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七十三章 孔璐华与阮元,正面对决!

阮元见焦循点头称赞,自是大喜,又道:“眼下在这杭州,西湖之上,便是文澜阁,天下图书之精华,尽数列于其中,金石、畴人之事,就都方便了许多。此外,我还想着,咱当年的心愿,是可以完成的了,我这几日便传信回扬州,多寻咱淮扬文人诗作,将国朝已降所有但凡有可取之处的诗作,尽数勒成一书。这两浙也是诗文胜地,百五十年,名人佳作不胜其数……这样,你也帮我在这两浙多加垂询,若是有可取之处的诗人诗句,便尽数上报,咱给这两浙文人,也刊印一部诗集,如何?”

文澜阁是杭州《四库全书》的贮藏之处,乾隆编定《四库全书》之后,共抄录了七份分藏天下,杭州便是其中一地。而且杭州与镇江、扬州一样,所藏《四库全书》是可以供士人抄录阅览的。是以焦循听着,也兴奋不已,可转念一想,又道:“伯元,按你这前后所言,你想再修订一部金石志、一部畴人传、两部诗集,这可有四部书了,而且我想着,这两浙诗作,堪称精华的,也不下千余首,如此工作,没有足够的资财,可是办不成的啊?你一年虽也有些养廉俸禄,可舟车劳顿,便要耗去大半,剩下的那些,够用吗?”

阮元也笑道:“无妨,这两浙养廉之数,却要比山东多些,我也已经升了二品,每年自也可多余下些银子。剩下的,要不然就俭省一些,平日不急用的开支,都裁减一部分,想来这样……”

“想来这样,也不过是苦一苦夫人,苦一苦莲儿她们这些下人,然后在两浙士人面前,让夫子说话算话,是也不是?”忽然,一个温柔却不失犀利的声音在后堂响起,孔璐华和莲儿听着阮元在前堂畅想编书之事,对阮家生计不仅一字不提,还处处想着裁减用度,不免心中有些着恼,便走了出来,莲儿则将带来的鸡汤放在了阮元桌上。孔璐华走到堂前,端视着阮元,又道:“夫子或许还在想,这新君即位不过半年,还需要交结天下文人,以增新君人望,夫子借这修书之举,对他们施以恩惠,他们不仅会感念夫子,也会感念皇上。这样,夫子升迁之事,也指日可待了。至于夫人嘛,平日少吃些少穿些,想来是无妨的,反正夫人诗作得不好,又没什么文章留下来,百年以后,也不会有人记得阮学使的夫人姓甚名谁。而夫子你拿着夫人陪嫁过来的财物修书立说,百年之后,自当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了。你说是不是呢,我们的浙江学政阮大人?”

阮元听着夫人这番言语,却不禁也有一阵脸红,他之前曾在内阁与广兴说过,此次南下扬州,一是想继续做些实绩,二则是为了宣扬嘉庆声名,为嘉庆笼络人心。这段话当时是他一时搪塞之言,可事后每每想起,总觉得这也是应尽之职,嘉庆做亲王时对自己礼敬有加,做了太子又率先想到自己,自己又怎能不投以木桃,报以琼瑶?甚至一旦自己迫不得已,便求孔璐华动用嫁妆助己刊刻的想法,也曾在心中出现过,只是他也深知这等行径大为不雅,是以心念一动,便即散去,不再往这方面想。可听到夫人将这两个藏在心中的念头一一点明,心中也自是一惊。

可毕竟这些都只是自己心中的念头,报恩嘉庆一事,自己潜移默化就好,其他的更是被自己自我否决,所以阮元也没什么负担,道:“夫人多虑了,我刚才说裁减开支之事,所言都是我自己的俸禄。家中其他人用度,我家里田产,总能补上不少。至于夫人的嫁妆,我更不会动用,这一点上,夫人尽管放心就是。”

孔璐华这次正面“挑战”阮元,原本就是想着让阮元不再一心忙于公事,多在意自己一些,听到阮元这句,又是避其锋芒,那自己怎能轻易善罢甘休?又道:“人言夫子精于筹算,今日一见,夫子这计算开支的本领,不过如此嘛?你空言家中开销,都可以自己补足,却当我不知道学政一年的开支么?这浙江有十一个府,你每个都要去一次不说,有些地方,三年里还要去两次,这样一路开支下来,不倒贴银子就不错了。再多花这些银子去刊刻书籍,又说不需我出资相助,好啊,我倒想看看,夫子到了冬天,要怎么过年啊?”

