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吉利的出征

大清疆臣。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吉利的出征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就在阮元这边查办控案之时,浙江宁波海滨,李长庚也再一次做好了南下巡海的准备。

“步云,这次出海船只,可都备好了?虽然前线来报,此次蔡逆船只不多,但蔡逆素来狡诈,难免会有埋伏,所以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啊。”李长庚出海之前,也对陈步云一一详加指示。

“大人,船只的事,您就放心吧。”可说着说着,陈步云也不禁叹了口气,道:“只是我们这一年了,却也没休息上几日,春天的时候,蔡逆在大星屿,我们就跟他打了一仗,夏天,郑一侵凌粤东沿海,我们又去广东助阵,秋天刚刚巡防了浮鹰洋,这到了仲冬,还要南下追击蔡逆。大人,倒不是我不敢南下,只是一年来连番作战巡海,我怕弟兄们撑不住啊?”

“是啊,这一年仗打了不少啊。”李长庚也叹道:“这话说回来,我也都三年功夫没能回家了,你说我想不想家里人,我当然想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蔡逆不死,东海不得安宁,贪图一时安逸,那不是让沿海百姓去受苦受罪吗?更何况,蔡逆纵使有诈,去年鹿耳门一战,他手下船只损毁大半,这几次他出海让咱们看到的大船,也就二十来艘,若是能集中两省船炮与蔡逆决战,这优势啊,肯定是在我们这边的。”

看着陈步云犹有疑虑,李长庚也劝他道:“要不这样,你看,对面就是关帝庙,咱们先去求个签,若是好签,这出征之前,也好提一提士气不是?”

陈步云也没有异议,二人便进了一边的关帝庙来,庙内供奉之人见了两名军中大员亲来求签,也连忙取了签筒。李长庚焚香拜祭关公之后,便从签筒里取了一根签出来,走到外殿看时,只见那根签上竟写着这样两行字:

“到头不利吾家事,留得声名万古传。”

“大人,这……到头不利……这是大凶之兆啊?”陈步云看着签上文字,却也吃了一惊,忙对李长庚道:“大人,若是这……这天意果真便是……便是不利,那……毕竟这次蔡牵只有小股船只,多半也掀不起风浪,就……就来年再行出征,我看也不晚啊?”说着说着,也将自己声音压了下去,毕竟面对从来强硬的李长庚,要不是有这根签,说这种话毫无疑问是要被骂上一顿的。

“步云,这何为不利,如何不利,签上一概没写,怎么这次南下,就去不得了?若是蔡逆听闻我大军到了,自行逃遁,这样咱们没捉到他们,也算是‘不利’,可这样的事,不也都经历了许多次吗?你啊,也不知听了何人之言,怎的战阵之事,还要我来提点呢?”李长庚倒是没生气,可南下追击蔡牵之意却丝毫没有动摇。

“李大人,这签……其实这签确实有问题的。”一旁的管事看着李长庚似乎抽了一支“凶签”,也连忙上前安慰道:“我们这里的签子,有不少都是七八年前的旧物,早就该换了,大人您这签筒也是旧的,所以这根签我看啊,肯定不算数。要不,小人再去备个新签筒,大人重抽一次如何?”

“罢了,既是旧签,就当我没抽过吧。”李长庚也不想在求签这种无关紧要之事上多费心思,便将签子还给了管事,与陈步云一同出了关帝庙。可刚刚走回街上,却看见街角已多了一顶轿子。轿子之内,这时正走出一名妇人,李长庚走得近前,也自看得清楚,这人正是自己妻子吴氏。

“夫人,你……你怎么来了?”李长庚看着吴氏,却也是一时心中酸楚,只因他上一次看到妻子,已经是两年以前的事了,两年里,即便他偶有闲暇回到宁波,也都留在军中赶修战船,筹划海防之事,这样想想,自己最对不起的人或许就是吴氏了。

“夫子,你……方才是抽了签吗?签上写了什么?”吴氏看着李长庚,双目含泪,自也是激动不已,可吴氏清楚李长庚脾气,从来公事为先,便也只得强忍情绪,先问起求签之事。

“这……不过是个中签,无灾无祸,却也没什么进益罢了。”李长庚搪塞道。

“夫子,若是去了也没什么好处,那你就先回次家,看看家里外孙好么?”吴氏再也按捺不住,对李长庚泣道:“两年了,我终于见了你一面,你上次进家门,都是三年以前了。夫子,这海上之事,真的这般难解么?竟要夫子这样不分日夜,连年在海上奔波啊?大琮家的孩子,现在都六岁了,上次来我们家的时候,还问我外公长什么样呢,说……说三年没见外公,却都……却都忘了……”说着,吴氏再难克制,只以衣衫掩面,啜泣不止。

