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五十章 广州海防之议

大清疆臣。 第四百五十章 广州海防之议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对于阮元而言,比起悼念旧日好友,另一件要事也是迫在眉睫。这日两广部堂之内,阮元尽数召集广州要员,广东巡抚陈若霖、广东布政使李鸿宾、广东按察使魏元煜、粤海关监督阿尔邦阿悉数到场,各人面前放着一个大型沙盘,上面用不同颜色铺设着珠江口狮子洋的外型,沙盘一边还有两个商船模型,系仿广州港内西洋商船雕刻而成。

“各位大人,今日我请各位大人前来,是想要与各位大人共同商议一件事。”阮元指着沙盘上狮子洋面向珠江口的一处小岛,对几名广东要员说道:“去年年冬,我前往狮子洋巡查海口,只觉如今虎门之处,海防布置尚有不足,仍需增强炮台武备。我的意见,是在此狮子洋内大虎山岛,与黄埔西南的龟冈,也就是本地人所言大黄滘之处,加筑炮台两座,大虎山另加重炮三十门,大黄滘亦需先备下二十门大炮。各位大人觉得,我此议有何难处,能否实行?”

“阮部堂,这……下官看来,如今广东没有这个必要加筑炮台啊?”那按察使魏元煜与阮元一样,也是上一年新任广东,是以对于阮元之言颇有不解,向阮元问道:“部堂,以前几任总督在广东的时候,我听说确实修过炮台,可那个时候先是有郑一乌石二肆虐洋面,后有……有其他海盗气焰嚣张,我们在虎门不得不加筑炮台,方能震慑他们。可如今这些海盗早就已经被朝廷平定,粤东我听说确实还有些贼盗,都是逡巡内河的水上蟊贼,却没有当年那么多贼寇了。那么大人加筑这些炮台,又是要做什么呢?”魏元煜对于海盗之事也不敢尽数之言,只因为当年声势最大的海盗张保仔已经投降清廷,各人商议炮台兴筑之时,张保仔还在福建绿营担任副将,所以只好略为隐饰。

“魏臬司问得不错,那我今日也便直言于各位,如今我建议加筑炮台,所防范者,并非粤东寇盗,而是……伶仃外洋的英吉利兵船!”阮元此言一出,座中各人也不觉沉吟起来,毕竟海盗再怎么强悍,终是清朝国内治安问题,而阮元却在直接针对海外国家,若是阮元之行稍有不慎,依清朝旧例,便是所谓“妄开边衅”,到时候一旦引来中英外交冲突,进而兵连祸结,就不是在座之人可以承受的了。

是以陈若霖也对阮元问道:“阮总制,这……下官清楚总制为人,绝非沽名钓誉之辈。但这样说来,总制最大的难处,不在于我们这些人,而在于京城啊。如今英吉利和我大清通商,一向尚属太平,并无兵戈之事。总制现在想要加筑炮台,增添火炮,这些事若是朝中大臣知道了,难保不会怀疑总制这是……是要妄开边衅啊?”

“陈中丞,你在广东的时间比我长,凭心而论,如今我大清和英吉利之间,若说有人挑衅生事,那挑衅的是大清,还是英吉利呢?”阮元清楚这件事解释不清,在座之人只怕无人愿意同意加筑炮台,便也指着沙盘上的虎门之地,对各人讲述道:“这些年广东的旧档,我接印之后也看了不少,英吉利商船、兵船、贡使,前后在粤生事,历年不绝!”这时阮元依然依照清廷官府认定,将阿美士德一行视为贡使:“嘉庆二十一年,英吉利使团前来朝贡,未经两广部堂与粤海关许可,便直接北上天津,朝觐之时,托言使者暴病,最终未成礼而还,跋扈无礼,此其一也。近年英吉利货船,多有风闻夹带鸦 片之事,鸦 片本为天朝厉禁之物,英吉利目无法度,屡禁不止,甚至出口之时,多有以白银出口之事!此其二也。英吉利船只,无论兵船货船,在黄埔者,在外洋者,多与其他西洋各国有所争执,甚至干预法兰西、大西洋各国商船,不许此等各国贸易,无端启衅,此其三也。黄埔多有线报,英吉利商船夹带 鸦 片,请粤海关开仓,可英吉利商船从来百般推脱,从无一次让我等入舱搜检,据中国而不奉中国法度,此其四也。十三行请英吉利商船出具甘结,担保货船并无夹带鸦 片之事,英吉利商船从来拒签,此其五也。英吉利有此五事,我不过加筑炮台,以备不时之需,若英吉利船只果能奉行大清法度,则粤洋自然太平!如此说来,若说果有‘妄开边衅’之人,这个人是在大清,还是在英吉利呢?阿监督,不说别的,去年春天英吉利船只拒不开仓之事,你还记得吧?”说到最后,阮元也特意提醒了阿尔邦阿一句,希望得到粤海关方面声援。(按此处文句,多有仅因彼时外贸、风俗而新创,旁人无知、后世不晓者,其中粤东即为广东,所谓外洋与内洋对应,清代以虎门作为内外洋分界线,虎门以内则为内洋,虎门外即是外洋,所谓“甘结”则类似今日所言保证、担保。)

“这……阮总制所言甚是啊。”一边的阿尔邦阿也对各人补充道:“去年我们粤海关听闻黄埔的一艘洋船有鸦 片,我们当即派了人过去要求开仓。可他们不仅不开,还对我们说……说我们的人去了,就是去索取贿赂的,所以他们不给我们开仓,这……这哪有那回事啊?”

