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 开幕

大清疆臣。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最后一战 开幕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丞谬赞了,后学经术之学本陋,又从无为官办案的资历,却如何敢说,日后能如中丞一般实心任事呢?”林则徐忙自谦道。

“那难道这些事,我是天生就会的吗?”阮元回想自己少年之时,也不觉叹道;“你有所不知,我初仕官的那九年,做得都是翰林学政,所以我初任浙江巡抚之时,对这些治民查吏,治军断案之事,也是一窍不通,那时候也是担心,想着皇上交待的事,如果办不好要怎么办,后来……也是一点点学出来的,那时皇上每见我上奏,批复之语无不是温言劝慰之词,我先前的老师、渊如兄这样的前辈,包括兰泉先生、汪老先生他们,每个人都指点了我不少为政之法。没有他们,也没有今日的我啊?少穆,你现在还年轻,可务必清楚,人生的道路长着呢,该学的事,或许一辈子都学不完吧,以后的日子,与其空羡天赋,自愧才智不如人,不如勤学不辍,日积月累,自然有成,你可明白了?”

“是啊,林兄弟,伯元别的不说,就这读书的劲头,我看了他二十五年了,我服。”杨吉听着二人讨论读书之事,也担心阮元因为刘凤诰一事过于消沉,便对阮元和林则徐道:“我最开始认识伯元的时候,也以为他读书考试有成,不过是比其他人聪明些,可后来我才明白,伯元这读书学习,是二十年如一日啊。不仅如此,伯元还会把书里看到,学到的东西,拿出来实际操作一遍,他还自己造过船呢。有些话啊,我听多了,就算我不读书,都记住了,你考中进士之后,‘二通’不可不读,是吧伯元?”

“‘二通’,是《通鉴》与《通考》吗?中丞,杨叔父说这造船之事……中丞学问,真是高深莫测啊?”看起来林则徐家学亦自深厚,对“二通”并不陌生,而是对造船之事更感兴趣。

“哈哈,不过是我平日在算学测绘之上,亦有所好罢了。”阮元也对林则徐笑道:“如今之世,算学大兴,无论我中土算学,还是西洋算学、制器之法,都有不少人潜心研习,我不过是其中最不成器的一个而已。这算学之法,中土西洋是各有所长,但制器之术,这些年来,西洋人确有独到之处啊。或许这也是眼下不少读书人,徒好空辩,不务实践之故,正好我家居之时又有闲暇,便为他们补上这制器之不足,也算对乡里有些帮助吧。”

可是话说到这里,阮元却突然有了一丝异状,接着,他向偏室方向走了几步,轻嗅几下,向杨吉和林则徐问道:“杨吉、少穆,你们……你们有没有闻到……闻到什么异味?”

“异味?”杨吉听阮元这样一说,也向着四周闻了几下,道:“这……确实有一些海上的咸湿味,伯元,这有什么不对吗?”

“中丞,这里毕竟距离海滨不过十余里,若说驿馆今日有人从海滨过来,带上些海中气味,也是常事啊?”林则徐也在一旁思索道。

“是啊,驿馆眼下并无异样。”阮元看向驿馆四周,只觉一切如常,甚至没有多少风吹草动。只是即便如此,阮元也不敢怠慢,道:“可是再过一两日……咱们和蔡牵的决战,就要开始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再谨慎些吧。少穆,邱军门留下的卫兵你先叫几个进来,把驿馆再搜查一遍,切莫放进来任何闲杂人等,记住了吗?”

“是,中丞,后学这就去办。”林则徐见阮元谨慎,自也不敢怠慢,忙出门唤了几个兵士进来,只是搜查过后,驿馆并无异状,这日驿馆之内,也确实有两个人从海滨归来,只是搜查之后并无违禁之物,阮元便也将二人放走了。

眼看驿馆依然平静,阮元才让众人散去。

而阮元的另一个预言,则很快变成了现实,就在次日,即嘉庆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正午,蔡牵的船队靠近了台州之东的渔山洋。而早已得到情报的邱良功所部,也已经在渔山洋严阵以待。

“各位将士,今日,便是剿灭蔡逆的最后一战,全军出击,随我剿杀蔡逆,开炮!”眼看敌船靠近,邱良功更不搭话,直接下达了进攻命令。

“砰!砰!”官军战船,率先对蔡牵船队进行了炮击。

就这样,这场吞噬了无数人生命的渔山洋海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就在阮元亲赴台州督战,邱良功已经率军与蔡牵在渔山洋交火的同时,杭州抚院内的刘文如,也已经到了分娩时刻。这日一早起来,刘文如便即腹痛不止,谢雪和唐庆云见状,连忙让莲儿寻了家中所有女婢过来,准备分别帮助刘文如接生。莲儿作为女婢之首,也开始为众人一一分配任务,以便之后分头行动。

“你们几个,一会儿陪着月庄夫人去请恽夫人,你们几个,一会儿陪着古霞夫人去请许夫人,你们随我去请稳婆,还有……这家中之事,却要如何是好,准备热水,陪同书之夫人之事,你们还有何人可做?”原来这时孔璐华嫁入阮家,已经整整十四年,先前的许多婢女,都因为年纪渐长而被外放出嫁,多数侍女早已变成了入府不久的新人,包括尚未怀孕的刘蘩荣,一众阮家女子竟全无助产经验,不觉让莲儿犯了难。

“莲儿姐姐,要不……还是我来吧。”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传入莲儿等人耳中,各人循声看过去时,竟是苏九妹主动提出了这个要求。莲儿看着苏九妹,虽是欣喜,却也担心道:“九妹,老爷先前和我说,已经……已经不用你再做活儿了,你却何必……又何必留在这里呢?”