李长庚看着妻子难过模样,这时心里有何尝割舍得下?也走得上前,双手按住了吴氏双肩,对她柔声道:“夫人,这……我确实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大琮一家,夫人放心,这次若是海上我追不到贼人,我就回来,这也快腊月了,我也回家好好过个年,到时候啊,咱们就把大琮一家也都叫来,孩子记不住外公了,就让他一次看个够!你说怎么样?”

“可是夫子,既然这次出海,本就无足轻重,那夫子何必再出去一次啊?”吴氏哭道。

“唉,我也没办法啊。”李长庚不禁感叹道:“这两年来,我总 统闽浙水师,蓉俊、玉峰他们又在福建,这才一点点让福建水师,都能听我号令,战事应对自如。可我也知道,福建现在,还有一批旧人,从来不堪大用啊。这次出海,有我去,方才无足轻重,可没了我,蔡牵必然肆无忌惮,到时候要是福建抵挡不住,那……那有多少人或许就过不上年了啊?夫人,我现在做了这提督、总 统帅,权力大了,责任……自然也更大了啊?”

“夫子,那……那你这次去,一定要小心些,若是贼人船只太多了,或者果然一艘船都看不到,你,你就别逞强了,尽快回来吧。我……我们都在家等着你呢……”吴氏眼看李长庚去意已决,知道一时劝不回来,也只好让他多加小心了。

“夫人放心吧,这次我一定小心行事,若是见不到蔡牵啊,我当时就回来!三年了,我还想看看家里什么样呢。”李长庚安慰道。

“嗯……夫子,千万要保重……”

“好啦,对了,大琮家那孩子,现在识字了吗?可有找先生啊?”

“识了不少字了,说是明年开春,就请先生。”

“好啊,我年轻那会儿读的书,可还没忘呢,等我回来,我也亲自教教他兵法!”

就这样,李长庚还是在十一月末率众出海,很快抵达了福建的浮鹰洋。无独有偶,这时蔡牵船队,也正在这一带寻求可乘之机,见了李长庚兵船,当即号令还击。

“开炮!把他们打回去!”蔡牵这次亲自发号施令道。

“砰砰砰砰!”很快,海盗船向官军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大家不要慌,准备还击!”李长庚听着炮声,很快便分辨出了蔡牵实情,道:“贼人火炮声音,比去年在鹿耳门少了一半,蔡逆,眼下已成强弩之末!各人操船列阵,听我号令,准备开炮!这一次,绝不能让蔡牵跑了!”

很快,官军战船成列而进,相继装弹,“砰砰”声响过后,果然蔡牵这边的船只,已经开始招架不住,四散摇曳。

“他奶奶的,这李长庚当真邪门……难道我这里实情,都被他看破了吗?”蔡牵清楚这时自己船少,又兼一年以来,海上劫掠寥寥,海盗们大多没有战意,竟也开始心慌起来。

“蔡牵,要不,咱们往西撤吧,眼下正是东北风起,北上对我们不利,可要是折向西南,撤到顺化,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呢?”吕姥对海盗形势也是一清二楚,便主动劝蔡牵道。

“没办法了……撤,撤!”随着蔡牵主舰开始转向,这次遭遇战也早早结束。而这一切,也被不远处的李长庚看得清楚。

“大人,咱们是追上去啊,还是……”一名李长庚身边的千总问道。

“碰都碰到了……而且,确实是好机会啊……”其实李长庚这时,又何尝不想早早回师,与家人尽快团聚?可眼看这时的蔡牵船队,船只不多,而且后撤时各奔东西,自己与蔡牵交手多年,深知他为人严峻,对下属从来不留情面,是以即便败退,也绝不会失了阵势,这时海盗星散,只能说明蔡牵已经被自己逼到了绝境。

或许,只要追下去,一举歼灭蔡牵,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全军听我号令,向前追击!”李长庚当即道:“还有,迅速派小船通报陈副将,让他去联系福建水师提督张见升,就说蔡逆溃散,我看乃是真败,当可一鼓作气,荡平此逆!让他赶快调集水师,与我一并南下追贼!”

