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大贵族 > 第660章 淑妃之忧

红楼大贵族 第660章 淑妃之忧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濯尘殿内殿,太上皇坐于龙榻之上,温然问道:“对于今日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贾宝玉答道:“皇爷爷英明圣断,统御宗室、百官,人人信服……”

太上皇摇摇头,“朕不用你和那些大臣们一样对朕歌功颂德,朕想要听你的心里话。”

贾宝玉想了想,如此道:“王维仁携众大臣及宗室进熙园,名为恳求皇爷爷册立储君,看似为公,实为倚势自重,威逼皇爷爷,欲图左右我天家立嗣。

不过皇爷爷英明圣断,先以群臣轻慢陛下祭典为由杖责群臣,弱其气势。然后再册立四皇子殿下为太孙,堵群臣之口,最后再削去王维仁首辅之职,彻底去除其势,如此化繁为简,润物无声的手段,实令孙儿叹为观止。”

太上皇显然还是不太满意,他继续摇头:“区区一个王维仁,算不得什么……”

说着,他神色微正,道:“今日之事,分明是忠顺王和与王维仁合谋,你方才为何只提王维仁?”

贾宝玉察太上皇语气并无狠厉与审视,方忖度着回道:“忠顺王乃是孙儿叔叔,便是他犯了错,也无孙儿背后指摘之理。王叔之事,自有皇爷爷圣心独断。”

太上皇瞅了他两眼,悠然叹了一句:“也不知道你是天性这般纯善仁孝,还是小小年纪便有过深的城府……但是朕不得不提醒你,凡欲成大业者,皆不可存有妇人之仁。”

贾宝玉嘴角微动,赶忙低下头,作受教之态。

“听闻西海之滨那几国又举兵来犯,朕年事已高,实无心力再与这些蛮邦纠缠,所以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可有制敌之策?”

太上皇忽然这般道。

贾宝玉立马躬身一拜道:“多谢皇爷爷信任。孙儿年幼,未曾到过西海,不知道那边的具体境况,但是想来我大玄军中,熟知西域之兵将不在少数。

孙儿下去之后,便先召集这些人来,群策群力,待议出可行之法,再来向皇爷爷请教……”

太上皇摇头:“请教就不必了,兵家之事,最怕的便是过多的掣肘。既然已说了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便是一切皆有你来决定,最后是好是歹,也是你来负担。”

贾宝玉点头应是。

“只记住一点,莫要堕了我天朝上邦的威严,也不要丢了我元氏子孙的颜面,这一战,很重要……”

太上皇的这句话,似乎有些深意,又似乎只是寻常的交代。

但是贾宝玉也不敢迟疑,只点头应道:“孙儿明白,定不负皇爷爷厚望!”

太上皇也点点头,“好了,你下去吧,将太师、宗辙叫进来。”

“是……”

贾宝玉退下,来到殿外。

其他人皆已散尽,只有刚刚受封的三位顾命大臣叶琼、宗辙还有忠顺王还等候在殿外。

听见贾宝玉说太上皇让叶琼和宗辙进去,忠顺王十分诧异,忙问:“我呢,太上皇他老人家没叫我?”

贾宝玉遗憾的摇摇头:“小侄不敢篡改太上皇圣谕,他老人家,确实没提到九王叔……要不然,九王叔就在此再等等,说不定太上皇见了太师和宗大人之后,便会召见九王叔了呢……”

忠顺王面色难免有些难看,又码不准贾宝玉是不是在嘲讽他。毕竟他每次看见贾宝玉,对方都是这么笑眯眯的样子。

想了想,他道:“好侄儿言之有理,那我就在这儿再等等……”

贾宝玉笑道:“既然如此,小侄就不陪九王叔了。如今四皇子殿下被册立为皇太孙,想来宫中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侄儿就先送旨进宫,向太孙殿下报喜去了……”

忠顺王闻言,心里老大的不痛快,“那小野种凭什么……”

发牢骚的话没说完,见贾宝玉似笑非笑尔的瞅着他,他也知道失言,尴尬的笑了笑。

贾宝玉也笑了笑,随即告辞一声,便带着圣旨去了。

……

熙园发生的事情,很快便在皇城及京中传开。

听到太上皇册立四皇子为皇孙,除了那些知道内情的人,其他人显得并不意外。

陛下驾崩了,陛下的子嗣被册立为储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更有一点,那些原本就不相信之前京中流言的人,这一下就找到了抨击那些传谣者的证据。

你们不是造谣说陛下无嗣了么,还诬蔑陛下的皇子、公主乃是妖人秽乱宫闱所出,现在没话说了吧?

