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三十六章 荆州水利计划

大清疆臣。 第四百三十六章 荆州水利计划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想阮元来到武昌才一个多月,这番戏谑之语便即得到了应验。

“张中丞,你且来看看,这湖北的账目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一日,阮元忽然将湖北巡抚张映汉叫来了自己督院之内,张映汉方一落座,阮元便指着手边一叠账册对他问道:“你看看我这几日算出来的结果,嘉庆十二年以前,咱们湖北一共有亏空五十五万,前任巡抚和你加在一起赔补了九年,说是旧账结清了四十万,只剩十五万了。可你有没有算过这九年来新亏之数?我这几日将这些年账目清点了一遍,就这九年,新亏又有五十万,这前后加在一起,如今亏空,更要甚于嘉庆十二年了!张中丞,你做巡抚快六年了,这新账旧账如何区别,你一点统筹之法都没有吗?”

“阮总制,这……下官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出现了这许多新亏啊?”张映汉看着阮元严厉之状,额头上冷汗早已涔涔而下,向阮元道:“总制大人,下官每年清查各府县账册,好像……好像也确实有些新亏,可旧亏的五十五万,我们每年都能补上一部分,所以……所以下官也没在意新亏如何,谁能想到,这新亏竟比旧亏还要多啊……大人,前几日您也来过下官抚院,您也看得清楚,下官养廉银大多充了公费,其实家中根本就没有多少余财,下官也从未……从未滥支一钱公帑啊?”

“张中丞,你的事我之前就略有耳闻,你不是贪婪之人,但这亏空之事,并不是你清廉与否,就可以解决的啊?”阮元倒是没有过多责备张映汉,而是对他继续问道:“你这里清点账目,有没有将新账和旧账分别清算,每年藩司那里,各府县钱粮清点之数可否完备?还有,这些账册之上,有多少数字大体属实,有多少可能只是敷衍之语,这些你清楚吗?”

“阮总制,这……下官平日读的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这数算之学,却……确是不甚精通。”张映汉也只得向阮元认错。

“张中丞,论研习儒经,讲求圣贤之道,我想我做得也不差吧?”阮元却反驳道:“但你都做了这么多年方面大员了,这抚院藩司,最根本的功夫便是清查账目,统算钱粮,这一点你也应该清楚啊?这些事圣人没教你我,你我就不能去自己学吗?”说着,也重新看了看身边的账册,取出一份书稿,向张映汉道:“从今日起,这些清点钱粮的办法,你必须严格按照我说的去做,不得有一丝折扣。首先,将湖北账目分成新旧两部分,新账不足,不能去补旧账!第二,责令湖北十府一州六十二县,以后每年征收钱粮,每县每乡,俱要账目清楚,不得随意敷衍!之后,将账册分为两部分,一份各府县自留,一份交到藩司,你做巡抚的,每隔一到两年,就应该将两份账册核对一遍,若是有误,便是府县欺瞒恂隐,断不可轻饶!即便如此,这嘉庆十二年以前的旧欠,大概也要嘉庆二十五年才能补足,至于新亏……我这几日再为你定几条赔补之法,你一一照我说得去做,大概……嘉庆三十三年能把亏空补上吧,那样就算快的了,你可清楚了?”至于嘉庆这个年号能不能用到第三十三年,阮元一时却也顾不得了。

“总制大人,这些下官清楚了,可是……”张映汉看着阮元严厉之状,未免有些疑惑,又问道:“如今亏空日增之事,其实下官也略有耳闻,眼下湖北各府县,若说一个贪吏都没有,这下官不敢保证,可即便如此,下官这些年在湖北对府县官员也颇有了解,那种人不多啊?这亏空大端,还是在于物价日增,天灾不断,官府凡有采买,便只得加倍出价,这些年水灾又不少,许多府县都因灾害之故,不能如数尽征尽解,以至于民欠有增无减,这些问题若是不能根治,这亏空还是补不上啊?”

阮元却依然不认同张映汉之言,对他解释道:“张中丞,眼下物价、天灾之事,确实难办,可即便如此,我想着若是钱粮清点得当,没有贪吏中饱私囊,总也不至于亏空这么多啊?先说这采买吧,你若是凡事预先毫无准备,到了出现问题,方才采买,那商人只会借机哄抬物价,逼你用数倍于常值的价格前往购入。所以一定要清楚采买之物常值如何,预为采办,就可以省下不少钱来。至于天灾……我这还想问你呢,你看看这荆州的账目,我记得荆州那里从来适合耕种,土壤也不错,是产粮要地啊?为什么最近四年下来,荆州年年都在上报民欠呢?”

“阮总制,这……好像是因为荆州之地,这几年一直都有水灾,而且受灾程度往往在五成以上,如此……也没办法足额征缴钱粮了。”张映汉解释道。

“荆州不该是这个样子啊……”阮元看着账目和一旁随身携带的一幅湖北地图,也对张映汉道:“张中丞,这几年我在江西,只觉风调雨顺,天灾倒是比嘉庆十**年间少了不少,你湖北距离江西也不远,为何单你湖北钱粮积欠如此严重呢?要知道,这钱粮偶有一两年积欠,倒也是常事,可若是一连四年,又是原本土产丰饶之地,这就蹊跷了啊?这样下来,不仅官府收不上钱粮,百姓生活也会日渐困顿,这可了得……不然这样吧,过几日咱们两个一同启程,去荆州看一看那边实际情况,如何?”