“是!”那千总应声而下。随即,李长庚船队便继续南下,一路紧追蔡牵船只,不过多日,已进入了广东海面,蔡牵船队已有船只渐渐在航道上偏离方向,李长庚可见蔡牵之船,只剩下了最后五六艘,只要两方可以接战,官军已是必胜之势。

可就在李长庚追击蔡牵的同时,河南这边的阮元,却渐渐陷入了困境,广兴虽然答应了他将黄、陈二人失职之事上报,可一连数日,却都毫无消息。这日阮元清楚已不能再等,便主动去了广兴一行下榻之处,准备向他问个究竟。

然而,正在阮元走到广兴门前十余步处,忽听得门内似是有一名吏员对广兴道:“大人,这……这页纸弄脏了……”

“弄脏了怎么了?换一页就是了。”广兴略显不耐烦的声音回答道。

一时间阮元却也没在意,只走上前来,报了自己名字,听得门内广兴许他进来,便即推门而入。这一进门,自己却也吃了一惊,只觉广兴这间门房之内,竟处处都是酒气,两名吏员正在一侧,漫不经心的翻弄着桌上文卷。广兴也是睡眼惺忪,看着阮元进门,也对阮元道:“哈哈,这不是阮侍郎吗?难得侍郎主动来我这里一次啊?来,快坐下,侍郎有何要事,尽管说来无妨!”

“广侍郎客气了。”阮元虽说看着眼前情状,心中也是颇为不喜,却也只得强忍怒气坐了下来,对广兴道:“广侍郎,这黄明歧、陈钟琛之事,侍郎主持审讯,得有六七日了吧?我也想来问问,这审讯何时可以结束,这件案子,又要等何时才能结案呢?”

“哈哈,阮侍郎,你现在也急着结案了?”广兴不禁笑道,一边笑着,一边从自己那张躺椅上勉强坐起了一下,对阮元道:“当时阮侍郎发现这两件案子的时候,我可是劝侍郎不要如此追究的啊?怎么,现在我办上了这两件事,侍郎却反倒着急了?”

“广侍郎,您这是什么话?”阮元听着广兴强词夺理,也不觉与他辩道:“这案子查了出来,那就要办,可办上了,总不能成天累月的不见结果吧?若是他二人果然已经招供,那自然应当早早结案,否则,我等出差在外,难道还要多用河南官府钱粮,来贴补我等办事不成?”

“阮侍郎,切莫动怒,切莫动怒啊?”广兴一边言语虽是宽慰,可语气之中,却是处处透着不耐烦:“你看,不就是那两份供状吗?他们啊,早就招供了,接下来呢,就只需要我们将他们供词一一用红心纸誊抄一遍,就可以结案了。可是阮侍郎你看看,咱们先前调用红心纸的时候,也没考虑后面的事啊?所以眼下这无论用纸用墨,都成了问题,不够用了啊?”

“广侍郎,这……若是节省一点,就这几个人的供词,还是能凑出些纸张来吧?”阮元想着进门前的情况,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也继续问道:“就算上等的纸张用墨不够了,咱们节省些银钱出来,去买一些质量略次的回来,不是也能把这供状写完吗?”

“阮侍郎,您这是第一次办控案,不知道京里情况吧?”广兴不禁笑道:“这外出办理控案之人,哪一个不用上等的红心纸啊?到时候咱们把文卷给皇上递上去,皇上看着人家都是上等用纸,唯独你我二人这纸质却是平平,那皇上要怎么想?轻了,是以后不用你我办案,重了,丢顶子也不是不可能啊?”

“那……那便在其他开支上节省一些,也不能吗?”阮元问道。

“阮大人,您以为这案子,就只有你我二人在办,是不是?”广兴又道:“其实若是只有咱们二人办案,这日常开销啊,俭省一些也就罢了,可我不能这样做啊?你看看他们。”说着,广兴朝着身边几名吏员指了一指,又指指外面,以示其他房间还有吏员。“他们也不是光干活不拿俸禄的啊?阮侍郎你不知道,他们也都是皇上从各部主事、笔贴式里选出来的,俸禄本就微薄,不加钱,他们凭什么给咱们干活儿啊?”

“那广侍郎,这件事,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阮元听广兴之言,似乎也确实有道理,斟酌之下,便也不再争执。

“办法嘛……肯定不是没有。只是阮侍郎,有些事,您自己多想想,总比我直接把话说透了更合适,要不然……若是下次阮侍郎自己出京办案,可不是难办了吗?”看着广兴欲言又止,阮元一时也摸不清其中门路,只得暂时辞别了广兴,先行回到自己居室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