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四十章 外强中干

大清疆臣。 第一百四十章 外强中干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养廉银?台中丞还记得养廉银吗?”陆有仁笑道:“台中丞身居巡抚高位,竟然到现在还不知,眼下陕西的养廉银,已是捐无可捐,借无可借了吗?眼下这嘉庆四年还没过去,长安咸宁二县,早已将嘉庆六年的养廉银,都预借殆尽了!西安府城之外那些府县,高陵、渭南、蒲城、三原……也早在今年夏天,就已将嘉庆五年的养廉银预借了出来,可即便这样,这陕西各府县,依然是入不敷出啊?原本公费不敷使用,就要用养廉银填补亏空,这几年下来,各路大军过境、安抚汉南村寨、整备防务……哪一样不是流水一般的开销?前日长安县还前来告知于下官,就连来年的红心纸,现下都准备裁减半数了。台中丞,您觉得我们还能裁削用度以供粮饷,下官倒是还想问一句,眼下陕西的用度,还有哪一项经得起继续裁减啊?!”

“陆藩台,眼下多事之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啊。”一边的恒瑞这时却变了面色,对陆有仁从容笑道:“眼下陕西当务之急,就是剿匪,匪不剿,这陕西如何能得太平啊?那大人这次来陕,所带俱是京中精锐,这是何用意,难道不是皇上下了决心,准备一举剿灭贼寇吗?既然如此,咱陕西多出些开支,不也正是为国效力的忠义之举吗?”

“阿哈,不要说了。”正在恒瑞振振有词之时,只听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响起,自然是那彦成了。那彦成缓步上前,示意恒瑞和台布暂且不要言语,接着走到陆有仁面前,再次作揖道:“陆藩台,是我一时疏忽,竟没能约束好手下长随,应该是我向大人道歉才是。眼下陕西财政如此吃紧,我之前竟也不知,是以一时不详军务开支之事。既然大人已将眼下境况言明,大人为陕西庶务,已然尽心竭力,我身为朝廷钦差,又怎能看着大人如此辛劳,而全然不顾呢?既然眼下正值战时,将士不得粮饷,自然不愿尽力出战,那不如大人就在京中八旗常数之上,依三倍饷银支给我马步诸军。我这也向皇上上奏,先将我自己养廉支出,以供军需。至于在下的长随,各依马甲之例便是,若是他们再有怨言,就都由我一力约束。其他出战之事,我自会尽快通知甘肃,十日之内,发兵南下,大人觉得如何?”

陆有仁听着那彦成言语,不禁也有些吃惊,虽然那彦成考虑到战时需求,所请支付粮饷仍比常规开支要多,可相比于之前诸长随所言,却只有五分之一。若是那彦成真的可以按自己承诺,极早南下进攻白莲教各部,说不定战事尽快结束,府库就可以支持下来。也不禁疑惑道:“那大人,这……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那彦成道:“陆藩台,在下在京中做官之时,就知道你名字,知道你素来清廉,历任知府司道,直至藩司,所在也皆有治绩。所以我相信,你所言多半不虚,你说办不到,就真的是陕西府库,已经无能为力了,我又怎能坐视陕西府库亏空而不顾呢?之后调遣粮草火药,就有劳陆藩台了。”

听得那彦成言语如此,陆有仁心中也自是感激,虽然大军过境,府库必然吃紧,可那彦成将开支之数裁削之后,想想如果再俭省一些,总也能供应这只兵马半年之用。于是连忙回拜过那彦成,谢过了他宽容之恩,便即回归布政使衙门去了。

但那彦成看着陆有仁离去的背影,却也隐隐感觉到,这次陕西之行,可绝不像自己出京时所想那么简单……

而陕西的现实,却要比那彦成此时所感还要复杂。

来到西安之后,那彦成也一边监督兵马操练,一边等待甘肃情报,随时准备出兵。这日也正在八旗校场看下属官兵操演,正想着已过了数日时间,松筠的信件也应该已经在路上时,忽然一名长随自侧面走上,说恒瑞正在台下,有些事想与他商议。

