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恩师之教

大清疆臣。 第一百三十一章 恩师之教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朱珪正好也在南书房值班,阮元便即找到他,向老师咨询浙江诸事。却不想朱珪竟似早有准备一般,笑道:“伯元啊,你做浙江巡抚的事,昨日你辞了皇上之后,皇上还特意叫了我过去,让我襄助于你。其实在皇上面前保举你做浙江巡抚,也是我的主意。只因为我清楚,你是有志向,也是有能力把这个浙江巡抚做好的。”

“当然了,你之前未经方外之任,没接触过民政庶务,这我也清楚。我这里昨日也特意为你做了一篇诗,浙江要务,尽系于此,你也来先看看吧。”说着,朱珪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交到了阮元手中。

阮元定睛看向那诗时,只见上面写道:

重华咨岳牧,简试经术良。曰汝佐农礼,往抚浙一方。

阮君初拜命,任重心彷徨。英英淮海彦,愈壮齿未强。

职身云霄上,用作霖雨滂。我昔典浙学,省风犹能详。

况君继我后,槎传周诹乡。浙西困漕赋,浙东急海防。

温台接闽粤,鲸鳄难殪僵。吏婪征倍蓰,蚕食嘉湖杭。

害马岂一途,鞭勒调柔刚。去甚农已活,药表里勿伤。

治盗先不欲,澄属廉自将。宽分氓受福,摧关恤旋商。

为政多诐言,束湿密网张。戴盈请轻之,邻鸡姑月攘。

恕人躬自厚,甘节俭可常。吾言甚平平,无使狱市妨。

宦游廿四载,识路今归航。愿君早报政,阿阁来翱翔。

阮元看罢,也向朱珪再拜道:“学生之前,虽然也对浙江庶务,多有了解,却竟也不完全。恩师所言,商旅之困,苛政不便,学生之前便未曾念及。看来若是学生真要去做这浙江巡抚,可还要再花费一番心思了。”

朱珪笑道:“伯元,其实浙江眼下这些问题,即便是老师我去做巡抚,只怕也有不少事,是我做不好的。但没关系,你去做官,又不是你一个在办事。何人可用,何人不可用,你心里是要有数的。比如海防之事,老师也不擅兵事,帮不了你。但我听你说过,定海镇的总兵李长庚,素来是个有主意,能得士众死力之人。那到了浙江,海防之事,你便要多向他相询,不决之处,定要三思,切莫自恃聪明,在不精通之处擅作主张啊。”

阮元道:“老师之言,学生自然铭记。但漕赋之事,就又是一大难处了。学生也曾与漕帮之人有过一面之缘,知道些其中难处。据说……据说是玉中丞为了赔补亏空,刻意多加耗羡,百姓担子更重了,可漕运水手,却也没得了好处去。”

朱珪道:“漕赋之事,眼下皇上也多番念及,这大半年来,皇上一直在清理漕务,我掌管户部,对此也有了解。漕运之弊,一在加耗,二在馈赠。这些年来,各省官吏,大多以收漕、盘仓、通关为名,向旗丁水手多番勒索,每帮运粮至通州,仅赠礼之用就要耗去数百两银子,如此下来,旗丁水手也不好过。所以他们又去转嫁负担,多行加耗,最后受苦的,还是要交粮的百姓。这馈赠之事,不是你一省所能改变。但加耗之上,我看若是有个妥善之法,说不定能减轻不少百姓负担。”所谓“旗丁”指的是运河上下协助运输漕粮的兵丁,地位高于水手,却与八旗无关。

“这些日子,漕运总督蒋兆奎多番给皇上上疏,请求每石漕米之中,加征一斗,以为旗丁水手补贴之用,他说,眼下漕运之弊,根源便在旗丁水手收入微薄,平日入不敷出,所以不得不加征漕赋。可若是真依了他所言,这就成了加赋了,又违了圣祖皇帝永不加赋之意。是以他这奏疏,我并不认可,可若是能寻个法子,给这些旗丁水手多加些运送的收入,又不致影响赋役定制,那样或许会好些。”

“老师所言甚是。”阮元道:“只是眼下浙江仍有亏空之状,只怕另寻收入之法,也是颇为不易啊?”

