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六百零三章 票盐法改革

大清疆臣。 第六百零三章 票盐法改革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就在孔璐华西下的同时,林则徐也正式得到朝廷改任,成为新的江苏巡抚,一路南下江宁。而江苏布政使之职,这时也已经换成了先前帮助陶澍完成漕粮海运的陈銮,陶澍、林则徐、陈銮三位方面名臣同时坐镇江苏,一时间江南也是士民欢跃,深感督抚得人。这日林则徐方才抵达江宁,便被陶澍和陈銮迎入两江总督府中,而随后三人需要商议的,就是新的盐商之制了。

“少穆,如今你可以重回江苏,真是太好了。”陶澍眼看三人都已落座,便即向林则徐言道:“这接下来的盐法改制之事,我一直想着,若是少穆能够回来,合我们三人之力,那才能事半功倍,若是只有我一人啊,哈哈,只怕扬州那边,我是什么事都办不成的了。”

“这……不知扬州那边发生了何事,至于盐商盐法改制,我在江苏任职不如总制这般长久,也还望总制赐教才是。”林则徐也对陶澍问道。

陶澍尚未答话,一旁的陈銮已经向林则徐笑道:“林中丞,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扬州那边,如今有将近一半的盐商被陶总制查抄,这些盐商本身在扬州又颇有声望,所以如今扬州绅商,大多恨陶总制入骨啊?听说有些文人游戏打牌,都要在牌中加入两种新牌,一种是桃树,另一种呢,是砍伐桃树之人,若是出牌时出了桃树牌,那定要再出一张伐树牌,用以砍伐桃树啊?这谐音之语都到了这个地步,你说陶总制要是依然孤身一人,可如何去办扬州之事呢?”

“哈哈,若是这些人再这样闹下去,只怕过得几日,扬州人都不敢种桃树了,也说不定呢。”陶澍也向林则徐笑道:“至于改制之法,我如今已有了个想法,毕竟现在一半的盐商被革除了总商之职,原先他们控制的盐场也空了出来,后续办事就方便了。少穆,你在浙江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票盐’之制啊?”

“这个我听说过,是前明之时传下来的一种旧制,但我也听说,只是浙西几处多山州县在用。”林则徐道:“这所谓‘票盐’之制,指的是可以让百姓到盐运使司领取盐票,每一票准贩盐若干,百姓交钱买了票,就可以按票中行盐之数去盐场提盐。不过这种办法用的不多,用在多山之地,也只是因为那些地方偏僻,交通不便,一般盐商不会去那边贩盐,听说山东也有一些山地在用。”

“那如今我更进一步,把这‘票盐法’用到整个两淮之地,你看如何?”陶澍问道。

“这个嘛……只怕有些难处。”林则徐也担忧道:“首先,这种办法目前只有少数山区,交通不便之地在用,能不能推广到更大的地方,尚未可知。其次,两淮从来习惯了盐商行盐,可这‘票盐法’一行,必然有许多散商前来认票贩盐,散商行盐,随时进,随时出,又不如盐商熟悉食盐销路,是否稳妥,下官不敢下定论。”

“我看如今之势,行用这‘票盐法’倒是并无不妥之处。”不想陶澍却对这种办法颇为自信,向林则徐和陈銮道:“以前两淮之地,所有盐场事实上,都被各路盐商瓜分殆尽,咱们有改制之法,也无从下手,如今盐场空出来许多,自然需要新商人前来补上不足。而旧日盐商,正是因为他们世代行盐,早已失去了祖辈积极进取之念,所想的不过是安享其成,这样的盐商面对私盐,却要如何应对?而私盐之事,这些年我们也已经发现,一味严禁,是禁不得的。既然如此,倒不如化私盐为官盐,准许有能力贩盐之人买票之后,自己去盐场领盐出售。至于旧有的总商,我也不会再为难他们,他们若是还有营商之能,一样可以按旧制认窝行盐,但若是他们再竞争不过那些凭票行盐的散商,就是他们的问题了。”

“可是,在如此之大的两淮改用票盐法,前来认票行商之人,必然要比浙江、山东那些多山之地多上数倍,甚至十数倍。以前浙东两省散商不多,朝廷尚能管辖得当,这人一多起来,或许……”林则徐还是有些不放心。

“我们管辖他们,只在认票这一件事上,剩下的事,就看这些散商的能耐了,咱们还担心什么?”陶澍也向林则徐解释道:“这票盐之法,我看关键在于认票,只要他们把盐票的认票钱交上来,对于官府而言,盐税就够用了。而他们为了尽快把盐出手实现盈利,也自然不会哄抬市价,到时候,盐价也很容易降下来,正是官民两便啊?少穆,所谓用兵之法,奇正相合,这票盐旧日是用奇之法,如今时异、事异,它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用正之法呢?”

