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日耳曼涅槃 > 第475章 方略(3)

日耳曼涅槃 第475章 方略(3)

作者:幽泠秋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军还远没有要到复员松懈的时候。”希特勒对着勃劳希契笑了笑,勉励的话语中完全没有了曾经的生硬和冷漠。见到这番场景,旁边的凯特尔等人都不禁一愣,纷纷有些难以相信这会是希特勒表现出的态度。

此前,由于勃劳希契曾在进攻法国的问题上与希特勒爆发过激烈冲突,甚至不惜用消极对抗、即故意提出阉割版施里芬计划的方式来阻碍希特勒的冒险行动,后者对勃劳希契可以说是积怨在心,早就想把他撵出权力中枢。然而现在看来,元首对陆军总司令的芥蒂似乎已经完全消失了。西线战役的辉煌大胜似乎成为了二人关系的粘合剂,此时完全看不出双方还存在任何龃龉。

“下一步,陆军的目标将是直布罗陀。”希特勒双指合并,在墙上西欧地图的角落处重重一点,“目前,英国在这处狭小区域的军事存在,使得德意轴心的海洋力量被分割成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块。尤其是在今天,英国地中海舰队已从埃及撤回本土,意大利海军冲出直布罗陀参战变得更加刻不容缓。”

方彦眼中亮芒轻闪,这正是他接下来准备向希特勒提出的战争方略。在今后的大西洋战役中,意大利舰队无疑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虽然它们的船只都有短腿的缺陷,但其万吨以上的大舰在额外装载燃料的情况下,仍有超过6千海里的续航力,在靠近欧洲板块的大西洋东部活动并无多少压力。而剩下的轻型舰艇则可参与到对英吉利海峡的肃清当中,它们的加入将立即改变德英两国在海峡区域的力量天平,并成为轴心国摧垮英国近海舰艇抵抗的关键助力。

除此之外,直布罗陀海峡的贯通,还将意味着法国舰队的重新启用。

因为一旦这条通往大西洋的关口被打开,轴心国海军就会因为意大利舰队的冲出而顺势控制整个西非沿海,到那时,维希法国的非洲海岸线就都将处在轴心国的笼罩之下,而那些分散停泊在各殖民地港口里的法国战舰,事实上也就都成了德国的囊中之物。只要希特勒在政治层面加以操作,法国舰队几乎必然会入轴作战——毕竟这个位面的德国要比历史上强势太多,维希政府的选择站队不可能再犹豫踟蹰!

倘若直布罗陀能在秋季中叶被攻陷,方彦甚至觉得英国很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严酷的海上封锁必会极大阻碍英国战争机器的运转——皇家空军将率先在消耗战中力竭崩溃,接着是大范围的饥荒爆发;饥寒交迫与死亡鲜血带来的切肤之痛,会让英国民众从冲动和倔强中真正清醒,明白继续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正常情况下,丘吉尔很可能就会被英国议会赶下台,换上一个贝当之流前来议和。

“只是可惜……”想到这里,方彦内心泛起少许苦涩,看着希特勒喟然叹息了一声。昨天傍晚他的那通战争宣言,已经把德英两国彻底推上了决斗的舞台。虽然希特勒在演讲中攻击的是丘吉尔政府,但后者的上位掌权和抗争决心却都是得到了现阶段几乎全体英国人民的坚定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的宣战对象无异于就扩大到了英国民众,使得后者求和的回旋余地变得更加微不可察。

唯一让方彦感到稍许安慰的,便是希特勒的战略眼光还在,此刻精确找出了摧毁英帝国的关键节点。虽然他关于海上局势的细节分析还有诸多欠缺,但这并不影响大局——为了让勃劳希契心甘情愿的去啃这块硬骨头,希特勒还专门从今后的不列颠战役难度出发,深入解释了一番攻取直布罗陀对陆军的好处。最后,勃劳希契自是唯诺应承下来。这个时候他明显没有别的选择。

“另外,陆军还需要制定出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作战计划,目标是抵达波斯,将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全部清除出去。”希特勒吩咐副官施蒙特又挂出了一份中东地图,充分显示他今天是有备而来,“英国的崩溃还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抢到这个老强盗的遗产。不能我们在前方拼命战斗,却让俄国、意大利这些食尸鬣狗尽得好处。”

希特勒清了清嗓子,道:“我会和意大利领袖商议,让他在东地中海提供足够的船只,为我军开展运输工作。陆军从叙利亚西海岸登陆,向东需要前进到巴士拉,在北段则须抵达摩苏尔,以便对伊朗和土耳其都产生直接威慑。虽然中东距离德国遥远,但英国在那里同样没有多少军力。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德意志陆军能以令人满意的高效率,在今年之内控制中东地区。”

方彦目光再度闪过异彩,具有后世思维的他立即就领悟了希特勒这步棋的精妙之处。对于今天的德国来说,中东早已不是在地图上距离柏林3千公里的遥远边荒。在军事上,这里东临伊朗(波斯),北靠土耳其,而这两个国家的北方都与苏联接壤,是苏联在南翼实施扩张的首要屏障。过去几百年里,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帝国,与苏联的前身俄罗斯帝国打了11场大战,双方可谓仇深似海。而波斯则是英苏两国长期争夺的前沿,双方都在这里培植了众多势力及代理人。

如果德国&军队进入中东,就能对土耳其和伊朗施加明显影响力,从而在南翼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从土耳其东北部出发,翻过高加索山脉便是苏联至关重要的巴库油田,而伊朗北面更是广阔空虚的中亚原野,从这里进攻足以使苏联首尾不能相顾。更重要的是,伊朗境内还有一条从南方大海连接西伯利亚铁路主干的铁路动脉,控制了伊朗就能断绝苏联从南方获得外援的一切可能。

以上还仅仅只是军事上的前景。在地缘战略层面,控制中东对于今天的德国同样有着重大意义。土耳其将陷入德国东西两线的包围,后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方法能将这个国家逐渐控制并殖民化。而本来就在政治上亲德的伊朗巴列维王朝,更是会一脚踢开企图奴役自己的英国,在倒向柏林的同时,也为它敞开通往印度的大门。要知道,殖民时期的印度可不是只有独立后的那一块,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内的大片土地,都属于这颗“英王宝冠上最璀璨明珠”的一部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