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四十四章 阮元幕府成立

大清疆臣。 第一百四十四章 阮元幕府成立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阮元连忙谦辞道:“兰泉先生此言,倒是让在下受之有愧了。其实既然先生已经明言,不参与官场之事,我等也不该再勉强先生的。先生能举荐一二名儒前往共创学校,已是在下之福,至于先生主讲一事,其实在下想着先生年事已高,本也不能麻烦先生的。”

王昶忽然向胡廷森问道:“敢问这位老先生,今年寿数几何?”

“回兰泉先生,在下是康熙五十七年生人,今年八十有一。”胡廷森道。

“阮中丞,这就是你看不起老夫了。这位胡老先生,年纪比在下还长着五岁,他都能为你入幕,我又有何不可呢?但阮中丞,老夫可要提醒你一句,眼下浙江,内忧外患并存,只怕来年海寇,还要大举来犯,省内亏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查,这些事你若是办不好,那学校之事,也就谈不上了。所以老夫想先问问阮中丞,对于眼下浙江的时局,中丞可有应对之法,其中关键,又在何处呢?”似乎在王昶看来,政事和海防的稳定,更要先于学校。

若是换了旁人,这件事或许还会迟疑,但阮元对浙江之事,早有对策,先前在阮承信面前,在嘉庆面前,自己都已应对如流,这时面对王昶,又有什么迟疑?当即自海防选用李长庚开始,将浙江主政关要,一一为王昶言明。孙星衍生怕王昶依然担心阮元,便也在一旁帮着阮元,将计除和珅、施救洪亮吉之事告诉了王昶。

王昶听着阮元与孙星衍之言,一时也暗自激动,阮元督学之名,其实他早有耳闻,但他也只知道阮元做过翰林和学政,侍郎只当了一年,不知他到底是应对自如,还是办事平庸,更不要说到直省做督抚了。可阮元一番话说来,却正是对浙江弊病,了然于胸,应对之道,也一一暗合己意。又听孙星衍说起阮元京中故事,他本就是阿桂提拔之人,素来与和珅不睦,和洪亮吉也颇有交往。这时得知阮元在这两件事之上,都有竭力维持朝廷天下公义之举,对阮元邀请出山之事,又怎能再行拒绝?

但想着自己毕竟年事已高,而阮元虽然已经有了规划,却不知具体实践起来,能不能收到实效,王昶还是存了三分疑虑,便对阮元道:“阮中丞,是老夫低估了你,你这番为政之要,处处切中时弊。而你与皇上铲除奸佞、力保稚存先生之举,更是为天下读书人张目,老夫若是不和你同赴杭州一道,只怕这事传了出去,天下人都要说老夫不近人情了。但老夫还两个建议,不知阮中丞能否奉行?若是你都能做到,那这兴建学校之事,老夫自然效劳,若是幕中有不决之处,中丞也尽管来找老夫,老夫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阮元听着王昶言语,知道他这样说,就是心意已决,答应帮助自己,心中自然大喜,也道:“不知先生所言,是哪两件事?”

王昶道:“这两件事嘛,第一,督抚之要,在于查吏,吏事不明,便极易为下属蒙蔽,到时候你尽心办事,所得也不过是文人书生间的虚名,但对百姓而言,却无半分实益,所以你需要一个知吏之人。老夫在浙江认识一人,叫汪辉祖,年纪也不小了。老夫不求你一样请他入幕,但治吏之事,你必须先找到他,悉心学习才是。而第二件事,你说海防不靖,这件事仅凭那三四千能出海的官兵,你觉得解决的了吗?但国朝之前素来有演习民壮之制,村社之间,各自得以演习保甲,教练鸟枪,以便自保。只是二十年前,因天下太平,沿海又多有土客互斗之事,这演习鸟枪之制,竟已废了,老夫看来,这实属因小失大,眼下沿海不能太平,也和百姓不能自保,甚至多投海寇有关。所以你到了浙江,首要之事,就是上奏皇上,建议恢复演习鸟枪旧制。这两件事,你可都能办到?”

