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大贵族 > 第659章 皇太孙

红楼大贵族 第659章 皇太孙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贾宝玉和叶琼等人来到熙园的时候,看见便是这么一副画面。

宽敞萧索的广场上,百余位大臣排了有横竖十来丈宽的阵型,砰砰啪啪,无数杖责落在屁墩肉上的声音,伴随着一些人的哀嚎声,端的是凄惨非常。

贾宝玉、叶琼、宗辙三人对视一眼,默不作声的上前,拜道:

“孙儿景桓拜见太上皇。”

“老臣叶琼参见太上皇。”

“微臣宗辙参见太上皇。”

太上皇摆手让起。对贾宝玉和叶琼来说倒是没什么,但是对宗辙来说,他此时就有些激动了。

自他上一次见到太上皇,已经不知道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亲眼看见太上皇龙体尚好,自然比从别人口中听来得真实多了。

他忍不住多瞧了太上皇几眼,企图从太上皇的面容中,瞧出太上皇还能龙御天下的时间,以谋后话……

挨过板子的大臣们纷纷被禁军军士架了回来。

他们有闷声寡言的,有痛哭哀嚎的,甚至还有抽搐昏迷的,虽然整体看起来一片惨淡,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好像没有被打死的。

太上皇自龙椅(龙椅牌轮椅,没见过吧)上微微坐起身,便有太监尖嗓子道:“静~!”

于是场面便安静下来。

太上皇道:“尔等今日不顾君臣之礼,执意见朕,除了要求朕册立新君,可还有其他述求?”

太上皇的声音虽然一如既往的平静,但是刚刚捱了几十板子的众位大臣,自然知道太上皇对他们很是不满。

而且太上皇这话虽轻,但是里头的意思却不轻。

太上皇亲口说出“不顾君臣之礼”、“要求”这些字眼,已经是对他们极其严厉的鞭笞了,就差说他们是乱臣贼子了。

况且,太上皇刚刚才表达了,他便是这大玄之君,这个时候,谁还敢再说册立新君?

这不是要和太上皇硬刚吗?

别的朝代或许有这样的臣子,但是太上皇的治下,已经几十年没有过了。

于是王维仁急忙跪回大部队里面,叩请道:

“太上皇明鉴,臣等绝无要求、胁迫太上皇之意,只是太上皇龙体还未完全康复,尚且需要静养。

这个时候朝廷必须有人坐镇中枢,统御百官,以助朝廷度过难关。

此人,最好是我大玄储君。

所以,为朝廷及天下计,臣等恳请太上皇,早日册立储君,以完善国本!”

王维仁说完一叩首,表现的十分诚恳,言辞也极是合情合理。

有您坐镇,大玄没有皇帝便罢了,但也总得有储君吧?

储君也是国本,不可不立。

王维仁身后,尚且还有力气说话的人,纷纷叩首:“恳请太上皇早日册立储君,以完善国本……”

太上皇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又问道:“那你们认为,今时今日,朝廷之中,何人堪为储君?”

许是太上皇温和、柔弱的声音给了大家信心,那宗室中立马有人道:

“吾等觉得,储君之位,非忠顺王爷莫可,忠顺王爷乃是太上皇之子,他做储君,名正言顺……”

此人这话一说,那些心思不一样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比如果郡王的支持者,就要跟着“发炎”,幸好被早有察觉的果郡王一瞪眼,这才闭嘴。

于是,太上皇难得瞧向忠顺王,“你觉得如何?”

忠顺王却多少有些了解太上皇,他本能的感觉到危险,因此也不顾屁股上的疼痛,赶忙摇头道:“儿臣不敢,一切谨遵父皇旨意……!”

太上皇神色微动,似乎笑了一下,然后他又瞧着阶下萎靡的众臣,道:“你们可还有别的人选?”

王维仁本来就后悔刚才一时错漏,让队伍中的愚蠢之辈先说了话。

太上皇这架势,哪里是听取意见的样子!

因此先开口堵住别人的嘴:“臣等恭请太上皇圣意,一切凭太上皇决断!”

“一切凭太上皇决断!!”

众臣附和。

太上皇此时面上方露出一抹笑容,他重新靠回轮椅上,轻轻一扬手:“既然如此,冯祥,宣旨吧。”

冯祥闻言,躬身一礼,然后从后面的太监手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唱道:

“太上皇圣旨,众臣跪迎!”