要真是那样,太上皇会不知道,他老人家还会册立四皇子为皇太孙?

那些本身也是道听途说的人,也一时没了反驳之语。

一时间,之前那些流言,颇有种不攻自破之意……

皇宫,谨兰殿,同样忙碌了一日,浑身劳乏的淑妃沐浴完毕,正由宫女们服侍梳妆,忽闻小太监来报信,乍然闻之,她便吃了一惊。

“当真?”

“回禀娘娘,千真万确,方才靖王亲自拿着太上皇的册封圣旨进了宫,呈给皇后御览,现在宫里都已经传开。

咱们四皇子殿下,已经被太上皇正是册立为皇太孙,是咱大玄的唯一储君!”

小太监说的激动,周围听见的人也很激动。

自家服侍的主子要是将来当了皇帝,他们这些旧人,自然也都要水涨船高的咯。

淑妃一时心也有些砰砰跳起来。

四皇子生母钱贵人早逝,然后四皇子便和三公主一样,一直养在她的身边。

虽非亲生,但是在这皇宫之中,四皇子也没有比她更亲的人了。

若是四皇子真的能够坐上龙庭,那她将来,至少也是皇太妃,说不定,还能和皇后一样并称为太后……

但是,怎么会呢?

短暂的惊喜之后,淑妃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是传言说,四皇子的血脉有大问题么?

否则,为什么自陛下薨逝的这一段时日以来,朝野之间,似乎都忘记了陛下还有这么一个儿子的存在?

除了几个不干紧要的人,她没有感受到任何一份来自朝臣们对四皇子的奉承。

这就是她忧心如焚,甚至不惜主动去攀结靖王的原因。

他们都说靖王得太上皇宠爱,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

若是景祺真的血脉不纯,那么,若是早日向靖王投诚,或许靖王能够看在她们母子怜弱的情况下,护他们一命……

“娘娘,你怎么了?四皇子被册封为皇太孙,这不是天大的好事么,怎么娘娘脸色这么差呢?”

服侍的宫女太监不解。

是了,太孙……

不是太子!

论理,若是陛下驾崩,他的继位者,应当是太子才对。

太孙……这是从太上皇那里论起的……

“圣旨现在在哪?”

“大概在皇后娘娘那儿吧……”

正说着,便有太监门外通报:“淑妃娘娘,皇后娘娘有旨,命你带四皇子,一同前往长乐宫……”

淑妃正不知所措,闻言应了一声,然后长吸一口气,命人去将四皇子带过来,一同往长乐宫来。

皇后娘娘仍旧是那般恬淡的模样,待他们行礼之后,道:“这是太上皇册封四皇子为太孙,以及设立辅政大臣的圣旨,你代太孙收好。”

随着皇后的话,夏守忠亲自将一封明黄色的圣旨传下来。

待亲手摸到圣旨,饶是以淑妃一向娴静的性子,也不禁手上有些发颤。

不顾皇后还在上面,她便展开圣旨瞧看起来……

一会之后,皇后有些不耐了,她道:“好了,若要细瞧便拿回去之后再慢慢瞧吧。

本宫只有一件事交代。如今四皇子已经是储君,便需要担起储君职责。

平时便罢了,朝政大事有四位辅政大臣处理,也不用太孙多做什么,他只需要按时到陛下的灵前跪灵便可。不过每隔三日一次的朝会,还需得他坐于龙庭之下,听候群臣议政。

至于这件事的具体细节,稍后会有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专门到上书房对太孙进行教导,你需得安排两个聪明伶俐的人服侍在太孙身边,以好好听从先生们的指示,切莫出了差错。”

皇后淡漠的话语,令淑妃心头最后一丝侥幸落下。

她合上圣旨,连忙拉着四皇子跪下,磕头道:“还请皇后娘娘仁慈,救我们一救……!”

