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两淮震动的前兆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两淮震动的前兆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拿问黄玉林,这就够了?”道光依然不满地向各人问道:“这黄玉林原本就是贩售私盐起家,蒋攸铦明知他是有罪之身,先前就应该严加查办!可他蒋攸铦在做什么?之前口口声声说黄玉林已经洗手,愿意为朝廷清剿私盐,可如今呢?这不是养寇自重,又是什么?蒋攸铦如此纵寇之罪,又该如何处置?”

四名军机大臣听着道光之语,一时也相继沉默不言。各人自然清楚,道光已经决心要惩办蒋攸铦,可蒋攸铦历任各省督抚二十余年,从来治绩过人,乃是直省名望最重的总督之一,却又如何为他定罪,斟酌半晌,几人却也没有一个稳妥的办法。

“皇上,江宁的蒋中堂有密折到了。”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王住的声音终于出现在各人耳畔,接着,王住一路轻趋到勤政殿外,将一个奏折匣子交在军机处排名最末的穆彰阿手中。穆彰阿当即将奏折交予道光,道光看了,又给几名军机大臣轮流观阅,这时王鼎方才奏道:“皇上,看蒋攸铦奏折中所言,他已经将这黄玉林捕拿,其私盐匪帮也被一网打尽,这样说来,蒋攸铦也算是将功补过,要不这一次就对他从轻发落,拟……降级留任吧?”

“降级留任,这样的惩处也太轻了!”道光却一点不愿为蒋攸铦留下情面,道:“蒋攸铦明知黄玉林是走私之人,却妄言他可以将功补过,如今黄玉林再行走私之事,他蒋攸铦失察之甚!而且,从他所作所为来看,两淮盐务,更是弊病严重,否则他堂堂大学士、两江总督,为何竟要宽纵一个走私之人,他为何不能根治两淮盐务之弊?!有此二过,这个两江总督他也不用再做下去了,朕的意思是,将他将为侍郎,回京留用,其他大学士、总督之职,一律褫夺!总督如今也急需一人补上,朕想着,江苏巡抚陶澍,这些年颇有治绩,就让他暂补两江总督,如何?”

“这……臣等遵旨。”眼看道光力主严惩蒋攸铦,而蒋攸铦失察之过,如今看来亦皆属实,几名枢臣便也不敢再为蒋攸铦求情了。

其实黄玉林之事,便与各人上奏之言大抵相同。黄玉林接受蒋攸铦招抚之后,一直野心不改,想着有朝一日重新靠私盐牟利,他虽然帮助蒋攸铦抓捕了不少其他私商,却只是为了打压潜在的竞争对手,以便自己重回私盐之路,可以更加顺遂。到了道光九年年末,黄玉林便重新贩运起私盐,由此,其走私之举渐为朝廷所知。但蒋攸铦同样是精明之人,对黄玉林住所、下属人数均自探得清楚,眼看黄玉林走私一事已渐情实,京中也有严查此事之议,便即出动兵马,将黄玉林匪帮一网打尽,黄玉林最后也被问斩。但即便如此,黄玉林重新贩卖私盐之举,也终于让道光失去了对蒋攸铦的信任,导致蒋攸铦从总督任上罢职。

事实上,对于蒋攸铦这种仅为失察,之后又能将功补过之举,清代往往可以从轻处断,即便蒋攸铦被免去大学士之职,降为侍郎,他数十年为官资历尚在,若是在京任职一二年,多半可以再任封疆,道光的惩处并不算特别严厉。可蒋攸铦却没等到之后的机会,入秋之际,蒋攸铦宿疾难愈,又兼妻子马氏过世,蒋攸铦心痛不已,更加重了身上病情,眼看道光令他北上,又不敢迁延,只好打点行装,乘船北进,果然只到得淮安,蒋攸铦便即病危。

听到蒋攸铦病重的消息,陶澍当即北上,想着到淮安向蒋攸铦诀别,终于在淮安见到了蒋攸铦之子蒋蔚远。蒋蔚远得知陶澍到来,自也不敢怠慢,当即将陶澍引入蒋家舟中。这时的蒋攸铦已是奄奄一息,陶澍见了,也不禁落下泪来。

“蒋中堂,您这是怎么了?中堂是朝廷股肱,以后这天下可少不了中堂啊,可是您怎么……”陶澍看着蒋攸铦,自然清楚,自己能够连续升迁,仅仅十年便即从一介道府升任总督,蒋攸铦对自己提拔犹重,想到这里,更是情难自抑。

“陶中丞……应该叫陶总制了,你也不用叫我中堂了,如今我不过是个侍郎,还是戴罪之身,倒是你终于做了总督了……”蒋攸铦看着身旁的陶澍,眼见他得以在总督任上一展抱负,自然心中宽慰,可是回想自己所办之事,却也向他叹道:“可惜啊,我一生自负精明强干,以为那黄玉林已然不足为虑,谁知道,竟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啊。或许也是天数吧,那黄玉林失事的时候,正赶上拙荆病重,没过两个月便去了……这内外交困之下,我……我也就成了这个样子了。陶总制,云汀啊,以后你做这个总督,可要以我为鉴,千万别自负才干,竟而误了自己啊?”

