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三百零一章 朱珪身后事

大清疆臣。 第三百零一章 朱珪身后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是阮元这时也未能想到,朱珪的身体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很多。

嘉庆十一年冬,因身体渐衰之故,朱珪已不能每日入朝,嘉庆听闻朱珪情况,也特别予以宽限,只让朱珪隔三日入养心殿奏对一次,并赐了朱珪鸠杖,以示养老之义。可就在十一月初,一日朱珪入朝之后,却突然气息不顺,摔倒在地,嘉庆听闻此事也当即震惊,连忙让张进忠送朱珪回了西华门外赐第,并亲授汤药,以求朱珪痊愈,可惜大半个月过去,朱珪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却日益沉重起来。嘉庆担忧之余,却别无良法,无奈之下,也只得斟酌起朱珪身后之事来。

不久后,十一月末的一天,军机处退值之时,董诰也少见的叫住了身边的戴衢亨。

“戴大人,皇上今日诏对之时,曾跟我说起,你去年主持会试,着实办得不错,去年进士之中,多有皇上中意之人。皇上觉得,你办事从来勤慎,是绝不会偏私的。”董诰意外地对戴衢亨说道。

“偏私?我本就没有偏私!不过是有些人自己糊涂,把我一片忠心,都当作了私心罢了!”谁知董诰画音未落,戴衢亨居然罕见的发起怒来,道:“当时我等会试不和之事,之所以传得满城风雨,还不是因为他朱珪固执,非要把我亲自点的那李兆洛视作我任人唯亲?不错,那李兆洛是我叔叔乡试时取的举人,所以我就不能取他做进士吗?那为什么会试之时,李兆洛只被我们排在百名开外,殿试之时,皇上却钦点了他二甲第三名?难道这也是我的错?是,我跟皇上推荐过李兆洛,可最后钦定名次之事,是我一句话皇上就能听的吗?说到底,他还不是以为我是于敏中那一科的状元,才这般猜忌于我?你还过来安慰我?可这件事,我本来就没做错!”

原来,朱珪与戴衢亨之间,关系一直都不算融洽,虽然铲除和珅之时,二人都能尽忠于嘉庆,可随后嘉庆先是在南书房用了朱珪,随后又让朱珪远离机要,再次重用起军机处,戴衢亨又正是军机处中被嘉庆提拔最多之人,所以朱珪对他一直颇有怨言。而这种矛盾,也在上一年会试时集中爆发,当时试卷里有一篇策论,戴衢亨以为应当置于上等,而朱珪却认为不足中式,最终多番斟酌,才定了一百六十七名,若不是嘉庆亲政之后,进士名额扩充了将近一倍,这人早已落榜。而后封卷揭开时,朱珪竟意外发现,这个叫李兆洛的举人,中举时座师就是戴衢亨的叔叔戴均元,于是,朱珪认定戴衢亨早已知道这人文风,故而有意偏袒。而戴衢亨也认定李兆洛确是人才,殿试时仍是对他赞誉有加,最后嘉庆给了李兆洛二甲第三名,进一步引来朱珪不满。因戴衢亨会试一科座师乃是风评不佳的于敏中,戴衢亨一门又有“西江四戴”之名,坊巷之间,甚至出现了极具羞辱性的“于门四犬”一词贬斥于他。但事实上,李兆洛本是精于文辞,政事通达之人,清中叶骈文文集《骈体文钞》便是他所编定,后来历任知县,亦所在有声。

“是啊,戴大人,莲士,这件事上,我倒是也觉得你有道理。”戴衢亨字莲士,董诰以字称之,也是表示信任:“所以皇上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先找了我过去,而没有直接找你。皇上的意思,你也该清楚,我和朱中堂相识也有几十年了,他可能对你是刻薄了些,但总而言之,朱中堂也是有功于社稷,赤心为国之人啊?不说别的,他现在西华门那座宅子,都是皇上特意赐的,当年被和珅打压的事,我也和你说过吧?皇上也是清楚,莲士你尚在盛年,日后大学士之内,肯定有你一个位置,这才希望你和朱中堂,能把这些往事做个了结,希望朱中堂这弥留之时,你能去看看他。再怎么说,朱中堂也是皇上的老师,在皇上那里多有进言,有些事,若是只有他知道,而你不知道,那日后这些事办起来,可就糟糕了。所以,就算是为了以后的大清,也只能劳烦你去一趟了。”

“董中堂,若说交情,您和朱中堂关系最深,那您去一趟不是更好吗?我若是去了,一句话说不开,竟又与他争执起来,还不如不去呢。”戴衢亨听着董诰之言,心中虽也有些触动,可二人旧怨如此,又怎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是以言语上仍是不愿让步。

“莲士,难道这件事你清楚,皇上就不清楚吗?”董诰仍是语重心长的对戴衢亨道:“但为什么不是我去呢?我这些年,一直主持《高宗实录》的修订,虽说还是大学士、是军机大臣,可军政要务,皇上更信任的,已经是你而不是我了。只有让朱中堂把该交代的事都交待给你,以后那些未用之人,未尽之事,才能继续维持下来啊?而且我和石君认识这么多年了,我清楚,凭他的个性,这个时候了,也绝不会再记恨你了,就算我给你个保证吧,我担保你这一去,石君绝不会为难于你,如何?”

