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七十章 总督大会(上)

大清疆臣。 第四百七十章 总督大会(上)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姐夫,其实我这几日也在想着,你说皇上这蠲免欠赋之事,就果真是妥善之道吗?”孔庆镕却又向阮元问道:“我衍圣公府里有从浙江来的好友,他们说起姐夫抚浙之事,一向都是推崇备至,姐夫凡是遇到灾年,必然竭力救灾,劝导百姓重新栽种稻种,所以嘉庆九、十年间,浙江连年大雨,可赋税都没有少,百姓种了秋粮能够丰收,反而是宽裕了不少。浙江的亏空原本上百万,姐夫却能让浙江如今还府库充实。可皇上就这样,把各省民欠一笔勾销了,那姐夫,你当年竭力救灾,所为又是什么啊?皇上这不是等于说,姐夫和那些无所作为,平日有了灾荒便无能为力的庸官,其实是一样的吗?”

“庆镕,你也别这样说了,你做衍圣公也快三十年了,这天下的官你还不清楚吗?若是人人才干都和你姐夫一样,那这大清早就回到盛世了,用得着皇上成日操心吗?”孔璐华也向孔庆镕劝道。

“罢了,我能在浙江把亏空补上,也多亏了皇上能够信任于我,前后给了我八年时间啊?可是其他直省,督抚一般三四年也就要换一次了,如此必然账目纷繁,想要让后面的官员赔补民欠,那谈何容易啊?皇上做得也没有错,只是……”这时阮元却也想到,嘉庆亲政以来,一向以赔补亏空为根本之业,可二十年下来,依然有多个重要直省不仅旧亏难补,还出现了不少新亏。若是嘉庆将二十年民欠一律免去,那这些直省补亏之事,很可能便会再无着落,想到这里,却也是失落不已。

“对了,夫子,听弟弟这样一说,我却也发现了一件蹊跷之事。”孔璐华也向阮元补充道:“前日皇后宫里来了人,说是要送给咱们一些礼物,我想着皇后和我毕竟也有一面之缘,不好推却,所幸礼物也不多,我就收下了。可就在那个时候,传讯的公公却跟我说……说皇后想问问我对瑞亲王是什么看法,夫子,皇后她应该知道,我那日只听她说起过瑞亲王这个孩子,连见都没见到他一面,这样的问题,我要如何回答呢?”听孔璐华说到这里,阮元心中也不觉暗自悸动。

“皇后想要问瑞亲王……今年皇上六旬万寿,两个皇子封王,封亲王的却是四阿哥,而非三阿哥,皇上如今的精神……难道……”想到这里,这件事竟是越来越不对劲。

“废长立幼!”

对于阮元、孔璐华和孔庆镕而言,这三个字谁都不陌生,孔氏姐弟这时见了阮元神色,心中不觉也出现了这四个字。三人对视之下,也互相清楚了对方心意。只是这四个字一旦说出,便是大不敬之语,是以三人对视之后,便也默然无言。

“公爷,阮大人,外面来了位客人,给了小人一封信,说是希望小人转交阮大人,只是……他并没有说自己是从何处而来。”就在这时,一位衍圣公府家仆捧着一封信从门外走得近前,看着阮元已经注意到了自己,连忙把信递了上去,对阮元补充道:“只是小人看他服饰不俗,多半是哪位重臣人家的仆人,阮大人,这信您还是看一看吧?”

“这又是什么信啊?”阮元虽是疑惑,却也拆开了信封,看着信中几行简短之语,喃喃道:“阮总制安好,明日下午,我等在万柳堂有要事商议,特请总制屈尊……落款是……恩福堂主人!这……难道……”看到这里,阮元心中也是疑虑重重,看来这一次北上入京,其中暗藏凶险,果然远超自己想象。

“没办法啊,看来,明日是要走一趟了……”

阮元自然清楚,这“恩福堂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吏部尚书、九门提督,自己在南书房时的旧友,焦循的恩师,一向力主更革的朝中重臣,英和。

经过一夜与孔璐华的商议,阮元也已然清楚,如今京城之中,嘉庆皇嗣、枢臣与督抚之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自己本为外臣,也可以对这些事坐视不管,可一旦这两件事都向着对自己最为不利的方向发展,自己想要在两广总督任上兴建海防,严驭洋商,日后却也很可能难以实行了。想到这里,阮元还是决定,次日便即前赴万柳堂,应下英和这次会面。

这一日嘉庆没有召对阮元,也没有听戏之事,到了下午,阮元便即便服出门,一路乘车向万柳堂方向而来。到了万柳堂门前,果然两个仆从打扮之人已经在门外恭候,阮元自出示了总督腰牌,二人便即在先引路,一路带着阮元走过两道竹林,来到竹林之内一处竹屋之前。

可是,就在阮元走到竹屋门前之时,忽然听得屋内人声嘈杂,似乎有两个人正在争辩一般,走上前仔细听时,只听一人向另一人激辩道:“孙总制,广州之事我说了多少次了,当年我在广州,多有掣肘之人,是以清剿海盗,我根本不可能全力为之,当时我本来也无意怪罪于你,可你后来做了什么?你至于为了那一日的争执,就一纸密奏,把我弹劾到伊犁去吗?若是孙总制今日仍是当年一般的做派,那我以为,咱们之间,什么事都办不成!”

