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阳谋(求订阅!)

水浒逐鹿传 第三百九十六章 阳谋(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4:58 来源:蚂蚁文学

回到府中,童贯便对亲卫道:“将宋江与本帅叫来。”

原来,有关李衍的一切全都是宋江跟童贯说的,调虎离山的主意也是宋江(其实是吴用)给童贯出的。

因为火烧连营一事,宋江被童贯记恨上了。

被主帅记恨上了,还能有宋江的好?

可以说,前段时间,童贯处处给宋江小鞋穿,让二龙军在那之前的大好形势荡然无存。

宋江很是莫明其妙!

还好——

吴用很快就想到,这很可能是因为火烧连营那夜宋江处事不当而造成的,然后赶紧将他的猜测说给宋江听。

起初,宋江并不信,他觉得自己没做错甚么。

可是后来童贯变本加厉的给二龙军小鞋穿,由不得宋江不信吴用的判断。

与此同时,宋江也后悔不已,“早知恁地,当初就听了军师之言,何苦惹这个麻烦!”

经此一事,宋江又成长了不少。

然而,这些全都于事无补,二龙军依旧跟受气包一样。

火烧连营那夜,二龙军三十六天罡中死了九人,其中包括小遮拦穆春和冷艳山的大当家邝金龙,地煞中死了十多人,士卒更是死伤的三四千,士气本来就低落,如今再处处被童贯穿小鞋,大有哗变之势。

宋江无奈,只能逼着吴用想办法。

吴用无意间从田虎手下的一个名叫“黄钺”的降将那听说,他们攻打田虎时,李衍一直在晋宁府,守卫晋宁府的军队也是李衍的,所以十节度他们才没能打下晋宁府。

又跟黄钺等降将深聊了有关李衍的事之后,吴用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李衍曾想联合田虎、王庆、方腊伐宋。

于是,吴用就给宋江出了这个“调虎离山”之计。

随后,宋江就去找童贯如此这般的将李衍卖了。

当然,在宋江看来,这不是卖李衍,而是为大宋除害。

宋江来到堂上拜见了童贯之后,童贯直接道:“官家同意了你的调虎离山之计,可有一样,怎么才能让李衍派兵攻打辽西京?”

宋江正了正身体,然后将吴用出的主意和盘托出:“李衍此人,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极为在意自己的名声,尤其是近几年势大了之后,一直在努力经营自己的名声,以至于山东、河北两地的愚民无不知他的假仁假义,若想让李衍北上攻打辽西京,只需从这一点上着手,便由不得他不去!”

童贯道:“与本帅细说。”

宋江拜道:“遵命……辽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地,之后便不断袭掠中原,大肆抢劫杀戮我汉人,年轻女子更是命运悲惨,有粮时供他们淫乐,无粮时则成为他们的粮食,我中原百姓深受其害,而最深受其害的便是河北、山东两地的民众……这段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时间太长了,而被很多人忘记了,大帅只需在朝堂之上保举李衍攻打辽西京,再派人去太学和那烟花之地提起此事,言明,李衍乃是汉人的英雄,在海外开拓疆土,手握重兵,又休养生息数年,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者,非李衍不可……”

见童贯的脸色变了,宋江连忙道:“大帅只是将李衍捧高,逼他去攻打辽西京,将他捧得越高,他摔得就越惨,等他大败,自然得大帅您去收复燕云十六州,除了大帅,谁又能立这大宋第一功?”

听宋江这么说,童贯的脸色才好一些,道:“恁地就能逼李衍去攻打辽西京?”

宋江言之凿凿道:“如果李衍志在天下,必派大军去取燕云十六州,否则就会失去天下民心,大帅您这是阳谋,不是阴谋,不论李衍怎么选,都已经注定了其败局……他必败于大帅您之手!”

事实其实也的确如宋江所说。

契丹人,应该说,北方的游牧民族,给汉人造成的伤痛是刻骨铭心的,汉人又怎么可能完全忘记?

正如宋江所说,这段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不是消失了,只是因为和平的时间太长了,而被很多人忘记了,只要有人提醒,人们一定会很快想起来。

再有——

只要燕云十六州不在汉人之手,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可以随时南下奸银掳掠汉人。

实事也确实是这样——辽国强大的时候,一年来两趟,祸害了无数汉人,以后金国崛起,更是想来便来,让中原地区的汉人民不聊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衍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不去,无疑会让汉人失望,尤其是李衍视为基石的山东、河北两地的汉人。

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受苦受难的人想:“全怨李衍当年保存实力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我们才遭此横祸!”,进而怨恨李衍!

北宋虽怂,赵佶虽昏庸,蔡京、童贯等人虽奸佞,但北宋的的确确是给中原汉人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这是谁都无法抹杀的事实,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人怀念这段和平的时光,进而怀念故国,甚至是想复故国。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夺得天下后不久,就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因此,除了南宋初年的陈东和欧阳澈因上书被杀以外,宋代诸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这一遗训。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进而赢得了天下文人的心,这也是赵佶昏庸至极、赵桓懦弱至极、赵跑跑从北跑到南最后跑到大海上就是坚决不抵抗仍有那么多文人跳出来拯救这该灭的怂朝的原因,蒙古灭宋,更有浙江十万、福建四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殉国。

总而言之,李衍要想取宋国而代之得这天下,就不能失去民心,不能失去声望,否则后患无穷。

换而言之,不是能打,就可以坐拥这天下,尤其是以异姓来夺天下。

宋江又道:“另外,只要大帅此计一出,民众必然都心向收复燕云故地,反对联金攻辽的声音则必然得消失,恁地时,大帅就可以立这大宋第一功了。”

童贯听罢,抚须笑道:“此计甚好!”

……

……

那章稍晚一会,一个小时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