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清疆臣。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奔东西

大清疆臣。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各奔东西

作者:米洛店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3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嘉庆四年九月十五日,乾隆的安葬大礼正式在裕陵举行。嘉庆亲自率了文武百官,前往裕陵行最后的入陵大礼。嘉庆自入陵后,便即举哀,亲自扶了乾隆梓宫,进入地宫,目送乾隆灵柩安放于宝床之上。随即于地宫之外,行奠酒礼。入得隆恩殿后,庆桂和董诰作为大学士,一同书写了乾隆神主牌位,安放在宝座之上,嘉庆也率领百官再次拜过乾隆神主,乾隆大礼之事,这才成功完成。

随即,嘉庆与其他百官先行返京,阮元作为兼署的礼部侍郎,对于大礼后裕陵相关事宜,也需要进一步妥善安排。那彦成晋升了工部尚书,这时也留下监督裕陵工程,观察是否有疏漏之处。如此二人又在裕陵停留了数日,这一日那彦成却突然接到诏书,嘉庆要求他立刻返京,不得有误。

所以这日二人巡视过了裕陵,交待过陵寝官员其余事务之后,阮元便即向那彦成道别。但想起诏令紧急,也不禁问那彦成道:“东甫兄,京城那里究竟出了什么急事,竟要如此诏你迅速返京呢?”

“伯元或许还不知道,这半年间,前线各部,一直收效甚微,是以皇上那里,不禁有些恼怒,又得知四川战场那边,勒保大人与明亮大人素来不和,经常误了进军时日。是以皇上震怒之下,吧勒保大人和明亮大人都免了职,押解回京等待审问贻误战机一事。这样前线那边,就又需要京中派人前往督战了。皇上任命了我大爷去做成都将军,我已是一品之身,是以督师之事,我也做得,正巧,我先前便有意前往前线建立功勋,这一次也算皇上圆了我的心愿吧。”

阮元听来,也不觉有些疑惑,问道:“东甫兄,小弟之前还听闻,今年前线多有斩获,多有贼人中要紧人物被朝廷擒斩。怎么半年下来,反而又陷入胶着了呢?”

“说到底,还是朝廷这些兵士,长年不习战阵,大多不愿吃苦耐劳,所以一直给敌人留下了空隙。”那彦成道:“看前线将军的奏报,很多将领最不愿意的,便是接收京中派去的各部,与他们一并作战。京中各部,大多习惯了安逸日子,既不愿临阵杀敌,又不愿深入险境。这恰恰给了敌人机会,他们原本就擅长流窜作战,眼下流窜的更频繁了,今日在湖北,明日就到汉中了,而且总是往汉南那深山老林里去,让朝廷官军疲于奔命。这些京中各部也是在前线时间长了,都习惯了,反正追杀不得,也不至于被罢官免职,那还往山林里风餐露宿做什么?久而久之,这前线合围之策,也就处处都是破绽了。”

看看裕陵那巍峨的宝顶,那彦成似乎也颇为怀念过去的乾隆时代,道:“先前高宗皇帝主持战事的时候,前线将士念着都是高宗皇帝拔擢,一时也各有畏惧之心,不敢造次。可皇上这一亲政,许多前线将军的私怨,也就渐渐显现出来了。就比如明亮将军,他本是大金川那一战成名的宿将,可当时与他一道领兵的,是勒保的阿玛温福温中堂。他比勒保大了一辈,眼下却要平级论处,甚至许多合兵共进之事,要听勒保差遣。这样时间长了,他自然心中不平,办起事来,也就消极了许多,最后耽误的,还不是朝廷的大计啊。”

“东甫,这样说来,皇上差你去督军,我看一样有风险啊。你为官十年,一直在朝廷里掌文翰之事,如此去了前线,其他将军只怕,也未必信服于你啊?”阮元听着,也不禁有些担忧。

“我的事无妨的。”那彦成笑道:“眼下我大爷是成都将军,阿哈是西安将军,松筠大人做着陕甘总督,他们都是信得过的人啊?虽说大爷和阿哈论带兵打仗,是略欠了些,但有了我出马,我求他们把兵借给我就行了啊?到时候我也不愿与他们争功,只把功劳与他们平分了便是。他们也不用出力,只要给我可用之人,就能坐享其成,想来他们没理由不同意我啊?”

