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广兴的真面目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广兴的真面目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想自己刚一进门,杨吉便迎了上来,道:“伯元……你,你这是上哪喝酒去了,怎么这么大的酒味?有个人正找你呢,说是你的学生,我没见过,你还不快过去见见?”

“酒不是我喝的。”阮元随口应道,这时,他方才想起,杨吉先前言语中似乎提到了“学生”二字,不觉疑道:“学生……我以前学生,没听说谁在河南啊?难不成是……”说着,他也匆匆走向内室,果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端坐其中,那人见了阮元,忙站起作揖道:

“老师,八年不见了,老师这些时日,可还安好?”

“伯申,果然是你啊!”阮元看着那人,也是大喜过望,原来,这人正是自己己未科取录的探花,旧时扬州好友王念孙之子王引之,多年为官下来,王引之已做到了河南学政。

看着王引之为官多年,仪态只比先前更加成熟稳重,阮元也放下了心,道:“伯申,老师知道,你家学深厚,又自刻苦,总是会有出头之日的。哈哈,没想到啊,这才八年,你也可以督学一方,将你经传之言传承下去了,老师高兴,老师也为你爹爹高兴啊。”

“只是……老师……”王引之似乎也清楚阮元前来开封缘由,踌躇半晌,便又问道:“学生这些时日,忙于公事,竟到了今日才来见到老师,是学生的不对。老师,听闻您这次是与广兴侍郎一同办案,可有不便之处啊?”

“不便之处?”阮元一时似乎没能理解。

“老师,这广兴侍郎,可绝非善类啊。”不想王引之竟续道:“学生知道,当年老师出京之前,还是家父和广兴一同弹劾了和珅。或许,老师至今都还以为他是当日那个仗义执言的广侍郎吧?可是,这几年下来,这广兴可是全然变了。在京中,皇上对他多有信任,可他呢,却是恃宠而骄,这一两年更是变本加厉,除了几个宰相,就从不给任何人好脸色看,凡与同列有所争执,就是丝毫不占理,也要喋喋不休上大半个时辰。出行车马,便只看那最奢侈的几辆车,少不了一辆就是他的。甚至连他家中侍从仆隶,也从不给登门之人半分好脸色看。皇上也不是不知道他这些毛病,贬官降级之事也办了好几次,可皇上从来可惜他办事才干,就是舍不得重罚,总是今日降了级,没过两个月就官复原职了。现在京中啊,无论满汉大臣,听了这广兴之名,一个个的,也就只有叹气的份了。”

“那,依伯申之见,广兴这次对我,难道也是……”阮元想着先前和广兴的谈话,不觉也有了一丝疑虑。

“老师,广兴方才与您交谈,都说了什么?”王引之问道。

“无他,种种推脱罢了。”说着,阮元也将之前广兴与自己谈话告诉了王引之,果然,王引之听了之后,一时愁眉紧锁,也不知如何是好。

“老师,这广兴之言,便是学生听来,也绝非真的用度不足,或许,他是想让老师做些什么服软的事吧?”王引之沉思道:“我不知他以前在外办事怎样,但我大概推测得出来,他要么是想让老师帮他出钱,要么是想让老师撤掉对那两个人的弹劾,要么……就是纯心想让老师出丑了。总之这件事绝非老师所想那么简单,要不然,我们也先寻个人出去,打探一下消息吧。”

“既然如此,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阮元一边沉吟,一边也暂时派了杨吉出去,让他随时看看广兴下属吏员办事情况。正好天色已晚,阮元便也向会馆要了些酒菜,与王引之对饮。这山陕甘会馆菜肴多为西秦风格,多面多辣,酒品浓烈,二人都是扬州人(王引之籍贯在高邮),对这样的饮食当然都吃不惯,也只得寻会馆多添了些热水,看着对面之人一脸不豫之色,师生二人也不再拘执,一并哈哈大笑。

就在二人意兴阑珊之时,只听得馆舍门外,竟忽然传来了敲门声,王引之便走上前开了门。这一开门,却也把王引之看得一惊,门前萧瑟,一个人影矗立身前,王引之对那人亦自眼熟,见了他相貌,顿时失声道:“是……是渊……”

“切莫大声,我来此之事,不能被外人得知了去。”那人低声对王引之道,随后也和他一起进了门,阮元听了那人发声,便意外感觉有些耳熟,也站了起来迎上前去,待看到那人时,当即大喜道:“渊如兄!你……你不是在山东吗?怎么……是要到河南做官不成?”

