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这个三国很核理 >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言九鼎张翼德

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言九鼎张翼德

作者:于秋陨S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年末的最后一天,刘备在府中设宴款待众臣。

依照刘备喜欢讲排场的性子,这场晚宴本来的规模甚是浩大,宴请名单除了徐州重臣以外,还有郯县的低级官吏,甚至连学宫一众教习都包括在内。

毕竟刘太尉一贯擅长与民同乐,在半醉半醒间听着众人吹一通彩虹屁,刘备就兴奋得不行……

只是奈何前几天刚被搬空了私房钱,如今的刘备生活窘迫不说,又得自己筹备老婆本,便缩小了宴会的规模。

所以今晚参加酒宴的,便之后关羽、赵云、郭嘉等寥寥数人。

至于荀彧、田丰那些坑自己钱的逆臣,自然是没有份的,只是当管家问及要不要请林朝时,刘备恨恨一咬牙,最后还是通知了这个罪魁祸首。

于是乎,这场本来刘备精心准备的盛大晚宴,却成了一场寻常的家宴。

不过家宴也有家宴的好处,至少众人都不必太拘束,可以随性而为。

最高兴的还要属郭嘉,没有内府那几个讨厌鬼在场,等喝醉后他搂着刘备大声吹牛的时候,也没有人会指责他不顾仪态。

昨日林朝拉着鲁肃一番详谈,并且对鲁肃稳妥的施政理念给予高度赞赏。

可等鲁肃说完后,林朝便向他解释起这几年徐州之所以会屡动刀兵的缘由。

看似每年都在打仗,实则对徐州百姓的生活根本没造成什么影响,原因在于,每次战争的规模徐州都很克制。

除了讨伐董卓那次算是倾巢而出,就算是今年的三州之战,也只动用了七万兵力而已。

林朝主政徐州以来,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尽可能不让战争和动乱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

一方面是林朝怜悯百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百姓乃是一切的基石。

倘若今年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百姓不得安稳,那明年百姓就交不上田租,届时州府所需的钱粮便无处着落,甚至还得反哺百姓。

里外里这么一算,州府就可能撑不下去。

但倘若放任不管,久而久之便成为恶性循环,重又走上了王朝末时的老路。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而言,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权并不容易实现。哪怕实现了,也得像照顾孩童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稍有不慎便可能中道崩殂。

君不见唐玄宗治下的开元盛世,是何等的辉煌!

君临万国,八方来朝,又是何等的气魄!

可仅仅一个安史之乱,便将这大唐盛世彻底埋葬。若非之前从李世民开始便打下的底子厚实,只怕连后来苟延残喘的一百多年时间也不会有。

听完林朝的讲述后,鲁肃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看法太过想当然,也太书生之见,当即满脸羞愧的向林朝请罪。

“在下不知治理之难,之前招贤台上却是孟浪了,还望长史恕罪。”

“无妨,人总会犯错。”林朝毫不在意的挥手笑道,“子敬未曾出仕便有如此见解,假以时日,必为我徐州栋梁之材,倒是不必妄自菲薄。”

再强的天赋,也得有施展的空间。

纵然是林朝这种只掌握了些先进知识的中人之姿,经过这些年的磨炼后,如今也能治理好一州之地,更遑论鲁肃这种天才。

只要历练数年,凭鲁肃的资质,入内府给田丰当个副手不成问题。

解决了鲁肃的疑惑后,林朝当即宣读刘备的钧命,任命鲁肃为太尉府主簿,跟在林朝身边掌管记录文书,也算是先跟着林朝学习一段时间。

对于这个职位,鲁肃自是欣然接受,所以今晚赴宴时,林朝便带上了他。

没了活动经费,今晚的伙食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不过考虑到刘备的近况,众人也都没说什么。

席吃到后面,便很自然的转换成了群魔乱舞模式。

刘备一手举着酒樽,一手搂住身旁的郭嘉,却扭头对关羽笑道:“云长,年后某便迎娶子初之妹为妻。有道是好事成双,云长可要一起?”

这个时代的规矩本就繁琐,特别是涉及到贵族阶层的时候,需要遵守的礼节就更多了。

所以刘备想结婚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单单只是三书六礼,就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更何况刘备还是权掌一方的诸侯,婚礼自然不能失了格调,便又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准备。

当然,刘备是不想等这么长时间的,可又不好带头违背礼制,便托林朝想个办法,算是抵消他之前出卖自己的罪过。

无奈之下,林朝只好向老师郑玄求救。

最后还是郑玄出面,引用古书中的经义,以刘备无嗣为由,强行把婚期给缩短了。

什么,你说这不合礼数!

