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五百六十三章 张格尔之役(上)

大清疆臣。 第五百六十三章 张格尔之役(上)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后道光即位,开始了解到斌静在疆劣迹,这一次道光毫不手软,直接将斌静罢官逮治,在道光的严查严办之下,南疆局势有所缓和,张格尔直到道光四年,年年都有进犯哨卡之举,但张格尔能够纠结的不过是二三百人的乌合之众,清王朝驻疆边军每次少则出动几十人,多则出动一二百人,就成功将张格尔击退。这样的反清势力,即便相较于中原地区较大的“贼盗”团伙都要逊色许多,自然也不会引起朝廷重视。

然而道光五年,喀什噶尔地区的领队大臣巴彦巴图,在听闻张格尔入犯之后率兵前往追击,这次追击并未找到张格尔,但巴彦巴图回师之时,路过附近布鲁特部落,竟起了杀良冒功之念,将一处布鲁特部落数百人悉数杀害。布鲁特首领汰劣克闻讯大怒,当即与张格尔结盟,并集结部众,包围并杀死了巴彦巴图。这一次,清朝方面第一次出现领兵大员战死的情况,道光才开始认识到张格尔或许已经得势,当即命令伊犁将军庆祥坐镇喀什噶尔,加强南疆防范。而此时张格尔不仅与布鲁特部落有了联系,还主动联络上了清朝之西的浩罕汗国,以分治南疆为诱饵,劝浩罕汗国出兵攻打南疆。

道光六年夏,浩罕果然大举进犯喀什噶尔,浩罕汗阿里动用了上万军队,前来攻城,然而在庆祥的死守之下,浩罕一连数日未能破城,自己还损失了不少兵马。阿里本无意与清朝彻底翻脸,眼看进攻效果不佳,便即退兵。可是阿里属下兵士有不少都出自清王朝与浩罕交界之地的部落,与阿里从属关系不深,张格尔又不断宣传自己“圣裔”之名,结果许多浩罕兵士不仅对张格尔坚信不疑,而且脱离了浩罕部队,前来加入张格尔麾下。结果张格尔汇集布鲁特各部、浩罕降兵,竟也拉出了上万人的部属。

于是张格尔再次向喀什噶尔发起进攻,庆祥死守两月,终于寡不敌众,喀什噶尔沦陷,庆祥也在战斗中阵亡。同时,张格尔分兵南下,连续攻破英吉沙尔、叶尔羌与和阗三城,一时南疆大半疆土尽数为张格尔所据。道光清楚回疆危急,便即召开会议紧急商讨应对张格尔之事。

这时听道光说起谕令伊犁清军南下,收复四城之事,大学士长龄当即言道:“皇上,如今西北局势,只怕伊犁驻军调度不得。张逆连下四城,最近的奏报之内,已有张逆拥兵数十万之语,即便此言不实,如今张逆势大,却也不能轻动。一旦伊犁驻军南下,北疆空虚,张逆很可能大举北进,袭击阿克苏和库车,甚至直逼伊犁!是以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是调集中原精兵,西进救援回疆!陕西杨遇春,自仁宗皇帝时起便号名将,仁宗皇帝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是以臣请先发陕西、甘肃绿营,随杨遇春西进,此后则应当调集西安、宁夏八旗,再发京中健锐营、火器营西进,方能彻底荡平张逆,夺回四城!”

“皇上,臣在西北,也曾听闻张格尔假借逆裔之名,煽动回疆百姓之事。”这时发言的却是临时赴京的直隶总督那彦成,自道光即位以后,那彦成先在六部担任尚书,后复任陕甘总督,一度平定青海野番之乱,与长龄在四年前便已经一同作战,也在兰州听往来商人言及张格尔之名。这时再任直隶,自然被道光特别召对:“南疆百姓,多有至今尚且怀念昔年大和卓旧事之人,张逆借和卓之名诳惑人心,其实多有无知之辈相从。是以增兵之事,确是耽搁不得,一旦张逆盘踞四城日久,臣只怕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助纣为虐,到时候,朝廷再反攻南疆,将会更加艰难!”

“这样说来,派兵的事,看来势在必行啊。”道光听着长龄与那彦成之言,清楚二人在朝中大臣之内最为熟悉边事,也有了大举派兵的决心。但具体如何调兵,却还需一番斟酌,又向群臣问道:“若是增兵前往,杨遇春可以打先锋,可是除了陕西、甘肃的八旗绿营,你等以为可还需要再增加兵马?京师侍卫、健锐营火器营,要由何人统兵为好啊?”

