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大贵族 > 第655章 西海战事导致的破局

红楼大贵族 第655章 西海战事导致的破局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0: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忠顺王对于王维仁的话不解,不禁问道:“首辅这是怎么说?”

王维仁瞧着有些傻不愣登的忠顺王,眼神深处没过一丝轻视之色。

不过很快又变得释然……

正是要这样的人做皇帝,才好控制,将来,他的日子也才会好过!

于是,他压低了声量,与忠顺王低声道出他的计划。

忠顺王十分诧异,“这能行?之前首辅不是还告诫本王,让本王耐心图谋,切莫轻举妄动?”

“之前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靖王坐大。

眼下的形势,册立新君的事越拖下去越对咱们不利。

太上皇龙体衰微,之前也是无奈之举,方令靖王监政。

靖王虽然年轻,但是有太师和宗辙等人辅佐,倒也勉强可行。

但是如今朝廷财政枯竭,西海又起战事,可谓是内忧外患。

如此情况之下,于情于理,册立新君统领国事,刻不容缓,便是太上皇,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忠顺王听得直点头,却还是有一丝忧虑:“万一,我是说万一要是太上皇真的有心扶持靖王那小子,咱们这么做,不是替他做了嫁衣?

要是太上皇真的册立了那毛头小子,本王不就彻底没机会了么?”

王维仁郑重的摇了摇头,“不会,一个月之前,靖王还是贾家人。朝廷,宗室,乃至于天下人,都还没有认同他的身份。

这个时候,太上皇若要将他册立为君,天下人岂会心服?既然不服,又岂会拥戴?

太上皇英名睿达,岂能不明白这一点?

退一万步说,就算太上皇真的立了靖王……

呵呵,只怕他也未必敢坐那个位置,就算敢坐,他也一定坐不稳。

到时候,反对他的人,一定会如过江之鲫一样,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忠顺王认同的点头,他也觉得是这样。

就是嘛,一个来历不明的野种,竟然妄图与他争皇位,简直是痴心妄想!

王维仁怕忠顺王还有疑虑,继续说道:“王爷也当对自己多一些信心,再怎么说王爷也是如今太上皇唯一的子嗣,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从太上皇愿意将他的寿典交给王爷来办,就可以看出,太上皇对王爷,还是信任的。”

忠顺王笑了起来,朗声道:“首辅说的不错,本王这就按照首辅的吩咐去做。首辅请放心,如今宗室之中,大多数的人都已经表示支持本王。

正好他们今日都在皇宫,只要本王一声令下,保管他们全部听从号令!”

王维仁一抚胡须,点着头道:“好,很好……”

……

西海突发的战事虽然令贾宝玉意外,但是也没有太过在意。

这件事,对他来说并非坏事。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若是朝廷要打仗,太上皇最终还是会交给他来他安排。

这样的话,无疑又是一次壮大实力的机会。

大明宫内,皇后言贾宝玉为大行皇帝主持祭奠,多有辛苦,特赐参汤解乏。

参汤本是宫里熬制来,为身娇体弱的皇妃、公主皇子补气解乏所用的。

贾宝玉虽然不甚需要,但是皇后的一番美意,他还是不能推辞。

喝了参汤,皇后又问:“听说边关急报,西海又要打仗了?”

贾宝玉点头,便将情况说与皇后知晓。

皇后看出贾宝玉对此事的态度,正色道:“行军打仗,战阵杀敌,多有凶险。

之前朝廷处于危难之际,太上皇方命你领军平叛,实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朝政安稳,你也贵为亲王,这边关打仗之事,还是交给下面的将军们去做才好,你就不要过多参与了。

将陛下的大丧处置好,然后便专心筹备你与蓁蓁的婚事为是。”

贾宝玉听了皇后的话,方知道她叫他过来,竟是害怕他好大喜功,跑去战场上去,耽搁了与叶蓁蓁的婚事……

说实话,他哪有想过亲自去打仗的想法。

他都已经是亲王了,难道还要为自己博取军功,在往上封一封?

完全没必要。

到了他如今的地位,只要用好人便是了,底下的人立功,比他自己亲力亲为还要好得多。

他刚才就在想,若是太上皇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办,他该派谁去当领兵统帅!