“阮总制,您才到湖北一个多月,就……就要亲自巡视去吗?”张映汉见阮元尽心如此,一时也颇为诧异。

“一个半月……不少了啊?总之我意已决,中丞那边,尽可自便,如何?”阮元既然做出了巡视荆州的决定,便不愿意更改。张映汉自然也不敢反驳,三月之初,二人一行便从武昌出发,前往荆州视察民田去了。

而荆州的情景,却也让阮元吃了一惊。

一行人出了荆州府,只向东走了十余里路便即发现,这里道路左右,大片土地都尚有一层积水,这时已是三月,不少民田已经开始耕种,可荆州之外,这些土地本是平坦宜耕之地,却无人在其中耕作。阮元久阅农事,自然清楚,一旦入夏出现暴雨,亦或江水倒灌,这里田地大半都会成为泽国,全无收成可言,故而农民也弃了这些积水田地。阮元震惊之下,也当即命令一行人继续东行视察田野,一连三日,所见土地能够进行春耕者,竟然仅有半数。直到第五日上,一行人一路东进到了距离荆州百余里外的沔阳州,弃耕田地方才渐渐消失。

这日在沔阳州驿馆之中,阮元也再次召集了张映汉等随从官员。与之一并前来的,还有数日前从荆州出发时,在江陵县寻访的十几名农户。

“各位,这几日咱们奔波荆楚之地百余里,这天灾的缘由,波及的区域,咱们也终于弄清楚了。”阮元一边打开了一幅湖北地图,一边在图上画了起来,道:“水灾最为严重之处,共是四县,江陵、沔阳、监利、潜江,这样圈起来的话,也是方圆数百里之地啊。”说着,在地图上将四个县城连成了一个圈,又对各人道:“这几日下来,听这些本地农户所言,此处灾情深重,原因有三,其一,这里数百里之地,地势原本低洼,极易积水。第二,最近数年,江水泛滥,频频在荆州之处夺岸而出,侵入民田。第三,最近几年这四县之地,多有暴雨,由于土地低洼,一旦出现暴雨,整片田地就会被淹没,这样他们所能耕种之处,就只剩下不多的高处田地,自然,上报的灾情,也只好一年甚似一年了。”

“是啊,这……阮总制,天灾严峻如此,却也怪不得他们啊?”张映汉听着阮元分析水灾因由,也不觉感叹道。

“不,张中丞,你错了。湖北如今的情况,天灾严重只是其中一重缘故,更严重的问题,是我等眼看此等水患,竟束手无策,无所作为!”阮元言语却又一次严厉了起来,对张映汉和一众随行官员道:“各位,这天灾在我看来有两种,第一种,其来势凶猛迅速,常人根本无暇躲避,譬如地震,又或黄河突然决堤,田宅俱在黄河两侧之人,亦无良法以避灾祸,可这种天灾并不多。第二种,便是原本可以寻出可行之法,疏导灾祸,可为官之人昏聩糊涂,不能为之有所作为之灾,譬如淫雨不止,庄稼绝收,若是及时放赈,借给百姓种子,让百姓过了雨季当即复耕,所致灾荒,亦不过一二成而已,无碍本业!若是这样的事最后酿成了灾害,那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天灾,这就是**!如今这荆州四县,田地大多被水不可耕种,你等却以为,这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若是我们能够疏导水势,遏制江水倒灌,那这里被抛荒的土地,不过一两年便可再次成为良田!你们以为呢?”

见一众官员尚在疑惑,阮元也对农户中当先一人问道:“俞炳,你就是江陵县百姓,听你说,你在这里耕作也有好几代人了。你给咱们说一说,这荆州一带的田地,已往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部堂大老爷,咱们荆州这一带,以前可都是数百里沃野,即便小有水旱之祸,也一样可以丰收的啊?”阮元的湖广总督例兼兵部尚书,所以也被称作阮部堂,那名叫俞炳的村民道:“各位大老爷,实不相瞒,小人一家几代人都在这里耕作,这田地什么样子,我们再清楚不过了。也就是三四年前,这里天气突然变得一日不如一日,每到初夏,便即大雨倾盆,不少地势低洼的田就这样被淹了。还有,也就是那个时候,原本的江堤也垮了一片,就在范家庄那一带,每年江水都会灌进咱们田地里面!所以这几年咱们这里收成也就不如已往了。可是大老爷,这里官员也还算明察,听说咱们田地收成不佳,也允许咱们欠着钱粮,生计倒是和以前差不多。”

“俞炳,这不是你欠不欠钱粮的事,你们多耕些土地,朝廷赋税可以充足,但更重要的是,你们也有了更多余粮,以后生计就更宽裕了啊?”阮元也向俞炳等人温言道:“如今天下生齿日繁,即便你等田亩不能加增,以后要养更多人也比以前困难了。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想个办法,把这些现在不能耕种的田地给重新种起来呢?若是你们没有办法,那本部堂这里有几个想法,或许可以帮你们去除水患,你们可愿意听本部堂一言啊?”

“这……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了!”十几个农夫听闻阮元可以帮他们解决江水暴雨之弊,也当即向阮元拜倒谢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