“这……唉……”看着董诰言辞诚恳如此,戴衢亨也只好答应了董诰的请求,这日退朝之后,便主动去了西华门外的朱珪宅邸。

只是朱珪看着戴衢亨,却也是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过了许久,戴衢亨也按捺不住,直接对朱珪道:“朱中堂,您现在还是对我去年用那李兆洛,认定是偏私之举对吗?既然如此,我也还是去年那句话,李兆洛经术文才,足以取一个二甲进士,我力主用他,和我叔叔没有任何关系!”

“既然戴大人都这样说了,那……戴大人今日来我这里,是皇上的意思吗?”朱珪看着倒是依然随和,染病一月,药石全无成效,这时朱珪也自然清楚自己命不久长,便不再与戴衢亨争执。

“这……朱中堂,皇上知道,中堂虽不参与军机处的事,可中堂用人、进谏之语,皇上是多有嘉纳的。至于其他,也请中堂放心,我还是那句话,我受皇上知遇之恩,自然要为朝廷秉公选士,绝不会因我一己之利,而有徇私之举。”戴衢亨这话意思也再清楚不过,希望朱珪将他所熟悉,而戴衢亨未必熟悉之人尽数告知,而自己日后引用大臣,也不会因他们是朱珪引荐便予以摒弃。

“原来如此啊……那,我也清楚了。”朱珪虽已衰迈,却仍是听出了戴衢亨话外之音,便道:“戴大人,你说你用人要秉公选士,难道我……我就不是这样吗?所以我引用之人,大半你也应该知晓,英和、潘世恩,都是当时南书房皇上用过的人,这些人才能如何,想来戴大人比我清楚。只是尚有一人,十三年来,倒是有十二年在外做官,或许戴大人也不熟悉,去年因守制之故离任的浙江巡抚阮元,戴大人可曾共事过?”

“朱中堂,阮元阮大人,在皇上做太子时,曾回朝廷参与礼仪之事,所以我清楚。但阮大人的事,朱中堂有何放心不下?阮元在浙江做巡抚六年,一直多有善政,百姓亦是赞不绝口,这些我都知道,也自然会劝皇上重用于他。却不知朱中堂提起阮大人,竟是何故啊?”戴衢亨道。

“是吗?既然如此,那我也相信戴大人。”朱珪沉思了半晌,也不觉叹道:“若说我自己的学生,眼下最成器的,也就是阮元了,他少年之时,便受高宗皇帝青睐,之后平步青云,那些年,位置甚至高过了你这个状元,你能不嫉妒他,我已是感激了。可是我更清楚,正因为如此,这朝廷之中,其实很多人对他都有微词,也有很多人,正在……在等他犯错。我相信伯元,他绝不会去做那奸邪之事,可先前的直隶司书一案,你也看到了,一个王丽南是罪不容诛,可前后几任直隶总督,都降了职。说实话,若是伯元也遇上这等不易察觉的奸人,倒也是难免,只是那时,也一定会有人落井下石,试图制伯元于死地啊……戴大人,有件事,你或许还不知道,这也是皇上对我说起,我才清楚的,皇上即位之时,原本是……是想把伯元留下做学士的。”

这句话说得出来,戴衢亨也不免心中一惊。

作为嘉庆即位后重用之人,戴衢亨比其他人更清楚,自己在乾嘉易代时的境遇。乾隆六十年,自己还只是四品的翰林学士,比起晚自己十一年登科的阮元要低两个品级,但当时嘉庆即位的诏书,却是自己拟写。这本也是自己公职所在,当时也没在意,可没过多久,自己便被提拔了军机大臣,进而步步高升,成为这时汉臣中实际上的二号人物。有时回头想想,自己也颇为不解,既然阮元当年更得重用,为什么来到这个位置的是自己而不是阮元?可听了朱珪这句话,自己方才明白,那个时候,或许正是阮元因为其他缘故,主动对自己相让,自己才有了如今的重臣之位。

“原来,是这么回事吗……”戴衢亨也不禁小声叹道。

“戴大人,我清楚自己的身体,我……只怕没有几日了,但阮元并非我寻常学生,这些年他巡抚浙江,我看得出来,他是当今天下少有的柱石之才,眼下东南海上,蔡牵未定,我想着朝廷有朝一日,还是要用他的。你与他一内一外,方有可能内外合力,再现当年的盛世啊。也正因为如此,我将当年之事告知于你,我别无所求,只希望戴大人以后,能看在我今日的样子上,在伯元有难的时候,帮他寻个公正的结果吧。尤其是……不要让托津对他不利。”朱珪虽在重病之中,却也是公事为先,仅言“公正结果”,便是希望戴衢亨不以先前之言而有偏私之事。

“朱中堂,今日之言,下官记下了。”戴衢亨虽未明言,却也让朱珪清楚,若是阮元果然遭遇不测,自己可以尽力而为。

“既如此,也多谢戴大人了。”朱珪的声音渐渐微弱了下来。

只是戴衢亨走后,朱珪仍是有些不放心。

若是阮元果然在自己死后遇到危险,仅仅靠这些,似乎还是不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