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与嘉庆的道别(下)

大清疆臣。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与嘉庆的道别(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皇上,直省有直省需要去办的事,臣竭力为之,上为江山社稷,下为亿万生民,臣对皇上自是感激的。”阮元答道。

“阮元,你还记得当年朕给你的批复之语吗?”嘉庆忽然问道。

“这……皇上批复甚多,却也不知皇上所问,是哪一句啊?”阮元一时却也不清楚嘉庆之意。

“是嘉庆五年那一次。”看来嘉庆记得却还是非常清楚,对阮元道:“当时朕记得给你的批语里,朕写了一句‘成一代伟人,不亦美欤’?哈哈,一代伟人……当时朕是无心之笔,但对于你而言,如今二十年下来,朕却觉得当年这话没说错啊?你抚浙、抚赣、督粤,除寇盗,惠百姓,充仓储,去亏空,兴学校,修典籍,做得都很好,看来无论朕日后如何,你督抚天下,恩惠士民之举,自当永垂青史了。至少,在用你这件事上,朕是做对了啊?”

“皇上,臣……臣亦有未逮之处。”阮元忙谦辞道。

“哪里的话啊?人生一世,孰能无过呢?你勤于庶政,又有济世救民之心,朕就已经满意了。唉,其实回想朕亲政这二十年,朕又何尝不是夙兴夜寐,丝毫不敢怠慢呢?”嘉庆却也向阮元叹道:“可是二十年下来,国库积蓄不过三千余万,督抚下吏,因循苟且之辈尚多,水旱之祸,有增无减,今年东河又决了……这当年的盛世,却是为何再也回不来了呢?阮元啊,朕回想当年你的建议,朕也曾驳过几次,你说若是当时朕能够力排众议,准了你那几次上奏,天下之事,会不会比今日更好一些呢?”

“皇上,其实……臣的大多数上奏,皇上还是能够允准的,如此,臣已然对皇上感激不尽。”想着嘉庆之忧,阮元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安慰嘉庆,只得耐心劝道:“至于皇上所驳之事,清赍银、筑闸之事,臣以为本也是治标之法,若是仅有这一二更革,不足以尽除漕运之弊,海运亦多烦难,也需长策。臣在浙江,是平盗补亏为先,在漕运,又只有不足两年工夫,这些事就算皇上准了臣之议,臣所能为者,如今看来却也不多啊?”

“是啊,如今督抚之中,朕也知道,其实有所作为之人也不算少,可如同你一样,能定长策,收全功之人,却是不多啊。只是如今直省多故,朕不得不数次改任你去最难为的地方,若是当年没有癸酉之事,或许你在漕运,作为能更多一些,又或许浙江……”嘉庆一边对阮元说着,却也无可奈何,似乎自己多次改任阮元,也不能算失当,总而言之,还是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而堪当重任的大臣,这时却也太少了。

“皇上也无需如此忧虑,臣以为,高宗皇帝之时,有漕运而未兴海运,可高宗皇帝之时皆言盛世,这就说明漕运海运,本无关乎盛世与否。其实究其根本,还是这些年生齿日繁,国家开支日甚,更兼天灾甚剧,多有大工,是以国库尚不能充盈。但如果天灾能少一些,或许府库会更加充实吧?”阮元也继续劝慰嘉庆道。

“唉,尽人事,听天命,天命不可违,所以人事之上,朕也……朕也从来不敢怠慢啊?”不过,说到这里,嘉庆却也不禁笑道:“只是回想起来,二十五年之前,朕却也不知道皇阿玛想要立的太子是谁,那时候却也想着,若是皇兄被立了太子,朕日后却待如何?哈哈,你们好学之人,多有勤于治学,专治一经之人,朕从来敬重他们,只不过,朕学问实在不如他们,经学一道,却也是不能和他们相比了。但朕从来好读史书,也听说江南的钱大昕,便是以治史见长,或许……朕若是没当上皇帝,便去勤治三史,亦可有所成呢?唉,都说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可朕时时以史为鉴,以先王之道为法,却为何到了今日,所成依然有限呢?”

“皇上,前贤之道,臣以为皇上奉行得并不差,只是如今天下百姓之数,水旱之灾,均自出于前贤所言之外,所以也需要因时而变才是。”阮元也向嘉庆劝道。

“因时而变,朕也知道啊,可是……朕也不是没有变过,终是不尽如人意啊。”说到这里,嘉庆却也不禁自嘲道:“哈哈,朕怎么说了这许多丧气话呢,朕也知道,人事已尽,又何需在意其他啊?如今虽称不得盛世,清平之世总也说得上了,或许以后……以后会变得更好呢?阮元,你的身体朕也知道,你本是文人出身,如今年纪也不算小了,你可要……可要好好调养身体,平安的活下去啊?或许咱们多活几年,天灾少一些,就可以看到盛世重现了呢?”

