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九十七章 阮常生崛起

大清疆臣。 第五百九十七章 阮常生崛起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即阮常生便走了回来,向那船夫斥道:“你分明是胡说八道!这些商货,我看得清楚,你这里一艘摆渡船,足够让他们过去了,这队散商需要过河的,一共也就三个人,三个人加上货物,怎么你这一艘船就不够用了?分明是你贪财心切,明明一艘船便即足够,你却非要加到两艘,只是为了让他们多出钱罢了!”

“大人,我……我没有啊?”船夫似乎还不服气。

“没有,那我现在就试一试如何,我把这些货物都放到你船上,再挑三个人上去,你看看能不能开船?要是果然能渡过河去,那你便是欺诈,今日就让你带枷以作惩戒!要是不能,我让这些行商出两倍的摆渡钱给你当补偿!怎么样,你可愿意试一试啊?”阮常生眼看这人不服,也继续向他质问道。

“这……大人,小的平日也就是个摆渡的,挣钱不多,如今这世道,五钱银子的摆渡钱哪里够我们生活的啊?大人,小的也是迫不得已啊?”船工眼看阮常生连续询问,清楚一旦让他试验摆渡船,自己的伎俩便会被拆穿,无奈之下,只好向他求情起来。

“你等就算真的缺钱,也不需要让他们多出三倍的摆渡钱!”阮常生也向那船工斥道:“本府台也知道你们摆渡不易,但在这条河上,你们占了主动,他们行商反而被动,你们要是收到一两,我也可以理解你们,但你们一口气收他们三个人一船货二两银子,这摆明了就是自恃摆渡之能,进而勒索他们!今日念在你等初犯,我既往不咎,但这次渡船,你等只准收一两,以后同等行商过河,也是一样,若是你等再有犯事之行,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小民谢谢府台大人!”船工看着阮常生愿意给他们一次机会,也当即向阮常生拜谢道。

“大人,这……这也不是个办法啊?”为首的一名行商却多了几分疑虑,向阮常生问道:“大人您今日可以不让他们收钱,那明日呢?大人您公务繁忙,总不能每次渡船之事都亲历亲为啊?”

“既然如此,我有个办法。”阮常生沉吟半晌,便即对各人言道:“以后在这里,咱们就定个可行之策出来,首先,这里渡口俱要言明,大概多少人、多少商货过河,要收一两银子,其他渡河之人,按这个标准就可以了。其次,我会告诉下属吏员,在这里滦河两岸,都设立一根旗杆,杆子上面,我会悬上一块瓦片,要是你们再有争执,摆渡船不按定价收钱,你们就直接把瓦片打碎!我这里每隔一天,会派人前来渡口查看一次,只要瓦片是碎的,我们便严查此处船工,绝不留情!这样你们以后过河,也就方便多了。”

“小民多谢府台大人,谢谢府台大人了!”几个商人看着阮常生明断摆渡案,也各自欣喜不已,当即拜过阮常生,便即乘船渡河去了。

过得半晌,一众百姓方才悉数散去,阮常生也收了临时帐幕,准备返回城中。就在这时,阮常生却忽然发现,两辆马车停在了自己帐幕之侧,其中一辆车上坐着一个中年美妇,正是妻子刘蘩荣。

“夫子,您这边的事都办完啦?”刘蘩荣看着阮常生回返,也当即走下车来,向他笑道。

“是啊,不过是一件小案子,给他们定个可行之法,也就够了。”阮常生也向她答道:“夫人,我不过是出城办事,这里离城里又不远,你又何苦跑这一趟,特意来接我呢?”

“夫子,今日我过来,也是想着帮你在幕中找个帮手啊?”刘蘩荣一边笑道,一边指向另一辆马车,只见车上一个中年儒者正在走下车来,这儒者见了阮常生,自也向他拜过。

“夫子,我哥哥听说你来永平当了知府,他也是举人了,想着先在你这里办些实事,了解直隶风俗,你可愿意收下这个幕僚啊?”刘蘩荣向二人笑道。

谁知刘蘩荣说出这句话,阮常生却吃了一惊,看着眼前儒者,当即问道:“哥哥?这位先生,您可是……如今天下讲治《论语》第一人,宝应刘楚桢先生?如此说来,倒是我失敬了啊?”

“哈哈,阮府台,在下不过穷治《论语》十几年,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心得罢了,您所谓第一人之语,在下当不起啊?话说回来,我平日也只是读书,这为官治事,倒是一窍不通,如今也是舍妹引荐,方才来了永平,倒是我要请阮府台开恩,收下我这个不成器的腐儒啊?”原来,阮常生眼前这名儒者,便是宝应名儒刘宝楠,他字楚桢,阮常生便以字称之。刘宝楠少时便即精于《论语》之学,著有《论语正义》一部,有清一代,刘宝楠所著《正义》乃是讲治《论语》最佳之作,他是刘蘩荣同族表兄,自幼生长于刘台拱家中,是以刘蘩荣对他颇为熟悉,平日便如同亲兄妹一般。

“哪里的话啊?楚桢,有你这样的当世大儒,来我这一个知府门下做幕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正好,最近我将永平府中敬胜书院修葺一新,正缺讲学之人呢,你来我幕中,要是无事,便也去那里讲学,岂不方便?还有啊,如今我做了知府,都没什么时间给孩子们讲书了,平日你要是有空,也指点一下我这几个孩子,如何?”阮常生眼看刘宝楠主动来投,哪里会有不满之意?便当即答应了他入幕之事,不仅如此,阮常生还将书院主讲,教子之事也交托给了他。

