那人的脸瞬间肿得老高。

艾能奇将永历帝抓过来喊道:“大哥,看,这就是皇帝。”永历帝没注意看孙可望,倒是盯着刘文秀脚下那人喊道:“首辅?”

那人一抬头,不是丁魁楚还能是谁,这家伙也是在逃跑路上被士兵认出来,然后被刘文秀给抓住的,如今却在这和皇帝见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