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四百三十章 阮元、林则徐、小斯当东

城郊主要的店铺是丝绸商和毛皮商的,有几间较大的瓷器店……最好的店铺都在城内,制帽商的店铺真是好看极了,皮毛商的店铺特别多,货色也很不错。许多店铺里都摆满了演戏用的王冠和头盔,它们描金画银,十分艳丽。这类店铺的数量之多,让我感觉这个城市一定以生产这些东西而著名……

南昌府城以瓷器店而著称,卖瓷器的店铺很宽敞,布置也非常整洁,的确,我几乎想不起我在中国所看到的各种场景中,有什么能比一流的大瓷器店更令我感到满足……

嘉庆时代的南昌府城,地处鄱阳湖与赣江交界之处,平日赣江之上,船行如梭,最是繁盛。因清代对西洋贸易这时几乎完全集中在广州之故,南昌在清中叶成为东南交通要道,中国的商品从长江中下游和江西各地集中到南昌,再从南昌经赣江南下,至大庾岭之处,只需翻过二十余里的山路,便可以进入广东水道,此“赣江—大庾岭航道”便成为了清王朝沟通中外的关键桥梁。

这时南昌府人口亦是鼎盛,仅南昌府城直辖新建、南昌二县,嘉庆时人口之和便有一百三十万之数,而同为东南名城的杭州,其下属钱塘、仁和二县,户口亦止**十万。只是新建县人口大多在赣江之西,故而南昌规模尚不及杭州、苏州,甚至略逊于扬州,即便如此,南昌也是拥有约三十万人口的江南重镇。阿美士德一行南下过南昌时,对南昌风景亦多有记述,副使埃利斯《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及船医阿裨尔《中国旅行记》两部著作,都留下了有关南昌风景商贸的宝贵见闻。

这日阮元因英使入城之故,匆匆调动了章江门附近的一队绿营兵马,很快便将章江门一带道路清理完毕,只待使节登岸进城。可等到下午,只听城外渐有鸣锣之声,很快,一行仪仗渐渐进入了章江门,看样子是二品官员卤簿。而仪仗之后,一名素金顶戴的文官骑在马上,缓步进了城里,这人见了阮元,却也是大吃一惊,连忙下马而前,在阮元面前躬身拜道:“芸台宫保!不想后学与宫保时隔三年,竟又能在南昌相见!”

“你是……少穆!哈哈,能和少穆在南昌重逢,也自是大出我之意料啊!”阮元见了那人,却也大喜,原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在台州、淮安等地与阮元数度相遇,多有交流的林则徐。

可阮元毕竟为人稳重,见了林则徐虽是心中欢喜,却也想到了这日原本公务,忙向林则徐问道:“只是……少穆,今日我前来迎见的,乃是英吉利使团,却不知为何……这英吉利使臣却在哪里?为何前来的却是你呢?还有,这二品仪仗又是怎么回事?”

“芸台宫保,这二品仪仗啊,是礼部钱侍郎的卤簿。”林则徐忙对阮元答道:“这次英吉利使团南下,皇上派来迎送他们的,就是长芦广惠大人,和礼部的钱臻钱侍郎啊?而且这次钱侍郎迎送使节到南昌以后,就会留下接任宫保的江西巡抚了。我呢……我是因为皇上看重,今年江西乡试选了我来做主考,是以我也搭了钱侍郎的便船,与他一同南下,果然今天见到了芸台宫保啊!”

“是吗?皇上他……他老人家都让少穆来主持乡试了?少穆,看来这三年下来,你在京中做得也很不错嘛?来,这几年你都做了什么,皇上对你有何教诲,不妨也说来与我听听,如何?”阮元听说林则徐已经可以出任乡试主考,自然也为他高兴。

“宫保,这说来可就话长了。”林则徐忙答应道,原来,嘉庆虽已将《全唐文》修撰完毕,却以为文治之事,自己犹有不足之处,正好乾嘉数十年来,各地府县人口多有变革,旧有《乾隆会典》又不载新 疆、军机处之事,如今看来已有阙漏。嘉庆便即下诏,重新编修《大清会典》与《大清一统志》,由托津作为总裁官。也正是在《嘉庆会典》之中,清朝第一次正式将军机处体制列入正式官制,新 疆各地官员设置情况也有了完备记载。而那《大清一统志》则是包含清朝嘉庆版图全盛之时所有直省、户口、风俗、流变的一部地理全书,最是需要舆地之才加以修撰。林则徐在翰林之内多见图书,也对各省地理水文之事有了兴趣,数年来尽心研习,正因如此,他被选为《大清一统志》的撰修官员。