“那侍郎,当年我是广东巡抚,你身为总督,你办事迁延不进,我弹劾你怎么了?老夫现在在江苏遇到的事,跟你当年一样吗?淮盐这几年涨价,我和江苏陈中丞哪一日不是殚精竭虑,我们和两淮盐商谈了多少次,才把盐价压了一成下来,你觉得老夫在江宁不办实事,把盐价上涨的锅都扣到老夫头上,你这才是糊涂!那侍郎,今日英大人跟咱们相见,那本来就是相信咱们为人办事,都是直省里拿得出手的。你若是连这点基本的信任都没有,那老夫今日也不待在这儿受气了,明日老夫便回江宁,其他的事,你们自己商议去吧!”这人声音阮元却也熟悉,正是当日和自己一同觐见嘉庆,得嘉庆赐宴赐酒的两江总督孙玉庭,而之前那人更不用说,竟然便是那彦成。阮元也清楚那彦成因为重新被嘉庆启用之故,这时已经做到礼部侍郎,但这一次的万柳堂之会,那彦成居然也有参与,也让他不觉有些惊异。

只听竹屋之中,又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对各人道:“东甫兄、孙总制,今日毕竟是我请各位前来赴会,这旧日的恩怨,二位就不要再提了,其实咱们这些大臣,或在京中担任卿贰,或在外任做督抚,有些事相互之间不够了解,竟生抵牾,这也是常事嘛?其实我今日请各位前来,就是为了给各位做个和事佬,旧事咱们一笔勾销,但日后之事,咱们还要携手共进才是啊?”这人正是英和,听着英和之语,多半竹屋之内入座大臣,尚不只有三人,阮元便也小步轻趋而上,直到竹屋门前,向里面拜道:“两广阮元,见过英冢宰了,不知英冢宰请在下前来,今日竟是有何指教?”他所言“冢宰”其实是上古周代“六官”之首,对应明清的吏部尚书,时人便也往往以“冢宰”之名称呼担任吏部尚书的朝中大臣。

只是阮元这时向竹屋之中一看,竟也吃了一惊,原来竹屋之内这时共有六人,除了方才说话的英和、那彦成和孙玉庭三人外,四川总督蒋攸铦、云贵总督伯麟、南河总督黎世序也都在其列,看来除了直隶总督方受畴因提前南归保定,不在京城外,其余五名来朝总督,这时竟是齐聚一堂,除了嘉庆那日的赐宴与万寿之日,京中总督大员会聚之盛,也就要数这一日的万柳堂了。

“英冢宰,今日这是……”阮元看着眼前的一众直省重臣,心中自是忧虑,也不禁向英和问道。

“哈哈,阮总制,今日您能够大驾光临,实是在下之荣幸啊。”英和眼见阮元到来,也当即迎上前对阮元作揖拜道。见阮元尚有疑惑之色,英和也示意几名仆从全部散去,只留下屋内七人。眼看已无旁人,英和便也对阮元说道:“阮总制,伯元兄,今日在下请伯元兄前来,乃是有一件要事,希望和伯元兄与各位总督商议,此事事关日后江山社稷太平,还请伯元兄听在下一言。只是……听闻伯元兄督漕之时,与黎总河亦有不睦之处,不然今日在下便在此为二位调解,咱们日后捐弃前嫌,共商社稷大业,如何?”看来,经过方才那彦成与孙玉庭的争执,英和对于各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也已经有了准备,是以如此向阮元问过。

“英冢宰客气了,其实我与黎总河之间,本来就只有职分之争,却不涉及其他的。”说着,阮元也主动向黎世序拜过,道:“黎总河,当年若是我尚有得罪总河之处,还望总河见谅。还有,慎伯他在总河幕中可还安好?慎伯终是尽心于实务之人,还望总河不要因为当年旧事,而轻视了他啊?”

“阮总制客气了,当年的事,下官也有办理不妥之处。”黎世序也向阮元回拜道:“阮总制能从淮安士子中选出慎伯这种实干之才,下官还要感谢总制呢,这几年慎伯在我幕中办事,帮我省了不少工夫,南河能够安澜八年,慎伯实有大功啊。”听着包世臣在黎世序幕中一切安稳,阮元也放下了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