“阿总监,粤海关的人,真的从来没有私自收取洋人贿赂的行为吗?”阮元问道。

“这……我、我可是从来没看到啊。阮总制,我知道外面对咱们粤海关是有些风言风语,但是……但是我终究是没有亲自见到过不是?”阿尔邦阿的回答看起来非常稳妥。

“也罢,阿总监,之前粤海关如何,我不在广东,也无权过问。但以后若是再有洋人报关纳税之事,你一定要严查下属,绝不能在正税之外再行索贿!”阮元当然也清楚粤海关之事自己难以插手,也难以根治,但这样敲打阿尔邦阿一番,总是能有些改善,也对他耐心道:“洋人从来狡诈,有的是借口搪塞我等。所以我等除了严行法度之外,也要保证自己立身清白,咱们无懈可击,洋人的借口自然就少了一大半,到时候咱们身子立得正,就不怕洋人那些借口!”

“阮总制,您说的这些,下官倒是也清楚,可是……”布政使李鸿宾似乎也有疑问,对阮元道:“眼下狮子洋上,虎门那一带炮台并不少啊?虎门之前的海口之处,有沙角炮台,虎门之前有一处镇远炮台,虎门好像还有一座横档炮台吧?这样说来,咱们炮台已经足够,又何必再去那大虎山上加筑炮台呢?”

“李藩台,这几处炮台还不够啊。”阮元一边指着沙盘上几处已经标出来的炮台,一边也对各人解释道:“我等如今设计此处炮台防线,便要考虑到,一旦我们需要面对最困难的状况,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先前英吉利兵船也有不顾炮台禁令,直趋广州府城之事,但只有一艘船,伶仃外洋,同时停泊的英吉利兵船,多数时间是两到三艘,但这还不是最多的时候。嘉庆十三年,英吉利兵船进犯澳门炮台,其规模如今看来,要比寻常情况大一些,那一次英吉利共有船只十三艘,其中可战兵船六艘,三大三小,兵士七百人,可以登陆的有三百人。所以我们如今布置炮台,也应该考虑到最困难的情况。沙角炮台只有大炮十门,水域宽阔,只能抵御一时,能完成烽火示警便已不易。所以重中之重,乃是镇远、横档两处炮台,可如今看来,仅凭这两处炮台,似乎火力犹有不足。如此说来,再加筑炮台一座,增炮三十,整个虎门前后三处炮台夹击六艘洋人兵船,才有胜算。而且,若是洋人执意内犯,万一洋人里面有一二精于计算之人,原本的沙角、镇远炮台,很可能会无所施展啊。”

“大人,为何洋人学了算学,便可以让咱们的炮台无法施展呢?”陈若霖不解道。

“只因为如今沙角、镇远、横档三处炮台,均有照料不及的死角!”阮元指着几处炮台,拿着一只洋船模型一点点解释道:“沙角炮台之处,海域最宽,若是精于计算之人,自然可以让船只居中北进,这样沙角炮台的火炮便难以命中。镇远、横档两处炮台之间,其实水域也不算窄,即便两边炮台一并开火,若是水道正中间行进的船只,炮弹最多只能击中行船,却已经到了射程的极限,火力根本不足以穿透来船。而黄埔之地,眼下只有北面有猎德炮台,南侧江面空无一物!那若是洋船由沙角北进,一路从水域正中突进,到了黄埔再转而向南,那么这艘船就完全可以在未接一炮,未损一人的情况下,一路直抵广州城下!到时候,广州东西南三面都无险可守,那面对洋人的威胁,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啊?”说着,阮元也一点点摆动着手中的洋船模型,果然从远离沙角炮台之处进了虎门,又一点点突破虎门,在广州东南折入南侧水域,转入十三行地界,众人见了,也不觉冷汗渐生,所有人都清楚,一旦英国兵船真的这样畅通无阻地直达广州,那自己的顶戴是一定保不住了。

“这样说来,大黄滘还真的需要修一座炮台啊。”李鸿宾看着阮元行船之法也点了点头,却又问道:“可是,若按照总制所言,那来船一样可以从大虎山水道的东侧,沿着狮子洋东岸前行啊?大虎山的水道宽度,和横档镇远炮台相比,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啊?这样即便有洋船进入虎门,难道咱们还能把他们招呼到大虎山脚下,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挨咱们炮击不成?”

“不,洋人行船一旦进入虎门,便只能在大虎山脚下行船!”不想阮元对此态度却异常坚定,道:“大虎山附近水道,我前往之时尽数加以勘测,此处水流与寻常海水不同,大虎山脚下数十丈处,是那里水道最深,积沙最少的地方,但自大虎山向两岸延伸到百丈之处,海水就会越来越浅,若是到了二百丈开外,但凡吃水较深的船只,都完全不能通行!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火炮能够保证二百到三百丈的射程,则必能击中从大虎山下经过的任何船只!至于火炮,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到澳门的时候,已经向大西洋商人预购了十门洋炮,咱们广州再出二十门重炮,有五六万两银子,这炮台也就可以建出来了。”

“总制这样说来,这两处炮台,也确是必不可少啊。既然如此,那我愿意和总制一同联名,请皇上准许增修炮台之事!”陈若霖听了阮元解释,也明白了阮元的海防构思,当即赞同道。听了陈若霖同意联名上奏,魏元煜和阿尔邦阿也一同附和阮元。

“李藩台,对这炮台,你还有其他想法吗?若是有,也一并说出来看看吧。”阮元向李鸿宾补充道。

“不,不,没……没有了。”李鸿宾连声应道,似乎在他看来,无论阮元怎么解释,这两处炮台的修建都有些多余。

至少在嘉庆二十三年的人们看来,英国兵船在南海之上唯一一次严重的武力侵袭之事,便是十年前的澳门炮台事件。但即便如此,当时英国针对的乃是葡萄牙人,而非清廷,是以清王朝直接管辖的炮台,当时尚未有一处与英国发生武装冲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