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78章:五国攻秦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78章:五国攻秦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魏韩楚燕,

五国合纵攻秦,剑锋直指函谷关。

大军出动,

人间便又热闹了起来。

阴间的死鬼们对这件大事也表示了强烈的关注。

尤其是三晋的先君们,天天聚在一起饮酒欢笑,仿佛五国齐出,胜券已经在握。

秦孝公很担忧自己的国家。

但商鞅却是毫无反应,仍旧沉迷于和阴间的诸子们斗嘴,以及通过在《杂说》上发表文章,跟阳世的人对喷——

最近,

阴间死下来了几个杨朱学派的弟子。

商鞅跟他们之间,就“能不能牺牲个体的利益,换取集体的稳定发展”这个问题,爆发了剧烈的争论。

生前忙于变法的商君,死了之后也很忙碌呢!

“商君,为何你一点也不关心呢?”

秦孝公坐不住了,在商鞅出门跟杨朱弟子约架的时候,将之拦下,询问他的意见。

“你觉得这次,秦国可以抗下来吗?”

商鞅说,“可以!”

“凭什么呢?”秦孝公问他理由。

商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拱手问他,“国君认为秦王驷如何?”

“他是个很好的继承者,延续了我对他的期待!”

秦孝公想起自己为这个孩子取名时的心情:

献公的名字是“隰”,意为开垦绵延的田地。

他的名字是“渠梁”,意为引水灌溉,让粮食能够丰收。

而田地开垦的多了,粮食收获的多了,根基牢固,那接下来,就应该迎来新的阶段,开始新的行动。

所以,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做“驷”。

驷者,

四马同驾一乘也!

孝公希望自己的继承者,可以拉着秦国这家战车,跑向更远的地方。

而至今为止,

赢驷的作为,并没有让他失望。

秦国称王一事,

本就是秦国国力更进一步的象征!

于是商鞅点点头,又问道,“五国的君主,国君觉得他们如何呢?”

孝公皱着眉头分析了一下,缓缓说道:“魏嗣不似人君,韩康才能平庸,楚王熊心只有志向可以称赞,燕哙盲信于他人……”

“五国之中,赵国的赵雍虽然年少但十分稳重,并没有因为称王而得意忘形。”

“但是他终究太年轻了,不是吗?”商鞅赞同孝公对五国君主的观点。

但五个国君中,只有一个年轻的值得称道,偏偏又因为其年轻,不足以服众,发挥自己的才能,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商鞅就劝慰孝公,不必因此焦虑。

“五国攻秦,声势的确浩大。”

“但是其君如此,令不能出于一门,政不能统于一人,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合纵便要自破!”

“何况,燕国楚国距离秦国遥远,秦国对它们没有太大的威胁,此二国军心士气怎么会强壮呢?攻秦一事,唯有三晋会尽心尽力。”

而三晋君主,两个是拖后腿的老东西,赵王不过二十来岁,怎么有力气带飞?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秦国能不能给联军迎头一击,在这样的压力下坚持长久。”

“只要强硬起来,磕掉联军的牙齿,秦国的忧虑很快就会消失!”

一家之内,

尚且有兄弟不和的例子,

何况五个国家?

商鞅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知道想要做大事,必须将五根手指捏成一个拳头,把力气汇聚于一处,服从一个号令,然后才能狠狠出拳,打痛敌人,取得胜利!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会牺牲组成者的部分利益。

五国舍得割自己的肉,铸就他国的辉煌吗?

现在联军刚刚组建,士气还很雄壮,但时间一久,还可以维持原状吗?

秦孝公恍然大悟。

他拍着手大笑起来,“唉呀,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商君你教导我的道理!”

“结果因为事关秦国,我却是焦虑的忘了你的教诲!”

“既然如此,商君你且去同杨朱弟子论道吧!”

秦孝公退走,目送带着刀剑武器的商鞅出门辩经去了。

而在阳世,

张仪也用如此言论,安抚住了秦王。

对比起商鞅,

他还有出使西域的经验,更加清楚这多国联军中的龌龊,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秦王很是得用。

他抚膝长叹一声,“以张相的才能,魏王嗣竟然不能用你,把你给赶了回来,真是可惜!”

魏王嗣继位后,

虽然因为父辞子笑,做了很多离谱的事情。

但他比起老糊涂到忽左忽右的亲爹还是要清醒一点的——

一继位,

他就把张仪赶走了,

并重新任用公孙衍担任魏相。

于是,

张仪再次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乡,又回秦国当相国了。

基本上就是明牌表示:

我一直都是秦国的人,我来魏国就是当间谍的!

而这次五国攻秦,

则是由当今之世,最为著名的三位纵横家弟子主导。

张仪所在的秦国,

能够抵挡苏秦、公孙衍联手推动的合纵吗?

……

天子定三年秋,

五国联军来到函谷关,

秦国派公子疾率军对抗,张仪随行在侧。

二人站在城关之上眺望远处的联军,通过高举的旗帜,去辨别驻扎在城外敌军属于哪个国家。

三晋已经到来,

而燕楚还在赶来的路上。

张仪就说,“步调不一,各怀鬼胎,将军可以分化瓦解他们,逐个击破!”

公子疾说,“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

“但行军打仗,不能不小心。”

“我先派兵去试探一下,对方是否故布疑阵。”

然后,

秦军便试探性的进攻了一下,发现三晋士卒作战的意志颇为坚定,敢和被誉为“虎狼之师”的秦军作战。

但之后燕楚的军队赶过来,却有些瑟缩,不敢直面秦军锋芒,生怕自己被对方扭头就走,换成军功升职加薪去了。

于是公子疾就对张仪说,“现在可以按照你的主意去做了!”

张仪拱手道,“还请将军辛苦!”

“不论能否得胜,但只要拖延一段时间,我就前去楚国,保证可以说服楚王!”

公子疾点点头说,“你的口舌之利,我是很信任的!”

随后,

公子疾指挥军队,跟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下进行了数次交锋。

函谷关所在的谷道,非常的狭隘,所能通行的,不过一驾车的宽度。

秦国在这样的地方组建了厚实坚固的关城,完全可以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此,

即便五国联军数量超过秦国,但受限于内外的各种缘故,仍旧没办法啃下函谷关。

时间长了,

士气便逐渐低迷起来。

张仪观察了下城外大军的情况,拍着手就说,“好了,现在该我出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