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水浒逐鹿传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内政与外交(上)(求订阅!)

“最多三年?”

听李衍说强大的辽国最多能坚持三年,闻焕章等人全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说实话,这要是别人做出的判断,他们铁定不信,可李衍数年间算无遗漏,以至于他们不能不信,至少不敢站出来质疑李衍所说的!

过了好一会,孙静才道:“就算金国能将辽国打败,想要吞并辽国那庞大的疆土,也非一朝一夕的事,也得以大都督您为盟友。”

李衍问:“如果金国边吞并辽国的疆土、边南下呐?”

乔道清道:“金国不会有这么大的胃口吧?”

李衍道:“世事难料,我们有高丽和泰封两个大敌在侧虎视眈眈,若是再跟虎狼金国接壤,再加上无法快速平定宋国,就有可能深陷那个泥潭之中,届时将毁了咱们梁山泊五六年之功。”

不想打消这些人的积极性,李衍又道:“攘外必先安内,不灭了高丽和泰封,盲目对外扩张,必有后患。”

孙静忍不住道:“可一旦宋国平定了田虎、王庆、方腊,大都督您可就没有机会成为中原之主了。”

李衍微笑道:“有赵佶君臣帮咱们,咱们一定会再有机会的。”

没了田虎、王庆、方腊,还有高托山、张仙(张先、张万仙、号“敢炽”)、济南府的孙列、沂州临沂的武胡、北京大名府的杨天王、郓州的李太子、沂州和密州的徐进、水鼓山的刘大郎,有赵佶他们这群昏君奷臣,起义军将前仆后继,就是一直在南宋都不会断,所以机会有都是。

既然如此,李衍又何必着急,当然是一边稳步发展一边等最好的机会!

李衍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现在说一说高丽和泰封现如今的形势。”

见李衍意已决,尽管孙静等人仍有些不甘,可也只能暂时将此事放下。

闻焕章道:“现如今,高丽、泰封两地,尤其是泰封之地,民不聊生,弓复与其祖弓裔性格相似,依托佛教,愚弄民众,统治暴虐,他泰封境内的民众很多不惜九死一生逃到咱们这边,境内反复出现暴乱。”

李衍道:“这些逃过来的人好生安置,另外也要甄别是否有细作混入其中……其实也不能全怪弓复,他那政权不稳定,内部勾心斗角,又要担心我和高丽吞并他,进而拼命扩军,一郡之地就要养十四五万军队,不横征暴敛,怎么可能维持?”

闻焕章道:“大都督说的有道理,不过臣下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不是人主,大都督可能不知,这弓复如今的生活无比奢华,穿金带银不说,连睡的床都镶满金玉,短短两年之间,纳二百多妃嫔,早已不复当年的智勇。”

李衍感叹道:“权力腐蚀人心之快,超乎想象!”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与弓复一比,李衍本就高大的形象如今又拔高了许多。

可以说,水泊梁山从一伙小小的山贼走到如今,皆是李衍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若非李衍数年之间算无遗策,战无不胜,不可能创下此大业。

可即便如此,李衍仍不懈怠,致力带领这个势力稳步又快速的向前。

其实这也是孙静等人劝进的原因之一,田虎、王庆、弓复之流都能称王,而英明神武的李衍却只是一个大都护,他们这些手下怎么能甘心?

李衍又道:“我那两个丈人现如今斗得怎么样了?”

闻焕章道:“李太师如今军政一起抓,正春风得意,前不久还派人来说,他夫人想女儿了,想要来咱们汉城探望两位娘子,臣等猜测,李太师可能有与咱们休好之意,此事还请大都督您定夺。”

李衍道:“人伦常情,不能泯灭,答应他吧。”

这当然只是借口,具体怎么应对,还得看李资谦的夫人跟李佳人和李瓷炫说什么,然后再做决定。

闻焕章应道:“是……高丽王虽然失去军政大权,但也没有完全坐以待毙,他设养贤库,储存奖励学术的基金,同时广设学舍,置儒学六十人,武学十七人,起用近臣进行管理,选取名儒作为博士,以求培养人才,他应是想用这些人与李资谦对抗。”

李衍道:“高丽也不是铁板一块……那高丽和泰封的关系如何?”

闻焕章道:“有缓解的趋势,不排除他们会联合在一起。”

李衍问:“咱们如果出兵,有多大机会打下泰封?又有多大机会连高丽一块打下?”

乔道清道:“如果高丽不出兵,咱们有九成把握打下泰封,不过,泰封如果支持不住,势必要倒向高丽,那样的话,咱们最多有六成胜算。”

李衍皱眉道:“只有六成?”

乔道清道:“至多……咱们的兵力虽然有二十万,可其中有近十万是新兵,而高丽至少有十五万长年与辽国和金国对峙的善战精兵、十万训练有素的精兵,再加上泰封的十四五万兵马,在兵力方面,咱们一点都不占优势,最主要的是,他们是守方,咱们是攻方。”

李衍沉默了一会,道:“也就是说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

乔道清道:“很容易出现惨胜的情况。”

李衍沉默了一会,看向蒋敬,问道:“现在乐浪、真番二郡的民比是多少?”

蒋敬道:“乐浪郡汉民占七成多一些,真番郡汉民占六成多一些。”

李衍差异道:“此二郡汉民占比这么大了吗?”——在李衍的印象当中,一年前还是大约是一半一半。

闻焕章道:“前不久我们迁五十万高丽民前往台湾郡,又迁一百万汉民来乐浪、真番二郡。”

此事他们上报过,只不过李衍让他们便宜行事,所以才不知道个中细节,听了闻焕章的解释,李衍了然,问:“没有强迫吧?”

闻焕章道:“我等怎敢,他们是被咱们所给出的移民待遇所吸引,主动报的名。”

李衍没问具体细节,只是道:“你等切记,不可失信于民!”

众人齐声应道:“是!”

李衍又问:“今年的收成如何?”

蒋敬道:“大丰收!占城稻很适应这片土地,亩产一点也不比在宋国低,秋收时,百姓无不满脸笑颜,对大都督您歌功颂德!”

李衍听罢,暗松了一口气!

这是立国的根本,他们总不可能始终靠抢来过日子?再者说,过几年天下大乱,他就是想抢,也没地方去抢。

李衍道:“这么说,咱们不缺粮了?”

蒋敬小心翼翼的说道:“大都督您赈灾的范围若是不再扩大,咱们的粮食应该不会缺。”

李衍在山东、河北两地的声望,可是用钱粮硬生生的砸出来的。

这固然为李衍和水泊梁山在山东、河北两地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可也着实是给了水泊梁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话实说,要不是李衍得了半个高丽的财富,是绝难这么干的。

李衍道:“我尽量控制。”,随后又问:“对于宋国借钱银一事,你们怎么看?”

孙静道:“万万不能借,宋国借钱是要打田虎、王庆、方腊,若是被宋国平定了内乱,兴许就会打大都督您的主意!”

蒋敬道:“咱们是有些余钱,可咱们的开销也很大,以至于财政压力非常大,所以最好不借,以免有突发事件,咱们的财政吃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