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八十一章 夫妻之夜

大清疆臣。 第八十一章 夫妻之夜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彩儿……”阮元喃喃道。

又过了些时候,阮元才想起现在的妻子正在自己身边,可即便如此,阮元似乎依然难以抑制内心之苦,缓缓道:“没想到啊……整整十年了,十年前也是这个时候,我乡试应考已毕,那日江宁的喜报送了过来,我是江南第八名,家里人自然高兴了,江舅祖听了我考中举人,也带了自家的重阳糕来到我们家里,想与我们一同庆祝。可那一日,我和彩儿本来已经准备自己做糕了,舅祖这一来,我们的糕便没做成,事后我也和彩儿约定,以后重阳,我二人定要重新做一次糕。却没想到……没想到之后我入了京,彩儿回了扬州,京里又多公务,这一次糕,就一直没做成。终于那一年,我和彩儿都有了空闲,可荃儿她……”孔璐华也听阮元说起过之前的女儿叫阮荃,并不陌生。可听阮元继续说着,她才清楚阮荃就在那一年,病重不治而去,江彩也很快撒手人寰,一年之内,阮元连失两位至亲。这时她才清楚,原来这一块糕背后,竟有阮元如此心酸的往事。

“原来,你一直都……”孔璐华的心中,却也隐隐痛了起来。

出嫁之前,孔璐华也一直憧憬着未来的婚后生活,她生性通达,自然不会想着放纵自己,可自幼也听得《西厢记》、《牡丹亭》中故事,她幼时体弱,是以孔宪增对她百般怜爱,此番戏剧,并无禁止。而其中崔莺莺、杜丽娘的情爱之事,也让她一直坚信,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才是婚后最理想的样子。是以听到族中表姐盛言颜家子弟纳妾之苦,她便一时对妾室有了厌恶之情,才会在入府之后,处处与刘文如针锋相对。后来经阮元百般调和,这时才与刘文如化敌为友。可她却一时忘了,阮元心中原本还有一个江彩,而且江彩是他的糟糠之妻,阮元又重情重义,自然不会因她之故,就把江彩抛诸脑后。

想到这里,她心中也未免有些着恼,但转念一想,阮元又何过之有?阮元第一次成婚之时,连县试都未得通过,前妻去世之时,他已是三品命官。这一路考学艰难,相濡以沫,又怎是自己初来即是二品人家,即已富贵盈室所能相比呢?

“看来还是我之前糊涂,把这夫妻之事想得太浅了……”孔璐华心中暗念道。这时,她也想起来出嫁之前,父亲和自己的一番长谈,若说不嫁阮元,天下又有几个青年男子及得上阮元?若是找个眼下并无妾室的,谁又能保证他终生不再纳妾?即便自己终生不嫁,难道在孔府孤独一生就会幸福么?

或许,婚姻之事,本就没有十全十美,而自己的这位丈夫,已是不可多得的贴心之人。

想到这里,孔璐华心中也释怀了许多,便接过盒子,道:“是我不好,让夫子想起来以前的事。”说着,又缓缓盖上盒子,将盒子放了回去。

“对不起,夫人,是我的不对,夫人是一番好意,我却……”孔璐华没想到阮元这时对自己并无半分责怪,反而还在安慰自己,心中也隐隐感到了一阵暖意。

“若是他之后能一心爱我,就算给之前那位姐姐留一处位置,也没什么不好吧……”孔璐华心中默默想着。

而入夜之后,阮元想起妻子行止,心中也是说不出的愧疚。

“彩儿总是不该忘了的,可话说回来,彩儿亡故,也有四年了,三年不娶之约,我也算坚守了下来。若是日后再这般念着彩儿,便是伤了璐华了。我……我也该珍惜眼前之人才是啊……”

只是阮元和孔璐华之间,还有最后一重心门未能打开。而距离这扇门被打开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这日闲来无事,杨吉又来找孔璐华求讲《说唐》。孔璐华为了让杨吉彻底信服自己,也做了许多准备,甚至让莲儿暗自到出售评话说部的杂书摊看了数日,买了一套完整的《说唐》小说藏下。平日见了杨吉,也渐渐为他补充了之前他没听全的故事。这日终于说到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击杀,李世民成功登基,秦叔宝、程咬金等一众从龙之臣得到封赏,《说唐》即告结束。

孔璐华为了保持男女之别,平日讲书之时,都特意设了帘子。可即便如此,她生性开朗,讲起故事也有声有色,即便在帘中看杨吉神色,也知道他听得有滋有味。这时想到小说已经讲完,也不禁有些惆怅,道:“杨大哥,这《说唐》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秦王开创贞观之治,天下太平了。杨大哥若还想听别的故事,我再去给你找《三国》过来,怎么样?”

