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三十九章 蝶梦落雪(谢雪去世)

辞别英和之后,阮元却也无甚闲暇,这一日阮元也特意来到了兵部,与兵部堂官商议一件要事。而兵部诸人看来,这件事似乎从头到尾,都完全超出了阮元的想象。

“王大人,老夫年纪大了,或许没看清这几份折子,您且再帮我看一看这几份弹劾奏稿。上面所言,确实是……广州的邓总制与关天培关军门,他们铸造火炮,却有十门在施放之时,便即爆炸了么?”这时阮元身旁另有一人,便是兵部尚书王宗诚,正在帮阮元处理几份道光拟定“交部议处”的奏稿。而听着阮元如此相问,王宗诚一时却也有些不解。

“阮中堂,这……您方才所言,就是这些御史弹劾的事实啊?”王宗诚也向阮元解释道:“而且不光是这些御史,今日邓廷桢邓总制,和关天培关军门的自请议处折子,也已经送到了宫里,皇上特意让王公公把折子送了过来,其中事实应该不会错了。邓总制和关军门铸造了四十门大炮,可是试演之时,竟是十门大炮炸裂,这个事实,所有奏疏之内都是一样的啊?”

“怎么会呢?”阮元仍不愿相信这个结果。

“阮中堂,这也没什么稀奇的。”王宗诚也试图向阮元解释道:“这些炮匠啊,大多也是世袭铸炮之人,总是不会丢了饭碗,所以呢,眼见如今天下太平无事,便也有了因循怠惰之心,朝廷让他们铸炮,他们便草草开炉,敷衍了事,邓总制和关军门又疏于查办,也就……就有了这种事。阮中堂,按朝廷定例,邓总制和关军门,都应该……应该降职调用才是。”

“王大人,我若只是在兵部做官,或许我的想法也和你一样,但我先前久在外任不说,还……还做了九年两广总督啊?”阮元却也向王宗诚问道:“我在广州的时候也造过火炮,当时仅仅大虎山一座炮台,火炮就前后造了三十二门,后来补制军械,也重铸过一些大炮,我在任之时从无火炮爆炸之事,怎么这才过了……这才十年啊?广州的炮匠,就已经到了连炮都不会造的地步了吗?我……当日厚山却是……”

说到这里,阮元却忽然想起,上一年卢坤过世之际,曾经给自己送来一封遗信,信中言明鸦片难制之苦,却也说起了道光十四年的律劳卑强闯虎门之事。此时邓廷桢和关天培完成铸炮,那么反推向前,这些火炮开铸之议,应该就是出于卢坤。

这日归家,阮元也重新找出了卢坤当日送来的遗信,果然,书信之中,有着这样的字句:

夷船坚固,非重炮不能制夷,生已于虎门海口另筑南山炮台,议定添铸六千斤以上大炮四十位,不知皇上可否准行……

“厚山,原来是这样啊……”阮元看着卢坤遗信,似乎也明白了铸炮一事始末。

两日之后,阮元便即会同王宗诚,在面见道光之时上奏了议处之法。

“皇上,臣与王大人议定,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铸炮失察,致使火炮多有炸裂,更有伤及兵丁之事。此事虽是公罪,但炮位损毁太多,更兼出现兵丁受伤,是以邓廷桢、关天培二人之罪难恕。臣请将邓廷桢、关天培二人降二级留任,非有议叙,不准抵消,此外炸裂炮位,一律让炮匠加以赔补,请皇上明察。”阮元率先奏事道。

“皇上,火炮炸裂,虽为公罪,但邓关二人亦有失察之过,更兼火炮炸裂,竟有十门之多,阮中堂所奏议处之法,显然过轻。依朝廷旧例,当将二人各降三级,降职改任才是。”这日同在道光面前奏事的穆彰阿显然不认可阮元议定之法。