难道你是在质疑郑玄的学问,还是说你想跟郑玄讨论一番礼学?

有当世学宗作保,刘备便把婚期定在了上元节后,也就是农历正月十六。

可是……这和关羽有什么关系?

“这……”关羽面带难色道,“小弟家有贤妻,最近又不打算纳妾,倒是让兄长失望了。”

刘备笑骂道:“去去去,谁说跟你一起了,某说的是坦之。”

诸葛珪未死之前,曾把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许配给了郭嘉和关平,本来前年年底就该成亲了,但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今日刘备忽然想到了此事,便想着一起把婚事办了。

关羽这才反应过来,开口笑道:“兄长若有意,便让坦之一同成亲便是。”

“那就这么定了。”刘备说着,又扭头看向了郭嘉,“奉孝也一起,咱们来个三喜临门!”

闻言,郭嘉当即变了脸色。

“主公,嘉尚且年幼,不如再等……”

刘备笑骂道:“奉孝,你家中现有几房侍妾?”

郭嘉弱弱说道:“这……回主公,只有十一房而已。”

闻言,刘备顿时惊呆了,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郭嘉。

都纳了十一房侍妾还敢说自己年幼,真是好不要脸!

难不成这十一名侍妾都是为隔壁老王准备的?

“少废话,某说一起成亲就一起成亲!”

刘备气恼道,同时语气中也带了一丝羡慕。

“遵命!”

郭嘉只好拱手应道。

一旁的林朝全程关注着此事,见郭嘉屈服后,不禁面带感叹之色摇了摇头。

居然要与宠臣和侄子同日成婚,还是你刘大耳会玩啊!

但下一刻,刘备便把目光投射了过来。

“子初,某听说你家中也有一女陈氏,乃是当年你那位陈叔父之女,更是自幼与你定下婚约、怎么样,要不趁这个机会也纳入房中?”

刘备光说还不尽兴,下一刻便边起身来到了林朝身旁,附耳小声道:“子初,某知你素来惧内,若不趁这个机会将陈氏收入房中,恐怕以后也不再有机会了。”

闻言,林朝满脸诧异。

这算是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吗?

不过你刘大耳身为一方君主,整天关注这些风言风语,不觉得有失体统吗!

只见林朝正色道:“玄德公,关于朝惧内一事,纯属子虚乌有,还望玄德公莫要听信些市井流言!”

“子初莫要胡说,此事徐州人尽皆知,又如何会是流言。”

刘备赶紧反驳道,好趁机坐实林朝怕老婆之名。

“玄德公……朝确实非惧内之人……”

尽管林朝很认真的在解释,但刘备哪里肯信,只见他一挥袖笑道:“子初莫怕,你若趁着某娶妻时纳了那陈氏,料想弟妹也不会反对。”

好家伙,刘大耳你是铁了心要拉几个垫背的是吧!

“玄德公,朝的确不惧内,此事府中上下都可以作证。”

“莫要多说,某只问你要不要趁机纳了那陈氏?”

“要……”

林朝弱弱答道。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玄德公英明!”

闻言,刘备仰天大笑,可笑着笑着便忽然脸色一暗,神情低落了下来。

郭嘉注意到了刘备的神色,疑惑道:“主公何事神伤?”

“如今已是年节,万家团聚之时,可翼德却尚在北疆风餐露宿。兄弟本是手足,却要分隔万里之遥,某心中有些担心翼德的安危……”

一提到张飞,不仅刘备神情低落,就连旁边的关羽也顺势放下了酒杯,默默无言。

林朝却笑着拱手道:“翼德有开疆拓土之志,玄德公理应为之欣喜才是。”

“话虽如此,可翼德天性莽撞,虽勇猛过人,却非三军帅才。所以某宁愿他待在身边,也不想他深入北疆苦寒之地,万一有个闪失,悔之晚矣!”

