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原始迷踪 >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10章 城成!

原始迷踪 第二卷 玩转部落 第210章 城成!

作者:青云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3: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奇和壮分站两头,各把持一根粗绳,大家喊着号子,一点点将三角形的大梁拉上去。待大梁架设在右边后,左右两边的人拉拽着绳子保持大梁不动,原来上梁的人再组成一组人,将一根二十米长的檩条拉上来,架在三角形的大梁和右边墙体的顶端,钉上钉子,算是初步固定好这座大梁。

然后继续另一座大梁的上梁工作,待固定好之后,再在两座大梁之间拉上去另外一根二十米长的檩条,算是基本固定好两座大梁。

大梁架好后,又在每根大梁下面分别支了两根粗有四十公分的落叶松木作为支柱,支柱与大梁的连接处用卯榫结构进行连接,使得整个大殿的梁架结构更加结实。

接下来由荆那一组木匠,继续拉拽檩条上来,一面九根,共计十八根檩条架设好后,一天的时间就已经过去。这是七檩大木构架需要的结构,房屋相对来说会比较结实耐用。

其实,按照以前农村盖房子的要求,六十米长、三十米宽的房,至少得架六架、左右各三个梁才可以,每个大梁中间位置下面还得加根立柱。

需要架设这么多大梁主要是因为以前没有太长的木料,但现在处于原始时代,各种年份的木料多的是,长短粗细应有尽有。而且丁奇让荆找的还是长得高大笔直的落叶松和云杉,长度五十米靠上的云杉都有许多,作为整根大梁使用也绰绰有余。

第二天,开始架设椽。

按照勾股定理计算得出,整个屋面长度为15.13米,需要用四根椽,所以每根椽的长度截取为3.2米,多出的部分为保证其有足够的长度能铺设在上下两根檩条之间。每根椽之间的距离为三十公分,待密密麻麻铺设好之后,两天的时间过去了。

而此时需要在屋顶铺设的另外一种房屋建筑材料:芦苇芭,已经在雄鹿长老的操持下,带人编好。

编苇芭使用的材料是芦苇,这些芦苇早在去年冬天时就已经从湖里收集回来,堆放在土坡下面晾晒。

前段时间在打好大殿的地基时,丁奇就已经计算好大殿的屋面的尺寸。随即安排人在土坡下那堆干芦苇那里,圈出来一块地,开始编苇芭。

按照收集回来的芦苇长3.5米左右来计算,苇芭的尺寸按照宽10米、长15.2米来进行编织,编织的方法和编竹筛子的原理差不多。

编竹筛子是压一挑一,而编苇芭是压二挑一,厚度为一层芦苇,不到半公分。编织过程中还要考虑如何拼接、续苇草,以及最后如何收口,这些至关重要,做不好,这个苇芭就算是废了。

丁奇在小时候农村也只是看过别人如何编,至于收口倒是不知道。当时贪玩,和小朋友们都趴到卷起来的苇芭上玩,根本没有注意人家是如何收口的。此时,在没有人能指导的情况下,丁奇只能和大家一起摸索,像背蒌收边的方法就可以借鉴一下。

按照上面尺寸编出来的

苇芭不算太重,能够让人给拉到大殿顶部。可如果按照60米x15米来编,那将是一个何等繁重的工作啊!估计都吊不上去!

全部算下来,总共需要十二个10米x15米的苇芭,不过丁奇怕一层苇芭有些薄,就让大家多编了一组,共计24个苇芭。人多,大家编起来的速度也不慢,提前三天将苇芭准备好。

以前村里盖房子,房主都舍不得去外边买苇芭,都是自己收集芦苇,然后请人在盖房时现编,能赶上盖房进度就行,省时省力还省钱。

准备铺苇芭之前,丁奇抽调了五六十个人过来帮忙,准备铺苇芭、和泥、上泥、铺瓦这些工作。别看内容少,可工程量着实不小,丁奇怀疑人手够不够呢。

先将一卷卷的苇芭用长绳捆起来,然后由脚手架上的人拽上去,先铺上去一层,再吊上来一卷,继续铺第二层。如此往复,小半天的时间就已经将两组共计二十四卷苇芭铺在屋面的椽上,下面的大殿顿时暗下去。

趁着屋面上的人在铺苇芭,脚手架上的人继续将大红瓦吊上来,同时下面的人已经开始将和好的泥装在藤筐里,绑上绳子,再由上面的人拽上去,将泥倒在苇芭最下面,由专人拿着木抹子将泥从左向右摊开、抹平,然后将大红瓦也从左向右铺在泥上。