“好,若是夫人不放心,我自可在此立誓,若我主动用了夫人嫁妆里一分财物,我一年之内,在浙江身败名裂。如此誓言,夫人可还满意?”阮元眼看孔璐华步步紧逼,自然想着反唇相讥一番,只是他向来文雅,不愿——其实也不会正面与人对骂,只得采取迂回战术。虽然自己心中也确实没底,但总能挡住夫人这一波进攻。

焦循眼看二人僵持不下,知道这已是夫妻家事,自己不好参与,便也笑道:“伯元,人家都说啊,这夫妻之间,多在小事上吵些架,才是真正的恩爱,这样你们到了大事上,就吵不起来了。你这毕竟新婚也没过几日嘛,恩爱一些,也是人之常情,这补录生员的事宜,我和你二叔去办就好,就不打扰你们了。”说着,一边收拾了文案,向外走去,一边招呼阮鸿离去,阮鸿自然会意,也随即拜别阮元,一时之间,正堂之中只剩下阮元和孔璐华主仆二人。

“里堂你回来,家里留了午饭……”阮元这时却是真心想着焦循能够留下,至少能帮他抵挡一阵。可焦循哪里肯被他拖进家事之中?只行过拜别之礼,便离开了正厅。阮元看着厅堂里再无一个男子,心中也不知如何是好。

“咦?夫子还记得吃饭啊?”孔璐华似笑非笑的说道:“可是上午的这早膳,我们都已经用过了,要想吃下一顿,要等到申时了,夫子不如,先将这鸡汤喝了如何?看你这一上午劳累到现在,也好补补身子。”

“这也多谢夫人了,这个时辰吃饭,我……我有些不习惯,过了时辰,少吃一顿也没什么。”阮元道。

“你……你这样对得起我吗?”孔璐华不禁有些恼怒,道:“你……你早上刚过五更,就起了床,吃了两块小点心,就来这边办公来了,早膳又没吃一口,你就这样天天不好好吃饭,过不了几日,就要累坏身子的!到时候,我……要是让外人知道了,还不得说我这个做夫人的,成日在家颐指气使,欺负自己丈夫,毁了你大好前程。若真是那般,夫人我以后还怎么见人?你……你就想着你这些公事,就不会照顾一下你夫人么?”说着说着,孔璐华又不禁说出了实话,暗自想来,也有些害羞。

“夫人一番好意,我自然心领了,只是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平日违了时辰,胡乱进食,实在是消受不起。到时候,我若是把吃下去的东西吐了出来,岂不又让夫人担心?”

“你还敢吐出来?你知不知道为了做这一碗鸡汤,孔顺哥哥花了多大工夫?为了准备这碗鸡汤,孔顺哥哥昨日便去了寿安坊,选了最好的公鸡回来,这汤自昨夜炖到今日清晨,方才炖好。为了准备这碗鸡汤,孔顺哥哥昨日只睡得两个时辰,他那般辛苦,就换来你一句吐出来?你若是今日不把它喝了,以后也别想再喝了!”

孔璐华说的孔顺,是孔家带来阮府的一名厨师,虽然只比孔璐华大六岁,却自幼精于厨艺,十二年前还只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入了孔府学习孔府菜,这时已是孔家最出色的厨师。孔宪增这次嫁女,唯恐女儿在江南饮食不便,特意选了家中四名最好的厨师陪同南下,孔顺便是其中之一。孔璐华自幼便喜爱他烹制美食,有时为了一饱口福,便以兄长相称,久而久之叫习惯了,也就不愿改口了。在孔璐华眼里,孔顺便是海内第一名厨,这时阮元口不择言,正好撞在枪口之上,她又如何能不恼怒?

正在二人僵持不下之际,又一个声音在阮元身后响起:“伯元,这一上午,可把我累坏了。对了,你那里又没有点心什么的,午饭前先给我点。这游泳啊,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听着竟是杨吉的声音。

阮元看着杨吉走上前来,才发现他头发兀自湿着,衣服上似乎也有水渍,身上更有一股湖水的气息。孔璐华眼看他这般不雅,索性转过了头去,不再看他。阮元也问道:“杨吉,你刚才说什么?你去……游泳去了?”

