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九十章 孔璐华大战陶澍(上)

大清疆臣。 第五百九十章 孔璐华大战陶澍(上)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阮常生补任知府的消息便即传到了云南,而与此同时到达云南的,却还有新任协办大学士的补任谕令。

只是这份谕令,却也让云南众人大吃一惊。

“阮总制,这……为什么是他啊?”这日督院之内,伊里布和潘恭辰也找到了阮元,二人刚刚坐定,伊里布便向阮元感叹道;“阮总制,这广东的李总制……唉,现在也该叫李中堂了,李中堂他先前无论入仕年月,还是为官资历,还是督抚各省的政绩,这……他都肯定比不上你啊?可是这为什么,为什么是他先补任了协办之职呢?”

原来,新任协办大学士,正是取代阮元担任两广总督的李鸿宾,而非阮元。

“莘农啊,你也别抱怨这些了,你说我都不在意了,你还为我着急做什么啊?”阮元得知协办之位被李鸿宾得到的消息,心中确实有些难过,但也很快平复过来,向伊里布和潘恭辰笑道:“这李中堂在广州也做了快五年总督了,或许他做得不错,皇上爱惜他才干,便即破格升迁了,也说不定呢?”

“可是阮总制,您做云贵总督这五年,下官看着也不错啊?”潘恭辰也向阮元言道:“更何况总制之前,不是也做过九年两广总督吗?那李中堂究竟做了什么,要比当年的阮总制还要出色啊?”

“哈哈,这话倒是也有道理,也罢,既然你们都想知道这升迁之道,那我也问问我广州那些幕僚学生,反正我干了十五年总督了,以后的事,无论如何我都没有遗憾了。莘农还是觉罗呢,或许了解一些这……擢升之法,以后对你还有些用处啊?”阮元虽是言笑自若,却也有了些好奇之心,想着五年过去,广州政事如何,自己其实知之甚少,便即给萧令裕、吴兰修等人分别去了书信,问起广州近况。

不过这段日子下来,阮家众人却看得清楚,阮元最为忧心的,或许是阮常生的升迁之事。虽然阮元也依例向道光谢恩,每次言及阮常生升任知府,也多言来之不易,可这番感叹之后,阮元却似乎并无多少欣喜之色……

进入道光十一年,阮家似乎也迎来了一个颇为艰难的时刻,在昆明,阮元未能及时补任大学士,又不知下一次出缺要等到何时。而此时阮家东归的行船之中,孔璐华也不幸染上了风寒,眼看江宁府城就在眼前,却一时无力起身,听闻母亲已经进入江苏,阮孔厚也从扬州及时南下,与孔璐华在江宁城外会合。

“娘,您要身体不适,就先修养几日,之后再去与那陶总制会面吧?”阮孔厚看着孔璐华虚弱之状,也不禁向她劝道:“如今外祖母刚刚过世,娘从来是至孝之人,神伤貌瘁,却也是不得已之事,既然如此,孩儿想那陶总制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不如咱们就……再去一封信,将会面之日延后半月,如何?”原来,孔璐华北上之际,不仅因为春寒受风,竟而卧病,还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母亲袁氏去世的消息。虽说袁氏已是七旬高龄,性命皆由天数,可孔璐华从来孝顺,一直以不能陪伴母亲终老为憾,这时再闻噩耗,又如何能够恢复过来?几日之间,她的病情竟是更加严重了。

“孔厚,如今之事,我们等不得了,江家和你确实没有血缘可言,但江家不仅是夫子微寒之时,有恩与夫子的伯乐,更是夫子先前的娘家啊?”孔璐华言语虽是无力,却也勉力向阮孔厚笑道:“所以江家有难,咱们不能不救,若是不救,外人皆以为我们家人天性凉薄,那日后你等要如何在扬州立足?如今形势更是难办了,江家已经被陶总制查抄,那接下来呢?要是陶总制一意孤行,真的把江家问罪遣戍,那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所以今日江宁之行,娘是不得不去,你就放心吧,他陶总制不顾旧约,提前查抄江家,道理上是吃亏的,见了面,定是娘占上风,说不定陶总制自己清楚理亏,这……这江宁驿馆之约,他还……还不敢来应呢。”

“这……”阮孔厚眼看母亲执着,也只得听从了孔璐华之言,很快雇好马车,将孔璐华送到了江宁官府所建的驿馆之中。只是这一次,孔璐华的戏谑之言却未能成真,二人上午在驿馆住下,到了下午,陶澍的拜帖便即送了过来。