“皇上,若是寻常的火炮炸裂之事,臣以为穆中堂之言并无不妥。但臣在两广治军多年,也曾修筑过一些炮台,加铸了不少火炮,所以其中内情,臣或许可以言明一二。”阮元也向众人言道:“臣在广州之时,铸炮轻则二千斤,重则七千斤,彼时我炮台从未与洋船发生冲突,也不知洋船火力如何,是以六、七千斤的重炮,广州虽有铸造,却不算多。可道光十四年英吉利兵船强闯虎门,一度与我炮台交火,卢敏肃公方才发现,火炮低于六千斤,弹丸不足二十斤,便不能对洋船造成击伤,虎门炮台,如今当以防范洋船为第一要务,故而不可再铸轻炮。敏肃公当日也吸取了炮台教训,上言改铸六千斤重炮四十门,如今成炮便是敏肃公遗言所及重炮。此等重炮先前所铸不多,是以炮匠往往可以精心铸造,保证重炮不会炸裂。但如今却是要求炮匠一次加铸四十门重炮,炮匠铸炮之责,实际上增加了三倍不止,他们没有大量加铸重炮的经验,所以出了错,臣以为也是情有可原。如今之道,当是让他们吸取此次教训,日后或许再铸重炮,就不会出错了呢?若是皇上以为如此仍不足以示惩戒之效,那臣昔年总督广州,自忖铸炮之事尚不如今日二位大人,臣亦自请皇上降罪。”

“至于邓总制和关军门,尤其是关军门,臣以为万不可改任,英吉利船炮如何,外人只是听闻,而关军门却是亲见,换言之,只有关军门在任,才能针对洋人船炮定下有效的应对之法。若是水师提督换了旁人,旁人能否胜任水战且不必论,他们不知洋人船炮如何坚利,一旦轻敌,炮台必有倾覆之虞!是以如今防范英吉利的最上之选,便是将关军门留任。邓总制办理洋务,亦自有年,同样不可轻易撤换。”

“是啊,阮元所言……有道理啊。”道光沉吟半晌,也同意了阮元的处分意见,便即向穆彰阿等军机大臣道:“这件事就准兵部之议,你们下去拟旨吧。”

穆彰阿等人连称遵旨,随后便即离去。此后对于邓廷桢和关天培的议处之法,也一如阮元所议。很快,关天培也在虎门对炮台体系进行了重新改编,大角、沙角炮台因距离虎门主炮台过远,被改建成烽火台,此外炮台便依阮元“四重门户”之法精简为“三重门户”。同时在虎门出海口再加设炮台,安装重炮。一时之间,虎门之地已是大小九座炮台环列,共计安放火炮四百余门。

遗憾的是,就在一年之后,阮元昔日提拔的老将曾胜却因老迈多病之故,去世于广州军营之中,谥曰勤勇。对于阮元而言,又一位旧日相熟之人离开了人世。

只是时时往来虎门炮台之下的英吉利商人,却似乎并不畏惧这些新制大炮……

对邓廷桢与关天培的处分结束之后,内阁和兵部倒是一时暂无要事。阮元也多了些闲暇,归家照料谢雪。只是谢雪样貌此时却是全无起色,阮福夫妇也一再勉励谢雪振作精神,可是终归无用。几日之后,众人早有准备,却也不忍面对的诀别之日,终究还是来到了。

“夫子、书之姐姐、福儿、云姜,我……我要去了……”在生命的最后几日之内,谢雪已渐渐恢复了言语,只是众人却也清楚,那不过是别离之前的回光返照。是以听着谢雪临终之言,一家人早已泣不成声。可是谢雪看着一旁的阮元,心中却还是有一件事放不下来,便也向阮元道:“夫子,三十年前那件事,我……是我不对,夫子……您能原谅我吗?”

“月庄,那件事都过去三十四年了,你还记着它做什么啊?”阮元一边哭着,一边却也想起了谢雪所言旧事,当年谢雪在阮家之中患得患失,不慎误听人言,险些酿成阮家分裂之祸。但此后谢雪主动悬崖勒马,与那周妈一刀两断,一家人便也和好如初。不觉三十年来,阮元已经渐渐忘了这件旧事,不想谢雪却一直记挂到了临终之时。想着谢雪此时所愿,便是无憾而去,阮元也当即向谢雪柔声笑道:“没关系的,月庄,那件事,我从来就没在意过,也从来没有对你有半分怨念,就算曾经有过那种念头,我……我也早就原谅你了,书之也是一样的。月庄,你放心,无论今生来世,我们……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也……你也永远都是咱们阮家的好宜人啊?”