大红瓦实际上是一块红色的大平瓦,瓦块上方有一个一公分左右的凸起,俗称挂勾,用来挂在泥里,防止瓦片被风吹落或者自己滑下来。这些瓦片在烧砖的间隙提前烧出来,全部码放在高高的脚手架下面,方便人员将瓦片提留到脚手架和屋面上。

大红瓦铺了一层之后,继续铺泥、抹平,然后将一块瓦片对着下方那块红瓦,向右错开一半压在下方那瓦的二分之一处,上半部则压在泥上,将那个挂勾扣进泥里。

这叫错缝铺法,和砌墙的错缝砌法一样,空出来的那半块泥则用半片红瓦贴上去就可以。然后继续从左向右,一片片码放在泥面上,紧紧挨在一起。

而按照这种铺法,全部铺完,前后总共花费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屋顶建成之后,丁奇又在沙他们泥匠组人员的帮助下,用木托和木抹子,教大家如何给大殿的墙面粉刷白灰。现在没有水泥沙浆,只能粉刷石灰浆,涂满四面墙体。

而此时的四面城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即将完工,现在正在进行城墙上部铺设红砖的工序。石灰搅拌土已经被大家夯实,踩在上面就和踩在石头上一样,**的。红砖交错铺设了两层,保证整个基面更结实。

六米高、三米宽的城墙耸立在大地上,一个人都会感觉自己很渺小。城墙上人影重重,城墙下忙碌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地为城墙建造运送砖块、土方、木头、石灰料,保证整个建设工程都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

正门处,一座拱形门在一个拱胎的支撑下,已经成型。拱门高五米,上面还有一米高为砖

块垒砌,呈弧形。拱门上方暂时不打算再建造一个城门楼,那样有些废时废力。对丁奇来说,那就是个花哨玩意儿,等部落强大了再建不迟。

不过在四个城墙角建四个望塔还是很有必要的,还要建一个警钟楼。对于钟的制作方法,丁奇在碰到古隆部落时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失蜡法!

利用蜜蜂蜂巢来提炼蜂蜡,用蜂蜡来制作模型,将一些难于其他人做的事情,通过蜂蜡来塑造模型,再用青铜汁进行浇铸成型。

古隆部落在加入丁部落时,已经按照丁奇讲的方法养了两箱蜂。来到丁部落后,又在丁奇的安排下去森林中寻找更多的蜂群,这一段时间下来,共计寻找到八箱蜜蜂,全部摆放在土坡下方的草场上,进行自然喂养。这些蜜蜂将成为丁奇养蜂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一些复杂青铜器的大量制作打下基础。

拱门里面,还没有开始建造大门,大门建造起来比较复杂,暂时还没有合适的木头,只能先用木栅栏来代替,能挡住野兽即可。

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将工作重点放在城内建设上来。他们在奔的指挥下,开始建造那两条宽二十米的十字形大道。道路地基和城墙地基的施工方法一样,就是用同样的石灰粉搅拌黄土,再进行夯筑。地基深一米,夯结实后上面铺一层砖,用浮土堵塞砖缝。先修建两条大道,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运送相关建筑材料。

在两条大道交汇处的那座大型广场,夯筑得更加结实,正对着大殿,长宽各六十米,给人的气势就相当宏大了。

而那座拔地而起的大殿,每天下工时都会吸引很多人进去观看。粉刷好的石灰墙面,在大殿中七八堆篝火燃烧下,快速凝结,变得非常结实,光线照射下,整个大殿变得非常明亮。

更不用说还有宽敞的大门和敞亮的窗户,虽只是素净的大殿,却让人感觉有一种想膜拜的冲动。

待大殿、两条大道和南城门建好之后,奔又带着人去建设两边的居住区。

只有人住进来,这座原始时代的第一座城才能活过来。和土城不一样,现在建造的红砖城墙防御力绝对是第一流的,住在里面的人会有极大的安全感。

在规划好的位置,奔命人开始挖掘地基,撒入石灰搅拌土,夯实后再在上面砌墙盖房子。房子一建好,按照计划,就能将全部人员移进来了。

同时,每排房屋之间都挖了一条排水沟,用于日常生活废水污水的处理。

而且在城内四块区域中,各挖了一口深井,作为大家日常生活用水取水处,更是方便大家生活所需。

在将城墙上最后一块砖放进位置后,原始时代第一座城建造完毕。虽说只是一个框架,但所有参与城墙和城内建筑建设工作的人们都站在广场上,大声欢呼,身形雀跃,发泄着心中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而这一刻,也将永载史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