果然,太上皇哪里有给众臣发言的意思,连圣旨都早已经拟好了。

不及多想,立于阶前的贾宝玉、叶琼、宗辙等人,也都赶忙下去,伏地而跪。

“臣等接旨……”

“太上皇圣谕,兹有皇四子景祺,乃是悼帝(景泰帝谥号)之子,勤勉好学,礼仪仁孝,今册立为皇太孙……”

群臣侧目,怎么会……??

怎么可能是皇四子景祺?

不算贾宝玉等人,就算王维仁身后的大臣们,也至少有两三个是那日在大殿中亲眼目睹景泰帝的辛密被揭开的。

就算不在场的,也有好些人,隐隐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

否则,为什么他们都不遵奉皇四子?

要知道,在大皇子,二皇子皆死的情况下,还有谁比四皇子更有资格继承大统吗?

但是偏偏,四皇子,才是最没有可能的!

因为,四皇子十有八九,都不是景泰帝的儿子,而是那个妖僧竺兰的孽种……

可是,太上皇为何要立四皇子为储君……额,皇太孙?不是太子??

心中有疑虑的人实在太多,一些人差点没忍住发声质询,好歹忍住。

冯祥扫了他们一眼,继续一丝不苟的念道:

“另,有鉴于皇四子景祺年纪尚幼,特命靖亲王元景桓,忠顺王元裕,太师叶琼,内阁大臣宗辙四人为辅政大臣,协力辅佐皇太孙,治理朝政。

钦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吧,就算皇四子当皇太孙“名正言顺”,他年纪确实小,所以太上皇为他选择几个德高望重、身份尊荣的人来当辅政大臣,这个也没有错。

但是,首辅呢,首辅王维仁哪儿去了?

再如何,宗辙也越不过王维仁去吧?

于是,不明白太上皇意思的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王维仁。

王维仁同样心中诧异无比,随即,他不知想到什么,老迈的身躯开始颤抖起来。

羞辱?

还是……?

王维仁一时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太上皇今日这一系列的动作,必有深意。

他心中有一些猜测,但是都拿不准。

这已经不是他今日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了,每一次,都让他对太上皇产生新的恐惧。

他好像这个时候才发现,他纵横官场四十余年,一直引以为傲的政治手段,在太上皇面前,显得那样幼稚和无力……

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半分。

他坐在地上,仰着头看着上面龙椅上的太上皇,似乎想要从他的面容中找寻答案。

冯祥将圣旨交到了贾宝玉的手中,然后在旁边的太监又一声“静”的呵斥下,回去,取出了另一份圣旨。

“首辅王维仁接旨~~!”

“老臣接旨……”

王维仁木然的跪下,他知道,太上皇的意思,就在这一份看起来单独照顾他的圣旨当中。

“太上皇圣旨:

首辅王维仁,在朝四十二年,谨守自身,勤勉刻苦,堪为百官表率,尤以为首辅之九载,辅佐悼帝,为朝廷屡立功勋。

然朕察其今年六十有六,深叹光阴荏苒,忠臣良将岁月不复。

故赏其黄金百两,良田百亩,晋太子少保。另特赏御马两匹,宫车一驾,准其荣耀归乡,颐养天年。

钦此。”

王维仁愣了,众臣愣了。

连旁边的贾宝玉也都眼皮跳了一下。

太上皇好果断决绝的做法,竟然一点提示不给,一道圣旨直接罢相了?

不过嘛,这个老东西下台,对他来说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冯祥看王维仁坐在地上,面色惨淡苍凉,很是贴心的提示道:“王少保,还不领旨叩谢皇恩?”

“臣……老臣……”

王维仁吐字艰难,抬头望向上面,看见的,却只有一张古井无波,微闭着眼睛养神的龙颜。

于是,他颓然道:“老臣,叩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场来势汹汹的群臣跪谏,终于以一道罢相圣旨终结。

受伤的大臣们,自有官兵护送回家,而贾宝玉在将圣旨交给旁边的宗辙之后,便上了台阶,亲自推着太上皇的龙椅,转入濯尘殿中。

原地,王维仁拿着圣旨,仍旧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

宗辙走到他的身边,叹道:“太上皇加厚赏于元辅,元辅也算是荣耀收场,又何必如此失落呢?”