“是啊,月庄,无论今生来世,咱们都是好姐妹啊?夫人和古霞若是在天有灵,一定……一定也很想见到你的……”刘文如也向谢雪哭道。

“夫子、书之姐姐,谢谢你们。我一直都知道,你们这些时日,没日没夜的照顾我,我……是我对不起你们啊?”谢雪眼见阮元和刘文如都没有在意往日之事,也终于放下了心,向众人一一劝慰道:“夫子,以后若是劳累,一定……一定要多加歇息,千万不可劳心伤神,你的身体支撑不住的。书之姐姐,以后……就多劳烦你照料夫子了。福儿、云姜,你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娘为你们高兴,能看到你们琴瑟相谐,娘也……也没什么遗憾了……”

“娘,您别再累到自己了,您就多歇息一会儿,或许……或许还有转机呢?恩朝就要成婚了,娘,孩儿还想着跟您一同看着咱们家……看着咱们家四世同堂呢?”阮福也早已泣不成声,只是看着母亲垂危之状,又怎能舍得同谢雪别离?无奈之下,也只好不住安慰着母亲。

“福儿,没关系的,四世同堂,我以前哪里想到过呢?你也不要……不要太贪心了。娘这一生,很……很开心。四十年前,娘出身的谢家就衰落了,是你爹爹给了娘出路,如今看着你们儿女双全,恩朝的婚事都定了,娘也有了宜人封敕,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只是话虽如此,谢雪心中,却似乎还有最后一重牵挂,还是渐渐转过头来,看着面前的蝶梦园,一边看着,一边也向阮元问道:“夫子,你看那边蹲着的那只猫,是……是狸狸吗?狸狸它……它也……”

谢雪患病之后,阮元为了让谢雪精神恢复,便即将她卧室安放在了蝶梦园之前,这时各人眼前所见,正是二十五年前那般如画秋景。只是当时阮家四女尚是盛时年华,如今却已是凋落之秋了。阮元看着园中卧在一旁不动的狸狸,也向谢雪叹道:“是啊,狸狸它这样一动不动,也有好几日了,或许狸狸也已经……月庄,狸狸从广州跟着咱们,这都有十八年了,我曾听人说过,猫生一年,如人度五载,狸狸若也是人类,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了。它……它也到了归去之日了啊?月庄,你放心,狸狸走了以后,我……我会让它一直陪着你的。”

“是吗,谢谢夫子……可是,夫子你看,狸狸……”说着,谢雪的目光却也尽数移到了园中的狸狸身上,只见狸狸这时正在不住抖动,随后,狸狸竟然站起了身子。

站起之后,狸狸似乎也看到了病榻之上的谢雪,临别之际,想着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也要走过来送谢雪最后一程。

“喵……喵……”狸狸无力地向前走了两步,却终是耗尽了自己的力量,后腿一软,再次卧在了地上。这一次,狸狸再也没能站起来。

“狸狸……”谢雪的双眸也渐渐黯淡了。

几只黄黑相间的蝴蝶,不知何时竟也来到了蝶梦园中,它们纤小的身体之内,似乎还留存着某种记忆。二十五年之前,它们的一些前辈偶然来到小园,遇到了一位愿意为它们作画的美貌少妇,少妇不仅对它们和善有加,还将它们起舞之状一一留在了人间世界。如今,当年的那位美妇,已是行将别去,这些当日老蝶的子孙后裔,也特意赶到了那座小园,为昔日的友人送上别离之舞。

仙蝶在狸狸的身体上不住盘旋,似是在接引它前往彼岸世界。

很快,谢雪的居室之中也多出了两只仙蝶,在谢雪病榻之前上下徘徊,飞舞不止。

“夫子……再见了……”

道光十六年九月十二日,阮元之妾宜人谢雪,因精神衰弱,久疾难医,在阮元京邸之中过世,终年五十五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