“陶总制,既然您已经有了计划,那……我也愿意一试。”林则徐听着陶澍之语,清楚即便票盐法仍有不足之处,其中之利,同样是显而易见,若是能够兴其利而防其弊,或许就可以在两淮开辟一条全新的盐务之路,想到这里,便也答允了陶澍。

“好,太好了!少穆,如今我已经有了些办法,还需要咱们几个一并商议才是,待我们把章程拟好了,就去上奏皇上,请朝廷那边,通过咱们的票盐章程!”陶澍眼看林则徐愿意和自己合作,心中大喜,也当即和林陈二人商议了起来。

很快,陶澍等人拟定的票盐法章程,便即送到了朝廷之中。

一、由盐运司刷印三联空白票式,一为运署票根,一留分司存查,一给民贩行运。民贩纳税请票时,该大使于票内添注民贩姓名、籍贯、运盐引数及所欲行销之州县,按道里远近,立限到岸,听其销卖,票与盐不准相离。

二、每盐四百斤为一引,场盐价格六钱四分,抽税照寻常商税酌减三分之一,即交银七钱二分,再征委员薪水、缉私经费共五钱二分,一引合计收银一两八钱八分,此外不得另有需索。

三、滞岸各州县所招徕民贩,由该州县发给赴场买盐护照,载明薪水、年貌、籍贯。海州附近居民及各省客民到海州贸易者,在海州领取护照。

四、民贩买盐出场后,须经卡员查验,前往指定口岸销售,盐包以一百斤为一包,每引四包,到认销口岸后,向当地州县衙门缴票。

五、各口岸衙门、胥役兵丁,不得向民贩索取陋规。

“你等可再看看,这票盐之议,是否可行,还有何不妥之处吗?”道光这一日也召集了军机处及各部重臣,与各人商议起票盐法的施行之事来。

“回皇上,这票盐之法,依臣所见,确实可以收足盐税、减盐价两大实效。但除此之外,却也另有一事,似乎有些不妥。”文孚当即向道光言道:“若是票盐之法一行,则两淮诸多散商必将蜂拥而入,占据盐场行盐,这样对于剩下的两淮总商而言,只怕是大有不便,总商没了足够的盐场,又有身家之限,只怕以后总商所行之盐,会日渐萎缩,长此以往,只怕去年清查盐商,抄没家产之事,还要在两淮重现。”

“皇上,这票盐之法上足赋税,下抑盐价,是以臣不以为其不便。至于总商,能争得过散商,便可以任由他们去争,即便争不过,及时退出便是,其实不需朝廷再去查抄,所以票盐之法,应该可行。”不想这时,竟是曹振镛出言支持了陶澍。

“曹太傅,这票盐之法,对我而言,倒是无关紧要,可对于曹太傅而言,您可要想清楚啊?”文孚也向曹振镛道:“我听说,曹太傅也是盐商世家出身,怎么这一次,居然要和自己的家族过不去了呢?”

“皇上,臣是盐商世家出身不错,但臣一家两代都是进士,所以臣之家虽是商籍,读书习气,却也和寻常士人无二了。”曹振镛这时也向道光解释道:“臣之念,亦是士人之念,臣同族之人能够行商有所积蓄,自是好事,可若是他们不能经营获利,臣之家相比于寻常士人,难道还算穷吗?更何况臣已是太傅,族人又兼盐务,本就有与民争利之嫌,所以行盐之事对于臣而言,乃是无可无不可。再说了,文中堂,就算我一家只是寻常士人,不是盐商,难道这天下之间,还会有饿死的宰相吗?”

“是吗?既然曹振镛出身盐商之家,都不介意票盐改制,那朕看来,你等其他人又何必再多言票盐之不足啊?这新制就先让陶澍他们施行,日后再看效果吧。”道光眼看曹振镛对于盐法都没有异议,便也同意了陶澍所拟章程。

很快,票盐法便即得到正式施行。

票盐法实行之后,由于旧有“陋规”已有部分得到章程认可,成为定制,是以陶澍也对盐务之中冗滥的陋规大加裁削,严令各处官吏不得滥行索取,至少短时间内,盐务陋规也有了明显改善。当然,道光之中,力图清查陋规之人也并非只有陶澍,阮常生上任清河道之后,也对道府开支进行了清点。这日阮常生便即将下属吏员尽数召集到道府衙门之中,向各人言明清查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