修书之际,嘉庆也对林则徐多有了解,知道他虽只是编修,却颇有见闻,文辞亦属精当,便即为他安排了江西典试之职,以为锻炼之用。清代各省会试主考,除了直隶、江苏、浙江等科举大省一般由侍郎出任之外,其余各省主考往往只是从翰詹礼部官员之中挑选,却不问官职如何。故而林则徐虽只是七品翰林,也可以在江西这样的非重点省份充当主考。

阮元听林则徐简单说了几年来自己为官之事,也连连点头对他表示赞许。眼看仪仗已经快要过去,林则徐也对阮元道:“芸台宫保,这仪仗之后便是西洋人了,后学只是顺路与钱侍郎、广大人同行,却也并非迎送之人,若是宫保这边无事,后学就先告退了。”

“少穆,不过是迎见之事,你在这里稍歇片刻,却也无妨,更何况乡试还有半个月才能开始呢,何必如此着急啊?”阮元也想着与林则徐难得重逢,自然要多花些时间叙叙旧才是。又向林则徐问道:“只是……却不知若是钱大人接替了我做江西巡抚,那我日后又要去何处任职呢?”

“老师,这……实不相瞒,任命老师的上谕却在后学这里。也好,待这里迎见之事结束了,后学再将上谕交给老师吧。”林则徐也向阮元说道,这时钱臻一行已然过去,紧随其后的便是广惠一行。广惠之后,便是五六十名绿营兵士看护着数十个金发碧眼之人,俱是随从打扮。随从之后,出现在阮元和林则徐面前的英国使臣服饰便逐渐精致起来,看来便是阿美士德诸人了。

只是正当阿美士德等几名正使从阮元面前经过之时,阮元却也依稀发觉,其中有一个使臣,相貌竟与二十三年之前的一名使臣异常相似。

与此同时,那人似乎也注意到了阮元。

“这位大人,您……您可是二十三年之前的……那位姓阮的大人吗?”这使臣不必说,正是小斯当东,他见了阮元样貌,却也忽然想起,当年马戛尔尼迎见使中有一名年轻的清朝官员,正是尚无髭须的阮元模样,一时也与阿美士德等人打好了招呼,径自上前问道。一旁护卫兵士从来便得到严令,不准英吉利使臣与国中百姓有所交往,眼见小斯当东神色有异,当即便上前喝阻。

“无妨,让他过来吧。”这时却是阮元止住了几名兵士的行动。

可是兵士们这样一加阻挡,小斯当东却也清楚,阮元虽身为一省大吏,或许也有为难之处,忙匆匆上前拜过阮元,道:“这位大人,若是……若是您真的就是二十三年前的阮副使,那……那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大人移步驿馆,在下却有几个问题,想要问过大人。”

“我啊……二十三年前,我确是那时迎见副使不错,看你模样,却是相熟。既然你主动邀请我前去,那你等便先去驿馆,我随后就到,如何?”阮元眼看小斯当东模样,也回想起了当年那位严谨谦逊的老斯当东来,见他样貌,多半便是当年那个十三岁少年了,想着时隔多年能与他重见,自也难得,便即答应了小斯当东的请求。

小斯当东见阮元同意,也暂时回到了队伍之中,与其他使臣一并前往驿馆去了。林则徐看着他模样,却未免有些为阮元担忧,问道:“芸台宫保,您这样……这样合适吗?”

“没关系的,钱臻钱侍郎,这次的迎送盐使广惠,我也都认识,他们不会在意的。”阮元这样答复林则徐,也是他二人各自清楚,嘉庆从来担心西洋人对国人传教,故而对英使行止亦多有限制,阮元仅有迎送之职,却无相见会谈之责,若是阮元贸然前往面见小斯当东,极易给其他人留下口实。但这种事本来也难以严格执行,钱臻和广惠又都与阮元相识,即便阮元有面见小斯当东之事,二人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至于为难阮元。也正因为如此,阮元才答允了小斯当东的请求。

既然阮元这边不成问题,林则徐也便放心。很快,二人也随着英使一行到了这日备下的驿馆,阮元特意在驿馆要了一间偏房,请了小斯当东入内,并特意支开守卫,不让他们知道此事。小斯当东见此处除了阮林之外,再无旁人,便也主动说起二十三年前出使旧事。阮元这才清楚,他果然便是当年那个得到乾隆赏赐荷包的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