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湖诗会

大清疆臣。 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湖诗会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多时,便已是嘉庆九年。新年方入得正月,阮元也连续接到喜报。自己为阮家和江浙诸多藏古之家所著上古钟鼎图录之书《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已然完稿,自己再将其商定一番,便可定稿刊行。而上一年嘱托陈寿祺一同编著的《海塘志》,也已经修撰完毕,此后海塘兴修之事,便也与河道、漕运一样,得有专著可循其始末了。(然阮元所编《海塘志》,日后实未刊行,后学杨鑅得阮元旧稿,重新编定《海塘揽要》一书,方将阮元兴修整顿海塘之事公之于天下。)

与此同时,焦循也寻回了旧友李锐,二人一道帮阮元清点了浙江历年开支,二人又找来另一好友汪莱,和阮元共同商议赔补亏空之法。眼看海塘、粮仓、商税、盐务都已大有起色,三人也一同将阮元这些年的整顿成果著成定制,日后依定制征收钱粮赋税,亏空便可逐年补齐了。阮元也时常对三人笑称,如此“谈天三友”,能将算学之长得以实用,也无愧各人崇尚“实学”之念了。

不知不觉之间二月已尽,西湖上也正是草长莺飞,绿树吐芽,春波荡漾,一片赏心怡人之色。许多官宦人家,富家绅士,也都选了风和日丽的日子,乘船出游,共赏西湖美景。阮家女眷也未能免俗,这一日,孔璐华也带着刘文如、谢雪、唐庆云三女,又另找了许宗彦之妻梁德绳,雇了花船,一同前来西湖之上,观景赋诗。梁德绳亦是杭州名门梁氏之后,祖父梁诗正曾任东阁大学士,父亲梁敦书也做过侍郎,自己诗书琴艺,于当时也是一绝。清人陈端生曾著弹词《再生缘》,世誉为弹词佳作,可惜未成,梁德绳便为之续词数卷,以全其书。她自己也有诗集《古春轩诗钞》流传于世。因梁德绳是乾隆三十六年生人,比阮家四女都要大,又自行取字楚生,是以孔璐华等人便皆以“楚生姐姐”称之。

梁德绳出身名家,又是久居杭州之人,是以对于西湖上各处美景,可谓了如指掌。看着花船行过那柳浪闻莺、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之处,便一一为阮家诸女讲起其中典故。孔璐华见她言语典雅,从容可亲,心中也是欢喜,便道:“楚生姐姐,看你讲这些湖上风景,真是让我想着,若是我们一家,也能长居西湖之畔,那该是多开心的事啊?你家世也好,做的诗又美,想来国朝之中,若论风度气质,姐姐当是第一流的了。”

“经楼夫人,若论风度气质,这国朝之内,自然尚有一人,远在我之上啦?”梁德绳也不禁笑道:“你说,这曲阜圣裔,自是海内第一名门,那若是圣裔之后,又能作诗行文,这风度气质,我又怎能相比呢?夫人可不要只看着别人,却忘了自己呀?”

“唉,这诗文之事,我们家里也只是偶一为之的。而且姐姐,你更有一件事,我们都很羡慕呢。你家中不仅子女双全,而且我看他们啊,个个都聪明懂事,不说别人,就说你那个小女儿延锦,今年才四岁吧?我那日问她识得多少字,她竟能背下好几十句《千字文》了,倒是我们家安儿,现在还总是爱哭,想来延锦自小就这般聪明,一定是你这个娘的功劳了。”孔璐华笑道。

“夫人,这真是谬赞了。”梁德绳也应道:“其实锦儿平时啊,哭的时候也不少呢,我们家也是去年前后,才让锦儿开始识了字,用的就是《千字文》,所以夫人看来,锦儿识字多些,也是常事啊?更何况,锦儿还有哥哥呢,之前有了经验,抚养起锦儿来,我自也省了不少心。若是夫人日后又有了孩子,夫人自然就会驾轻就熟啦?”

“嗯,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也不知楚生姐姐,你意下如何?”孔璐华一边笑着,也一边指着身边的谢雪,道:“月庄妹妹也有一个男孩儿,与延锦一样,都是嘉庆六年的孩子,这些时日长大了,我和月庄教他读些书,他倒是也能看得下去,看福儿的样子,以后若是他爹爹再能指点一二,我看是能成才的。就算做不得官,至少著书立说,应该不在话下,锦儿又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所以嘛,我想替月庄妹妹问姐姐一句,若是能给福儿订个亲事,日后福儿锦儿都长大了,便叫他们做成一对,岂不是两全其美啊?”

