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二百九十九章 嘉庆的困境

大清疆臣。 第二百九十九章 嘉庆的困境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嘉八十年,乃是圆明园的鼎盛时期,圆明园四十美景,各自名盛一时。雍正、乾隆二帝因喜爱江南风景园林之故,几十年里,对圆明园多加修葺,西湖十景、苏州园林,一一仿制于海淀这片燕赵大地。自赏园之人看来,春可曲水流觞,夏可花港观鱼,秋可听碧桐书院之叶落,冬可临茹古涵今而读书,四时之乐,可谓无穷。然而这时的圆明园主人嘉庆,却日日为国家要事所困,赏园对于他而言,竟成了一种奢求。圆明园四十景中,有一处名曰坦坦荡荡,乃是康熙之时,便仿照杭州清涟寺“玉泉鱼跃”一景修成的金鱼池,池中素来养着不少金鱼,以供皇帝赏玩,这日嘉庆终于在下午得了些空闲,便与皇后一道,前往金鱼池观鱼。

不想这日看着看着,嘉庆竟突然长叹了一声,道:“或许今日这些金鱼,也要比朕自在得多啊?”

“皇上,这些鱼未必会这样想啊?”皇后看着嘉庆忧虑之状,也主动上前对他打趣道:“您忘了?皇阿玛当日的四十景诗,这坦坦荡荡后半段,便是‘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可见这金鱼自在与否,只有它们自己清楚,皇上又何必为它们之忧乐多加操劳呢?”

“是吗?可是朕从小看着这里的鱼,却从来觉得,它们在这里过得很自在啊?”嘉庆也不禁笑道:“朕小的时候,也曾经随着皇阿玛来这里看过金鱼,当时朕也是羡慕皇阿玛啊,想着若是朕坐了皇阿玛那个位置,每日政事之余,还有工夫到此观赏一番,却也是乐事。可后来……只觉得自己童稚不通外事,便也断了这个念头,不想皇阿玛立的太子,竟然是朕。可惜啊,朕没有皇阿玛那般明断之能,凡事总要再三斟酌,方能下个决断。这样一来,竟也把大半时间耗在了政事上,一年过来看鱼的时候,不过一两次。哈哈,你说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做得很不称职啊?”

“皇上,妾没有这个意思,皇上即便……即便天资不如高宗皇帝,可倍加勤勉,自然可补天资不足。皇上亲政也七年了,从来勤于政务,不敢有半分懈怠,这些别人可能看不到,难道妾做皇后的,还看不到吗?”皇后忙安慰嘉庆道。

“可是朕纵使勤勉,却也不能防患于未然啊?”嘉庆不觉感叹道:“宁陕镇的事,你也知道吧?就在朕眼皮子底下,他们居然就能做出克扣军粮的事,真是无耻。还有,直隶司书王丽南去年被查伪造官印,私窃库银那件事,前日他们终于把赃款吐出来了,五年二十八万两啊?一个小小司书,五年偷的银子比亲王俸禄都多,你说,朕这是怎么用的人啊?”

原来,这两年对于嘉庆而言,也绝非安享太平之时,上一年福建北迁的裘行简做了直隶布政使之后,很快在任上发现有库银失窃,之后裘行简严加查访,竟发现直隶一名叫王丽南的司书,自己私刻官府印章,自行在征税之时多收赋税,又通过假章将库银窃出,而这样的事,王丽南和他的同伙已经做了五年。嘉庆十一年也不算太平,陕西宁陕镇本是清廷平定白莲教战争之后,将降伏人众与入伍乡勇加以安置的新军镇,可处理新军镇事宜的陕西官员却因循苟且,竟然对新兵克扣粮饷,许多新兵眼看当兵尚且不能如数受粮,自然怒不可遏,随即在宁陕镇发动了兵变,杀官劫狱,甚至一度击败前来平叛的杨遇春所部。后来也是清将杨芳与几名叛将相熟,故而自告奋勇前往招抚,兵变才平息下去。

“皇上。”对于这些,皇后平日经常听嘉庆提及,所以并不陌生,也劝嘉庆道:“妾从来知道一个道理,亡羊补牢,时犹未晚,皇上要想保证这些事绝不发生,也是难为地方督抚将军了,可皇上不是已经处斩了那些窃银之人,也对宁陕降兵不予追究了吗?而且前些日子,皇上罢了陕甘总督倭什布,直隶之前的颜检,也已经降职调任,该弥补的过失,皇上也都补上了啊?”