刘备与关张之间的情感,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再加上这个时代长兄如父,所以刘备时刻挂念幼弟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这也跟张飞行事莽撞有关系。

换做是关羽远走北疆,刘备绝对不会如此担心。

这就像后世的父母一般,哪个孩子过得不好,便总是多偏爱一些。

其实林朝想说,这个决定是张飞自己的选择,那就得他自己来承担后果。

临行前,林朝曾与张飞有关一次深谈,并将此次北上的利弊剖析了个清清楚楚。谈话进行到最后,林朝却等来了张飞坚定的回答。

大丈夫生于世间,自是要建功立业,哪怕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

这是自林朝认识张飞以来,听到的最肯定,也是最认真的话语。

也正因如此,才使林朝下定决心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道理的确是这样,但跟刘备却讲不通。

对于一个关爱弟弟的兄长来说,他只想看见弟弟平安无事,却不想听什么大道理。

所以,林朝只能继续劝道:“辛仲治乃当世大才,有他在旁辅助,翼德必能平安归来,还请玄德公勿虑。”

“但愿如此吧!”

刘备幽幽一叹,目光却望向了外面,好似能透过数千里冰封的北疆,亲眼见到张飞那憨厚的笑脸一般。

……

北疆。

茫茫草原,千里一望无际。

冬日严寒,就连脚下的野草也缩紧了脑袋,屈服于这股寒流之下。

相较于中原的农耕文明来说,北方游牧民族素来居无定所,沿着水草丰茂之处一直放牧,走到哪里便住在哪里。

由于长期忍受严寒和饥饿,导致这些异族拥有极强的韧性,也更为崇尚弱肉强食的原生法则。

年末的原野上,张飞此时正率领着一支商队缓缓行进着。

自出了大汉疆域,进入塞外以来,他早已舍弃了中原的华服,而换上了一身厚厚的狐裘。

一者,这鬼地方实在太冷,汉服那种讲究礼仪,蕴含了文明的服饰,却不适合在这未开化之地生存。

二者,张飞此次扮作商队出行,一身胡服能更好的让胡人卸下防备,从而融入其中。

滴水成冰的气候总是恼人,尤其是在张飞内急的时候更能体现。

一泡尿下去,热气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几个呼吸间就成了散落的冰珠。

“这鬼天气,真他娘的冷……”

张飞嘟囔一声,下体早已被寒风吹得刺痛,遂赶紧提上裤腰带,扭头向队伍走去。

“翼德,咱们继续出发吧。”

商队中,辛评把自己裹得跟个粽子一般,见张飞解决了个人问题,便开口说道。

既然要掩人耳目,那就不能用官职称呼彼此,再加上这近半载以来张飞和辛评相处的甚为融洽,自然不会计较称呼这种小事。

辛评出身颍川,生平去过最北的地方仅仅是冀州而已,初到塞外自然不适应。又逢冬日,能抗住没有病倒,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饶是如此,辛评也奋力腾出双手,在一张羊皮纸上写写画画。

“好,继续出发。”

张飞点了点头,商队继续前进。

近半年以来,辛评和张飞以行商的身份,走访了塞外的大部分地区。

从幽州到乌桓,又从乌桓来到鲜卑,如此长途跋涉,只为弄清楚三件事情。

其一,这些异族放牧的地点。

其二,这些异族人口战力的实际情况。

其三,便是边塞之地的地形。

对于第三点,张飞和辛评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张飞是用脑子记住,而辛评则是细细记录下来,此刻他手中的羊皮纸便是最好的证明。

如此寒冷的天气,坐在马上反而不如牵着马行走,还能使身子暖和一些。

张飞一边在寒风中行走,一边开口道:“辛先生,这半载以来,咱们几乎走遍了整个塞外,如今却是去往何方?”

“走遍了整个塞外?”辛评满脸诧异道,“翼德未免太过天真了。”

“难道没有?”

“当然没有。莫说是数月时间,就算花上十年八载,也不可能行遍塞外。”

闻言,张飞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辛评见状,当即微微一笑道:“怎么,翼德后悔了?”

“怎么可能,大丈夫一言九鼎,临行前某向子初保证要行遍塞外,又岂能反悔!”

张飞梗着脖子叫道。

“好好好,翼德乃大丈夫,当然不会反悔。”

眼看张飞就要炸毛,辛评赶忙笑着安慰道。

商队又行了半日,直到太阳快落下之时,眼前不再荒芜一片,反而见到了一股成群结队的牛羊,更有三三两两的牧民在后面驱赶着牲畜。

在草原上孤独行进了一月有余,总算见到了人烟,纵然明知这些都是胡人,张飞也有些高兴。

“辛先生,此地是哪一族的部落,牲畜倒是不少。”

此刻辛评眼中却忽然闪过一道精光,口中缓缓说道:

“此地,便是咱们此行向西的终点——弹汗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