“是啊,这西湖就在边上,我去游了半日,有何不可啊?再说了,这浙江我待了几个月,看得清楚,转个圈就有水塘,走两步就能看到一条河。这我要是不熟悉熟悉水性,万一哪天一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了,可怎么办?伯元,你这里不还有碗汤嘛?你要是不喝,你给我喝了如何?”杨吉不经意间,已经看到了案上的鸡汤。

“也好,反正我现在也吃不下去,夫人还说这汤做得不错呢。”

“这说的是什么话……”孔璐华看着阮元这样漫不经心,气得一时语塞。还是莲儿了解主人心意,忙上前道:“这是我们小姐给阮大人的鸡汤,你不能喝。”

“你这姑娘怎么如此不懂事?!阮大人这不刚才都说了吗?要把这汤给我,你还啰嗦什么?这一天够郁闷的了,我回来到那河边,今天开了一个书场,说书的人也不知怎么,一直在那里吹宇文成都那条破鎏金镋,那宇文成都有什么好吹的?非得说宇文成都是大隋第二,罗成才第七。你让宇文成都擒个五王试试啊?一个被李元霸一把撕了的废物,谁愿意听啊?我就想知道罗成擒了五王之后,当没当上大将军,怎么就这么难呢?”

“撕了?”莲儿似乎对这些故事毫无了解,越听越害怕,差点哭了出来。

“你看看你把人家吓得,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这罗成是说书人杜撰出来的,你非要问我他当没当上大将军,这历史上都没这号人物,他去哪里做大将军?要不你也杜撰一段,就说他做了大将军了,还是宇宙大将军呢,这样如何?满意了吧?”阮元对罗成这个虚拟人物,始终显得不是很感兴趣,但“宇宙大将军”却是历史上侯景自封的名号。这时阮元未免有些不耐烦,索性把这个名号拿出来嘲弄杨吉一番。

“你说我杜撰?我还说你那些史书都是杜撰的呢。伯元,你觉得罗成比你强,就老老实实承认,别和我说什么杜不杜撰的。外面听书的人多了,哪有像你这般纠缠不清的?”总之在阮家提到罗成的事,阮元和杨吉就免不了一场争执。

就在这时,只听孔璐华道:“杨大哥,那……那罗成后面的故事,其实很惨呢,我在家听说书人讲过一些,杨大哥你真的也想听么?”

这话不说则已,从孔璐华口中说出,只把阮元也听了一惊,在他印象中,夫人应该是和自已一样的读经知史、吟诗作赋之人,却不想孔璐华对民间小说也有耳闻。

杨吉一时也有些不敢相信:“夫人你……你说真的?”

“当然了?你说罗成力擒五王,这五王里可是有一个叫窦建德的?”

这个名字杨吉确实知道,听了之后,对孔璐华的信任不禁多了两成,忙道:“对,对,我知道他,是个挺厉害的反王,被罗成擒了之后,好像是被烧死了。所以呢?他都死了,还能为难咱罗大将军啊?”

“杨吉,窦建德是被斩首的,不是被烧死的。”阮元忍不住插嘴道。

杨吉却对他不屑一顾,只听着孔璐华后面的故事,孔璐华见他渐渐信任了自己,也缓缓道:“这窦建德啊,有个部将叫刘黑闼,眼看主公死于非命,便想着为主公报仇了。窦建德死后不过一年,这刘黑闼便又起兵反抗唐朝,最后,罗成就死在他手上了。”

“不可能!我们罗大将军堂堂大隋第七条好汉,而且……而且前六个应该都已经死在他前面了。那刘黑闼何德何能,怎么可能杀了罗大将军?!”杨吉听来,却是全然不信。

“那你听我讲啊,这罗成原是大唐秦王帐下将军,是也不是?这秦王打了胜仗,便被他两个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嫉妒,这两个兄弟施了奸计,谋害秦王,夺了秦王兵权。所以去打刘黑闼,原是他两个去的。可他们打不过,朝廷就又派罗成前来助阵。来是来了,可这二王嫉恨罗成,不想让他立功,就只派他一人出城追击敌人,却不给半个援兵,最后罗将军孤立无援,被敌人包围,竟……竟被一阵乱箭射死了呢!后来……后来唐军收了罗将军遗体回营,竟从他身上,取出了两升箭头……”其实最后这个典故出自宋金战争时的杨再兴,孔璐华为了渲染气氛,索性移花接木过来。看着一边的莲儿显然不懂这些军争故事,已被吓得哭了出来,孔璐华又不禁过来安慰她。

杨吉听罢,也大怒道:“这两个狗王,就这样害死我们罗大将军,简直是丧心病狂,禽兽不如!夫人,这秦王和秦叔宝他们,不会就这样被这两个狗贼害死了吧?要是他们还能活下来,那可要给罗大将军报仇啊!”

