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五十六章 无解之局

大清疆臣。 第六百五十六章 无解之局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是吗,使者先生,没想到二十多年没见,您这强词夺理,混淆是非的工夫,倒是一日千里啊?印度……您说的是小西洋那些部落没错吧?一句擅作主张,一句严明军纪,若是后世之人能将你我今日之言记录下来,却还不知今日是何人先挑起了战事呢?!错都是小西洋人犯的,你们英吉利人军纪严明?你是不是回了英吉利以后,还要把这番油嘴滑舌的工夫,都说成是我们大清之人奸诈,竟而教坏了你呢?”谁知阮元听着小斯当东之语至此,竟丝毫没有罢休之意,反倒连声向小斯当东指斥起来。小斯当东听到阮元这番言语,却也吃了一惊。

“阮先生,您……您这是何意呢?”小斯当东也向阮元问道。

“使者先生,您最开始同我说得是什么?若是五十年前,高宗皇帝同意了你等英吉利使臣的那几个条款,今日就不用开战了。我虽然老了,但今天之内你对我说的话,我记得应该不会错吧?你这不是颠倒黑白,无中生有,却又是什么?!”阮元回想着小斯当东这日言语,这时却也毫不客气,向他斥道:“此次你英吉利入犯我大清,究其根本,乃是因为你们在广州私贩鸦片,朝廷对你等私售鸦片一事,整整查禁了二十年,可你们依然走私如故。是以皇上方才下了谕旨,要林钦差南下广州,查禁鸦片,而你们开战的借口,不也是林钦差在广州焚毁了你们商人的鸦片吗?那我倒是想问问,这鸦片自百年之前,在我国便已被定为禁物,仁宗皇帝以来,广州更是对私贩鸦片之人一再严惩,因为这违背了我大清国法!你等商人携带鸦片到广州,本就是违法犯禁之举,我大清严查严办,有何不妥?这件事同五十年前你等入贡,又有什么干系?”

“阮先生,可这鸦片之禁,在我们欧洲便没有一个国家有这般法令,如今在我们的首都伦敦,也有许多百姓在抽鸦片,又何必去禁止呢?更何况,我们的商人在其他国家经商,都从来不卖鸦片,之所以向中国贩售鸦片,不是因为你们只开放了一处广州港吗?若是你们能够再择一二海港予以开放,不就没有这贩售鸦片之事了吗?”小斯当东也如此向阮元答道。

“使者先生,您这番话,您自己想一想,除了强词夺理,还有何物呢?”阮元也自不客气,当即反驳道:“你说你们欧罗巴洲没有一个国家将鸦片视为禁物,所以我大清也不该查禁鸦片,这岂不荒唐?!鸦片素有成瘾之毒,百姓吸食鸦片一旦上瘾,轻则倾家荡产,重则不能饮食,思绪混乱,成为愚痴之人,更有甚者,便是要送了性命!你们欧罗巴洲诸国,眼见鸦片至毒却不加禁止,那是你们这些国家鼠目寸光,不知江山社稷之根本为何物!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吗?若是如此,那国家法令,还有何教化风俗之义呢?”

“至于你说我大清不开港口,是以才有鸦片走私之事,这又有何道理?是了,你是想说……因为你们在广州赚不到钱,所以才用了鸦片这个法子,想要赚走大清的银子,是吗?那你为何不看看,你英吉利除了鸦片之外,还能来我大清贩卖些什么呢?呢羽、钟表、玻璃,也不过是此等之物罢了,钟表玻璃我们用的少,你们卖不出去,我国内丝棉充足,本也不需要多少你们的洋货,可既然如此,就算你们还有一二港口可以通商,又有何用呢?你们的货该卖不出去,不还是卖不出去吗?你觉得你们的商人卖鸦片是不得已,那是不是说,你也知道你们发的是不义之财呢?你们国家的商人,赚这不义之财赚了整整二十年,而你却想着一旦我们开了港口,他们就会立刻抛弃这笔不义之财,转而去卖那些根本卖不出去的洋布是吗?似你这般借口都说得出来,你是以为我大清士人百姓,都是三岁的小孩子吗?”