“这样啊,这可是好事啊?”梁德绳自然清楚阮家情况,眼看孔璐华出口订亲,哪里还有其他意见?便也笑道:“今日看妹妹们,也都是心地良善之人,若是锦儿能嫁到你们家去,我当然放心啦。”一边说着,一边也看着孔璐华之侧的刘文如,问道:“还有啊,书之妹妹,你这一胎若是男孩儿,我也帮你问问家里,为你这孩子指一门亲事,怎么样啊?”原来,刘文如早在上一年冬天,便有了身孕,这时已经怀胎六月,孕相早显,梁德绳便主动与她攀谈起来。

“这……这怎么使得啊?”刘文如听了梁德绳之语,脸上也不觉一红,只想着自己妾室所生之子,却如何与梁家许家这般名门攀亲?只小声推辞道:“更何况我这孩子,现在还……还不知是男孩亦或女孩呢。”

“妹妹,你生了孩子,就是阮家的孩子,有什么使不得的呢?”梁德绳不禁笑道:“唉,你说我这话说的,都说到什么上去了?今日这西湖之上,一片风和日丽,这湖上几处春景,今日也最是宜人,若不能留下一二诗作,今日不是白来了一趟吗?”

“好呀好呀。”孔璐华也笑着应道:“今日我们前来,本也备了纸笔,就等着一会儿行船回去,便即作诗了。正好,我们家这几个妹妹啊,都想着让姐姐看看,究竟谁的诗做得更好呢。若是只在家里写诗作对,只怕再过些日子,她们就要变得不知天高地厚了,正好姐姐来了,可要教训她们一下。”

“姐姐,我们没有……楚生夫人,这家中偶有玩笑之事,您可别当真啊?”谢雪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无妨,只是以诗会友,见了你们诗作,我们说起话来,才更亲切不是?”梁德绳自也在家中偶有作诗玩笑之事,自然不会在意这些,道:“你们看,这船也要转回去了,那咱们就开始吧,每人作诗一首,回到白堤之前,务要完笔,如何?”

“正有此意!不过姐姐既然是我们请来的贵客,今日诗作又要姐姐品评,这作诗之事,便只我们四个就好啦。”孔璐华也应过了梁德绳,一行人当即摆上案桌,燃了熏香,阮家四女便各自入座,和着清风香气,碧水繁花,一一作起诗来。

不过片刻,四女作诗已毕,看孔璐华这首诗时,写的乃是花港观鱼:

三月秾华对画楼,半湖修鲤共沉浮。

偶随碧浪洋洋去,竞现金鳞泼泼游。

满目波光摇曲槛,一竿春色系轻舟。

几声渔笛西冷外,可惜桃花逐水流。

刘文如诗,则以春风为题,乃是:

几番轻暖又轻寒,渐逼罗襟两袖宽。

但觉吟来飞絮好,只愁送去落花残。

凉生绿浦粼粼浪,香远红楼曲曲栏。

棐几莫教轻拂乱,为将玉尺压书看。

谢雪之诗,则是苏提春晓:

苏堤三里满芳菲,云际朦胧曙色微。

山翠乍明残月落,柳烟初起早莺飞。

橹声欸乃催人梦,花影参差上客衣。

宋代坡公留胜地,春来游赏欲忘归。

唐庆云之诗,乃是柳浪闻莺:

流莺百转柳条垂,翠浪轻摇三月时。

睍睆细窥青叠叠,丝蛮柔袅绿丝丝。

钿车觅语停芳岸,画舫寻声向碧漪。

几度清阴听不厌,双柑还与共吟诗。

梁德绳见了四女之诗,也不禁赞叹道:“初时见妹妹们年纪尚轻,只恐吟诗之时,尚有言语稚嫩之处。可今日亲见妹妹们诗作,却是温润清雅,行文秀丽,令人流连。一时看着你们诗作,就连我这个久游西湖之人,都不舍得这样便回去了呢。经楼夫人,你们几个诗作我看来都是佳作,却如何为你们分个胜负出来呀?”

“那不行,姐姐,今日必须分个高下出来,要不然,我们就真不放姐姐走啦!”孔璐华也对梁德绳笑道。

“哈哈,没想到你这堂堂的一品夫人,居然也会撒娇,缠起我这个姐姐来,竟是不放了呢。”梁德绳笑道:“不过我细看下来,还真是你这首诗做得我最喜欢,看了一遍犹嫌不够,还想再看一遍。月庄和古霞之作,确也甚美,只是尾联一句,双双出于风景,却失了几分欣赏玩乐之趣了。要知咱们这番出游,就是前来一观西湖美景,浸于其中,方得西湖之乐,却又何必跳出来呢?”

“是啊。”孔璐华也笑道:“还有书之姐姐,我们几个写的都是西湖风景,可偏你以春风为题,这春风之景,何处不能写得?这样看来,你一定是想偷懒,大家说,应不应该罚她呀?”

“夫人,这……哪有你这样说话的啊?”刘文如也打趣道:“方才无论是你,还是楚生夫人,都只说作诗一首,你等何时说定要以西湖风景为题了?只平日看我作诗少,欺负我罢了。”

“你们看呀,书之姐姐又想强词夺理。哼,一定是你有了孩子,身上那股聪明才智,就都给孩子了。这可如何是好呀?要不然,等书之的孩子生下来,我们便和孩子一起玩,不带她啦!”

“夫人你又笑话我!”

话虽如此,可阮家诸女却也知道,如此安享西湖风景,却也最是难得。各人说起话来,看似无拘无束,实际上却让各人更为亲近了。眼看这日西湖果然如诗如画,一行人也自是不舍,直到过午,方才缓缓东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