其实让阮元去寻能治吏之人,对阮元而言,也就是时间问题,但上疏恢复演习鸟枪,却是关系一省保甲的大事,阮元刚刚上任巡抚,就向嘉庆提这样的建议,未免有些操之过急,而且在朝廷中人看来,或许也会有取宠之感。但阮元还是答道:“先生这两条建议,在下自当悉心遵行,待在下与杭州安顿好了,便去寻访这位汪先生。至于恢复鸟枪演习,在下也自当尽快向皇上上奏。眼下浙江形势,确是必须官民一心,才可清除海寇。先生明鉴如此,阮元不胜佩服。”

“既然阮中丞诚心如此,老夫也不能再拒绝你了。阮中丞,你上任事急,便快些去杭州吧。老夫这里收拾得当了,便即南下,既然老夫已经与你有约,就决不反悔。”王昶满意道。

“如此多谢兰泉先生了!”阮元听着王昶言语,心中也自感动,忙于孙星衍、胡廷森一同站起,再次郑重拜过了王昶。

不过,阮元还是尊重了王昶的心意,不将其作为幕中之宾,而是希望他与孙星衍一道,在浙江筹备新书院的建设之事,只是巡抚部院有疑难不决的问题,还希望二人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对于这个结果,王昶也非常满意。于是阮元暂时辞别了王昶,一路行船继续南下,终于抵达了杭州。

阮元抵达杭州的消息,也早已传到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这时原本的浙江巡抚玉德已经南下,准备前往福州做闽浙总督,是以浙江的政务,暂时由先阮元一个月到达浙江的布政使刘烒负责。这一日阮元的行船即将抵达武林门,刘烒也与浙江按察使秦瀛相约前往迎接阮元。可是这日刚到了清早,刘烒就意外出现在了城北的按察使司,希望与秦瀛早些会面。

秦瀛见到刘烒早早前来,比约定的出城时间早了一个时辰,心中也自然诧异,忙请刘烒入府奉了茶点,颇为疑惑的问道:“刘藩台今日来得,可真是早啊,却不知刘藩台这样一早来我这臬司衙门,是因为阮中丞的缘故呢,还是因为我的缘故呢?”

“这个嘛,两个都有。”刘烒饮了一口桌上清茶,随即笑道:“秦大人,在下来浙江做官之前,就听说这新任的阮元阮中丞,和秦大人在杭州曾经共事过,据说学问上也是好友。在下一直在外做知府和道员,对这位阮中丞却是不熟悉,只是听说,阮中丞之前做过翰林、学政,还有这一年的六部侍郎,未曾任过藩臬道府,也没有做过钦差,是也不是?”

“这件事,我想刘藩台也该有所耳闻吧?”秦瀛道:“阮中丞于八年之前,受高宗皇帝赏识,早早位列京卿,所以后来升迁之事,也比我们快些。这确是天命,强求不得的。可阮中丞与我也算好朋友了,他在浙江督学,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选才不拘一格,所拔擢之人,也多有清名,对所任之职,可以说是尽心尽力,皇上交由他办的事,也确实办得不错。这样想来,阮中丞此番来浙江做巡抚,也是实至名归之事啊?”

“阮中丞的名声,我自然也有所耳闻。”刘烒道:“我记得没错的话,他是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到今年,这登科也不过十年光景,能做到二品巡抚,当然难得了。可秦大人,这巡抚之职,事关一省军政,又兼眼下海防亏空,浙江压力也不小啊?你说,眼下皇上让阮中丞一个从未任过方面要员的年轻人来做这巡抚,这些政务之事,他办得过来吗?”

“刘藩台,您可不要小看阮中丞啊?”秦瀛笑道:“其实不瞒你说,阮中丞在这里做学政的时候,和我多有交流,其中就经常提及海防民生之事。这些事啊,我看即便他不做巡抚,也是一直关心的。而且阮中丞并非刚愎自用,矫饰拒谏之人,无论我们这些朋友,还是他的学生,但凡出言有可采之处,我看他都会听啊?所以即便阮中丞没做过巡抚,坐在这个位置上,能虚心求言,再加上你我相佐,应该没问题的。”

“秦大人,我也不是瞧不起阮中丞,只是眼下浙江之事,我想着,非有经世大才之人,不足以平海寇,补亏空,同时安民心,兴百业啊?”刘烒叹道:“我来浙江也有一个月了,这浙江的账目,查得是不能再清楚了,所以我也知道,赔补亏空,说来容易,做来难啊。且不说嘉庆四年以前的亏空,就说以后几年,难道就不会出现新亏空么?这些年朝廷的收入,都赶不上乾隆之末了,入不敷出,完全有可能啊。而且你也该知道,就在我来浙江之时,朝廷为了支持陕西用兵,又调走了四十万两银子,这还是我们浙江商人捐了一百多万以后呢。要是川陕的战事再不结束,只怕一两年内,这浙江府库,也要见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