首选,肯定要是自己手中的人……

“皇后娘娘说的是,前面两次,臣不过是侥幸得以立功,岂敢妄谈军事?

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与敌国打仗,自然要派遣那些经验丰富,善于带兵的将军前去。

至于臣嘛,自然是留在京中,将臣的终身大事先处理好再说咯。

太后她老人家,可是早就等着抱重孙子了!”

叶蓁蓁身上虽无职分,但是景泰帝算是她的姑父,所以今日她也是到场了的,就待在皇后身边。

听得皇后又一次当面催贾宝玉这件事,本来就有些难为情。

再听贾宝玉胡言乱语,更是忍不住的脸红起来。

皇后或许是触摸不到贾宝玉插科打诨的点,面上始终淡淡的。

见贾宝玉并无急于立功之心,也就放心了,在问了他两句对王府的满意程度之后,便让他下去。

贾宝玉拱手退出偏殿,正巧碰见夏守忠,便拉住他。

“王爷有何吩咐?”夏守忠对贾宝玉可尊敬的很。

“不知那参汤可有多准备的?小王想向夏公公多讨两碗……”

一听是这么简单的事,夏守忠连忙笑道:“王爷说笑了,今儿御膳房熬制了许多的参汤,王爷若是还想喝,奴才这就命人给王爷送来。”

“那就多谢夏公公了,还劳烦夏公公派两个小太监送到景仁宫去,交给贾门史老太君与贾贵妃生母,一品诰命王夫人……”

说宝玉说着,见夏守忠诧异,便笑道:“两位诰命夫人上了年纪,不耐疲劳,还请夏公公勿怪。”

夏守忠连忙摆头:“不怪不怪,王爷顾念两位诰命夫人旧日恩情,时刻挂怀,此等仁孝之心,令奴才等深为佩服。

还请王爷放心,奴才一会便亲自为两位夫人送去……”

“有劳夏公公了……”

说话间,走廊对面迎面走来几个人,为首的一个二十多岁的披孝女子,领着一男一女两个孩童。

贾宝玉躬身见礼:“见过淑妃娘娘,三公主,四皇子。”

然后便要走开。

“靖王爷且留步……”

贾宝玉站住,“请问淑妃娘娘有何吩咐?”

淑妃是个看起来很娴静的女子,贾宝玉虽然与她照过许多面,但是少有说话,却不知道今日其有何事。

“王爷为陛下筹备祭典,万事妥帖,妾身代景祺先谢过王爷了……”

景祺便是四皇子,也是景泰帝的守孝子,摔盆人。

所以,淑妃所言替四皇子谢他,也说的过去。

“娘娘言重了,身为臣子,为陛下操持祭典乃是本分,当不得娘娘此言。”

“靖王过谦了,景祺,还不叩谢你七王兄……”

随着淑妃的话音落下,才七八岁的小屁孩,便十分听话的跪下去要给贾宝玉磕头。

“景祺谢过七王兄。”

“当不得……”贾宝玉忙将之扶起。

皇子论尊贵尚且在亲王之上,便是平常也不当跪他。

更何况,现在四皇子还是景泰帝的守孝子,更是不妥。

同时,贾宝玉心头也不禁开始疑惑起他们的用心。

淑妃倒也没有强求,见贾宝玉牵着四皇子的手,眼中没有丝毫厉色,她显得有些高兴。

“妾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三日后景祺要扶陛下的灵柩去皇陵,妾身身为后妃,也不能随行照料景祺。

景祺年纪尚小,诸事不懂,届时还请靖王爷多加照应、教导……”

淑妃目光灼然的瞧着贾宝玉。

贾宝玉心中大概明白了一点淑妃的用意,此时也无法深究,只道:“淑妃娘娘客气了,我奉太上皇圣命为大行皇帝料理大丧,自当竭力做好,岂敢当淑妃娘娘之请。”

说着,贾宝玉将才半人多高的小屁孩交还给淑妃,然后拱手道:“娘娘若是没有别的吩咐,臣先行告退了……”

……

出来后殿,贾宝玉还在忖度淑妃的用意。

若是淑妃知道四皇子的真实身份那还好说,应当是想给四皇子,也就是给她自己寻一个靠山,谋一条后路。

若是她不知道……

四皇子作为景泰帝的守孝子,自然就是承嗣人。

既是承嗣,就包括继承皇位……

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对于四皇子,应当是潜在威胁才是。

叫他来照料他?