“正是因为补上了,朕心里才不舒服啊。”嘉庆不觉叹道:“倭什布、颜检,加上去年的那彦成,今年的玉德,这不到两年工夫,朕居然罢免了四个总督,前日那阿林保竟还想着诬陷李长庚,朕狠狠骂了他一顿,可他若是再不知悔改……难道他们让朕两年罢免五个总督不成?朕也想着宽仁示下,可国家自有国家的法度,他们这个样子,朕如何对他们留情啊?”

“皇上,您罢免的这几个总督,妾听闻除了那彦成尚有些才干,其他几位本也是平平之人啊?”皇后劝道:“再说了,他们本也是因为犯了国法,或者严重失职,皇上才罢了他们,这依法执法之事,在妾看来,也不能说是不仁啊?”

“话是这样说,可朕也清楚,他们下面做督抚的,哪里容易呢?”嘉庆道:“不说别的,就说那个颜检,做总督这许多年下来,查吏之法却是一窍不通,下面属吏有什么事,都想着蒙混过关,这样朕还能让他做直隶总督吗?可反过来说,颜检办事也算勤恳,至少朕看他奏折,直隶庶务写得井井有条,这也需要多年的办事经验啊。如今朕一下子罢了四个总督,只好把下面的人尽快补上来,人好补,这做总督的经验阅历,却难为他们了。朕是看好裘行简的,想着让他把亏空查完了,就正式授他总督,可没想到,他居然……”原来,颜检因失职被罢官后,嘉庆一时没有补任直隶总督,只是让裘行简以布政使身份署任总督,并查清直隶亏空事宜,却不想直隶庶务繁剧,裘行简兼顾数职,竟然一时积劳成疾,随即病重过世,嘉庆本想着重用的一个人才,就这样早早凋零。

“皇上,这……妾知道,可是直隶是至关重要之地,皇上也总该再补一人上来才是。若是总督里没人可以调任,那可以先提拔一个巡抚上来啊?毕竟直隶就在皇上近前,妾想来只要新总督得以历练,也是可以办事的。”皇后对嘉庆劝道。

“你说得对啊,可眼前朕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人,福建新任巡抚温承惠。”嘉庆道:“朕看他这几个月安抚台湾百姓,重建台湾府县,也是有封疆之能的,要不然,朕就让他来直隶吧。可这样却又出了空缺,福建正是蔡逆肆虐之地,先前李殿图便是因为庸懦,制不住玉德,以致蔡逆侵入台湾。这次朕补任巡抚,也总要补一个知悉兵事,敢于直言,能不为阿林保所制之人啊。可这个人,朕却不知道该用谁了。”

“皇上,若说知海防之事,熟谙政事的,妾倒是还记得一人。”皇后沉思半晌,向嘉庆笑道:“妾记得先前皇上多次对妾提起过浙江当时的巡抚,叫阮元,好几次您说起他名字的时候,都不愿直言,只以‘阮卿’称呼他呢。现在却不知这位‘阮卿’是在何处?若是皇上缺人,暂时调任他做福建巡抚如何?”

“你是说阮元啊。”嘉庆听皇后略有调侃,也不禁笑了出来,道:“这个朕自然清楚啊,阮元去年因家中丧事,现在回了扬州,居家守制呢。不过你说起阮元……要是想让他出来做巡抚,就只有夺情了。朕想他也是个尽心国事之人,说不定也会答应朕出来。可这夺情之举,说实话,朕也是于心不忍啊?”

“皇上,眼下督抚不是也正好缺人吗?”皇后劝道:“妾也清楚,如此夺情,有违尽孝之义,可皇上也总该试一试,若是阮元果然可以出来做官,也能为皇上分忧啊?所以妾想着,皇上不如先给阮元去一道旨,补任他做福建巡抚,之后自等阮元的决定,若是他执意尽孝,皇上也由得他,如此决定是否出山为官的,便是阮元,而不是皇上了啊?”

“嗯……这样说也有道理啊。”嘉庆也点了点头,道:“那朕就去一道旨吧,剩下的,就算他不愿去福州,朕也不责怪他。唉……但择十八转运使,可朕现在需要的,也不过是八总督十五巡抚,这二十三个人啊?怎么用起来,就这样难呢?”所谓“十八转运使”之言,是宋代司马光在宋神宗即位后的进言,意为只要十八位各路转运使选拔得当,这些人自然可以有效管理天下府县。

“皇上也不用这般苛责自己,妾也清楚,就算是……就算是世宗、高宗皇帝之时,也不能说天下所有督抚,尽数得人啊?皇上能及时进贤退不肖,便已是天下之福了。”皇后劝慰道,只是如何才能让督抚各得其人,嘉庆与皇后也都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久之后,起复阮元为福建巡抚的诏书,便由已经升任太常寺少卿的阮元好友钱楷所携,一路送往扬州去了。