皇后斜躺于凤榻之上,由着宫女们捶腿,闻言撑起身来,皱眉呵斥道:“你胡言乱语什么?何人要谋害尔等,尔等需要本宫来救?”

四皇子年纪小小,还不大明白事理,只知道听从母亲的吩咐。

此时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后一声呵斥,令他脖子一缩,忍不住抱紧了淑妃的手臂。

淑妃脸上的眼泪流了下来。

虽然,她真的很希望很希望圣旨里的话是真的。

但是,太多的细节,让她不敢存着这个侥幸心理。

之前宫中还有大臣们对她们母子的忽略轻视便罢了,为何,像今日册封景祺为皇太孙这样重要的大事,居然没有让景祺过去听旨,而是颁完旨之后,通知她们一声?

再有,历朝历代,哪一份册立储君或者新君的诏书,不是长篇浩论,哪像手中这一份,简单到离谱……

这可是出自太上皇之手的圣旨啊!

还有,若景祺真的是名正言顺的储君,这个时候,皇后娘娘不应该想办法夺走景祺的抚养权么,就算皇后娘娘与世无争,不屑如此,她也不该对她们如此冷淡啊……

诸如这般的细节,数不胜数。

于是,她忍住自己的心惊,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景祺的血脉问题,或许是真的,太上皇也绝非是真的要册立景祺为储君!

虽然无法完全猜到太上皇的用意,但是她却能猜到一二分……

莫不就是,太上皇这么做,能够为景泰遮丑罢了。

莫不,太上皇这么做,是在为靖王做铺垫罢了。

她仔细瞧了圣旨,上头四个辅政大臣,除了一个人憎狗嫌的忠顺王不说了,太师,那可是靖王未来的太丈人,那个内阁大臣宗辙虽然不知道底细,想来也是靖王的人吧,如此算上为首的靖王,四个人中,倒有三个是靖王一系的!

而他们景祺,还有什么?

在太上皇不在意,皇后不疼,群臣不重视的情况下,他们景祺空担着这个储君的名头,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景祺没有好的结局,她自然也是一样。

对了还有皇太孙这个称号,这莫不是太上皇故意要将皇统,从陛下的身上拿回去,以后好名正言顺的改立靖王?

胡乱的想着这些,淑妃心中的惧怕和恐惧已经压制不住了,她不断地给皇后磕头道:“还请皇后娘娘垂怜,收回成命,景祺年纪太小了,他什么都不懂,实在担不起储君的大任。

请娘娘和朝廷,另选贤能吧……”

皇后十分意外,不想这个平时闷不做声的淑妃,竟有眼力能看见这件事里头的凶险,而且还有魄力不为巨大的利益所冲昏头脑。

不过,她最后这话又着实太蠢。

“休得胡言乱语,册封太孙,乃是太上皇亲自定下的旨意,别说是你,便是本宫,也丝毫不敢忤逆。

好了,四皇子被册立为储君,乃是喜事,你就别在这里哭哭啼啼的了。

景祺今后的责任甚重,你作为他的阿母,需得好好用心照顾,不要出了差错。”

虽然心中对淑妃母子也有些怜惜,但是皇后却知道,这件事她也没有发言权,一切,只待日后才知道。

淑妃也意识到请皇后垂怜没什么用,她忽然看向四周,问道:“不是说靖王亲自送圣旨进宫的吗,靖王现在人在哪?”

此话一出,皇后顿时大怒。

“大胆!”

皇后一下子站起来,冷冷的呵斥道:“淑妃,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你身为先帝的后妃,岂可私自打探外臣的行踪!这一次本宫便不与你计较,再有下次,休怪本宫执行宫规。”

皇后自然明白淑妃想要见贾宝玉的目的,这是她最不乐意见到的。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难免有阴沟里翻船之事,她绝对不愿意见到贾宝玉和淑妃这些人有什么接触。

万一要是她们心怀不轨,岂非对贾宝玉不利?

“臣,臣妾知罪,还请皇后恕罪……”

淑妃竟不想皇后有这般大的反应,被好吓了一跳。

然后也知道自己犯了蠢,不敢再多说什么,在皇后的吩咐下,牵着四皇子景祺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