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47章:显王三十九年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47章:显王三十九年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子扁三十九年春,

何博带着自己写好的“孟子小传”,以及《杂说》,又润到濮水里,打算去邾国,探望因为讲学不顺,而回老家休息放松的孟轲。

正好,

他的弟子们已经在替老师编书了,

何博表示自己必须要去帮帮场子!

而沿着濮水路过宋国的时候,

庄子又在垂钓。

何博变成游鱼从水里探出头来,对着他喊话,“周啊,又在喂鱼呢?”

庄子一看有鱼口吐人言,就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抄起鱼竿,就对着突然到来的脏东西一捅——

“唉!”

“打不着!”

何博尾巴一甩,轻松就躲了过去。

他甚至继续笑话蹲在濮水边几十年,但少有收获的钓鱼佬,“你那些诱饵都没办法得到鱼,现在只用竿子戳,怎么可能戳得到我嘛!”

庄子淡然的说,“不能钓上游鱼,是因为我的诱饵没办法吸引它们,我对此也并不执着。”

“但是你这个东西,又怎么能从我这里,获得游鱼一样的待遇呢?”

说完,

他继续那鱼竿去打鱼,说要替濮水去除一害!

但何博在水里扭来扭去,结果也只能让他白费了力气。

“好啦,不跟你逗了!”

何博跳上岸,变化成人,一甩袖子,就扔出来一本书册。

他递给庄子,对他说道,“看看!”

“这可是我这些年的心血!”

庄子写的文章,

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描写,还有清丽文风为特点,并擅长寓言。

所以一旦写到有关鬼神的故事,庄子总忍不住把时常往来的何博写进去。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

但何博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他写的“无名之神”,就是自己呢?

于是鬼神大怒:

小黑子!

背后偷偷替我写日记是吧!

然后,

何博也模仿庄子的笔法,并以庄周为主要原型,写了不少文章。

他把这些文章合在一起,起名《杂说》。

意为偶尔的碎碎念。

不过,

阴间的商鞅、申不害他们听说鬼神亲自下场对线以后,表示自己也必须帮帮场子!

而有了这些死鬼的加入,《杂说》也越写越多,攻击范围也极为扩张。

不仅仅有庄周的事,

还连带着把孟轲写了进入。

庄周先看完何博写的几篇,又随手翻到后面,就看到了一段嘲笑孟轲仁义的话,并且论述当今天下需要的是强权带来的迅速稳定,哪怕并不能持久,而不是妄想恢复道德,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这不是你写的东西!”庄周当即说道,“你这样个性的鬼神,怎么会这么刻薄的嘲讽道德呢?”

“这应该是法家弟子写的吧!”

而且用语这么辛辣,其作者肯定不是一般的法家!

商鞅、申不害都已去世,

难道又要涌现新的变革之人了?

何博只是笑道,“你猜!”

反正眼下,他可没告诉庄周,自己还有“土伯”这个兼职,拥有鬼国的事。

“不猜!”

庄周直接把书册扔回去,“别人吵架的书,我看了都头疼!”

天下大势,

就像这濮水一样,要不断的从高处流向低处,途中河水遇到了弯折阻碍,自然会绕开,继续流淌。

终有一天,都要归入大海,或者升腾上天,成为云汽。

殊途同归,

哪里用得着别人过度的干预呢?

他只是问,“怎么你的书里,还要夹杂别人的文章呢?”

何博就说,“要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怎么能叫《杂说》呢?”

毕竟死鬼可不好发表新文章给世人看,不然某些人见了,只怕真要提前下去,跟死鬼面对面交流了。

至于托名著书?

那都托名他人了,必然要往更有名气的先贤身上靠,比如黄帝、神农等等。

商鞅他们可还没有这个资格。

不过,

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名声。

改革变法,已经让他们活着的时候被骂了不知多少,难道还能指望死了以后被人怀念追悼?

“对了,我就要去邾国,你跟不跟?”

何博把书册收好,又对庄周提出邀约。

“不去。”

庄周说,“前段时间才和孟子与见了一面!”

孟子在因讲学不顺,而返回邾国的路上,是要经历宋国的。

想起自己曾经因为鬼神而和庄周产生的缘分,他还特意找到对方,与之见了一面。

庄周当时正因为自己种出来了一个大葫芦而高兴,见到来访者,就对他说道,“这么多年了,你看起来比我要苍老太多,应该是宣讲仁义的道路,走起来很艰难吧!”

孟子淡然笑道,“我才四十三岁,即便再艰难,也是能继续坚持仁义几十年的!”

“我现在收了很多弟子,教导他们道德的重要性。”

“等到天下太平以后,我的弟子们就可以把仁义发扬光大了。”

庄子就说,“你梦想的实现,还要等好几代人才行呢!”

“反正你我活着的时候,天下是不可能归于统一的,为什么现在不放弃,享受眼下自然的快乐呢?”

孟子告诉他,“世间的许多事,都是要有个开始的。”

“我现在奔走辛苦,以后人心中的道德,就可以尽快恢复,这样世人的苦难,就可以缩短一些了!”

庄子只沉默的看了他一阵,然后说,“这么多年了,你和我的道还是不同!”

“我是会顺着水流游动的鱼,你是水上溯流划桨的船,虽然都在同一条河里,但方向却是不一致的。”

“我只能祝福你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然后,

两位当世的大贤人,就结束了短暂的会面,分道扬镳了。

于是何博就说,“那我自己去了!”

说完,

他跳到水里,不见了踪影。

应该是连鱼都不装了,直接融为一滴河水,迅速的润到了邾国。

而当何博见到孟轲的时候,

对方看上去精神不错。

甚至还有空回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地方逛逛。

他指着一处集市对弟子说,“那里有个屠宰禽兽的地方,不是太好,我们绕过去吧!”

弟子们知道,这是老师曾经说过的,“君子远庖厨”的道理。

于是他们没有一点疑问,就要转弯去别的地方,欣赏老师幼年经历的风景。

但何博偏偏要跳出来,对着孟子一行人喊话,“当年喜欢看杀猪的小子,现在连屠狗卖肉的地方都不肯去了吗?”

孟轲被当众揭穿黑历史,便寻声看去,见到了何博。

他随即笑了起来。

关于《杂说》——

先秦时著作,作者不详,但由于该书内容丰富,多次提到庄子、孟子,推测该书的编撰者应活跃于周显王时期,疑似多名学者共著。

又因为《杂说》中除却对庄子的调侃外,其他篇章用词十分刻薄,观点极端,大多作者身份应该出身法家。

关于《杂说》最大的疑点——

根据考古发掘,从战国中期直到西汉时期,这本书一直都有流传,篇幅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从原本的十几章,扩充为上百章,部分篇章用词风格不变,疑似作者一直没死(但什么人可以活几百年?)

内容也从原本倾向于寓言,逐渐变成了作者之间的互相攻击(某一篇章为“庄子讲述剑术,比剑的双方为孟子和商君”?)

考虑到最初成书的时间,以及传播范围,专家推测:这本书应该是从稷下学宫里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