“多谢夫人。”杨吉笑道:“夫人讲得真好,可比那些不知好歹的说书人晓事。只是我想着,这听书嘛,总是要大家一起听才好,书场里那种气氛,家中却没有。以后我还是去说书人那里听吧,若是有听得不快之处,再来问过夫人,回去好好教训他们。夫人和伯元才是天生一对,原是不该与我这般讲授民间评书的。”

“你……你说什么……”孔璐华不禁有些诧异,原想着自从那日给杨吉讲了小说故事,杨吉便即“弃阮投孔”,成为自己最信赖的家人。可不想他心中第一位的,还是阮元。这时她也想起,难怪阮元督学之时,还带着杨吉一同前去,原来阮元心中,一直对他深信不疑。

“其实不瞒夫人,起初我来阮家之时,也曾经看不起伯元,以为他没出息,不如我的恩公,他的祖父,可不想这才十二年光景,伯元已经超越了恩公了。而且伯元对我,从来便如一家人一般,我起初不觉,后来到了京城,才渐渐明白,伯元朋友不少,可多是些和他一般的读书人,大多是好人,却也……却也和我说不来话。可伯元不一样,我出去逛庙会,听评书,这些事他都不愿做的,可他却从来没说过我一句不是,从来只当我是阮家自小养大的家里人……夫人,我和伯元也有些不快之处,可我不会因为这些,就做出那什么割袍断义之事啊。我想着夫人和伯元,这男才女貌……不,个个都有才有貌,若是伤了和气,那多不好。所以我和夫人这说得来了,或许夫人也就能理解伯元了呢。”直到这时,杨吉才渐渐说出了心中本意。

“没想到啊……竟然被你绕了进来……”孔璐华冷笑道。想着自己从来自负聪明,却也不能尽数洞悉人心,心中也未免有些不快。

“当然了,夫人讲故事可比伯元强多了,他那个人啊,成日正经正史的,说起这些故事,总是说别人是错的。有时想想,也确实烦人。不过我和他毕竟认识十二年了,他这个人骨子里还是老好人,家里的人,都恨不得照顾的百病不生呢。”杨吉又补充道。

“杨大哥,你可别说笑了。夫子他对我啊,从来只是像对着个木偶人一般,家中有夫有妻,全了乾坤之位,他也就满足了。剩下的……哼……”

孔璐华这样说,其实有一半也是对杨吉的“跳反”之举尚不服气,可不想杨吉之后的话,竟比自己想得都深。杨吉又道:“夫人,您入府之时,伯元的授业恩师胡老先生,也参加了婚礼。那日他曾与我说过些伯元的事,焦相公呢,也和我说过他的想法,我听着他二人之意,伯元对夫人您,其实是有些害怕的。他有三个不便说之处,第一是认识您太早了,想着您像是个焦相公一般的朋友,有些事自然要拘谨了。第二是夫人是大富大贵之家出身,他……”

“你只说第三个吧,这两个我知道。”孔璐华也想着在杨吉身上扳回一局。

“这第三个嘛,是胡老先生说的,他说伯元看书看得多了,一时有些看傻了,说他最崇敬之人,便是您的先祖,说您的先祖在他看来,不是凡人,是佛祖、玉皇大帝、老君爷爷那般的神仙。所以他看夫人,便也和看着观世音菩萨一般,反倒是越来越紧张,倒不像是看其他家人了。唉,伯元这个人本来就是如此,有时读书读多了,我看也不是好事。”杨吉道。

“原来如此……”孔璐华心中念着,渐渐地,她心中也有了新的主意。

一时二人也无其他可以交谈之事,杨吉说自己还想去西湖游泳,便辞别了孔璐华。而对于孔璐华而言,这天也是个大吉之日。之前阮元成婚,便已将婚配之事上报朝廷,这日朝廷的封赠终于到了杭州,孔璐华作为二品命官之妻,被册封为夫人。此夫人为清代二品官员的诰命夫人,却已经不是寻常口语中的夫人可比了。

这日阮元公事也不算多,入夜之后,翻阅了数篇学署中集录的淮扬诗作,想着唐代诗作结集,有《河岳英灵集》之称,这淮扬诗集自可因循典故,称为《淮海英灵集》。一时总集之名定下,也放松了许多,便早早回了居室。看孔璐华神色时,不禁有些诧异。

原来这日入夜,孔璐华已卸了钗环首饰,正坐在床上,等着阮元归来,发髻早已松开,一丛乌黑的秀发披在肩上,细看之时,发梢微湿,而孔璐华的身上,也多了一阵浓郁的香气,灯火掩映之下,肌肤上的隐隐水滴,也清晰可见,看来妻子竟是沐浴熏香已毕,温柔的身体,在一层素衫的包裹之下,显得格外动人。

看妻子神色时,只觉她玉颊之上,隐隐映着晶莹的光芒,两道清秀的黛眉舒展开来,如远山一般曲折好看,更兼樱唇莹润,双目含情,竟似化了淡妆,美丽迷人之态,让自己一时不愿移步。看了良久,阮元才渐渐凝神,笑道:“夫人今日,神色却与往日大不同了,是……因封赠的缘故吧?还是,夫人另有喜事?”

