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517章 回不去的友谊(全书80%)

大清疆臣。 第517章 回不去的友谊(全书80%)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论各人政事之上意见如何,汤金钊、王引之等人均是阮元亲自点选登科,此时也都已经成为各部侍郎,说是身居要职并不为过,是以阮元对几个学生还是满意的。在鼓励了几个学生,跟程恩泽讲论了一番《左传》之后,阮元也回到了衍圣公府,毕竟这次北上面圣,还有许多旧人等着自己再见一面。若是不得相会,只恐其中又有许多如刘镮之一般的好友,自己竟再也见不到了。

而这一日,阮元想要见面的故人,便是那个与自己有着最多恩怨的卢荫溥。

这时卢家依然是卢碧筠主持家务,见了阮元到访,也当即将他引入客厅之内。而卢荫溥似乎也不想拒绝阮元,只是坐于客厅之中,面无表情的凝视着到来的贵客。阮元看向卢荫溥时,只见他须发尽数斑白,体貌仪度均已不如从前,可即便如此,卢荫溥双目之中,却仍是一副傲然神色,正如十一年前自己再任少詹事那日见到的,那种登立枢臣的得志目光。

“南石兄,别来无恙。”阮元自也不愿陷入僵持,便即先对卢荫溥开了口。

“伯元,你今日过来,是看我笑话的吧?”不想卢荫溥这时竟也全不客气,向阮元道:“如今我是吏部尚书,你是两广总督,咱俩官品确是一样,可你在两广是呼风唤雨,我在京城,也不过就是个阶下囚罢了。或许你现在还在想,反正我卢某人已经完了,这下一个军机处的枢臣,或者大学士,就是你阮元的了,是不是?那好啊,我提前恭喜你啊,毕竟你赢了啊?”

阮元自然清楚,刘镮之去世之后,卢荫溥又被道光补任吏部尚书,但看他如此模样,他这个吏部尚书在吏部只怕过得也不顺心,甚至眼看他大势已去,不过备位之用,有些吏部侍郎可能都会以下凌上,不把卢荫溥放在眼里。可阮元并非如此势利之辈,又怎能视旧友如无物?便也向卢荫溥劝道:“南石兄,其实无论你位列枢臣,还是执掌六部,这都是京中要职,南石兄又何必如此自伤呢?就算你已经不在军机处了,若是吏部之事能够尽心,我看皇上一样会继续重用你啊?”

“重用?哼,从我出了军机处那一日开始,我这为官之路,不就已经到头了吗?”说着,卢荫溥竟也回想起当日刘凤诰指控自己行文有误之事,向阮元道:“现在这个结果,你应该非常满意,是吗?十三年前,刘凤诰的案子是我和托津审的,当时他遣戍齐齐哈尔,你也一度罢官夺职,没想到啊,过了十一年,我……我居然还能栽到他刘凤诰手里!一个七品编修,眼看快要致仕了,却要和我同归于尽,这是恨我恨到骨头里了啊?也罢,反正我也输了,阮元,十三年前的仇,你这就算报了!真好啊,难道我不应该再恭喜你一次吗?”

“南石兄,阮元绝无与南石兄争权之意。其实朝廷之事,本来就是内外两兼,缺一不可。宰相枢臣如同腹心,天下督抚如同手足,人无腹心不活,可没有手足,同样不能成事,又怎么能说腹心手足,就一定有个高下呢?还是说,十三年前的事,南石兄果然……”阮元自也清楚,如果不是卢荫溥进取之心太盛,他又怎会推己及人,以为阮元也同他一样,为了名利,竟可以弃昔日友谊于不顾?回想着当年旧事,或许刘凤诰突然被加重罪责,其中也有卢荫溥顺水推舟之故。

“十三年前怎么了?十三年前那些事,难道你阮元站在那个位置,你就会无动于衷吗?!”卢荫溥却依然不肯在言语上甘居下风,想着军机处、宰相这般字样,卢荫溥也对阮元笑道:“阮元,你不要以为自己做总督有了勋绩,这宰相枢臣之位,便是你囊中之物了。你真正的对手,比我还难对付的对手,在后面呢!我以前也一直认为,我当日失足,全是刘凤诰的奸计,可后来我了解了更多旧事,方才明白,当日刘凤诰备位南书房,为我等军机处供应典章旧仪,这件事内阁当时也在做。可其中有一日,来我军机处送交旧日仪典的,却没有刘凤诰,只有内阁的一位大学士。后来那刘凤诰向我发难,自然也不是他自己向皇上上了奏疏,他第一封上疏也是别人替他送给皇上的!你们这些督抚在想什么,我清楚得很,当年你们就在英和那里频繁走动,难道我不知道吗?可如今得势之人是谁,是英和吗?托津和我不在军机处了,英和在军机处时日也不长久,咱们都输了,那……究竟是谁赢了呢?这个问题,今天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阮元听着卢荫溥之言,心中却也多了一丝不安之情,卢荫溥说到这里,他所言那个内阁大学士已经清楚无疑。嘉庆去世之时的四个大学士分别是明亮、托津、戴均元和曹振镛,协办大学士则是伯麟和吴璥。如今两年过去,明亮、吴璥先后致仕,托津、戴均元已经被道光逐出军机处,伯麟也被道光强令退隐,再回顾军机处两年半时间里的人事调动,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那个人也是龚自珍、程恩泽等人最为反感之人。

