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粤味争锋:厨神系统崛起 > 第116章:粤菜论坛:聚焦国际机遇

林粤生带着团队,受邀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粤菜论坛。整个会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粤菜精英厨师、餐饮企业家,以及热爱粤菜的各界人士。

刚踏入会场,林粤生就被眼前的盛况震撼:巨大的展厅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粤菜招牌菜肴,从佛跳墙到陈皮鸭,香味混杂,令人食指大动。

“这场面,比广州酒家还要热闹!”阿华感叹道。

“热闹只是表面,”林粤生沉吟道,“真正的机会,藏在这些人和他们背后的市场里。”

刚踏入会场,系统便弹出一条提示:

【系统任务:探索国际市场】

目标:在东南亚找到第一位商业合作伙伴,开启品牌国际化试点。

奖励:解锁“区域市场分析”技能,菜谱‘椰香南洋鸡’。】

“看来这是给我的考验啊。”林粤生心头一热,暗下决心要完成任务。

论坛开幕式上,一位东南亚华侨企业家何志东上台发表演讲。他是泰国一家连锁餐饮集团的董事长,同时也是粤菜的忠实粉丝。在发言中,他提到泰国市场对高端粤菜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因为缺乏正宗的粤菜品牌,市场一直被本地融合菜占据。

林粤生听得心头一动,心想这正是机会。他趁着会议间隙主动找到何志东,展开一番深入交谈。

“何总,我是戏宴坊的创始人林粤生。戏宴坊目前在港澳非常受欢迎,以粤剧文化为特色融合餐饮,您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何志东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粤剧与粤菜结合?有趣!不过,这种模式能在东南亚行得通吗?”

林粤生笑了笑:“东南亚的粤剧文化底子虽然薄,但粤菜是根基。如果我们用戏宴坊的模式稍作调整,比如加入南洋特色,吸引当地人和华侨,您觉得能不能打动市场?”

这番话让何志东眼前一亮:“有道理!改天我们好好聊聊,也许可以合作。”

然而,林粤生兴冲冲地把这个想法带回团队后,却遭遇了一些反对意见。

“林总,国际化听起来是好事,但风险太大了。”阿华率先发声,“我们连国内市场都还没完全铺开,现在就走出去,会不会太冒险了?”

“没错,”另一位管理层点头道,“东南亚市场虽大,但粤剧文化能不能落地都是个问题,而且物流、成本、监管都是挑战。”

面对这些质疑,林粤生沉思片刻,转头问小雪:“你觉得呢?”

小雪认真地回答:“东南亚的确是个机会,但我们需要先在一个市场试水,验证模式可行性,再决定是否扩展。”

林粤生点了点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机会总是伴随着风险。如果我们不敢尝试,这个市场迟早会被别人抢走。”

为了说服团队,他利用系统的“市场数据分析”功能生成了一份报告,详细展示了东南亚市场对高端粤菜的需求曲线、竞争情况和潜在收益。

“这份报告告诉我们,泰国是最佳试点市场,因为当地华人对粤菜的接受度最高,物流条件也相对成熟。”

看到如此详实的数据,团队的反对声音逐渐减弱。

合作敲定:戏宴坊的第一步国际化

几天后,林粤生正式与何志东达成合作,双方约定在曼谷共同开设第一家戏宴坊海外分店。为了迎合当地市场,这家分店将引入南洋特色菜品,比如加入椰浆、香茅等本地食材,同时保持粤菜的精髓。

系统随即弹出奖励提示:

【任务完成:探索国际市场】

奖励解锁:区域市场分析技能 椰香南洋鸡菜谱。】

“区域市场分析”技能让林粤生能够快速获取目标市场的餐饮消费趋势,这无疑为接下来的扩展计划增加了更多筹码。而“椰香南洋鸡”则成为未来曼谷分店的招牌菜之一。

虽然合作顺利达成,但林粤生心里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

如何真正打开市场,并让戏宴坊在东南亚立足,才是接下来的关键挑战。

在新加坡的粤菜论坛结束后,林粤生带着初步的合作意向回到港澳,马上展开了新一轮的筹备工作。他对东南亚市场充满期待,但也意识到每一步都必须做到稳扎稳打,特别是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回到办公室后,林粤生迫不及待地激活系统的“区域市场分析”技能。系统迅速生成了一份东南亚市场的详细数据报告。

【系统分析】

目标市场:东南亚(首选曼谷)

市场容量:高端餐饮年均增长率15%,粤菜占比12%。

主要竞争:本地融合餐、街边小吃。

潜在客户:华人商圈、高收入本地群体、旅游业客户。

风险:本地口味偏甜辣,物流成本高昂。】

“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战场。”林粤生皱眉道。

“粤生,你在看什么?”小雪端着咖啡走了过来。

“系统刚给我分析了一份东南亚市场报告,风险的确很高,但回报也很诱人。”

小雪瞥了一眼数据,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可以从口味入手,进行本地化创新。你有没有发现,东南亚人对椰浆和香茅这些食材特别偏爱?如果把这些融入粤菜,会不会让戏宴坊更容易被接受?”