王维仁身边,王礼听见这话,忍不住怒道:“宗阁老如今自是意气风发,四位辅政大臣中,只有宗阁老在内阁当中,将来我父亲的首辅之位,自是要落到你宗阁老的手中……”

还是王维仁摆手制止了王礼,却也只是对宗辙微微拱手:“犬子莽撞,还请宗阁老莫怪。老夫如今已经不是首辅,想必阁中诸事宗阁老也是清楚的,也用不着老夫再累赘交托。

老夫还要回家收拾行囊,便不与宗阁老闲叙了……”

说着,王维仁与王礼相互搀着,落寞的离开。

远处,一架宫车及数个内侍行来,那为首的太监上前笑道:“少保大人,这是太上皇御赐的宫车,先行护送您回府。

另有黄金一百两,稍后奴才们会打点好,给少保大人送到府上。

至于那一百亩良田,户部之后会行文少保大人家乡知府知县,责令筹办……”

“有劳了。”

王维仁今日本来受了不小的打击,又因为长子王礼也挨了杖责,有伤在身,便没有推辞。

太监笑道:“哪能啊,毕竟是最后一次服侍少保大人,以后小的们就算想服侍爷没有机会了,哪儿能不尽心尽力?”

慢慢的嘲讽之意,令王礼大怒。

幸好王维仁制止,然后王维仁冷冷的看着那太监,道:“本官纵然不做首辅,也是朝廷一品上,太子少保,你可知道诋毁本官是什么罪?”

太监嘴巴蠕动一下,到底没敢多作嘲笑,弯腰木讷的道:“请吧,少保大人……”

……

上了马车,王礼仍旧怒气难平。

但他却发现,自家父亲居然慢慢平静了下来。

“父亲,难道你就甘心这么惨淡收场?说什么厚赐,不过区区一百两黄金,一百亩田地,那值当什么?

还晋封什么太子少保,朝廷连太子都没有,太上皇这么做,分明是有心羞辱父亲!”

王维仁皱眉瞧他一眼,示意了一下外面,王礼这才反应过来周围都是太上皇的人,这才压低了声音。

然后王维仁轻叹道:“你应该庆幸,太上皇没有治我死罪……”

王礼神色一变,讷讷道:“父亲此话何意?”

王维仁摇摇头,自嘲的道:“是老夫自恃过高,当了几年首辅,就当真以为自己对朝廷来说有多么重要。

确实也是,以前陛下在位的时候,诸多事情,都多有仰仗老夫之处。

便是有悖与陛下圣意之处,老夫携群臣以大义压之,陛下鲜有不从之时。

于是,老夫便以为臣子,当真有与君王争长短,辩是非的权力。

然后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王礼便问为何。

王维仁颇有些悔悟的道:“老夫忘了,陛下之所以对我们这些前朝重臣多有忍让,真正的原因,不过是碍于太上皇的存在罢了……”

王礼闻言,微微一愣之后,随即头脑中,也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清凉感觉袭来。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关键的地方。

“陛下行事雷霆果断,又勤政克勉,诸多大事,皆会询问百官之意,鲜有专横之举。

老夫便以为,为圣者,皆当如此。

错了,大错特错!试想若是没有太上皇,凭借陛下之自负与勤勉,又岂会容忍我们这帮老臣至今?

只怕一朝天上黄龙驭,就是我等卸甲归田之时。

然而,老夫却想用太上皇赋予我等的权力,去约束逼迫太上皇,岂非愚蠢之极?

想到这里,老夫现在心头已然是一身冷汗。

所以,你应当庆幸,庆幸如今朝廷是多事之秋,庆幸朝局不稳,庆幸,太上皇并不愿意多生事端。

否则……”

王维仁摇摇头。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概便是如此。

当他身上的首辅身份被剥夺之后,他才能以这样冷静的心态看待前尘之事。

显然,他真的站错队了。

太上皇,真的,一点也没有要册立忠顺王爷的意思,

之所以不杀他,仅仅只是为了维护现在朝廷薄弱的稳定状态吧。

至于太上皇心目中真正的即位人选……

不重要了,反正,都与他没有关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