摇摇头,正要回大殿,准备下一场的哭灵。

却发现殿内的人员有些少。

那些宗室的人,竟有大半都不在?

这都马上就要到时辰了,他们去哪了?

就在贾宝玉疑惑的时候,看见殿门口,卫若兰那小子居然在那边张望,他便走过去。

“王爷,大事不好了……”卫若兰低声道。

因为皇帝犯事,导致御前侍卫龙禁卫一下子减员一半,剩下的那些,大多数也都担上罪责,如今还被羁押在刑部大牢当中。

卫若兰和陈也俊这两小子,就被贾宝玉安置进了龙禁卫中。

所以,卫若兰可以出现在此处。

“王爷请跟我来……”

卫若兰领着贾宝玉从偏门出去,一边说道:“方才西海四国举兵犯边的事一传开,文武大臣们便有些炸锅了。

然后也不知道是谁提议,说是如今情势危急,册立新君主持大局,刻不容缓。

很多人都认同了,说是要去熙园,奏请太上皇册立新君!

然后忠顺王爷也出来响应,并带领着许多宗室中人,现在已经出宫去了……”

来到外面,果然好大一群人都等在这里。

宗辙、冯唐、卫立琁、谢鲸、陈乔等人都在。

见他出来连忙围了上来。

“王维仁带人去了熙园,这件事殿下可知道了?”

贾宝玉点点头,眼光没过他们,看向那白石台阶之下,宽敞的广场。

果然,文武官员,特别是文官那一阵列的人,也只有稀稀寥寥的少部分人了。

呵呵,动作还真快,他不过就进去了一会儿,转眼他们就把大事都敲定了!

不过,就算他在场也没什么。老皇帝死了,大臣们商议册立新君,乃是天地正理,他难道还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

“不知道宗老对此事如何看待?”

对于政治,他们这边,除了叶琼之外,只怕没有人比宗辙更有发言权了,这个时候,自然要听听他的意见。

宗辙目光本来紧锁,见大家看他,反而一摇头。

“此事老夫的看法倒是不重要。

首辅大人主张尽快册立新君,主持朝政,这也是忠君为国。

老夫倒是好奇,靖王殿下如何看?”

宗辙笑看着贾宝玉,眼神深邃而富于智慧。

贾宝玉迎上宗辙的目光,兀自也笑了。

他不答反问:“太师现在何处?”

“太师在偏殿休息,他老人家说了,这件事,殿下自有决断,用不着他来多嘴舌。”

宗辙幽默的笑笑。

贾宝玉颔首,朗声笑道:“宗阁老说的没错,王首辅确实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本王也想知道,太上皇究竟要立何人为新君。

不过,既然此事已经有了忠顺王爷和王首辅等人甘为前驱,我等也就不用操心了,静候圣命便是。

现在,大家还是以陛下的祭典为重,都各自归位吧。”

谢鲸是个老粗,听贾宝玉的话音,竟是什么都不做,有些急了:“殿下,您可不能任由姓王的那孙子浑来啊?那孙子焉坏焉坏的,他们到了太上皇的面前,肯定不会举荐殿下您当皇帝的,要是太上皇一时不慎,中了他们的奸计,册立了旁人,那该如何是好?”

自从那日大朝会的事情之后,王维仁也算是明着与贾宝玉作对了,所以他们这方的人,私底下对王维仁那是没有什么好话的。

贾宝玉拍了拍谢鲸的粗壮手臂,“世叔勿急,咱们且等着就好。”

如其所言,对于王维仁等人的动作,贾宝玉丝毫没有阻扰之心,甚至乐见其成。

虽然眼下的局势对他有利,但是毕竟涉及皇位,关系重大。只要太上皇一日不表态,他就和别人一样,一日不得心安。

如今王维仁等人坐不住了,想要去逼太上皇表态,他有什么道理去制止呢?

王维仁等人想要知道太上皇的心意,他也同样。

所以,既然敌人愿意当先锋,他就等着看结果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