林粤生点头:“有道理。我刚解锁了一道‘椰香南洋鸡’,正好可以用来测试市场反应。”

试点选址:曼谷还是吉隆坡?

在随后的团队会议上,选址成了争论的焦点。

阿华主张:“我觉得吉隆坡更合适,那里的华人比例更高,粤菜的接受度也更好。”

小雪则提出:“但泰国的曼谷才是旅游中心,消费能力和品牌传播力更强。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和何志东达成了合作,他在曼谷有资源可以利用。”

眼看两边争执不下,林粤生果断用系统生成了一份对比报告:

【系统分析:曼谷VS吉隆坡】

曼谷优势:旅游业发达,消费能力强,物流便利,合作方资源丰富。

吉隆坡优势:华人比例高,粤菜接受度高,运营成本较低。

推荐选择:曼谷(更具扩展潜力)。】

“既然系统都推荐曼谷,那我们就先在那里试点。等曼谷的模式成熟了,再复制到吉隆坡。”林粤生拍板道。

确立了选址后,戏宴坊的团队立即投入到了曼谷分店的筹备工作中。为了契合当地市场需求,餐厅的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南洋元素,例如竹编屏风、泰式吊灯,以及带有粤剧风格的装饰细节。

此外,菜单也进行了调整,在保留经典粤菜的基础上,增加了“南洋特色专区”。其中,“椰香南洋鸡”作为新品,被重点推出。

就在筹备工作紧张进行时,系统弹出了新任务:

【系统任务:新店开业冲刺】

目标:曼谷分店试营业首月,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奖励:解锁“跨文化菜系研发”技能,菜谱‘泰式香茅烤虾’。】

“首月满意度90%?”林粤生心头一紧。他知道东南亚市场对粤菜既陌生又挑剔,要想达到这么高的满意度,绝非易事。

试营业的第一周,戏宴坊的曼谷分店吸引了大批好奇的顾客。然而,反馈却呈现出两极分化:

高端客户对餐厅的文化氛围和菜品创新赞不绝口:“粤菜和泰国风味结合得很好,非常特别!”

但普通消费者却吐槽连连:“餐厅环境虽然不错,但表演太多了,有点吵闹,还不如街边的小吃实惠。”

更麻烦的是,有顾客提出粤剧表演的时间太长,影响用餐体验。

“林总,我们是不是高估了泰国人对粤剧的兴趣?”阿华忧心忡忡地说。

林粤生皱着眉头沉思片刻,随后果断决定:“我们调整表演节奏,缩短表演时长,每天只在晚餐时段安排一次大型粤剧演出,其他时间改为轻音乐背景。”

系统弹出提示:

【系统提示:策略调整成功,顾客满意度提高5%。】

从危机中找突破:创新“戏中茶席”

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当地消费者的距离,林粤生从泰国的下午茶文化中汲取灵感,创新推出“戏中茶席”概念。

每天下午,戏宴坊会提供一套精致的粤式茶点,包括叉烧酥、虾饺皇,以及加入南洋风味的椰香芒果糕,搭配悠扬的粤剧轻声吟唱,为顾客营造出独特的休闲体验。

这个创意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市场热潮。一些本地媒体还专门撰文称赞道:“戏宴坊不仅带来了正宗的粤菜,还将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成为曼谷餐饮界的一颗新星。”

随着试营业的圆满完成,系统的任务也顺利完成。

【任务完成:新店开业冲刺】

奖励:跨文化菜系研发技能 泰式香茅烤虾菜谱。】

“这道烤虾,正好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二波新品推出。”林粤生心中暗喜。他知道,戏宴坊已经在曼谷站稳了脚跟,接下来就是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时候了。

虽然曼谷分店初战告捷,但林粤生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戏宴坊国际化的第一步。如何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将是他接下来面临的更大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