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最后一计

大清疆臣。 第六百五十三章 最后一计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日入夜,刘文如看着一旁的阮元沉吟不止,清楚他也一直记挂着沿海战事,便也主动上前安慰道:“夫子,你都致仕三年了,外面的事,就别操那么多心了,当年你不也说过,把后面的事交给年轻人,年轻人去办才办得更好吗?还有……这英吉利人的事,难道……难道真的没什么办法了吗?”

“年轻人,唉……我现在都糊涂了,如今这些年轻人,到底在做什么呢?”阮元也向刘文如叹道:“如今皇上倒是想起老将了,以前跟着我征剿蔡牵的玉峰,都致仕多少年了,结果皇上还要让他起复,去守澎湖。可话说回来,年轻人……论海战经验,你说哪个还能比得过玉峰呢?”原来就在这时,道光已然告知致仕的王得禄,请他暂时负责澎湖防务,七旬高龄的王得禄也只得再次披挂上阵。因年事已高,王得禄在澎湖驻守不过半年有余,便即过世,终年七十三岁,谥曰果毅,昔年参与平定嘉庆海盗的一众名将,也至此悉数陨落。

“那……王老将军能守住澎湖吗?”刘文如也向阮元问道。

“不知道,如今也只能盼着英吉利人不去打澎湖了,否则……”阮元也不禁摇了摇头,无奈地向刘文如叹道:“书之,英吉利人……对你说句实话吧,我认为,如今沿海炮台对峙,朝廷已经……已经没有胜算了。”

“怎么会这样呢?那不是……”刘文如也不敢相信,阮元竟然也会有如此绝望的一天。

“书之,我话还没说完呢。”阮元见刘文如亦有惊惶之色,却是话锋一转,对她笑道:“我方才只是说,炮台对垒我们没有胜算,但我没说这一仗,我们就一定会输啊?兵法之道有三:伐谋、伐交、伐兵。如今前线船炮咱们不如洋人,而且相差太多,所以这用谋之道、用兵之道,或许用处都不大,可还有一条路,既然都到了如今这个困境,那……为什么不试试呢?”

“伐谋、伐交……那夫子的意思是……”

“书之,英吉利距离我大清数万里,却能够派遣兵船前来进攻我们,那我们为什么不能……不能把火烧到英吉利家门口呢?”刘文如却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时间里,阮元竟然向她展示了一个她从所未闻的计划:“的确,仅凭我大清如今的情况,想要去反攻英吉利是绝无可能,但这不是说,别的国家就不会帮我们做这件事啊?你可还记得海外有个国家叫……米利坚?不错,这个国家从来与英吉利便有仇怨,米利坚之北,正是英吉利所属的加那!而这米利坚国,当年我听十三行之人说起,从来地平多米,英吉利那边,据说粮米之事,还要米利坚售米与他,方能充足呢。那若是我们能够与米利坚结盟,一同对抗英吉利,我们自可想些办法,譬如以后米利坚的贸易,我们一概不再征税,再多给他们一些优待。这样就可以让米利坚出兵北上加那,让英吉利后院失火,再断掉对英吉利的米粮供应。若是到了那个时候,英吉利自顾不暇,便极有可能撤兵,即便他们还想再战,那我们便坚壁清野,放弃沿海炮台,只在内陆和他们决战,没有坚船利炮,洋人又没有马,他们靠什么在内陆和我们对抗?若是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或许这场仗就会有转机。”

“夫子,咱们和这米利坚国来往也不多,若是这样找他们结盟,他们会答应吗?”刘文如不解问道。

“不好说,但如今形势,能用的办法,总该用一用啊。”阮元也继续推演道:“这米利坚人虽然也有违法犯禁之事,但相较于英吉利,米利坚尚属恭敬,最起码咱们在广州九年,也没听说米利坚把兵船开到南海之事啊?其实也用不着他们出兵,只要他们能帮我们断掉英吉利的粮食,我看英吉利多半就会自乱。因为这英吉利本就是无义之国!我们在广州的时候,就经常听闻英吉利在小西洋欺压土著,听闻他们这次带来的船炮,有不少也是强行裹挟劫掠而来,那英吉利军中多半也有被强征入伍之人,他们会心甘情愿打这一仗吗?换言之,只要这场仗陷入胶着,英吉利那边看不到赢下来的可能,那英吉利军中,我看多半会自乱!到那个时候,那些小西洋土著也起兵反抗他,海上那些兵士,他们又未必信任,这场仗对于他们而言,还有什么机会?我们只要在内陆坚壁清野,哪怕只打赢一仗,或许、或许洋人也就要退兵了。”

