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往事,烟消云散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往事,烟消云散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夫子,你说的船既不用帆,也不用桨,那它是怎么来广州的啊?”

“我看这书信中所言,这艘船用的是……水汽。”阮元看着萧令裕寄给他的书信,也只得依其中文字揣摩道:“梅生说,那艘船上安放了两个轮子,用以驱动船只行进,这轮子也不是人力推动,而是船上另有一个大烟筒,筒里可以喷出烟雾,那么烟筒下面,应该是放了一大缸水,再用炭火煮沸这缸水,这样就可以生出水汽啊?之后,用水汽去冲两个轮子,轮子就会带着这艘船前进了。换言之,只要一直烧水,一直生出水汽,这艘船就可以自己向前行走了。”

“夫子,你说的水汽我知道,烧水的时候若是时间长了,水汽可以把水壶的盖子顶起来,这我见过。可是……你说水汽可以推着一艘船在海上行进,那需要多少水汽啊?”孔璐华自也没见过用水汽推动行进的船只,听到阮元解释,一时也无法理解其中道理。

“是啊,梅生说,这艘船长六丈,宽一丈,这也算是一艘不小的船了,能用水汽推着这样一艘船行进,那水缸要设计到多大啊……要是造船之人不通算学,还真不容易造出来啊,更何况,这里还要考虑水缸如何引汽,轮子要做多大,轮子要放在什么位置……”阮元思考着这些问题,一时也不能尽数解明。其实萧令裕所言火轮船,便是今日所称蒸汽船。不过蒸汽船的发展也并非一日之功,这时距离蒸汽船的发明已经过了二十三年,但能够使用蒸汽做动力,并且来到中国沿海的船只,最大的也只有十丈之长,蒸汽动力似乎尚不足以驱使更大的蒸汽船前来南海。

“唉,夫子,你要是真的这样在乎这艘船,还不如现在就致仕,然后去广州看一看呢。像你这样又要做官,又想着火船的事,那怎么能想得通呢?”孔璐华眼看阮元疑惑之状,也不禁向他调侃道。

“哈哈,还有啊,杭州的春冶给我来了封信,听他的意思,如今做浙江巡抚的富中丞,已经同意了春冶他们的建议,准备重建诂经精舍啦!”阮元又取过一封书信,向孔璐华笑道:“这诂经精舍停办以后,春冶他们就一直在官府这边奔走,希望抚院藩司可以再度捐资,再兴精舍。一转眼二十年了,他们年年得到的答复都是经费不足,终于到了年初,这位富呢扬阿富中丞,说是从来仰慕我办学之名,也听说过我办学海堂的事,所以愿意出钱,重开诂经精舍!夫人,以后我所建两处书院,便可以在东南、岭南交相互映,说不定啊,以后越来越多的江南文人和岭南士子,还能因我办学之劳,竟而成为好朋友呢!”

“是吗,这可真的要恭喜夫子啊!诂经精舍这个心愿,终于……终于成功了啊?!”孔璐华自然知道阮元心意,学海堂成立之后,阮元便即反复念及诂经精舍,说是如果精舍得以重建,自己死亦瞑目,如今终于听到了诂经精舍复兴的消息,也是说不出的开心。

“老爷,扬州有信到了,看样子,好像是扬州的刘老爷……”谁知就在这时,袁三却带着一封书信到了阮元书房之畔。阮元听他语气颇为紧张,也当即起身迎上,从袁三手中取了书信。谁知书信方才拆开,看到第一页时,阮元心中便即一惊,不过片刻,双目之间便浸出了泪水。

“金门兄,你怎么也……”

原来这竟是一封讣告,言及就在一个月前,阮元旧友,致仕后便受阮元恩惠,一直居住在扬州的刘凤诰已然因病去世,得年七十岁。阮元想着己酉科同学又少了一个,而此时官员之内,相熟的同年亦不过只剩自己与那彦成二人,心中怆然,不觉泪落衣襟。

“夫子,金门先生他不在了,是吗?”孔璐华小声问道。

“是啊……金门啊,虽说我一生之中,最难过的日子便是因为他的事。可是……可是我并没怨恨过他,他从齐齐哈尔回来,我也一直以他为友。虽说金门已是古稀之年,生死祸福,半由天命,可如今……我还是……”说起旧日之事,尽管阮元曾经因刘凤诰一案失足,但无论如何,自己如今已是总督之身,早就超过了当年的巡抚之职。所以阮元便也不再在意昔年刘凤诰欺瞒自己的谎言,只觉得年近七旬,最后的人生路上,又少了一个陪伴之人。