那人果然便是孙星衍,可这时孙星衍眼见二位故友,却丝毫没有激动,而是迅速转身关了房门,回过头来对阮元道:“伯元、伯申,是我没错,可我这次是私自出来的,山东我明日便要回去。只是……只是这件事不通知你们,我放心不下。伯元,这次查案,你是和广兴一同来的,他现在也在开封,是也不是?”

“是,就在后院。”阮元答道:“那渊如兄,你这是何苦……”

“没什么苦不苦的,只是若你不知那广兴底细,我怕……怕你在这开封人生地不熟,早晚要吃亏。”孙星衍听了广兴果然在会馆,也顿时愁容满面,对阮元道:“伯元,你对我实话实说,那广兴有没有勒索于你,或者……直接向你索要财货?”

“这……没有啊,渊如兄,难道说……”阮元听着孙星衍这句莫名其妙的问话,忽然也想起了白日广兴的各种言语,前后结合之下,似乎也渐渐感到了其中不对劲之处。

“伯元,我知道,这两年你在家守制,官场的事,或许了解不多。但我在山东,这广兴做了什么,我比谁都清楚!”孙星衍说起广兴,竟是气不打一处来,声音虽仍属克制,可语气犀利,却是阮王二人都从所未见:“去年就是这个广兴,到了山东查办控案,这刚一到省里,就要山东藩库为他们支五万两银子,以作公费之用,后来过了才……才半个月,就说京中来人太多,五万两不敷公用,然后,让我们所有山东抚院藩司官员,都为他们办案捐钱!还说,要是咱们不捐,他回了京城,就参我们不能协力办案,就这一个月工夫,山东大小官员,竟又给他逼得出了两三万两银子。不说别人,长龄中丞我平时再熟悉不过,都被他连日逼捐不已,最后出了一千两。这广兴,是真以为咱们地方官员好欺负啊,他来办个案子,行文要最好的笔墨,纸张用最好的红心纸,人马要住最好的客房,每日饮食还必定要点上品!这是来办案的,还是来休假的?每次只要有人不想出钱,他就左一个皇命,右一个要案,恨不得把人压死,到头来,还不都是他为了自己那点小利,寻出各种借口,在我们这里假公济私?真是没想到啊,今年皇上居然又派他出来办案,这山东省里,难道就一点消息都传不到皇上那里吗?”

“那,渊如先生,难道你也……”听孙星衍这样一说,王引之自然也为他的前景担忧起来。

“你放心,那广兴对我也是软硬兼施,一连说了几日,可我到最后,也就是一句话,我家中没钱!”孙星衍断然道:“后来,那厮果然威胁我,说我办事拖延,不让他如期审结控案,朝廷还一度想要查我,哼,我当年和珅都不怕,难道今日还会怕他不成?那些时日,所有帮办事宜,我一一写了日录,京城来问,我当即便将日录呈上。最后皇上看我办事尚属勤勉,这件事才不了了之。可我没想到啊,伯元,居然你也碰上了这个王八蛋!伯元,若是他也想勒索于你,你不用怕,就把办案实情自己一一录下,到时候,去皇上面前和他当堂对质便是!切莫怕了那广兴淫威,竟辱了自己名节啊?”

“渊如先生,其实老师今日就不清楚广兴用意,您看是不是……”王引之看着阮元一脸凝重,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也将白天阮元对他所言,广兴莫名其妙拖延之语,一一告诉了孙星衍。

“定是如此了!”孙星衍听王引之说完,当即对阮元道:“伯元,他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这次控案,就是要趁机敲诈你一笔,他什么都能干,却什么都不愿意干,是不是?那就是他在山东时候的模样!他现在,是想等你主动开口,主动给他把钱送过去呢。伯元,你也算运气好,幸亏我得了你这边审案消息,又一直放心不下,连夜来了开封,这下好了,你有了准备,也就不用怕他敲诈勒索你了。明日只与他开门见山的去说,让他尽快结案,也就够了!”

“这……那我多谢渊如兄了。到了明日,这财货之事,我……我好好和广侍郎谈谈吧。”阮元听着孙星衍劝告,已然清楚,广兴之所以这天会莫名其妙的开始拖延,无论自己怎么想办法,就是不肯办案,只不过是在等自己“开窍”,主动送上大礼。想到这里,先前因弹劾和珅而对广兴积累的好感,也自然渐渐消失了。

可阮元遇到的情况,又毕竟与孙星衍不同,若是没有自己力持,广兴又何必追责黄明歧与陈钟琛二人呢?看来,次日之言,也绝非孙星衍想象的那样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