想想恒瑞之事,也不禁苦笑道:“我阿哈的事,之前也与你说过,他从来与和珅有旧,这一点我想皇上也知道,所以皇上派我过去,也算是给阿哈留下最后一点面子了。阿哈现在,应该也在西安惶恐度日吧。我此番西去,就是准备在西安集结兵力,一举南下汉南老林,寻找贼人主力决战。论正面对垒,这些贼寇绝非我的对手,到时候阿哈欠朝廷的,我也就为他还清了。”

“东甫,无论如何,你到了前线,凡事定要三思而后行才是。这次战乱已经持续了四年,敌人阵中或许也有些擅使阴谋诡计的狡诈之辈,也未可知。总之你也听我一句话,前线作战,不要为小利所诱,贸然分兵。一定要保持和其他各部的联络,尤其是南下林地作战,更要小心孤军深入。凡安营扎寨,最好选近水之处,老林之内,尤其要防范敌人火攻。还有……”阮元这样听着,也总是对那彦成不太放心。

“好啦,伯元。兵法你看过,难道我没看过?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我清楚的。”那彦成笑道:“其实川楚这一战,能早些解决最好。若是继续拖延不决,只怕朝廷到了明年后年,要面对两线作战之忧。眼下江浙尚能供着前线粮饷,可若是真的两边都有战事,那就……”

听着那彦成之意,似乎江浙一带,也有变成战场的危险,阮元毕竟生在扬州,又在浙江为官三年,也不禁陷入了沉思,想着那彦成所言,竟是何事。忽然,一件往事浮现在阮元脑海之中,阮元随口问道:“东甫兄所言,竟是海寇不成?”

“是啊,不过伯元是怎么……”那彦成听了阮元之言,也愣了半晌,方才想起阮元也曾做过浙江学政,也笑道:“哈哈,原来是我忘了,或许伯元在浙江的时候,就已经有所耳闻了。不错,正是海寇肆虐之事。这一年来,海警频传,闽浙粤三省海警次数,与去年相比,都要多了一倍不止。若是伯元在浙江便已经听闻海寇之名,那到了今年,只会更加严重了。皇上这些日子,也开始诏令两广吉总制打造大船,以备海寇了,只是浙江目前压力,却是最大,一边海寇时常侵扰,一边府库钱粮,还要拨出一部分支援湖广前线……那海寇自也聪明,听说今年也不再福建多加逗留,专往浙江温台二府大肆劫掠,如此前后失据的局势。只怕到了明年,浙江会更难办啊。”

“东甫兄,这些年闽粤各省招安海寇之事,我也听闻了不少,可为什么这海寇不禁没有减少,却是比三年前还要多了数倍呢?”阮元问道。

“我听闻是因安南国中战乱之故。”那彦成道:“乾隆五十五年,安南阮光平入京朝觐高宗皇帝,受了安南国王的册封。这件事你该有印象吧?”阮元点了点头,其实前来北京的安南使者并非阮光平,这一点那彦成竟也不知。

“只是那之后不过三年,阮光平便即去世了。”那彦成道:“安南国中,本有南北二国,这阮光平是南面广南国西山邑人,后来举兵造反,灭了原本的南北二国,使安南一统。可原本的广南国主名叫阮福映,尚在人世,是以俗称阮福映为旧阮,阮光平为新阮。这新阮一系,原本占尽优势,谁知阮光平一死,新阮新主昏弱,朝政迅速**,旧阮又卷土重来。而且,旧阮似乎与西洋人也多有往来,从西洋购置了许多枪炮军械,这一年大举反攻新阮,已渐渐占了上风。可新阮也不甘失利,于是近一年来,新阮开始与海寇联手,准备海陆并进回击旧阮。既然要与海寇联手,那自然也要与海寇分利了。结果海寇不禁补充了大量人手,还一边与旧阮那里走私,得了军械之利,现下更为嚣张了。皇上也曾一度下诏,要眼下的新阮国王约束臣民,不得参与海寇之事,可新阮自顾不暇,又哪里管得了那些?最后受苦受罪的,反而成了我们沿海的百姓了。”

其实那彦成说的也不全,早在乾隆末年,旧阮的国王阮福映便已借流亡暹罗之机,与法国获得了联系,乾隆五十二年,在法国传教士百多禄的帮助下,阮福映与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结盟,约定法国提供武器、练兵方面的帮助,让阮福映北上复国。虽然几年之后,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身首异处,阮福映失去了法国国家层面的援助,但不少忠于法国王室的海军军官,却愿意同阮福映一道继续对抗新阮,并带来了不少枪炮军舰,让阮福映得以大量仿制。一时阮福映所部,竟然脱胎换骨,在战斗力上完全压过了新阮。又兼阮光平此时去世,其子阮光缵年幼无能,新阮更不是旧阮对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