“皇上,臣以为如今增兵回疆,应该先正名分!”英和也向道光言道:“多年以来,朝廷分驻喀什噶尔之人,虽为重臣,实则多为民贼!斌静淫人妻女,回疆伯克百姓皆知其恶,皇上已然将其逮治,此固然为大快人心之事,然仍需降旨一道,传于回疆,以示朝廷严惩斌静之举!此外,张逆此次之所以势大难治,臣以为关键在于巴彦巴图擅杀布鲁特部中百姓,以致汰劣克愤而离叛,是以如今皇上应该先明大义,对于擅杀无辜的巴彦巴图,不予祭葬,其官位世职,一应褫夺!同时应当安抚汰劣克,言明只要他弃暗投明,倒戈来降,仍不失其原职。大义既明,回疆百姓自然清楚皇上与张逆,谁才是他们应该效忠之人。至于出兵之事,臣以为陕甘绿营,应先由杨遇春统属,杨芳可以担任副将,西安宁夏八旗,可以让武隆阿统属,此外四川八旗绿营,黑龙江吉林马队,亦需增调,至于京师健锐火器二营,则应择一宿将,以将军之职统领西进!”

“皇上,臣请亲提京中精锐西进,一举荡平张逆!”长龄这时清楚英和为了避嫌,很难继续举荐自己,便即主动请缨道。

“这样的话……好,英和,宣谕之事,朕会让军机处再拟上谕。长龄,朕加你扬威将军,择日统领京中精锐,西进讨逆。杨遇春、武隆阿为参赞,先让陕甘绿营,西安宁夏八旗陆续西进,准备两万人。之后让富俊调度黑龙江吉林马队,戴三锡在四川调度绿营,此后队也准备两万人。前队兵马,现在就准备出征,后队最晚到了来年,也要抵达伊犁,这一战,定要全歼张逆,收复四城!”道光眼看回疆危急,朝中大臣对于出兵救援也并无异议,便即同意了长龄、英和等人的建议。他所言戴三锡是此时四川总督,同样颇有治省之才,是以道光预先准备下四川绿营,作为第二路援军。

“谢皇上盛恩,奴才自当尽心竭力,清剿张逆,夺回四城!”长龄也当即向道光表态道。清代“将军”一职相较于汉唐宋等前期王朝,已经大幅减少,除了各地驻防将军之外,只有关键战事,皇帝才会特别任命朝廷重臣临时担任将军,长龄所得“扬威将军”头衔,甚至比大学士都更少见。是以到了此时,长龄便也以武臣自居了。

很快,各省八旗绿营便即相继出动,尤其是距离新疆最近的陕甘八旗、绿营各部,在杨遇春、杨芳和武隆阿几员宿将的带领下,两个月后便即抵达伊犁,准备反攻张格尔。从张格尔在南疆得以立足,到清军大举赴援,一共只过了几个月时间,张格尔也无力在四城站稳脚跟,清廷这次拥兵,尚属及时。

南疆之地,张格尔眼看四城已经沦为己有,一时也是野心勃勃,甚至对清朝产生了误判,认为清廷不会派大军驰援新疆。是以此后张格尔不仅没有有效安抚四城,反而调兵北上,试图攻打阿克苏。而清廷驻军在得到道光上谕之后,也开始严守阿克苏、库车、伊犁等地,张格尔一时无法得手。到了冬天,杨遇春大军已经抵达阿克苏,在阿克苏以西的柯尔坪与张格尔所部展开激战,不知清廷内地援军大举西进的张格尔所部,骄兵轻进,最后被杨遇春一战击溃。眼看张格尔前军败退,杨遇春一鼓作气向西进兵,很快又在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阿瓦巴特等地击溃张格尔麾下部队,一路直逼喀什噶尔。张格尔眼看形势不妙,当即强行驱赶喀什噶尔所有百姓充军,甚至不少老弱妇孺都被拉上了战场,凭借这种极限动员,在长龄大军赶到前线之际,张格尔已经在喀什噶尔城外排出了十万大军。

听闻张格尔已经“拥兵十万”,长龄和杨遇春虽然也料到其中或有乌合之众,但此时二路援军尚未尽数入疆,喀什噶尔前线主力不足两万,是以二将不敢轻动,只是先行安营扎寨,派出哨骑打探情报。好在这时道光也命令那彦成作为钦差大臣,率领先行集结的部分吉林马队抵达前线,并告知那彦成,一旦击败张格尔,就留在南疆善后。有了那彦成部分骑兵作为援军,长龄和杨遇春方才计议起决战之事。

“那大人,您来的正是时候,您看,这条河当地人称为浑河,张逆这几日,一直在河对岸集结部众,尚未立下营垒。若是我军两日内发起进攻,我和长中堂居中突进,杨芳和武隆阿各自领兵一路,从侧翼包抄,即便张逆人多,我军依然有胜算。”这时清军大营之前,长龄、杨遇春、杨芳、武隆阿众将毕至,与那彦成一道商议进军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