“能得彬甫兄如此厚待,真是感激不尽啊!”刘宝楠听闻阮常生准许他入幕办事,也当即大喜道。

“哥哥,夫子他说的教子之事,其实也不难的,你别看夫子平日公务繁忙,到了晚上啊,他每天都要指导孩子们读书,以前在京城是这样,现在来了永平还是这样。再说了,就算夫子没空,我还能教他们呢,哥哥就只管把幕中公务,还有书院的事做好,就可以啦!”刘蘩荣听着阮常生之言,生怕兄长过度劳累,竟而染病,便即向他劝慰道。

“哈哈,没关系的,我也向见见我几个外甥呢。彬甫,要是需要我教他们读书,你只管让我过来就好了。”刘宝楠倒是并不在意教书之事,三人眼看阮常生所办公务井井有条,卢龙城内外也是一片和乐,自也欢喜,不觉聊起扬州旧事,直过了小半个时辰。

“劳烦问一下,前面这位大人可是永平阮知府?”不想就在这时,阮常生一行之侧竟有数乘马匹行过,当前一人见到阮常生与刘家兄妹,便主动翻下马来,向阮常生等人问道:“我家大人路过永平,听闻阮知府治郡有方,想要见阮知府一面。”

“你家……大人?”阮常生听着这人言语,却也有些诧异,不想片刻之后,这人身后又是十几乘马前后簇拥而至,居中之人一袭锦袍,额上夏冠竟是红宝石顶珠。待得这乘马行得近时,阮常生方才看清,那人不过四旬开外年纪,面容白皙,气度雍容,身上补服却不是寻常一品大员的仙鹤补子,而是两团方蟒。阮常生看着此人,忽然想起一事,当即上前向那人拜道:“下官永平知府阮常生,见过琦侯。”

“阮知府,快免礼吧。我总督直隶,也走了不少府县了,听了不少你等守令之言,论治郡之才,你阮知府可是直隶第一人啊。”这名官员见了阮常生,也当即下马将他扶起,向他劝勉道。原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年初方才改任了直隶总督的琦善,琦善虽在满八旗之中,祖上却是明末东部蒙古贵族恩格德尔,恩格德尔早在努尔哈赤之时,便即率部投奔了当时还叫后金的清朝,是以历代清帝对恩格德尔所属博尔济吉特一家均是厚待有加,一直为这一家族保留了侯爵之位。琦善出于侯爵之家,更兼办事勤勉,早历方面,是以年未及五旬,便即得任总督要职,五旬之下便得列位总督之人,道光一朝也不过琦善与蒋攸铦二人而已。

这时阮常生眼见琦善对自己称赞不已,也只得谦辞道:“琦侯客气了,下官做这永平知府,如今尚不足一年。下官清楚,这短短大半年工夫,就算下官做得再好,也决计说不上直隶第一的。”

“阮知府这是哪里的话?我做这直隶总督以来,也走了好几个州府了,你永平府境况如何,难道我看不出来吗?”琦善也向阮常生笑道:“你这永平府之状,在我所见州府之中,是最好的,我以前在山东也做过巡抚,那边道府之人,我看也没有能胜过你之人啊?我来这卢龙城之前,在附近也问过不少百姓,都说你到了这永平府,不过半年时间,下吏再不敢苛索百姓,城中书院,学子汲汲求教,断案之事,从未见一人称冤,方才还听人说呢,你在滦河之上设立新制,不让渡船之人勒索行商,这都是善政啊?实不相瞒,我初任直省之时,做得就是河南按察使,那一年正好是令尊,如今的云贵阮制台做河南巡抚,阮制台治事之风,我至今不能忘怀,如今看阮知府为官之道,真是得令尊真传啊?”

“琦侯这话……这话实在是客气了。下官少年之时,便自得家父教诲,出任知府,自然要以利民除弊为要,下官愚钝,与家父相比,所学不过十之一二,如今治事,亦多繁难之处,却不敢自称善治的。”阮常生只好再次谦虚道。

“阮知府,这善政与否,其实不全在于你心中所念,还要看百姓所感,也要看其他府县的作为嘛。”琦善却是格外看重阮常生,眼看他再三谦辞,便直接向他言道:“我也知道,如今道府要职,得人之处,只怕不多,但既然如此,我更要拔擢你等实干之才。阮知府,我说句实话,你的办事才能,若是一生只囿于知府之位,我看太可惜了。正好,如今我保定府的清河道出缺,既然你为官一载,永平已然大治,那再留你做这个知府,就是大材小用了,我这就向皇上保荐,迁你改任清河道,主管保定府之事,你看如何?”

“琦侯,这……下官可不敢当啊?”阮常生自然清楚,琦善所言清河道,是直隶七道中仅次于京畿霸昌道的关要之处,下辖二府五州,职权可要高出知府许多。尽管清河道本身只是正四品,但只要阮常生在清河道任上再出佳绩,不过一二年,多半便可改迁藩臬,主持一省政事。而阮常生本是大臣之子,荫监出仕,论出身其实不如正途进士,原本也没想过自己会在短短一年之内得到提拔,这时听闻琦善赏识,也只得推辞道:“下官……下官历任道府,毕竟只有一年,论资历,还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