阮元这一番言语问得出来,小斯当东却也一时沉默,无言以对。想到这里,也只得退而求其次,向阮元道:“阮先生,无论如何,你们不该这样限制我们的商人,你们只开放一个港口贸易,我们的商人到了广州,也只能住在那极其狭小的地方,这样……这样不合理。”

“使者先生,您觉得我们大清,是毫无缘由定立了这许多限制你等西洋之人的法令,是吗?也罢,老夫年纪大了,喜欢讲古,上次与你一别,我又做了九年两广总督,旧时掌故也在广州读了不少。既然使者大人不懂,那老夫就先讲一段古吧。”阮元听着小斯当东犹是不服,便也向他缓缓言道:“你们西洋人最早来中国,是在前明的时候,前明万历年间,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入了不少你们西洋的天文数算之作,那个时候我国内宋元天算之学,几近失传,许多宋元算学古本,竟是我这一代人穷尽心力,方从朝鲜、日本回购而来。如此天算不振之世,有利玛窦传入西洋天算,正所谓礼失而求之于野,利玛窦对于我国天算之道的发展,是有功的。正因为西洋传教之人昔年往往在天算之道上有所作为,是以我朝易代之后,圣祖皇帝最初也是宽以待人,你或许不知,一百五十年前的江南,曾经有上百座教堂。可之后呢?忽然有一日,那些传教士告知圣祖皇帝,凡国内天主教徒,一律不得祭拜圣贤,亦不得祭拜祖先,这又是何道理?你西洋传教之人,又有何资格指使我国百姓?最后圣祖皇帝眼见交涉无果,只得宣布将天主教查禁,此后教徒便不得再入内地。所以话说回来,这不是你们自取其咎吗?”

“阮先生,那天主教禁令是教廷所发,我们国家不受教廷约束,这不一样的啊?更何况就算你们不许传教士进入内地,那我们国家的商人,他们也……也没有必要对你们传教啊?”小斯当东也向阮元辩道。

“国朝鼎革之际,凡有你们西洋人的地方,俱皆有人传教,你说商人不会传教,你以为我会相信吗?”尽管听着小斯当东之语,阮元也依稀发现,英国似乎确实在传教之事上并不执着。但即便如此,想着英国人与其他欧洲国家之人样貌都差不多,阮元也没有认真辨析此事,而是继续向小斯当东言道:“您总是说我们国家只开放了一处港口,就是广州,这话二十多年前我就告诉过你,不对。但你是英吉利人,我也无意再纠正你这些。或许你想要的那种港口,在我大清还有一座,你应该知道啊?澳门,不就是你梦寐以求的那种港口吗?澳门是前明的时候,就有了不少大西洋人,当然澳门也有中国人,可以后呢?乾隆十三年,澳门百姓李廷富、简亚二与大西洋守炮台的兵士产生冲突,结果被他们打死,高宗皇帝那时连番发下谕旨,要求大西洋人交人出来,可澳门当时因为大西洋人定居者众多,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头人,那头人对于高宗皇帝谕旨竟是百般推诿,后来高宗皇帝催逼得急了,那头人竟然说已经按照大西洋法令,将那打死人的洋兵在大西洋人之内审讯过了,然后洋兵便被流放了事。这等托辞谁不清楚?定是那头人偷偷放走了洋兵,否则他为什么不愿意向朝廷交人?此后乾隆三十八年、嘉庆十年,澳门俱有凶犯打死我大清百姓之事,高宗、仁宗两位先帝数次严令他们交出人犯,他们方才将犯人正法。可你别看大西洋人如此多事,在你等西洋人中,大西洋人已经算得上恭敬畏法之人了。你英吉利人又会如何?后来高宗皇帝正是不愿宁波成为下一个澳门,便将你等西洋诸国生意一概定在了广州,你且想想,若是我大清沿海各地,俱是澳门那般凶悍险狡的大西洋人,那我大清海疆,还如何太平啊?”

小斯当东听着阮元之言,一时亦自无语,他当然清楚,如果马戛尔尼当年开港的请求果然被乾隆批准,按照英国当局一贯作风,这个港口多半也会出现澳门一般的状况。而这些后续之事,同样是清王朝所无法忍受的。

尽管他依然坚持认为,阮元给出的“广州贸易”理由其实也不充分。

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世界,本就有许多矛盾是难以调和的,西欧国家的自诩文明,“文明”之下对非天主教世界的肆意侵占,天主教廷的强势,清王朝儒家独尊的地位,清王朝本已充足的棉布市场,足以满足本国商人需求的四个海关……这一切似乎都决定了,许多问题,在这个时代,得不出最好的答案。

小斯当东不认同阮元所描述的体制,可英国人试图强加在中国之上的规则,阮元又怎能心甘情愿的接受?