阮元在一旁听着,也插话道:“杨吉,夫人说的那是罗士信,不是罗成,而且罗士信是守城城陷而死,并非出城迎敌。还有,当日统军的唐军主帅,其实就是秦王啊。”

“不可能!我们秦王素来爱惜人才,怎么可能让罗成去送死?想来夫人说的才是对的,你看的书是错的!夫人,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能否再给我讲讲?”杨吉道。阮元听着,也不禁一愣,其实他少年之时,对说部之事曾听阮承信讲过一些,在扬州也听过不少戏。可阮元所知均是《西厢记》、《三言二拍》这种文人风情浓厚之作,《说唐》不仅成书晚,而且故事较为通俗,文人之间传播甚少,只有山东因是秦叔宝故乡,讲《说唐》的人方才多些。是以说起《说唐》,孔璐华反倒比阮元了解得多。

不料孔璐华却道:“这后面的故事嘛……我一时记不清了,要不,日后你想听了,便与我说一声,我再讲给你听,如何?再过一会儿,又要做午膳了,我也想过去看看呢。看杨大哥你出去游了一个上午,想来也累了吧?这碗鸡汤既然夫子不想喝,那就送给你了,总不能浪费了啊?”

杨吉大喜,忙走上案前,取了鸡汤,便喝了起来。阮元看着他这样轻易被孔璐华“收买”,心中自然不甘示弱,也想扳回一局,便道:“杨吉,这后面的故事,我记得清楚。不然,我讲给你听如何?”

“我不听,你读的书是错的。”

孔璐华也走到杨吉身边,小声道:“杨大哥,他刚才对你说的宇宙大将军,历史上是个大坏蛋,他是在消遣你呢。”

“我知道,夫人,以后历史上的事,我只听你讲,再也不听他的了。”

“那……莲儿是懂事的姑娘吗?”

“那当然,莲儿姑娘最乖了。”有了鸡汤的诱惑,杨吉自然毫不犹豫的改了口。

阮元看着杨吉,也颇有些无奈。而孔璐华那温柔从容的玉颊之上,却隐隐出现了一丝得意之色。

白日间这个回合,以阮元的完败告终。可阮元又怎是甘于失利之人?这日夜里,阮元也早早停止了读书,回到内室来找孔璐华。

“夫子今日好兴致啊,想着你平日读书,都是不到二更绝不回来,今日竟然早了一个半时辰,不容易啊。”虽然话是这么说,可孔璐华眼看自己妙计得手,也不禁有些得意。

“今日书读完了,闲来无事,便来陪陪夫人。不过我倒是也很好奇,夫人好像与我说过,你南下嫁我之前,从未出过曲阜,也不是成日走街串巷的野孩子。那这评书演义里的故事,夫人是从哪里听来的?”阮元一直对这个问题颇为好奇。

“这有何难,山东说书人多了去了,其中有和我们孔家要好的,逢年过节,便叫他们进府里来讲上一段,山东讲得最好的便是《说唐》。我听得多了,又求着爹爹帮我找了全本来,那时我经常生病,爹爹看我可怜,也就依了我,所以隋唐这些故事,我清楚得很啊。不过我家中的《资治通鉴》,隋唐那一部分我也看过,我也自然知道,这罗士信和罗成是怎么回事。你要是以为夫人我是听评书长大的,那是你太小瞧我了。”

“瞧夫人这话说的,我何时小瞧了夫人啊?”阮元笑道。

“那你说谁是野孩子呢?我自小身子就不好,所以走动才少了些,再说了,街巷有什么好的,都是些庸俗的中年男子,有什么可看的?但府外面的山水,我可是经常去看。若是走街串巷算野孩子,那游山玩水算什么?夫子你第二次见到我的时候,不就在沂水之畔么?哼,想来你也瞧不起成日外出游玩的女子,先前对我说的话,也不过是看在我出身孔府,不敢得罪于我,故意说来奉承我们家的。看起来啊,你真爱的女子,应该是文如那样足不出户,成日话都不愿意说的。这样啊,才显得你博学多才,见闻广博不是?”

孔璐华却未想到,自己这番言辞背后的心意,早已被阮元看穿。阮元也不生气,笑道:“夫人今日言辞,处处与我针锋相对,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已对夫人发怒了。但夫人却知道,我若是个真诚之人,自是不会发怒的,所以夫人这一日的言行,就值得我好好思考一下了。夫人不喜我修书之事,不喜我为了公务,连饭都忘了吃了。其间深意,应当是觉得我陪夫人,或者说真心与夫人交流的时间太少了。也罢,若是我再不和夫人多说一会儿话,只怕再过几日,杨吉都要弃我而去了。但话说回来,夫人有一事却是不知,我对待有才华的女子,也是真心敬重,从未在这些女子面前自命清高的。夫人能委身下嫁于我,我从来只觉三生有幸,也是从无半分猜忌之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