眼看陶澍果然前来赴会,孔璐华也只得设了帐幕,与陶澍隔着帐幕而坐。不过片刻,一个人影便即走得上前,向孔璐华作揖拜过,也在对面椅子上坐下。这人方一开口,孔璐华便清楚他出言沉稳,确是精明强干的封疆大吏:“在下两江总督陶澍,见过阮夫人了。阮夫人安好,实不相瞒,在下清查盐务之际,断断没有想到此事一起,居然连阮夫人和阮总制,都被在下惊动了,若是有什么不如夫人心意之处,还请在下为夫人赔个不是。”

“陶总制,原本你在江苏清查盐务,无论做什么,我们阮家毕竟是江苏本地之人,不该插手干预。所以我今日前来,也只是与总制商议一事,言毕便走,其他盐务之事,仍请总制自便。确实,盐务清查,和我们阮家是没有关系的,但总制或许不知,家中外子微寒之际,曾有一门婚事,外子之前的妻子,便即出身扬州盐商江家,这样说来,阮家与江家也算连襟,如今我们听江家之人前来诉苦,说总制已经查抄了江家所有家产,外子与我,对妻族之事多有疑惑,是以今日前来,也想问问陶总制,江家究竟犯了何事,竟然到了要被总制抄家问罪的地步呢?”孔璐华眼看陶澍言语尚属客气,但出言之际,辞色稳重,想来他也是早有准备,便即端正仪容,从容地向他问道。

“哈哈,实不相瞒,阮元阮总制之名,我先前在江苏也经常听人提及,也算是在下前辈,可在下却是收了夫人来信,方知夫人乃是圣裔,直到今日,在下才知道江家与阮总制亦是早年姻亲。这样说来,阮总制平日确也是谦敬之人,尤其是这江家旧事,许多人自称是阮总制学生,却也并不知晓啊。”陶澍不觉感慨了一番,随即便向孔璐华道:“只是阮夫人,在下既然做了这两江总督,也已经着手清查盐务亏空,那么在下早已做好准备,就算两淮盐商俱是世家大族,在下这一次也要依法严办了。我遣人清查盐商积欠,发现目前积欠最重的,就是江家,其亏空之数已有二百万之巨!江家之所以能够行盐经商,靠的乃是朝廷对江家的信任,可如今江家不仅连年账目亏空,而且已经没有可能补足积欠了,既然如此,我查抄江家,让他们用家产抵债,有何不可啊?”

“是啊,若是陶总制凡事都能依法严办,或许我们也不会为江家求情,可陶总制是否清楚,您在去年秋天,向扬州所有盐商下达训令,责众盐商于道光十一年六月之前补足亏空,若是不能补足,方才查抄家产。可如今呢,就算是今日,这还没到六月份呢,那总制又是因为什么缘故,竟要出尔反尔,提前就把江家给抄家了呢?”孔璐华也当即向陶澍质问道。

“夫人有所不知,江家积欠严重,即便以今年年初偿还旧欠而论,也已经不可能补足亏空了。”陶澍却依然坚持己见,向孔璐华续道:“扬州诸家盐商,俱有积欠,可是到了今年年初,这还款期限已经过了将近一半,其他盐商再怎么说,也都拿出了部分现银,清理了一些欠账。可江家直到今年正月,二百万的旧欠,他们居然连只是空言房产田宅可以抵顶旧账,现银却是一点都没有拿出来啊?江家积欠在各家中本来就是最多,现银却全然不见踪影,在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江家已经不可能还清欠款了!所以在下只好将江家查抄,家产用以抵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还钱的办法呢?”

“是吗,可是据我所知,江家房产田宅即便不能尽数抵顶债务,充抵一半以上的旧欠,是绰绰有余的啊?还有,总制您既然之前定下来六月之期,那就不应该言而无信啊?”孔璐华也向陶澍继续问道:“总制去年说过的话,今年就要反悔,这与江家能不能偿还欠款,又有何干系呢?总制这一遭查抄下来,毁掉的可是总制您自己的名声啊?”

“夫人,在下方才说了,既然在下已经下了决心严查积欠,那么就必然要得罪各路盐商,到那个时候,期限也好,名声也罢,总是顾不得了。更有甚者,其他盐商之所以不能补齐欠款,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在盯着积欠最重的江家!只要江家不还钱,他们就可以细水长流,一直流到我这个总督罢官离任为止!而那个时候,朝廷也根本不可能补足欠款!所以换句话说,我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查抄江家,这样他们心生畏惧,方能出动上缴欠款,而事实也正如我所预料的一般,如今两个月下来,他们上缴的积欠,已经超过了去年之和,这足以证明,如今江家,已经成了盐商之中的大害,此害不除,盐务永无整顿之日!”陶澍说到这里,就连孔璐华也吃了一惊,看来陶澍为了解决盐务问题,已经不惜搭上自己名誉前途,既然如此,继续对陶澍劝讲言而无信之语,也已经没有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