“夫子,我总是觉得有些不妥啊?”刘文如却也向阮元问道:“所谓前门驱虎,后门进狼,若是按夫子所言,米利坚受我们厚恩,打赢了英吉利,那米利坚若是志得意满,竟又成了下一个英吉利,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书之,我方才说过,米利坚多半是没有能力派兵船到咱们大清的海上的,既然如此,即便他们志得意满,想要取英吉利而代之,那需要多少时间?少说也要十年二十年了,那个时候,我们自然也有了时间重建海防,也就不会像今日这般被动了。可说起时间,如今……如今我们已是一刻也等不起了,若是还不能寻个尽快制住英吉利的法子,以后……谁知道以后这场仗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阮元也向刘文如叹道,听着阮元这一番分析,刘文如也渐渐理解了阮元之意。

即便阮元之计不是一个完美的策略,但对于仅凭一己之力,已经逐渐无力再战的清王朝而言,这或许已经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见效的办法了。

至于长远打算,在战争不能结束的情况下,还有什么“长远”可言呢?

除了“伐交”之道,此时的清王朝还有什么办法呢?

抱着尝试的心态,这日夜里,阮元也在书案上奋笔疾书。不久之后,这封书信便即到了阮元旧友,两江总督伊里布的手中:

……素知在粤通市各国,英吉利之外,惟米利坚国最为强大,其国地平而多米,英夷仰其接济,不敢触犯。而米夷在粤,向系安静,非若英吉利之顽梗。若优待米夷,免其货税,又将英夷之贸易移给,米夷必感荷天恩,力与英夷相抗。且英夷之船炮多向海外各国租赁裹挟而来,若米夷为我所用,各国闻之,无难瓦解。至米夷既经受恩,英夷心必不服,各省口岸必有一二处被其冲突,然其势既衰,我坚壁清野,来则应之,亦不难于却退……

伊里布接到阮元书信之后,不敢怠慢,当即将书信转抄入自己奏折之中,上呈道光。然而奏折送出之后,道光却并未在外交方面尝试任何新的变化。

而不久之后,伊里布也因先前在定海与英军言和之故,被道光罢黜总督之任,阮元之策很快便即无疾而终。

道光二十一年之秋,是一个意外的别离时节。阮元托伊里布上疏之事尚无结果,便又收到了一份讣告,数日之前,寓居常州的龚自珍竟突然染病去世,终年五十岁。而之前一年,俞正燮也因兴办惜阴书舍积劳成疾,以六十六岁之龄寿终,二人俱有经世之才,学问亦自过人,可终其一生都未能得偿青云之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阮元想到这里,亦不觉叹息良久。

……

深秋之际:

这日两淮盐运使司之中,人声鼎沸,竟是一时不绝。原来,听闻浙江战事,两淮盐运使沈拱辰也慌了起来,无奈之下,沈拱辰只得在运司衙门召集了扬州大小官员,甚至包括许多扬州致仕隐居的耆宿,一并商议迎敌之策。

“各位大人,各位老大人,昨日浙江的战报到了,咱们……咱们又败了一场。”沈拱辰也拿着一份公文向各人叹道:“洋人和两江裕制军所部,半月前在镇海激战一日,结果……我军再败,裕制军当场殉国啊?各位大人,咱们……咱们现在应该如何是好呢?依我之见,如今之法,当是沉船塞江,咱们将无用漕船拿出一些,凿沉了堆进江中,这样……这样能不能御敌于长江之外呢?”

“沈都转,此言不妥!”很快,一个苍老的声音便从左首上座之上发出,正是阮元。那都转乃是盐运使的别称,阮元便以此名称之:“如今英吉利人尚在浙江,能不能进犯江苏沿海,会不会进入长江之中,这些我们都无法预料,沈都转如今想要沉船塞江,那老夫请问都转,如此一来,难过的会是洋人吗?真正被都转耽误了生计的,还不是沿江行船为生的百姓?!更何况洋人兵船甚大,沉船之法对于洋船而言,其实用处甚微,如此耗民力而伤民生之法,恕老夫不能认同!”

“这……阮太保,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要么,您也给大家讲讲,如此局面,计将安出啊?”沈拱辰也向阮元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