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粤味天下 > 第51章 :口碑的逆袭

重生之粤味天下 第51章 :口碑的逆袭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粤生带着团队在“林记快点”的门店忙得热火朝天,“免费试吃券”活动已经开始了三天,现场的热闹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原本门庭冷清的店铺,现在却排起了长龙。

门外,排队的顾客一边挥着纸扇驱赶炎热,一边议论纷纷:“听说他家的‘虾饺饭团’特别新鲜,饭和虾馅的比例刚刚好。”“就是,这椰汁西米露还能凉快一下,这天气,刚合适!”

柜台后,林粤生穿着印有“林记快点”标志的工作服,亲自参与试吃派发。他脸上满是笑容,手中的动作却麻利而精准。每一份饭团递出去时,他都会用一句话介绍:“我们用的是当天现蒸的虾饺,加了少许改良的葱姜米饭,希望您喜欢!”

人群中,一位年轻小伙边吃边向朋友竖起大拇指:“欸,这虾饺饭团真不错,饭香弹牙,虾馅清甜。我觉得比那些传统的早茶点心方便多了。”

另一位上班族模样的女士也连连点头:“是啊,平时早餐不是油条就是豆浆,这种饭团一只手拿着就能吃,真方便。”

听着这些议论,林粤生心里一阵欣慰。他知道,这场试吃不仅仅是为了吸引顾客,更是一次品牌理念的传递。

活动的第三天结束后,林粤生带着团队开会总结当天的情况。一名助理兴奋地汇报:“林哥,今天试吃的饭团和西米露都提前派完了,还有不少人没排上,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搞活动!”

林粤生点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便捷、健康、美味。

“这说明我们选的方向是对的,”他放下粉笔,语气坚定,“年轻人和上班族确实需要这样的食品。接下来,我们要更进一步,把服务和产品都优化到位。”

就在林粤生准备继续布置任务时,脑海中系统的声音突然响起:

任务完成:免费试吃券活动反响热烈,奖励‘市场数据分析技能’与‘创新菜单设计能力’。解锁下一阶段任务:推出家庭套餐和商务套餐,满足更广泛的需求群体。

林粤生眼前闪过一串数据图表,系统自动为他总结了这几天试吃活动的反馈:

1.顾客人群画像:女性顾客占比60%,多数为白领或学生。

2.高频反馈:喜欢食品便捷与独特口感,但有顾客抱怨包装不够高级。

3.改进建议:部分顾客希望能有适合多人共享的餐品。

这些信息让林粤生豁然开朗。他拍了拍额头,顿时想通了下一步:“是时候推出家庭套餐了!既能满足多人一起分享的需求,也能进一步提高消费金额。”

第二天,林粤生带着团队着手研发新品。他们决定在现有的饭团和甜品基础上,推出更大份、更丰富的组合套餐。

厨房里,林粤生和大厨不断实验新的菜品组合。他拿起一个刚做好的饭团咬了一口,随即评价道:“不错,但米饭的比例再多加一成,吃起来会更饱满些。还有,配菜得改进,年轻人不喜欢太重口的。”

经过几番调整,“虾饺饭团家庭套餐”终于定稿:每份包含五种口味的饭团,还有一份大杯的椰汁西米露外加两款时令水果。

为了宣传新套餐,林粤生设计了一场特别活动:“前五十位顾客不仅能享受八折优惠,还能获得限量赠品——‘林记特制冰袋’。”

活动当天,新的优惠套餐一经推出,立刻引爆了门店的排队热潮。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特意赶来购买:“平时做饭太麻烦,这种家庭套餐又方便又省事,最重要的是孩子也喜欢吃。”

站在柜台后,林粤生看着门店内热闹的场景,心里百感交集。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林记快点”的未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品牌,更是可以引领一种生活方式的先驱。

会议结束时,林粤生对团队说道:“失败教会了我们什么叫脚踏实地,但今天的成功告诉我,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外卖绝不仅仅是跑腿送饭,而是一种能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服务!我们现在做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铺路。”

助手们听完纷纷鼓掌,士气高涨。他们都知道,“林记快点”的逆袭才刚刚开始。

推出家庭套餐的活动才刚开始两天,“林记快点”门店就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的订单量远超预期,甚至连林粤生也不得不亲自上阵帮忙包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他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林哥,西米露的库存又不够了!”后厨的一名员工焦急地跑到前台汇报。