“蒋大人,您又何必看不开呢?我看皇上的意思也很明白,只是将您降为侍郎,那过不了多久,估计皇上还会启用您啊?可如今这样子,您……”陶澍眼看蒋攸铦病重之状,只觉他或许连回归北京,都已经做不到了,更是不住叹息。

“罢了,生死有命,我又怎么能够强求呢?只是,云汀,这个两江总督,你……”蒋攸铦看着陶澍,也不禁想起上年他来江宁之际与自己的对话,清楚陶澍自是大有作为之人,可这番作为之下,却也暗藏着种种危险,便即向他问道:“你去年跟我说两淮盐务的时候,我知道你意犹未尽,如今,我只怕见不到你有所作为的样子了,那你也别再谦虚,只把你之前所想,都讲给我听听吧。”

“这……陶澍听蒋大人的。”陶澍沉吟片刻,清楚这次二人会面,或许便是诀别,也索性不再含蓄,径自向蒋攸铦言道:“蒋大人这些年查办盐务,重点在于打击私盐,在下以为,这私盐之事,确是眼下大弊,严查私盐势在必行,大人虽受黄玉林蒙蔽,却也多有破获,最后也处决了黄玉林这个奸贼。可我看着大人清剿私盐,却也渐渐明白,这私盐不过是腠理之疾,若是一味严办私盐,不顾其他,是治标不治本。若不是这样,那为什么这几年行贩私盐之人多被朝廷严加法办,可走私之事却不能根绝呢?我也曾多番走访民间,所以我觉得,私盐之弊不能根治,问题在于十年以来,盐价一直高涨不下,百姓冀求购得低价盐,就只能去买私盐,而这盐价之所以高昂,其中根本,便在于……”

“云汀,你想说,是……盐商之过,对吗?”蒋攸铦忽然向他问道。

“正是如此,盐价制定,在于官府,而官府定价,主要依靠盐商。所以,盐价高涨,其中根源,就在于盐商急于取利!”陶澍当即向蒋攸铦答道。

“那你可知,盐商为何要定高价售盐啊?”蒋攸铦之语虽已渐渐无力,却仍然不失精当。

“其中原由,我以为当是盐商亏空日甚,多有积欠。其中最为严重的,积欠或许已有百万之数,积欠之日,也有至少一二十年了。”陶澍对盐商之事已经多加了解,便即向蒋攸铦道:“盐商经营不善,所以有了积欠,而他们为了补足积欠,又不惜加增盐价,从百姓身上取利。百姓眼见官盐价格增昂,必然会放弃官盐,转而以低价寻购私盐,换言之,盐商之弊一日不除,盐价一日降不下来,那贩售私盐之人,也不可能得到根除!所以,我认为如今最为关要之事,便在于查办那些积欠日重的盐商,若是有的盐商已经不能办理盐务之事,那就该直接褫夺其行盐资格,让能办事的人来办盐务!”

“云汀啊,其实你说的……也不能算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在的时候,就没有严查盐商积欠呢?”蒋攸铦又向他问道。

“盐商之家,多是累世行盐,如今两淮最大的几个盐商,我听闻都有百年家业,总制碍于情面,不忍动手。但陶澍为官至今,一直力求更革朝廷积弊,眼看盐务之弊就在于盐商,那就算不要这些情面,却又如何?一家哭与一路哭,孰轻孰重啊?”陶澍也向蒋攸铦言道。

“云汀,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可以不顾盐商的情面,然后呢?你以为你已经了解了盐务,可是……你真的了解那些盐商吗?”蒋攸铦清楚盐务之事事关重大,可是他原本气血便已耗竭,这时与陶澍多相言语,已然体力不支,想着陶澍执着如此,只怕自己再怎么向他劝告,终归无用,也只好摇了摇头,叹道:“罢了,如今我心力已尽,盐商的事,你自己多加斟酌吧,以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我知道你也不是求名之人,真的有了不足之处,你能及时改正,便也无碍,或许,你去办这件事,还能……还能寻出一条新路呢?”

“蒋大人,在下言语无忌,冒犯了蒋大人,大人尽可安歇,陶澍这便告退了。”陶澍眼看蒋攸铦或有不悦,也当即向他致歉道。

“你没什么冒犯我的,剩下的事,你怎么想,就怎么做,也……也是个办法。只是我还是想提醒你一句,你能够有所作为,我也欣慰,可你千万不要刚愎自用,有人向你提建议,未必便是想着阻挠于你,盐商的事,是事关朝廷国家的根本大事,需要的,是……是一个稳妥的办法。一味用强,可是要不得的,你记住我这番话,也就够了,自己……做自己的事去吧……”蒋攸铦看着陶澍,也知道只有给他更多自主办事的空间,陶澍才能真正有所发挥,便即默许了陶澍之语。

“那……陶澍谢过蒋大人了。”陶澍眼看蒋攸铦衰弱至极,便也不再多言,只安慰了他几句,嘱托蒋攸铦安心将养,便即辞别去了。

然而,陶澍离开淮安后不过三日,蒋攸铦终因病势沉重,药石无效,在淮安舟中病故,终年六十五岁。道光听闻蒋攸铦去世,也赐他以尚书之礼安葬,谥曰文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