“封赠之事,我当然开心了。不过嘛……夫子,你且看着我,夫人这般样貌,还算好看吧?”孔璐华温柔的笑道。

“那……那是自然了,夫人本就是名门闺秀,这一打扮啊,真是……真是如仙子一般好看呢。”阮元道,可忽然之间,他也隐隐想到,夫人在自己心中,原本就是仙女一般的人物,不禁开始紧张起来。

“那你多看看我嘛,夫子,我……是夫子的妻子,是要和夫子做夫妻的人,夫子你说,是这样么?”说着,孔璐华也渐渐将双臂搭在了阮元肩上,阮元看着年轻美貌,又另有一种大家气质的娇妻,又哪里能说出半句不敬之语?也随即笑道:“夫人自然是我的妻子了,这做夫妻,也是……”说着说着,隐约之间,也体会到了孔璐华的心意。

“夫子,我无需瞒你,你的心思,我都已经清楚了。其实夫子所想,却是与先人之意,大不相合了。我虽是衍圣公府出生长大,可父亲自我幼时,即教诲与我,先人之道,本在教化于天下,却不敢贪教化之功,亦不敢因教化之行而居于人上。我家虽名为圣裔,其实也是血肉之躯,饮食男女之事,与外人并无不同。我既然做了夫子的妻子,夫子就不该再像对待朋友一般对待夫人了,夫子想来,是不是也有道理呢?”孔璐华柔声说道,她细嫩温柔的声音,便如暖流一般萦绕阮元耳畔,更兼幽香层层,令人说不出的快意,阮元心中,却哪里还有半分不愿?一时之间,最后的为难之处,也于无形中渐行消解,再无窒碍了。

想到这里,阮元也轻轻握住了孔璐华的双手,笑道:“夫人之意,我又怎能不知呢?只是夫人入府之时,似乎还对夫妻之事,心中有些误会。若是我当时用强,定又要让夫人不快了,这也怪不得我啊?”

“是吗?看来夫子对夫人的心意,了解的还不够呢。”孔璐华笑道:“那日我贴着你的身子,便是已经告诉了你,我……我早已是你的妻子了。是你不知心中作何念想,才又过了这大半个月。再说了,这夫妻之事,哪里……哪里有妻子在……在丈夫前面的……”说着,轻轻从身后摘了一丛秀发,贴着身子垂到身前,在阮元面前渐渐折出一道弧线,又落了下来,笑道:“夫子,你说我是把头发放在身前好看,还是都垂在后面好看呢?”

阮元知道,自己毕竟是男子,夫妻之事,原本就应该自己作主才对。夫人言语之间,对自己已经暗示得不能再清楚明白,既然如此,这最后的决定之举,自然是要由自己来完成了。当即点点头,笑道:“夫人这个样子,最是好看。”

“你……你胡说,梳头的时候,要么左右两绺都放过来,要么都垂在后面,哪有只放一绺到前面的……”孔璐华说着说着,粉颊竟也渐渐泛起了红晕。

“夫人不必多虑,我觉得夫人这样好看,夫人自然就好看了。不过我这才读完书回来,夫人不妨稍等,我先去沐浴过了,再回来看夫人如何?”

“不必了,你身上又……又没有奇怪的味道,平日执笔读书的,都是笔墨纸砚、瓷碗清茶的气味,我……我也挺喜欢的……”

“那夫人就这样决定了?”阮元笑道。

“嗯。”孔璐华也笑着点了点头。阮元也不再犹豫,轻轻解开了妻子的衣扣,只觉烛光掩映之下,妻子肚兜上的鸳鸯戏水,竟是格外动人……

浙江学署的北门,原本对着衰落的兴元坊,平日即便是阮家家人,也大多从南面的偏门而出,很少开启北门。疏忽的时间久了,一些流浪猫也在学署北侧墙畔,有了自己出入学署的通道。这时到了九月,天气转冷,一些小猫想着这里人多,总是比外面暖和,而且前些日子的大火,似乎对这里也没多大影响,便更加肆无忌惮的出入学署。阮家下人知道小猫们也无甚恶意,大多听之任之。