“回皇上,臣一定稳妥行事,决不让皇上担心。”阮元也当即向嘉庆答道。

“你家中之人如何?朕记得你长子是在六部学习,现在是主事了,之后若是他做的好,朕自会逐步拔擢于他。你还有几个儿子,如今都怎么样了?若是学业尚可,也自当让他们入仕为官才是。”嘉庆也向阮元问起阮福等人的情况来。

“回皇上,臣共有四子,长子常生如今在京,次子前年方才成婚,三子、次女婚事,臣定在明年,幼子尚在年少,他们都未及弱冠,尚不足以入仕,之后臣自当悉心教之,若他们有为官治事之才,臣自当助他们前去应举。”阮元答道,只是说起“次女”,阮元和嘉庆却也知道,对应的“长女”就是阮荃,那时嘉庆也曾为阮元赠药,却不能保住阮荃性命,一时间二人心中也自酸涩,竟至无声。

“好啊,好啊,阮元,朕今日能和你说这些话,却也轻松了不少啊?”沉吟半晌,嘉庆也对阮元再次叮嘱道:“如此,朕也放心了,你就回去吧。这次南归,清查鸦片,严驭洋商,这两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你可……可不要让朕失望了啊?”

“臣……谢过皇上。”阮元听着嘉庆之语,心中却也不禁多了一丝酸涩,当即重新对嘉庆拜倒,一连三叩,以示自己坚诚之心。

眼看此时嘉庆神色,却似比自己初入殿时宽和了不少,想来这一番君臣之对,嘉庆也是颇为满意。阮元便即拜别了嘉庆,出殿而去。

这也是阮元最后一次见到嘉庆。

出殿之后,循着来时道路,阮元便即缓缓而归,向着大宫门方向而行。只是他刚刚转出勤政殿门,便即有一人迎面而来,这人走得近前,阮元也看得清楚,一时不禁大喜,当即对那人问道:“金……金门兄?!”

“你是……伯元?真的是你吗?”那人听着阮元之言,却也转了过来,阮元只见那人面容苍老,须发斑白,一只原有伤痕的眼睛已然黯淡,或许就连另一只眼睛,也已经渐渐模糊不清了。若不是当年因故遣戍齐齐哈尔的刘凤诰,这人还会是谁?

“金门兄,你终于回来了,真是太好了,金门,这……这一晃也都十年过去了,你身体如今还好吗?唉,如今回想,当年我也是一时糊涂,没能寻个更好的法子出来,要不然,以金门兄之才,实在是……实在是不该如此啊?”阮元看到刘凤诰,不觉之间,十年前的旧事也一并涌入心头,只觉自己虽然贬官三年,却不仅官复原级,还进一步做了总督。刘凤诰十年遣戍东北,如今只得身还,所补亦不过七品编修,看他样貌,只怕再过三四年便也只能致仕了,他素知刘凤诰一身才学,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却也不住为之叹息。

只是刘凤诰也自清楚,当年之事,原本就是自己与阮元赌气,进而引发徐步鳌舞弊一案,这才导致二人双双罢官夺职,若是自己当时能够一如既往相待阮元,阮元又何致受自己连累?如今阮元见了自己,非但不加怪罪,反而直言己过,一时心中更是过意不去,只好对阮元道:“伯元,我……十年前都是我的错,伯元本不该被我牵连的,是我耽误了你啊?你现在……现在可还安好?”

“哈哈,金门兄,我这在广州虽说路远了些,却也自在,岭南气候温暖,正是宜居之处呢。金门兄,你如今在翰林可好?翰林的日子我清楚,俸禄微薄,如今物价渐涨,却也不比十年前了,若是你在京城有难为之处,尽管到衍圣公府去找常生,咱们总是朋友一场,无论如何,你日后安养之事我也不能怠慢啊?”阮元也对刘凤诰劝道。

“伯元,这……这就不必了。其实不瞒伯元,我回来之后,曹中堂倒是对我颇为赏识,他也知道我年纪大了,做不得烦难之事,只在翰林院为我寻些力所能及之务,我这眼睛也不行了,曹中堂却从不介意,还出了自己俸禄为我治病。这些日子,我……我也还说得过去的。”刘凤诰也对阮元答道。

只是阮元听着刘凤诰之语,却也有些疑惑,似乎刘凤诰方才所言之内,竟有一个毫不相干之人一般。

“曹……曹中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