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113章:太史儋(下)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13章:太史儋(下)

作者:雪山藏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00:0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后的日子里,

何博留在洛邑,又开始了鬼神刷进度的生涯。

而成周之地,是位于洛伊平原之上的,受到洛水和伊水的共同哺育。

何博不知道先选择哪条河流,将之变成自己的模样好一点,于是拿起一块石头,想着“正面就洛水,反面就伊水”。

在守藏室里,在那浩如烟海的史册面前,何博把石头扔到地上,反面朝上。

于是,

何博就把自己泡到了伊水里,面对伊水的又推又挤,没有丝毫的转移。

不过在等待进度条刷新出来的同时,

何博还在洛邑,帮助太史儋做一些事情。

太史儋说,“天子不关心守藏室的事,已经很多年了,我的弟子们被我派出去记录各地的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所以,若鬼神方便的话,可以帮我抄录一下众多典籍。”

史书传承,

并不是将最初的原本,一代又一代的交给后来人。

时间是有力量的,

历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无比厚重。

而历史的载体,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腐朽,残缺。

难道夏商的时候,

古人就没有使用过竹子来记录文字吗?

古人虽然生在古老的时候,可他们的脑子又不是同样古老。

竹子好用,肯定会用的。

只是岁月滚滚而过,竹简会烂掉、破损,因此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也只剩下铭刻在青铜、甲骨上的文字了。

而史官们的任务,

除了将那些遗留下的甲骨青铜保留下来外,就是不断的抄写记录于竹简上的文字。

用自己的口,

用自己的手,

用新的竹简,

把历史长久的传承下去,让后来人可以了解到很多年以前的事,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延续着什么。

但因为周天子的权柄衰落,以及天子本人也沉浸于酒色之中,不关心其他事务,守藏室已经很久没有迎来新人了。

太史儋带着他的弟子,

年复一年的清扫着守藏室的灰尘,年复一年的整理着各种书册。

现在弟子们都出去了,

太史儋还在原地,拿着刻刀和毛笔,抄写着千年前的事情,心里忧虑人手越发凋零后,守藏室的未来。

对此,

何博当然不会拒绝。

反正他还要翻看那些典籍,将之记下的,看书的时候顺便抄它一遍,不过举手之劳。

而现在的知识,是非常宝贵的。

何博也愿意用这种行为,作为他翻阅守藏室典籍的交换。

于是,

白天的时候,何博就泡在伊水里,享受着伊水给他做的“推拿”,等到晚上,就开始抄书。

因为是鬼神,

所以连灯都不用点,再昏暗的时候,何博都能看清楚古老书简上的文字,然后用刻刀或者毛笔,一点点的将之转移到新的竹简上。

从黑夜直到白天。

而抄得多了,何博惫懒的性子上来,也会把刀笔一扔,坐在席上叉开腿,两手一张,就向后倒下,一副突发恶疾死了的模样。

太史儋慢悠悠的过来,探了探何博的鼻息,先是惊于没有呼吸,然后想起对方是鬼神来着,于是又平复心情,慢悠悠的走了。

何博躺在地上死了一会儿,然后才爬起来,重新抄写。

恍恍惚惚,

有种上辈子还做人时,在学校读书的感觉。

……

“还是有纸好一点。”

何博在竹简上刻字的时候,忍不住感慨,“等有空了,一定要去秦国,问一下墨家的人究竟有没有把纸搞出来。”

之前,

何博堂堂鬼神,根本没有用纸书写的需求。

阴间种种,法力幻化即可。

所以在送别公子朝后,何博也没有再为难自己,去研究造纸的技艺了。

而墨家去了秦国,中间隔着黄河。

当时何博可没有跃河的能力,自然也无法了解,墨家在那边怎么样了。

现在有了机会,

何博也想去秦国看一看。

正在旁边烤火取暖的太史儋听到鬼神的自言自语,抬起头说,“纸,是什么?”

“是一种新的文字载体。”

何博变幻出一张白纸,递给太史儋。

虽然没办法书写,

但太史儋可以从这幻化之物上,明显感觉到其柔软、坚韧、轻便。

于是他也感慨,“纸,真是好东西啊!”

“有了纸,先贤的智慧和故事,就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让后人知道了!”

不过眼下,

该用竹简的还得用。

太史儋又替何博搬来了许多书简,说“这是今天的任务”,然后揉着自己酸痛的老腰,坐回了火盆旁边。

他裹着厚重的衣服,缩着手,眼睛眯起来,一副老神在在的悠闲模样,偶尔打个哈欠,证明自己还没有突然老死。

何博看着太史儋,

就像看着当初,监督西门豹他们做事的自己。

鬼神于是在心里暗想:“果然是天道好轮回……以后回到大河北岸,还是给麾下的牛马能多放两天假吧。”

这样想着,

何博又抓着笔,摊开一份全新的竹简,开始抄书。

等好不容易抄完,

何博也懒得去伊水里了,挪到火盆边上,和太史儋说话。

“史书真是有意思,今时之事,古已有之,偏偏后来者还是会对着坑跳下去,觉得自己不会被摔死。”

老头烤着火,有些昏昏欲睡,听到鬼神这么说,倒是来了精神,哈哈笑了起来,“已有之事,后必再有。”

“就像四季轮转那样。”

“不会因为换了一年,万物就不在春夏生长,不在秋冬枯萎了。”

“但是明天生发的那颗种子,会和去年一样吗?”

“河水不能倒流,它顺着造化的方向流去,水还是水,但两岸的风景却是不一样了。”

何博说,“的确是这个道理。”

“只是河水不断流淌,小的水流要汇入大的水流,大的水流就要流入大河,最后流到海里去。”

“每一次转折交汇,都是一个全新的天地。”

“老先生,你的智慧在当今之世,应该是很高深的,你觉得人世的河流,在之后会流向哪个地方呢?”

太史儋说,“大概是在秦国吧。”

“当年平王把宗周之地封给了秦襄公,周的天命也因此转移过去了。”

“十二年前,为了获取秦国的史书记录,我还去过秦国一次,面见了秦君。”

“那个时候,还把我做的梦告诉给了他。”

“什么梦呢?”

何博岔着腿坐在旁边,身体后仰用手撑着,就差把腿翘到火盆里面去了。

太史儋摆弄一下自己的脑袋,回忆着当年的场景。

“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我记得,自己当初是这样对秦君说的。”

“太行山的鬼神啊,你觉得这个梦会不会实现呢?”

何博愣了一下,

下意识的去计算太史儋说的时候。

但他什么都没有算出来,毕竟何博可不知道周室覆灭的具体时间。

好在鬼神也不纠结。

他大笑起来,“这个我怎么能说得清呢?”

“梦这个东西,可是玄之又玄的!”

如果何博能够解梦,

那他就不是鬼神了,

直接当周公去!

不过他还是说,“过去我和朋友议论九鼎的偏移,也曾推断秦国有实力争夺天命。”

“只是还需要时间去证明罢了。”

太史儋缩着手,说话间吐出白气,“是啊,秦国还需要一些东西呢。”

九鼎,

不是轻易可以获取的。

春秋的霸主,

如今的魏楚,

都没有能力从周天子手中迁移九鼎。

秦国一定要比他们更加强大,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所以,

秦国会做什么?

秦人在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太史儋合起眼皮,觉得自己这样的年纪,想的再多也是无用的。

就拜托不老不死的鬼神,替他去见证一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