不过,阮元并非卢荫溥所念唯求名利之人,即便十三年前的真相,这时他已经猜出了七八成,他却也不愿就此毁掉与卢荫溥的友情,便也对卢荫溥拜道:“南石兄,若是南石兄今日犹有怨念,小弟自知言语笨拙,亦不能开解于南石兄,那小弟就此告退了。只是,小弟有一言却是实话,小弟心中,永远有南石兄这个朋友。”

卢荫溥听着阮元之语,也闭上了眼睛,似乎犹有不舍之情。

眼看卢荫溥不愿送客,卢碧筠只好再次出面,送了阮元走出客厅。阮元回想着卢荫溥模样,既是可惜,又有几分疑惑,不知卢荫溥这两年究竟经历了什么。眼看卢荫溥已然消失在自己是视野之中,便也向卢碧筠问道:“卢姑娘……或许,该叫贾夫人了。南石兄他这两年离开军机处,究竟遇到了什么难处?为何我看着令尊模样,竟是对我如此怨恨不已呢?”

“阮叔父,您……您还是叫我碧筠吧,毕竟这些年来,我一直替爹爹在京城料理家务,却还没进贾家大门啊?爹爹他……”卢碧筠知道阮元乃是可靠之人,便也将自己所知告诉了阮元。

原来,卢荫溥离开军机处之后,暂时当了一年顺天府尹,这时道光方才发现,军机处内,曹振镛和黄钺都是自己提拔,文孚在内时日不长,许多军机处旧档已然不知当时事宜,所以道光也特许卢荫溥暂归军机处,挂名做了半年军机大臣。可卢荫溥说是在军机处,能做的事却也只有将军机处事宜一一交接,将旧有军机处机要告知曹振镛等人,避免政令中断。后来眼看交接之事基本完成,道光便又将卢荫溥迁出军机处。

随后卢荫溥倒是得到升迁,成为吏部尚书,可这时六部之内,所有堂官都清楚卢荫溥这个吏部尚书实际价值如何,两次被道光从军机处调出,这意味着卢荫溥再无执掌中枢可能。是以久而久之,卢荫溥在吏部便失去了发言权,这时另一位吏部尚书换成了松筠,他兼署直隶总督,不在京城,两个满侍郎之位一年内调度无常,难以熟悉部务。而两个主管吏部的汉侍郎,恰恰就是王引之和汤金钊,二人素来清楚卢荫溥与阮元的关系,除了部内集中议事,很少和卢荫溥交流,许多部内事宜,汤王二人认为卢荫溥会针对自己,便往往抛开卢荫溥独自商议,只将最终定稿交给卢荫溥签字。如此一来,卢荫溥当然会认为,自己已经彻底被吏部架空,而考虑到汤王二人与阮元的关系,他进一步痛恨阮元,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阮元听闻卢荫溥境况如此,却也为之可惜,便向卢碧筠叹道:“碧筠,南石兄无论怎么说,总是我当年旧友,你当时还小,翰林院的事可能他也没跟你讲过。我和金门是同科进士,我们还是庶吉士的时候,南石兄正好是翰林编修。我们当时初入翰林,公文奏牍、翰林文章程式都是一窍不通,可我们当年与如今翰林不同,我们为了准备高宗皇帝八旬万寿,一年之内就要散馆。所以每隔两个月,翰林之内就有考试,只求万寿盛典前我们可以如期结业。那个时候,是南石兄平日抽了空闲时间,来指点我和金门如何撰写翰林文字,如何起草公文,我们那个时候,也是真心把南石兄当做兄长一般看待,可是……谁知道三十年后,竟是冤冤相报,没有尽头啊?我也跟敦甫、伯申他们说一声,日后在吏部,务要以师长之礼与南石兄相见,或许这样,南石兄以后的日子能轻松一些吧?”

“多谢阮伯父了,其实……爹爹多年以前,也曾经给阮伯父写过一封信,只是不知为何,他一直留在了书房之内,没有交给伯父。这封信……想来爹爹已有三四年没有过问,或许是忘了,不然,侄女把这封信给伯父吧。”说着,卢碧筠也带了阮元走到偏厅之内,自己在书房取了那封已经泛黄的书信,交给阮元。

“这是……”阮元看到信中内容,却也是心中一惊。

原来,卢荫溥竟将旧日自己与托津合谋,故意加重刘凤诰罪行的往事,一点不落的写在了这封信里。对于刘凤诰如何从监考失察变为连号,托津与自己商议的实情,其中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诸多细节,尚是此时阮元所不能尽知之事。书信最后也特别写到,卢荫溥恭贺阮元成为总督,自己对于旧事也一直惭愧,希望阮元了解旧时真相。阮元看着这封笔墨已然干涸的书信,却也是不住感叹。不想当年卢荫溥也有主动与自己求和之意,只是或许碍于情面,他没有将信发送出来,以至于十三年前的这桩疑案,如今方才真相大白。

“碧筠,这封信我……我知道了。你且将这封信烧了吧,若是南石兄再问你,你就告诉他,我……我永远是南石兄的朋友。”阮元一边将信塞进信封之内,以示无需外传,一边也向卢碧筠道:“还有,你也跟南石兄说一声,我今日便去见见金门,也问问他的意思。毕竟,如今旧事已经烟消云散,还有什么不能消解的心结呢?”