见了恒瑞后,只见他还是一如既往,一副客气模样,对自己笑道:“东甫啊,这几日都来观看操演,你也着实辛苦了。但阿哈还是觉得,你没那个必要把那陆有仁的言语这样当真。陕西是打了几年仗不假,可毕竟也是承平日久啊,府库之中,积蓄还是有的,断不至于连这五千兵马,都无力供应的。”

“阿哈,现下府库情况,我虽然不参与户部之事,却也有所耳闻啊。”那彦成对恒瑞这番言语,还是有自己的主见的。“眼下别说陕西了,全天下的府库都有亏空之事,只不过之前和珅专权,对各省积弊,一直有所欺瞒,现下皇上亲政,才一一又查了出来。陆大人所言,也是天下各省实情,陕西经历战事数年,又怎能独善其身呢?而且为了鼓励军心,我也特别告诉陆大人,依俸禄三倍之数供应粮饷,这样说来,还是我难为了陆大人才是。”

“东甫,这件事可没有你想得那般容易啊?”恒瑞笑道:“其实你那些长随,才是真正见过直省之事的。阿哈那日听着他们上报粮饷之数,其实之前到西安的京中援军,所支粮饷便如他们所言一般。至于俸禄定额,这些兵士未必会在意的。你看起来是在寻常俸禄之上,又多支了两倍给他们,可他们呢?他们不会这样想,他们只会感觉,自己所得粮饷,比之前到西安的京中人马,要少了一大半,就这样。所以他们未必会感激你增饷之恩,反倒会恨你呢。阿哈也知道,你无论这些部下,还是陆有仁那里,都不想得罪,可眼下这个样子,你谁都不想得罪,却可能是谁都被你得罪啊?”

“阿哈,京中之事,阿哈未必有我了解得多。”那彦成依然不愿意相信恒瑞,又道:“我在京城之时,朝廷收支盈亏之事,心中是有数的,今年国库所余存银,就只剩一千七八百万两了,圣祖朝之后,国朝存银,再没有比今年更低的时候了。若是加上补亏空、临时充作军饷的开支,眼下朝廷已经是入不敷出。这样的时候,若还要为国分忧,就应该全力裁减不急之需,怎么还能向之前一般挥霍无度啊?阿哈,我在西安后面的日子,这饮宴之事,也都一并免了吧,那日阿哈为我接风,八旗营半数将官、巡抚衙门那些幕友,加在一起,摆了几十桌菜。单这一餐所耗,想来也要在百两银子以上了,我又怎么受得起呢?”

“东甫,阿哈不也是……也是看你第一次亲自督办要事,想着关心你,想让你办事更顺利些吗?”恒瑞也知道那彦成并不好劝,只好渐渐转移了话题,不过片刻,又问那彦成道:“那你准备怎么办?就真要像那日对陆有仁所言,再过几日,便即出兵汉南老林不成?”

“阿哈,我昨日已接到前线密报,那高二、马五所部,目前已离了秦岭,正要南下汉南老林。他们新折匪首,一时之间,应该无力与我军再战,趁此机会南下,正是时候。而且,阿哈难道忘了?给松大人的出兵信件,五日之前就已经送了出去,这样推算,再过一二日,松大人回信也该到了。到时候我们陕甘会剿,各自封锁要道,想必贼人无所遁形,只得与我军决战。到那时,若能早日退敌,陕甘民力,亦可宽纾不是?”那彦成对于前线作战之事,还是很有信心。

“东甫,这……你不是也知道吗,若要南下作战,必须要等松筠和你一同出兵才是。可阿哈看来,这件事难就难在这里了,松筠未必会这样及时,与你一道出兵啊?之前陕甘两省合力围剿,为何每次都是功败垂成,东甫竟是一无所知吗?”没想到,恒瑞依然对松筠全无信任。