“莲儿姐姐,我……我还是再帮帮大家吧,毕竟八郎出生的时候,我就一直在夫人面前照顾的,这些事我懂,要是姐姐分不开身,那……那还是我来帮姐姐吧,我……”莲儿看着苏九妹神情,竟是意外想要参与此事,既然如此,却也不便拒绝。

原来,阮家之内,另有一套同辈子女排行之法,阮元几个表兄子女均各年长,多排在阮元诸子和阮安之前。而抚院阮家之内,阮常生为长,阮福行五,阮安行六,阮祜行七,阮孔厚行八,若是刘文如再诞下孩子,无论是男是女,这个孩子排行都是第九。是以苏九妹想起自己名字,却也对这个孩子多了一份感情,这时即便阮元已经同意让她自谋生路,她却一时不愿离开阮家,想着待孩子出生再做打算,这时见阮家又无多余人手,便也主动相求莲儿让她帮忙。

“那……那好吧,九妹,家中的事你都清楚,后面家事就由你陪着涧芳小夫人来办吧。”莲儿见情况紧急,也顾不得多言,只答应了苏九妹照顾刘文如,便也带着身边侍女出门请稳婆去了。苏九妹也亲自到了后院,带着两个侍女一同烧好了热水,又和刘蘩荣一道,将刘文如居室清理得当,方又走去了后门,只待谢雪等人归来。

只是这时她刚刚走到后门之前,便听到了门前的脚步之声,听着脚步之数,似乎前来之人还不少,看来谢雪和唐庆云已从许家和知府衙门请了人,正在赶回家中。很快,谢雪的声音也传到了自己耳中:

“二位姐姐,今日真是太好了,今日你们都能过来,看来啊,书之姐姐今日一定能平安产下孩子了。”

“月庄,你还与我们客气什么?以前不是都说好了吗?难道书之的事,我们见了,竟会坐视不管不成?”谢雪身边一个女子说道,苏九妹倒是识得这人声音,孔璐华与杭州各女眷见面之时,她也曾有数次在场,知道这位女子名字叫做梁德绳。

“真是多谢楚生姐姐了,唉,我们家已经四年没有这样的事了,所以家中侍仆,大多不知妊娠之事,不然,二位姐姐也快些吧?”谢雪又对诸女说道。

“月庄,这不成问题的,我们也都有孩子,家中今日来的,也都是见过生产之事的。若是你们家中人不知如何是好,那就让我们的人来吧,今天啊,书之一定会很顺利的。”这时又有一个陌生的女声在苏九妹耳畔响起,这个声音她倒是从未听过,从之前各人的布置来看,这名妇人多半便是杭州知府之妻恽珠了。

“见过月庄夫人。”听着谢雪与诸女渐行渐近,苏九妹不敢再避让,也只好走了出来,向谢雪等人拜过了。抬头看时,只见谢雪和唐庆云各自陪着一名美妇,谢雪这边的梁德绳她以前见过,唐庆云所伴之人年纪也有三十余岁,却仍是风姿不减,从容娴雅,定然便是恽珠了。想到这里,苏九妹也只好继续对各人拜道:“见过古霞夫人,二位夫人。”

“九妹,书之她现在情况如何?”谢雪忙问道。

“回小夫人,书之夫人现在一切安好,引产之事,也都已经准备就绪了。”苏九妹答道,只是,想着方才谢雪和恽珠之言,这时她内心深处,却也有一些不是滋味,竟似诸人都不信任自己一般。

“是吗?那太好了,二位姐姐,咱们也快过去吧。”谢雪听着苏九妹言及刘文如情况无恙,自也放心。便即带了一行众人,一并前往刘文如寝居去了,只留下苏九妹一人站在当地。

不过多时,房中果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之声。而随着婴儿哭泣声传来的,还有室内诸人的欢声笑语:

“真是太好了,书之姐姐,你看,是个女孩呢。以后啊,这孩子一定会和书之姐姐一样漂亮呢!”

“是啊,书之,你今日气色也不错,应该很快就能好起来呢!”

“楚生姐姐,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啊?你看,今日你和恽姐姐带了这许多人,就只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我也有些对不住你们啊?”

“哪里的话呢?书之,就算你过些时日要走,咱们以后,也可以书信相答啊?认识了你,那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姐妹了!”

苏九妹在门外听来,却也感觉到了一阵温暖,可是这阵暖意之后,自己竟也多了几分惆怅。

“看来……在这里,终究是没有人愿意和我做姐妹啊……”

或许,自己果然到了离开阮家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