而仔细触摸之下,只觉刘凤诰这封讣告入手甚重,似乎信封之内尚有不少其它信件,阮元也向内摸索,竟抽了一叠信纸出来,见上面笔迹,显然便是刘凤诰的遗书。阮元便也背过身去,默默看着刘凤诰最后写给自己的书信,一时之间,竟也连连叹息了数声。

“夫子,金门先生他……”看着阮元感叹之状,孔璐华也不觉问道。

“金门他……他把二十年前的事,都写在了这封遗书里面。事到如今,当年金门醉酒之事,我终于完全清楚了。可是……唉,毕竟都过去了啊……”阮元看着那封书信,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原来,刘凤诰数月前自知命不久长,想着阮元被自己牵连,一度罢官,却还能不计前嫌,将自己安顿于扬州,安度晚年,自己惭愧无地,也清楚当年旧事之中的秘密,只有自己一人清楚。为了向阮元悔过,刘凤诰将当年初入抚院,便即对阮元羡慕,后来代行监临之任,以为自己低阮元一等,终致一时愤懑,饮酒误事,此后又对阮元隐瞒真相,种种内情,尽数写在了遗书之中。阮元虽与他相交多年,清楚他或许确实对自己有所徇隐,可刘凤诰为何当日突然醉酒,这一细节自己先前却并未深究,直到这封遗信看完,昔日内心中一度念及的种种不解之处,终于真相大白。

可是,阮元看完这封遗信之后,恍然大悟的同时,内心深处,却也多了一重空虚。

即便刘凤诰遗言俱皆真实,却又有何用呢?

扪心自问,即便刘凤诰当年确实隐瞒了真相,阮元却始终认为,刘凤诰还是自己的朋友。既然如此,又何必执着于二十年前的旧事呢?

更何况,如今阮元不能在朝廷中更进一步,也不是因为刘凤诰之过,毕竟当年自己丢掉的只是巡抚,而如今的自己,早已是历任六省的总督了。

总之,这一切如今已然无比清楚,却又……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阮元便也收起了那封信,没再给孔璐华看其中内容。入夜之后,阮元便将书信烧毁,二十年前的真相,便即彻底消散在遗书焚化时升起的烟雾之中。

这一日,云南督署之中却又出现了一封全新文书。

“莘农,你也帮我看看这篇呈文。”阮元向一旁的伊里布问道:“按他们的意思,是我大清的官兵无故进了越南地界,擅自抓捕了那几个越南人,是吗?”

“阮总制,这呈文中的内容就是这样啊?”伊里布看着手中文书,也向阮元解释道:“呈文里说,报案人是兴化镇申旭,还有昭晋州人刁国麟之妻罗氏,说是去年冬天,伊州人刁允安被我内地兵丁反复诘问,让他交出内地通缉犯。之后一个月前,我国官兵又前往莱州,抓捕了莱州百姓刁镇定和刁永典,至今没有放人。越南国王对此表示疑惑,希望我国官兵巡视边界之际,不要越界,并且要求我们放回那刁镇定和刁永典,呈文内容就这么多了。”

“奇怪,奇怪啊?”阮元听伊里布介绍了呈文内容,又将那篇文稿仔细看了一遍,向伊里布问道:“若说和越南毗邻之地,在我们这边是临安府,一个月了……临安府这两年办事一向稳妥,要是有这样的事,为什么过了一个月还不告诉我们?莘农,这件事我觉得有蹊跷,这越南方面,咱们不要急着回信,先告诉临安府,将这所谓刁镇定、刁永典之事详加呈报,若是没有这两个犯人,那也把今年临安一府所捕拿的所有犯人名字都报给我们。再看看,他们所言……这什么伊州、莱州、昭晋,都在什么方位?事出蹊跷,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这……那下官先去问问临安府吧。”伊里布虽不觉越南呈文有异,但阮元督抚九省,如今已近三十年,经验自然要比自己丰富得多,便也不再询问阮元,只依阮元之令前往问讯去了。

可是,这时的阮元却尚不清楚,就在自己忙于越南边事之时,扬州,乃至整个江淮大地,都将迎来一场剧变,而这场剧变的震荡,也即将波及到自己身上。

“你等看看这些御史的上奏,那江苏的黄玉林是怎么回事?蒋攸铦之前的奏报里面,不是说他已经向朝廷投首了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他贩卖私盐的奏折?”道光这一日也在圆明园中紧急召见了几名军机大臣,召见之后,便即向各人问道。

“回皇上,蒋攸铦那边,这黄玉林先受其招抚,又暗中贩售私盐一事,经几名御史查明,显然并非虚假。而且臣看之前蒋攸铦的奏疏,他也应该发现了这件事,已经遣人拿问黄玉林去了。”曹振镛听道光说完,也向道光补充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