“阮先生,哪怕你们没有那样的叩头礼,或许今日咱们两个国家,也不会闹到这个地步。”小斯当东还是力持己见道。

“三跪九叩之礼,是我国家最为重大的礼节,你等入贡,亦是最为隆重之事,你等却为何不能行礼呢?”在这个问题上,阮元也不愿意让步。

“阮先生,很遗憾,我们之间,还有太多问题不能达成共识。”小斯当东清楚二人之言已然尽于此处,剩下的事,阮元不可能轻易认同自己,自己也不可能迁就阮元,只得向他说道:“但无论如何,这一次是你们败了,接下来的和议,你们这边对于开港、通商、我国人居住之事,本也没有异议,所以您所坚持的规则,是错误的。”

“是啊,这一战大清败了。可即便如此,你们便可以为所欲为了吗?”阮元却也不愿屈服,反而向小斯当东言道:“五十年前,我用燕国旧事举了个例子,我大清要走什么样的路,只能由我大清决定,你用刀剑相逼,强使我们走另一条路,那无论这条路正确与否,走路的人,便只会记得刀剑,而不会记得路。以后你们同大清的交往,或许不会变得容易,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我大清国,我大清四万万百姓,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我相信,他们不会一直败下去。”

小斯当东自也清楚,以清王朝此时的内部情况而言,主动改变国策,并无可能。

眼见二人已然别无可谈,小斯当东只好向阮元拜道:“阮先生,你我如今都老了,未来的事,就让后来人去做吧。我……说实话,我并不同意私贩鸦片之事,此次回国,我也会在议会发表演讲,请求他们停止鸦片走私,那本也不是我们国家所愿。先生在我见到的中国人里,是最有学问,也最聪明的一位,所以无论我们两国关系如何,我尊重先生,祝您……平安如意。”

“平安如意吗……哈哈,我一生顺遂,如今致仕,不过苟延于世,平安如意四个字,还是当得起的。可如今的样子,只有我一个人平安如意的天下,真的是我所愿吗?”阮元与小斯当东说到这里,自也清楚二人之间隔阂尚多,不可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既然如此,便也不再强求,只向小斯当东回拜了一揖,便即离去,这日阮元也已同伊里布商议了留宿之事,当晚暂留静海寺,次日再前往镇江取船。

阮元自也不知,就在自己离开那间小舍之后,另一个人影便即出现在了小斯当东面前,向他笑道:“男爵,没想到一个糟老头子,竟然要你耗去这么多工夫,他不听话,是吗?这人竟是什么身份?我看那前来谈判的使者,对他都毕恭毕敬的。”此人正是英国新任驻华商务总监,男爵璞鼎查,也负责一部分英军的指挥工作。

“按我们国家的官爵而论,他算是……上议院议员、终身贵族、前首相,跟他们国家的子爵一样大,比咱们都高。”小斯当东也回答道,按清制子爵为一品,男爵为二品,只有公侯伯三等爵位为超品,是以小斯当东会有此言。

“是吗,那……你怎么不把他扣起来呢?这样,中国人为了赎回他们的前首相,不还要多花一笔钱吗?”璞鼎查也向小斯当东笑道。

“没有必要。”小斯当东道:“在中国,前首相很多,这种闲居在家的前首相并没有你想象的那种价值。更何况他看着温和,实际上谁知道呢?别再闹出人命了。更重要的是,就在我见他之前,扬州,就是他老家的商人给我们送来一封信,你看……就凭这信上所言,咱们也不该对他一个扬州人不敬啊?”

“是吗,哈哈,没想到咱们动都不动,就又赚了一笔啊?”璞鼎查也向小斯当东道:“既然是这样,那看在扬州人的面子上,今天咱们也该让他好好过一个晚上,你说对吗?”

“是啊,可是……”小斯当东经过与阮元的交涉,却也渐渐清楚,中国的事,没有他原先想的那么简单。

此后小斯当东很快回到了英国,并在议会演讲要求停止对华鸦片贸易,然而他的提议很快便被驳回。鸦片倾销之事,不仅没有随着战争结束而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而且在英国,随着战争结束,贵族商人的野心,不仅没有减弱,还出现了日渐增长的趋势……

战争结束后十七年,小斯当东在英国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