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零九章 乡村养蚕计划

大清疆臣。 第三百零九章 乡村养蚕计划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阮家众人,这时却并不清楚京中这许多变化。不觉之间,扬州已经进入了七月,阮家小院之内,也依然是一片祥和气氛。

“月庄姐姐,你也别再画了,来和我一起吃藕嘛?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这样好吃的藕了呢?”

“古霞,你方才不是也看到了,这画我才刚开始画吗?你要是想吃藕,去找书之姐姐一起吃去,这树才刚刚画出外型,我走不开的。”

“哼,亏我还把月庄姐姐当亲姐姐看呢,一点都不可爱。我找福儿一起吃去,到时候,要是福儿只认我这个娘,不认你这个亲娘了,姐姐可别着急!”

“好啊,你去啊?平日只知在这里夸口,福儿对我那么乖,还会被你骗去不成?若你果然能让福儿跟你更亲,我心服口服!”

“娘,再给我做一只木马嘛?”

“祜儿,你这里都有三只木马了,还不够啊?好啦好啦,你去看看你大哥哥和二哥哥吧?到了明年,家里就要给你请先生了,可不能再这样玩了。”

“可我听爹爹说,他小的时候也喜欢玩木马呀?”

“二弟,这用笔之法,我都教了你多少次了?你这笔力还是不够,要不然,哥哥这次扶着你,再好好写一遍字怎么样?”

“可是大哥,福儿不想让你走……爹爹都跟我们说了,大哥成婚以后,就要去京城了。这些年,都是大哥教我写字,和我一起玩,福儿舍不得大哥……”

“弟弟,你若是读书练字都能有进步,大哥就高兴了。要不这样,就算哥哥去了京城,你也自可把自己写得字寄过来,这样大哥无论何时,都能看到你了。”

……

看着三妾三子和乐之状,一边的阮元也不禁心旷神怡。

“这样的日子……若是能再多一些,却也不错啊……”

“唉,这个家里,现在只有你一个人闲不下来呢。”孔璐华在一旁看着摇篮里的阮孔厚,也不禁对阮元揶揄道:“夫子,你说你还在家守制呢,皇上他怎么一直想着你啊?去年是想让你做福建巡抚,今年呢,又把他自己写的文集拿了过来,让你作注?这样说来,夫子比京中那些翰林,都更得皇上信任呢。”原来,这时嘉庆将自己平日读书为政所得经验著成一书,称《味余书室随笔》,想着公之天下,却又担心其中文句,多有臣下不通之处,便将这部随笔寄到了扬州,让阮元为这些文章做注,以便刊行。

“哈哈,既然是皇上的旨意,我做臣子的,怎么能不从呢?”阮元也对孔璐华笑道:“夫人,这次给皇上文集做注,若是做得好了,正好在除服之前给皇上送过去,说不定皇上一高兴,会授我个清闲之地任职呢?到时候,不就能跟你们继续安享这天伦之乐了?”

“夫子,在家里,你胆子还真大啊?”孔璐华笑道。

“这个嘛……毕竟是家里啊,难道,夫人还会把我这些话告诉皇上不成?”阮元闲居日久,兼之为官多年,对于归乡生活,本就多有向往,这时言语,也不觉间随意了起来。不过这日看着孔璐华模样,从容闲适之中,却意外的多了一丝忧虑,便主动对她问道:“不过看夫人样子,最近似乎有些不快之事啊?怎么,都不跟我这个夫子说一声的吗?”

“夫子,我……夫人没事的。”

“夫子,我想啊,夫人应该是想着前些日子,路过永胜村的事吧。”一旁的刘文如似乎听到了阮元和孔璐华的交谈,主动上前对阮元道:“前些日子,夫人带我们去北湖游玩,回来的路上,经过了附近的永胜村,却发现这都快秋收了,还有不少农夫在一旁路上犯愁呢。夫人当时就过去问了一下,问他们为什么如此愁眉不展,他们说,今年下雨不多,收成可能不会太好,可是先前两年,扬州却都有大水,本就积蓄不多,今年的日子,只怕会更难过了。夫人看他们辛劳终年,却仅得衣食自给,说我们也没有做什么事,却可以在家中饱食终日,这样的日子,她心中有些不安,所以……”

“也……也没书之姐姐说得那么严重啦。总之,每日在家中看着夫子这般施舍百姓,日子久了,自然也就……都是夫子不好啦。”孔璐华听着刘文如讲起自己仁善之心,未免有些不好意思,顺便也调侃了阮元一下。

“哦,这样看来,是我做得不够了啊?”阮元看着孔璐华为外人忧心之状,也不觉笑了出来,对她安慰道:“这两年我知道扬州水灾也不少,捐了许多钱给周边村子百姓,却也只是一时之策,不能救其根本啊。可眼下这个情况,我也清楚,这里百姓数量,比起百年之前,至少多了四五倍。所以即便农户家中尚有足够的田地,平日耕种所得,都渐渐不敷使用了。就算再怎么节俭度日,咱们再怎么捐助他们,这衣食用度的基本开支,也是绝不能再节省的啊?”