“那……侄女谢谢阮伯父了。”卢碧筠也向阮元再次拜谢道。

只是,对于卢荫溥而言,阮元这番重拾旧情,竟是雪中送炭,还是多此一举呢?

卢荫溥自然不会知道,就在见过自己这日下午,阮元果然到了刘凤诰居所,重新见到了这个为自己带来了三十年来,唯一一次官场失意的旧友。只是这时阮元心中,却已经完全放下了旧日恩怨。

“金门兄,南石兄当日失足之事,难道真是你有意为之吗?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呢?”阮元见到刘凤诰,便即问起了当年他和卢荫溥的旧事。

“不错,卢荫溥……他十三年前犯下的罪孽,仁宗皇帝治不了他,皇上治不了他,那就由我出手,有何不可?!”看来直到这时,刘凤诰对卢荫溥依然是余怒未消:“伯元,当年我确实有失察之过,可那连号之事,是托津和卢荫溥逼着我认下的!就因为他们当年这般无耻行径,我……我在齐齐哈尔一住就是十年,齐齐哈尔的冬天,雪有多厚,外面有多冷,要烧多少木炭,穿多少衣服才能熬下来,你知道吗?他卢荫溥知道吗?!多少个能把活人冻死的夜晚,我看着外面齐腰深的大雪,我……我都想到了死,要是我果然在齐齐哈尔一死了之,也就罢了。可我回来了,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天意啊?!是天意让我回来报仇啊!我不管他卢荫溥在军机处是个什么人,我也不知道他究竟算不算国朝股肱,算不算多么出类拔萃的枢臣,我知道,他当年跟托津做下陷害于我的勾当,他们就要付出代价!”

阮元听着刘凤诰宣泄之语,一时却也不知如何是好。

刘凤诰一案,自己虽然也受到牵连,一度被嘉庆革职。可不过两年,自己便重新回到督抚之位,如今地位更胜从前。而刘凤诰回京之后,也只得到了一个翰林院编修,或许他就将以七品衔致仕终老,自己在刘凤诰面前,又有何资格帮卢荫溥说话呢?

“金门兄,无论如何,这些事……这些事总是过去了。南石兄现在,也……也不再是枢臣了。之前的旧怨,你就都忘了吧。金门兄,你……你如今有何打算?”阮元沉思半晌,方对刘凤诰说道。

“伯元,我……我已经不行了。我这只左眼,在齐齐哈尔的时候我就清楚,已经瞎了。这两年下来,右眼也渐渐不能视物。就算这区区的翰林院编修,我也无能为力了啊……”刘凤诰回想着现实,这时却也渐渐冷静了下来:“我已经准备好了,再过两日,就去提交致仕的上疏,我家中毕竟还有些薄田,以后……以后就回江西老家,安居终老吧。”

“金门兄,你家那些田产,我跟你还是同学的时候就清楚,你归家终老,那些田产哪里够啊?”阮元却也向刘凤诰劝道:“不如……我在扬州为你寻个住处,你就在扬州安度余年吧。扬州风水园林,江南都是一绝,我这些年总是积攒了不少廉俸,自己也用不了,就帮帮你吧。扬州那边,也多有些朋友轻财好客,我也把你推荐给他们,这样你晚年生活,肯定要比回江西守着那几亩薄田要强啊?”

“伯元,这……你所言当真?”不想刘凤诰听着阮元之语,竟是如同天落惊雷一般,一时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然当真,咱们毕竟都是……都是三十年的同学了啊?”其实阮元这样照顾刘凤诰,也另有一重考量,刘凤诰中年突遭变故,晚景凄凉,甚至不惜报复旧日同学,一旦晚景不顺,说不定又会做出什么危害当地之事。但他本心仍善,尚有挽救可能,如果能在扬州得享余年,肯定要比回江西顺遂得多。

“伯元,我……多谢伯元了。”刘凤诰听着阮元言语温和,却又充满信心,想来阮元是真心想要照顾自己度过余生了。一时也是全身颤抖,那仅有的一只可以视物的眼眸,也已然被泪水完全覆盖住了。

阮元自也没有在意,为何这时刘凤诰会有这般激动的反应。但阮元之后果然遵守了诺言,联系到了之前的旧识,扬州盐商黄至筠,将刘凤诰介绍给了黄至筠作为黄府上宾。刘凤诰感于黄至筠延请之恩,也为黄至筠私宅“个园”作《个园记》一篇,以为回报。阮元这一番善举,至少避免了一个更糟糕的结果。

而之后的五月初六,便是阮元正式觐见道光的日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