林粤生抬头看了看满是顾客的队伍,无奈地笑道:“没办法,这证明咱们的产品受欢迎啊。告诉供货商,明天的椰奶和西米要多备三成,再联系附近的水果批发市场,找替代货源。”

前台顾客络绎不绝,一位年轻爸爸带着两个孩子排在队伍前面。排到他时,他笑着说道:“你们家的饭团简直是救星!孩子们放学后饿得直叫唤,我买了个家庭套餐,饭团和水果都吃得干干净净。这不,今天他们又让我来买了。”

站在一旁的顾客也附和:“是啊,我家也喜欢你们的套餐。方便又健康,不像外面那些油腻腻的小吃。”

这样的反馈让林粤生感到格外欣慰。他点头回应:“谢谢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保证让大家吃得安心、吃得开心!”

活动结束后,林粤生照例打开系统分析数据。

系统提示:家庭套餐活动反馈良好,消费群体以家庭主妇和三口之家为主,订单时间集中在下午五点到七点。基于反馈建议,可考虑推出多样化的套餐类型,并提升配送时效。解锁新任务——设计商务套餐,以满足办公室人群的需求。

林粤生皱了皱眉,意识到一个潜在问题:“下午五点到七点是高峰时段,我们的配送能力太弱。如果这点不改善,迟早会掉链子。”

他立即召集团队开会,指出问题:“配送延误不仅影响顾客体验,还会直接损害我们的口碑。我们得想办法优化配送流程。”

一名助理提议:“要不找个靠谱的第三方配送团队合作?我们人手确实不够。”

林粤生摇头:“90年代的外包团队不成熟,很多时候外人还不如咱们自己的人可靠。配送的问题,短期内得靠自己解决。这样吧,先从现有员工中抽调几个人做专职配送,统一安排路线。再和几个有车的兼职司机联系,周末多加人手。”

在配送问题逐步解决的同时,林粤生开始着手设计新的商务套餐。他知道,办公人群与家庭主妇的需求截然不同,必须在菜单上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经过几天的实验,他决定推出一款融合传统粤式风味与现代轻食理念的新品:“双拼虾饺便当”。每份便当包含虾饺饭团、蒜香鸡翅、一份拌青菜,以及一杯招牌椰汁西米露。

林粤生的设计思路很明确:“商务人群时间有限,便当不仅要好吃,更得方便携带。我们可以用更高档的纸质包装盒,还附送一双方便使用的竹筷子。整体给人一种精致感。”

同时,他还策划了一项特别推广活动:凡购买商务套餐的顾客,都可以额外领取一张**“下次消费五元优惠券”**,以吸引回头客。

就在“家庭套餐”持续热销、“商务套餐”即将上线之际,林粤生偶然迎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一位本地知名美食记者主动联系他,表示想为《广州生活报》撰写一篇关于“林记快点”的专栏文章。

这位记者来店里的那天,林粤生亲自接待。记者点了虾饺饭团和西米露后,仔细观察了一番,还特别询问了食品制作的工艺和团队运作模式。

采访的最后,记者笑着说:“粤式外卖的概念挺新鲜的,特别是像你们这种结合传统粤菜与现代快餐的模式,很有潜力。等我的专栏发表后,应该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几天后,《广州生活报》的一篇文章正式刊登,标题格外醒目:“外卖不只有快餐——‘林记快点’的便捷与美味”。文章中对林记快点的食品品质和创新理念大加赞赏,还提到试吃活动成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不少顾客特意来门店“打卡”,甚至有人慕名从邻近城区赶来试吃。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林记快点”的业绩逐步上涨,但林粤生并没有因此满足。他知道,这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某天晚上,林粤生坐在门店的办公室里,翻看着系统总结的数据。他自言自语道:“免费试吃券和家庭套餐确实帮我们打开了局面,但这只是攻占市场的第一步。外卖行业的未来绝对不止这些。”

系统随即给出提示:

任务完成:家庭套餐销量超预期,奖励“精准市场洞察力”技能。解锁下一个任务:发展商务套餐,并尝试扩大服务范围到其他城区。

林粤生合上数据册,眼神坚定:“未来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咬住目标,我就有信心带着‘林记快点’走得更远。”

外面的街道依旧灯火通明,而林粤生心中的未来,也渐渐变得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