“那……夫子还有别的办法吗?我看苏州、杭州那边的百姓,情况要比这里好很多啊?”刘文如主动问道。

“书之姐姐,以前夫子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你总是不听,现在有了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了吧?”孔璐华也对刘文如打趣道:“苏杭那边的百姓,平日耕种之外,还会种桑树啊?这样耕田可以收获粮食,栽种桑树卖些桑叶,或者养些蚕,这又是一笔收入,有两笔收入之后,他们的日子自然就好过啦?可你看看扬州附近这些村子,哪里有种桑树,或者养蚕……对啊,夫子,这扬州就算不适合种桑树,却为什么连养蚕的人都没有呢?”

“夫人,这……我也不清楚啊?这样说来,以前在陈集住的时候,也没见过会养蚕的人啊?”看来阮元对于养蚕之事,同样不太清楚。

“那夫子,我有想法了,你不妨听一听。”说着说着,孔璐华眼中竟渐渐泛起了光芒,似乎有了思路,道:“扬州这里的土地,虽然不一定适合种桑树,可说不定能养蚕呢?毕竟养蚕这种事,也不需要土地啊?若是我们能寻个懂得养蚕的人,到附近村子里教教他们,百姓能够靠养蚕卖丝,再赚些钱,说不定日子就能好过一些呢?虽然这里没有桑叶,但运河连着江南,从苏州买些桑叶过来,也不难吧?只要养蚕赚的钱,比购买桑叶这些开支要多,他们就还是能赚出钱的。夫子,你说,这个办法好不好呢?”

听着孔璐华“养蚕致富”的想法,阮元也吃了一惊,可仔细想想,孔璐华之言虽然鲜有前例,却自有其中道理,说不定实践起来,还真能有一些效果。沉思半晌,也对孔璐华道:“嗯……田间百姓多了,却未必需要人人下田,这样多出来的人手去养蚕,倒是也能……夫人,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啊。可是这其中最难的一步,夫人可想清楚了?”

“夫子,养蚕之事,重要的莫过于蚕种和桑叶,这些就算没有,那都可以买嘛?这有什么难的啊?”

“夫人,蚕种和桑叶确实可以去苏州买,但买完之后,夫人果然就能如愿养蚕了吗?还缺人啊,养蚕和种地一样,没有足够的经验,是做不了的,这里百姓有许多世代耕种,自然懂得如何耕地,可养蚕的事,他们一窍不通啊?到时候买了桑叶,有了蚕种,百姓却不会育蚕,最后蚕种都死了,那还要赔上许多钱呢。”

阮元原本想着,养蚕之事需要慎重,是以对孔璐华说了专人之事。可孔璐华听了阮元之语,却忽然妙目一转,笑了出来,道:“哈哈,夫子真的以为,寻个善于养蚕之人,是这样麻烦的事吗?怎么夫子家中,现在就有个会养蚕的,夫子竟不知道呢?”

“夫人,你还认识……认识会养蚕的人吗?”阮元疑惑道。

“夫子,话说回来,这个人还是你带到咱们家的呢。”孔璐华看着阮元,似乎也有一丝得意,道:“夫子你忘啦,你当年在临海村救下的苏九妹,来咱们家也已经四年了,她不是说过吗,她以前在临海村,就养过蚕啊?那这次咱们只要能买到蚕种桑叶,之后的事,就好办了啊?我知道夫子也可怜她,在家中从来不让她做重活,可夫子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子,就一定是她想过的日子吗?若是咱们也能给她一个人尽其用的地方,那无论对她还是对我们,都是好事一件啊?”

“对啊,你说我这也是……怎么就忘了她呢?”阮元听了孔璐华之言,也恍然大悟,看来妻子养蚕之事,果然是大有希望,只是苏九妹会不会主动应许教习村民养蚕,自己却也不清楚,便又向孔璐华问道:“可是夫人,这件事咱们是这样想,九妹她愿不愿意,我们可还不知道啊?”

“这个夫子就放心吧,九妹她是知恩图报之人,平日也总想着咱们收留了她,能帮助我们一些事的。这件事我跟她说一声,也就够了,剩下的,就麻烦我们的阮大善人,去帮大家买些桑叶蚕种喽?”孔璐华自信之余,也没忘了继续对阮元开个玩笑。

“好,这次购置桑蚕的事,我一定全力帮上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