“所谓亏空,到你这里却还算轻松。”朱珪道:“那玉德在浙江,虽说搞得天怒人怨,但总是赔补上了不少亏欠,今年浙江上报的亏空之数,只有一百八十万两,比三年前少了很多了。其实亏空之事,皇上一年来,也多番下诏详询,各省报上来的主要原因,便是府县贪吏,上下其手。钱粮入仓,便暗行窃盗,府县开支,便不计成本,滥行采买。若有水旱灾害,往往是大笔一挥,便动去数十万钱粮,可真正到了灾民手里的,却只有十分之二三。若是钱粮真的可以依定制如数征解,府县开支,能依常度,水旱灾害,海塘兴修诸事,可以把钱粮都用对地方,依我看来,是不至于如此亏空的。”

“只是学生也有所耳闻,这查吏绝非易事啊?”阮元问道。

“查吏之事,从来为难,只因民间能做属吏之人,其实有限。今日若你用了严法,整治得一批奸吏,明日换上来的若是依旧不改,就没办法了,因为没人可用了。所以眼下大吏,多以明察秋毫为能事,比如这山东巡抚陈大文陈中丞,听说三言两语之间,便能分辨出一名下吏品行如何,有无假公济私之举,下吏恐惧之下,就不敢欺瞒督抚了。但你识人只能,只怕比起这陈中丞,还是要差些,而且这分辨之术,盈不可久,用多了就会出破绽。你可以用,但一定要看准时机,要在杀一儆百之效。”

“既然……这明察之术学生滥用不得,那敢问老师,还有其他治吏之法吗?”阮元问道。

“明法度,示规矩。”朱珪道:“眼下国朝虽是法度齐备,可诸般细务之间,也难免有规定不周之处。尤其是仓库盘查、河堤海塘兴修的开支计算,还有公文驿传之事,许多关要之处,规定并不仔细,是以极易被那居心叵测之人钻了空子。这些事每省各有不同,老师这般与你说了,也只得说个大概。具体浙江有何积弊,还要你一一查询才是。但你却有一点是老师远远不及的,你经术之外,又精通算学,账目清点、议定开支,这些事或许你很在行啊?其实老师也觉得,去州县做官,算学之术还是要懂一些的,不然账目钱粮之上,极易被下吏作伪,这件事你若是多加留心,或许能事半功倍。”

“至于赔补亏空……伯元,这件事你还是要做的,但我与皇上商议,却也有个共识,就是眼下军兴之际,却不比之前世宗皇帝清查亏空之时。赔补之事,切莫急躁,若是一味想着补上朝廷亏空,就不顾百姓死活,那岂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了?既然不着急,伯元,老师估计着只要你能坐稳浙江巡抚的位置,皇上会让你多做几年的,总要把内外之事,一一都解决了才好。到时候,一定要有长远的规划,朝廷亏空要补,百姓生计却是更加重要啊。”朱珪这样说,一方面是嘉庆确实透露过这种想法,另一方面也是因他清楚阮元心性,阮元办事务求稳重,但为了稳重,就需要耗费更多心力和时间来构思方案、化解矛盾。这样鼓励阮元,更有利于他有效不紊的进行决断。

阮元自然也知道朱珪心意,于是又问了朱珪些清点仓库,捕治贼盗之事,一日之间,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巡抚职责,自己都有了个大概的认识。但即便如此,阮元却也还嫌不够,想着自古以来,多有历任州县,治绩出众的先贤可供参考,入夜之后,也不停歇,又取了一册《汉书》,看到《循吏传》一篇,准备详细研读。虽然阮元多涉正史,可《循吏传》乃是历代正史中多不被在意的类传,旧时学习,也自有不用心处,这时只得暗自惭愧,开始补上这些被“遗忘”的“课业”。

正读书专注间,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旁响起:“夫子这读的,可是《汉书》么?我之前也听夫子讲过些,可是我自己看的时候,觉得这书好难。夫子这看的是哪一段啊?能不能也指点指点我呢?”

“无妨,《汉书》从来难读,若不能尽观其注解,是绝不能……”这时,阮元才突然发现,这声音并不是孔璐华的声音,方才抬起了头,只见也是一个女子侧立于自己身旁,面目清秀,和顺可亲,比孔璐华少了一些高雅贵气,却多了几分拘谨,正是刘文如来帮他摆放书案了。

阮元这才想起,平日闲来无事,他也时常在家中讲些史书故事给刘文如和谢雪听,谢雪所长在于诗画,史事之上,反应未免稍慢了些,刘文如却似乎一直很感兴趣,时不时也会让自己多讲几句。自己当时也只是随口应答,多讲些相关故事,却也不难。这时想来,或许刘文如随自己读书多了,也逐渐对史书诸事,有了深究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