这一夜,一只在外游玩累了的小猫,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出现在了学署之内,入夜之后,学署房舍渐渐熄了灯,一时再无人烟,小猫也自由自在的在院内徘徊。忽然,它听得西首间一间屋子,似乎还有人类的声音,便慢慢走了过去。

小猫对于这座宅院,并不陌生,之前月余,它便与兴元坊一带的同类们一同出入过这里,当时也曾路过这间居室,只记得里面灯熄了之后,便再无声音,可这日居室之内,竟渐渐传出了一男一女的嬉笑之声:

“夫子,被子不要盖得这样紧嘛……我……好热的样子……”

“夫人还是小心些才是,这几日天转凉了,夫人身子又弱,自然要照顾好自己了。”

“你……你说我身子弱,你……你又强到哪里去了?大家都说你瘦,又不好好吃饭,你……嘻嘻……好舒服呢……”

“嗯……这样抱着你,还舒服吗?”

“夫子,你抱得太紧啦,我又不会跑,你想什么呢……嘻嘻,夫子还真是天真呢……”

“夫人,若是觉得痛了,就抱紧我,怎么样?”

“你……嘻嘻……我、我才不怕呢,我……哈哈哈哈……”

小猫不知道愚蠢的人类又在玩什么新花样,反正想来想去,他们总是会给自己喂饭,自己才是最终的赢家。既然胜负已定,人类又何苦继续挣扎?还真是天真呢。

想到这里,小猫发现这间房舍外面,并不算暖和,想到这里往东走一些,有座灶台,不知火灾之后,还有没有留下来,但总是比这里温暖一些,便直奔灶台而去了。它离开的时候,房舍里依然还有阵阵笑声,似乎很满意的样子。可是能吃饱睡好,不就已经很满意了吗?小猫高傲的想着。

杨吉和小猫一样,也不知道这个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次日见到阮元之时,隐隐发觉,阮元似乎有了一点少见的疲倦……

而多年之后,当莲儿终于也要出嫁的时候,杨吉也曾经看到孔璐华和莲儿说起过什么,其中隐隐便有“夫子”二字。只是孔璐华说着说着,竟似有什么难以言表的秘密一般,只贴住了莲儿右耳,一边嘴唇轻轻动着,一边还笑了出来……

而这一日之后,阮家也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

首先,孔璐华召集了所有家中侍仆,无论原本阮家家人,还是孔府的陪嫁人员,都齐聚一堂。接下来,孔璐华完全打乱了家人顺序,给每个人重新分配了房舍,大体而言,每三四个孔家旧人,和一个阮家旧人分在一起。孔璐华想着蒋二救火之时,对阮家仆从便多有了解,深知各人长处,对孔府来人不卑不亢,对阮家原班人马,也亲如兄弟,便与阮元商议了,让蒋二做男仆之首,女仆自然还是莲儿为首。而且这一次,孔璐华还另挑了一位女仆出来,又从杭州雇了一名新仆,二人一道,作为刘文如的侍从。

新居所分配完毕之后,孔璐华也再次声明,自己已经嫁入阮家,此后便不再是孔小姐,而是阮夫人。大家也都是阮家家人,自此之后,不得再说自己是孔家之人,更不得出现多名孔家旧人围攻一位阮家旧人的情况,如有出现,所有孔家旧人一律罚钱一月。阮家旧人被相互分开,自然也不可能合在一起刁难孔家之人,如有出现,阮家旧人同样要受责罚。孔家旧人如有不愿待在杭州,愿意返回曲阜的,也听其自便。这样一来,无论阮家旧仆,还是孔家来人,都深知夫人办事公平,蒋二待人客气,自然真心信服,之后两家仆从,便渐渐融为一体,只有今日之阮家,却无昨日之孔家了。

阮元看妻子对家中仆从分配,殊为细心,为家中解决了一大隐患,对妻子也是说不出的怜爱。这年冬天天气寒冷,阮元也时时记得妻子体弱,担心她经不起冬季寒气,每日为她悉心准备衣物。这一个冬天下来,由于孔璐华得到了精心照料,竟然没有生病。

而阮家日常的饭菜之中,每隔几日,也出现了一日浓粥。这样一来,反是阮元看着孔璐华要和自己一同吃粥,担心她吃不下,最后家中议定,每隔三日,便一餐用粥,这样阮元夫妇的习惯,就都照顾到了。孔璐华也特意嘱咐了孔顺,要他带着其他三位厨师去许记学习江浙菜的做法,以调和一家口味,过得数月,几位孔家名厨也已艺兼南北,菜式鲁浙齐全,再也不用担心饮食不惯之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