盥手焚香拜墓前,凄然无语泪偷悬。

百年身后同归此,今日先来送纸钱。

很快夏去秋来,扬州的天气也渐渐凉爽。这日孔璐华也和阮元提及,希望前往北湖,到江彩墓园之前祭拜一番,顺便也在北湖阮家安住几日。阮元这时腿疾虽未痊愈,却也可以渐渐持杖走动,想着北湖风景一向宁静安闲,对自己治病也有好处,便答应了孔璐华。这日二人也备下了纸钱香烛,前来江彩墓前祭奠。

这时江彩墓前的石碑,也因阮元升迁之故,将江彩诰命从淑人改成了夫人。想着阮元平日和自己说起的江彩,孔璐华自是羡慕不已,对江彩的墓碑笑道:“姐姐,你知道吗,我和夫子成亲之时,他就对我说起过,说你和娘是天下最好的女子,哈哈,当时说实话,我还有些嫉妒你呢,一直跟夫子说,以后一定要来看看你,那样啊,我才真的放心,谁知道这一晃都十一年了,我们……”这样想来,自己和阮元结婚的时间,竟已不知不觉超过了阮元与江彩成婚的九年,或许也正因如此,孔璐华在江彩墓前,才真正放下了所有担忧,只像看着自己亲生姐姐一般,继续对江彩道:“不过话说回来,姐姐你也是夫子的福星啊,夫子还总跟我说呢,说迎了你入门之后,他考试做官,方能一路顺遂,夫子还说,你从来识得大体,为了这个家,可以……”

说到这里,她也想起了阮元对自己所言,江彩曾经带孕同阮元北上,却不慎染病,此后为了阮元安心读书,又自行南归之事。也或许正是这件事,让江彩落下了病根,竟而英年早逝,却也不禁心中酸楚,言语里渐渐带上了几分哽咽:“姐姐,我知道,若是没有你,也没有今天的夫子,姐姐在那边,也放心吧,阮家现在,有我在呢,你还记得书之姐姐吗?现在她也有了孩子,都是宜人啦!你当年的愿望,夫子一直帮你实现到今天了啊?”

阮元看着孔璐华神色,也确实是把江彩当作了自己未曾谋面的亲姐妹,想着自己和江彩那段读书考学的时光,心中也自是不住难过。

“姐姐,你和夫子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不是也很天真啊?不过,现在我也明白了,有些时候啊,夫子天真一点,倒是比外面那些人好多了,所以姐姐,你也一直喜欢夫子的对不对?没关系啦,现在阮家有我在,一定会保夫子平安的。姐姐,都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样说啊,姐姐倒是也不用等我们太久呢,最多几个月,就可以看到我们了,姐姐,若是能和你交个朋友,我……我也很高兴啊?”

“姐姐,你在阮家的时候,是不是夫子也经常不吃饭啊?唉,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一读起书来,什么事都不愿意管。不过,我也想了很多主意,他不吃,我有的是喂他吃饭的办法。姐姐,你若是知道我对你说话,应该也会开心吧?姐姐,若是你能答应我一声,那该多好啊……”

看着孔璐华真情流露,阮元也渐渐想起了那些与江彩一同渡过的青年时光……

“彩儿,我的事,你就放心吧,我过得很好。璐华她对你说的,也都是真话,所以,我不能对不起璐华啊?不过你放心,我们那九年,我……我也会一直记着,那段时日,在我心里,永远都有一个位置的……”阮元也在心中默默对江彩道。

就这样二人在墓前待了半日,眼看夕阳渐斜,却还是不忍离去。可就在这时,二人身后忽然传来了蒋二的声音:“老爷,扬州那边来了快信,说京中一位姓钱的大人到了扬州家里,钱大人这次好像是带着圣旨来的,看起来,京城有要事要老爷去办了。”

“钱大人……裴山兄!”阮元听着蒋二之言,也很快想起了旧友钱楷。只是这一日毕竟天色渐晚,总是回不去了。便也回过头来,对蒋二道:“蒋二,你赶快让扬州来人回去,务必今夜入城,告诉裴山兄,我明日便回去,就请他在我家中暂住一日,我回去了,再对他赔罪,快些去吧。”

“是,小人遵命。”蒋二也利落的答道。很快,扬州的来人便得了阮元之言,快马赶回了府城。阮元和孔璐华在北湖住了一夜,次日想着孔璐华初到北湖,还是留在这里欣赏风景为好,阮元便暂时与她告别,蒋二带着轿子,很快送了阮元回到扬州家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