“那阿哈且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彦成道。

“先前会剿之事,我们陕甘之间,其实也是有商议的。”恒瑞道:“阿哈也清楚,因为阿哈之前一时不慎,与和珅走得近了些,所以皇上让我继续做西安将军,已是对我最大的恩赐,阿哈当然要上报皇恩啊?所以今年一年来,阿哈对这陕南剿匪之事,一直是在悉心查办,每次有了情报,都会立刻调集人马,南下作战。可松筠呢?阿哈每次写信与他,让他出兵会剿,他都是表面上同意出兵,其实几个关键要隘,却从来没守住,结果呢,贼人每次都在陕甘之间那几个关口轻易逃脱。阿哈也曾经问过他究竟为何多有迟延,可他却每次都是敷衍搪塞,甚至最近一两次,连信都不回了。东甫,阿哈想着,这次给松大人去的信,这多半也是没有回信的。可你那十日之约,已经等不及了啊?若是再过两日,松筠一直不肯回复与你,你却要如何是好啊?”

“阿哈,我觉得松大人从来是个公允之人,怎么会刻意敷衍,不配合我们剿匪呢?”那彦成还是不愿相信松筠会隔岸观火,又道:“更何况之前陕甘两省,一直各自为战,这次我作为朝廷钦差前来督战,调兵之事,也应该是松大人听命于我才是。之前的问题,今日未必会重演了。不过即便松大人不回信,若是汉南尚有其他将领所部,合力围剿也不是难事。阿哈,眼下在汉南督办军务的,又是何人?”

“据我所知,应该是副都统福宁。”恒瑞道。福宁因久战无功,之前已经被嘉庆夺职,但后来因为熟悉陕西、湖北地势之人不多,嘉庆又只能再次启用于他,不过这次只授了他副都统之职,以示临时启用之意。论官爵地位,看来福宁已经再也赶不上之前的老对头恒瑞了。

只是恒瑞与福宁之前的旧怨,那彦成也略有耳闻,遂道:“福宁吗……阿哈,难道是因为您之前与他不睦,所以一直不信任他吗?”

“自然不是。”恒瑞笑道:“东甫,你也该清楚啊?阿哈先前确是一时糊涂,与和珅走得近了,正巧这福宁也多番交结和珅,是以阿哈在你们外人看来,一直与福宁不和。可眼下这天下已经变了啊?既然皇上亲政,万事革新,又对我们不计前嫌,那我们还去想以前的旧怨做什么?现在阿哈和福宁,都是一心为皇上效力的了,国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东甫你看,他福宁眼下贬了副都统,阿哈还是西安将军,比他官品可高多了,阿哈至于那样小气,去和一个副都统争风吃醋吗?”恒瑞最后几句话都是事实,那彦成听着,也只觉他所言有理,之前对福宁的疑虑,也不禁少了几分。

“那……若是这样,我带兵南下,福宁自然可以相助于我了?”那彦成问道。

“这个自然,你是钦差,他一个副都统,还能在你面前掀起什么风浪不成?”恒瑞笑道。

“既然如此,阿哈,我想无论松大人的信到不到这里,两日后我带上京中这些人马,加上福宁在汉南那些部属,剿灭那群无首贼寇,也该够了。到时候,也劳烦阿哈再引一支兵马,在我所部之后,相互声援,阿哈在后,不至于被贼人率先盯上。我所部即便接战不利,有阿哈在后掩护,想来也不至于有多少危险。如此,阿哈可还满意?”恒瑞自然也清楚,那彦成求战心切,自己再行辩驳,多半也不会有作用。而且那彦成此番布置,也还算缜密,将自己的风险都照顾了进来,更没有理由来拒绝那彦成,只好答应了他。

得了恒瑞的助阵,那彦成自然更加放心了,想着还有军需调度之事,需要和台布、陆有仁等人商议,也暂时辞别了恒瑞,往外城巡抚衙门去了。可是恒瑞看着那彦成离去的背影,嘴角边却又泛起了一丝不为人察觉的暗笑……

果然,如恒瑞所言,两日之后,那彦成并没有接到松筠出兵声援的回信。但那彦成决议已定,还是点齐军马,一路西进,出扶风,下斜谷,径向汉南山林而来。恒瑞也在几日之后,率兵跟进,互为声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